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中日文化交流使者的新奉献──读千宗室《<茶经>与日本茶道的历史意义》南开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刘岳兵千宗室先生是日本茶道奠基人千利休(1522~1591年)居士的后裔,现为日本茶道里千家第15代家元。他重视茶道文化的学术研究,提倡“一碗茶中出和平”的理念,...  相似文献   

2.
日本茶道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建立 《日本学刊》2004,(5):91-103
古语云 :“橘生淮南则为橘 ,橘生淮北则为枳。”日本茶道虽源于中国茶文化 ,但它并非中国茶文化的简单翻版。日本茶道集固本之食道、长智之书画道、积勇之武道、增美之花道和清神之香道、乐道为一体 ,是日本独特的生活文化。自古以来 ,日本茶道人口分属的社会阶层就很广泛 ,既有皇室贵族政客大贾 ,更不乏地位低微的普通民众。众多的日本茶道修习者 ,或将茶道视为其不为无益事且度有生闲暇的娱乐手段 ,或将茶道视为创造交友之缘的工具 ,或将茶道视为修行得道的指月之指。总之 ,日本茶道一直在方方面面影响着日本人的生活。从茶道的角度研究日本文化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日本,?清明被公认为当代日本“首屈一指的行政学者”。但是,他的代表作——《新版日本官僚制的研究》却又被称为“战后日本政治学中水平最高的论著”,书中的主要观点作为“通说”长期雄踞于日本政治学论坛,因而又可说他是日本政治学界的泰斗。实际上,行政学本来就是政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政治与行政之间有着密不可分但又不易说清的关系。?清明本人在自  相似文献   

4.
试论关东文化的社会形态王启忠不管国内外对文化的定义如何繁多,但大都把文化视为复杂的社会现象。所谓社会,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精神生产、人的生产活动为基础而互相联系的人际关系之总和,“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马克思语)。日本学者浜日正秀在《文艺学概论帅说...  相似文献   

5.
一 铃木大拙是日本现代著名哲学家、佛教学者,他在国际上享誉甚高,有“日本禅学泰斗”、“世界禅祖”之称。我国近几年也相继翻译、介绍了他的《禅与日本文化》、《禅者的思索》等著作,有关铃木大拙及其思想的研究也开展起来。  相似文献   

6.
滕军 《日本学刊》2001,(1):140-150
茶道是日本文化的代表与结晶。在日本,有关茶道的研究已十分深入。但不能否认,其中就茶道而论茶道的偏主观性的研究居多。如对日本茶道中的美意识——“わび”(可译为闲静)的研究,大都在日本茶道的道具中去取证,最多也不过追溯至中世的文学。1本文力图放开视野,用客观的眼光从中日文化交流史中,即从中国文物的东渡及其对日本茶道的影响中来取证,以探讨“わび”美意识形成的物质基础。中国与日本有两千年的交流历史。在这两千年中,中国文物的东渡始终不断。随着日本社会文化的繁荣发达,日本人对中国文物的认识愈加深入,其喜爱程度也愈加执着…  相似文献   

7.
“和敬清寂”与“禅茶一味”辽宁大学窦重山茶道是日本传统文化中的一枝夺葩。其产生、发展、定型的全过程,处处折射出中日文化交流的历史印痕,并与中国化的佛教宗派禅宗结下了不解之缘。最能体现茶道思想及审美意识的是"茶圣"千利体(1522-1591)提炼出的四...  相似文献   

8.
一项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评介邹钧著《日本行政体制和管理现代化》东北师范大学日本研究所刘荣邹钧教授著《日本行政体制和管理现代化》一书,同他主编的另两部著作《日本行政管理概论》和《日本行政改革概论》,是中国学者关于日本行政管理学研究的3部很有应...  相似文献   

9.
唐代茶道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人们每每谈及“茶道”,自觉会联想到樱花之国——日本,似乎“茶道”的故乡在日本。其实,早在唐代我国便形成了饮茶之道。唐代茶道,有广义和狭义之别。广义的“茶道”包括茶树的种植、茶叶的采制、分类、煮茶技艺、饮茶用水和茶具的选择等;狭义的“茶道”,仅指在茶屋饮用过程中一整套严格的规范。本文将给唐代茶道以广义性地赘述。一、唐代饮茶的普及茶从被发现到成为日常饮料,大致经历了祭品、药用、菜食和饮料四个阶段,距今至少也有四千年的历史。相传“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神农本草》)  相似文献   

10.
战后日本外交,既是重要的史学研究对象,也是现实性很强的对策研究课题;它不仅属于广义上的日本研究范畴,而且更属于近年来方兴未艾的国际政治研究领域。近年来,我国学界对战后日本外交的研究,在深度与广度上均有了可喜的进展,涌现出了一批较有分量的论著,它标志着改革开放以来繁荣起来的这一研究领域进入了收获的季节。如今,国内学界在战后日本外交的专题研究方面已有了一定的积累,开始迈入注重综合研究和总体概括的阶段。金熙德的近著《日美基轴与经济外交——日本外交的转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11月出版,以下简称《基轴》)一书正…  相似文献   

11.
日本学者米山俊直在日本《社会学研究》丛书之四《社会心理·舆论宣传》一书中,写了一章《日本人的国民性》,专门谈到了日本人在其国民性研究方面的历史与现状。他指出,日本人的国民性或国民文化,在日本是一个很热门的话题。各界人士都热衷于谈论此道,甚至于在人们日常谈话中,象“因为是日本人……,所以日本人就会怎样怎样……”这一类说法很多,关于日本人的国民性研究方面的书籍,可谓是汗牛充栋,令人目不暇接,不光有日本学者的研究专著,也有大量的外国人论日本人的国民性的书籍出版。日本人论、日本文化论等有关日本人的国民性的观点和论述,几乎每天在报纸、杂志及电视节目上都有。研究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从观察日本人的心理、行动的类型、社会意识,到日本语言、社会结构、伦理、风俗、价值体系、世界观、美学观等等,无所不包。并且在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2.
研究日本文化往往要涉及神道、花道、茶道、香道、书道、武士道等等,研究“道文化”现象,对于日本文化研究来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拟通过考察“道文化”的历史演变及内涵,构筑“道文化”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在我国出现了一股“文化热”,许多人热心于研究、讨论文化问题,包括对传统文化的评价、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以及我国现代文化的建设等等,都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但什么是文化?什么是传统文化?究竟怎样正确认识、阐述、评判我国的传统文化?这却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要想弄清上述问题,必须从学习有关文化学的基本知识、并在此基础上从各个角度、各个层面深入研究中国文化入手。《中国文化概论》正是适应了人们的这种迫切需要。它是国内第一部从宏观上、总体上对中国文化进行探讨的论著,既全面系统地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了介绍、分析、探讨、评价,又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独到的理  相似文献   

14.
关于战后日本经济现代化问题韵研究,我国是近十年左右才上路的,而国外早在60年代就已经兴起。现选出一些有代表性的视点稍加介绍、议论,供研究参考。一、文化方面的研究西方学者,特别是美国学者多注意从精神文化传统方面寻找原因,似可称之为“狭义文化决定论”。  相似文献   

15.
读力作《日本明治启蒙思想》王金林自80年代初以来,日本的明治维新、日本的近代化以及中日之比较,一直成为中国的日本学界的热门课题,发表和出版了诸多论著。其中,从政治学、经济学和历史学的视角进行研究的著作数量最多。从哲学和伦理学的视角进行阐述的论著也不少...  相似文献   

16.
据南朝鲜《韩国日报》1978年5月24日报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韩国委员会”于5月23日举行“青铜器文化研究学术会议”,十名南朝鲜学者和五名日本学者参加了  相似文献   

17.
日本《史学杂志》1979年5月号发表题为《1978年的历史学界》一文,介绍日本史学界有关历史学方法论的研究情况.战后,日本史学界分为两大流派,即资产阶级学派和马克思主义学派.日本史学界受西方影响较深,特别是资产阶级学派受西方实证主义、分析伦理学的影响更为深刻.近年来,他们根据卢戈夫的"文化人类学"理论和法国"年鉴学派"的"深层(精神)历史学"理论,提出了新的历史学方法论.研究文化人类学的资产阶级学者山口昌  相似文献   

18.
最近1O年来,我国的日本研究取得了很大发展。现在,不少学者提出了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日本学”这一重大课题,并就此进行了若干思考和探索。本刊现发表骆为龙等同志的3篇论文,以期在日本研究学界开展讨论,促进我国的日本研究。我们热忱地欢迎有关学者、专家向本刊投稿,积极参加讨论。  相似文献   

19.
《社科纵横》2016,(8):100-103
中国近代,学界把"东学"狭指"日本之学术"。因为研究近代的黄遵宪"国学"与"东学"的关系,即借用了近代通用的"东学"之涵义。黄遵宪首先在《日本国志》中提到"国学"之词,并且多次提到日本近代意义上的"国学",黄遵宪在《日本国志》中还叙述了日本近代江户时期的国学四大代表人物之一本居宣长。我国近代,国学界盛行"国粹"之说,也不可忽视黄遵宪的贡献。黄遵宪的《日本国志》给予了我国近代国学者极大的影响。我国近代学者通过《日本国志》,不仅了解了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等,而且还了解了日本的文化,了解了日本近代的"国学",了解了日本的"国粹",黄遵宪对我国近代"国学"的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贡献。并且黄遵宪也阐释了:自古以来中国文化就对日本学术有着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东亚中的日本史”是日本六兴出版社特邀中国学者执笔撰写的13卷日本史丛书的总称。正在日本以日文陆续问世的这套丛书,以其不同于日本人探讨问题的方式和立场,在日本学界及舆论界引起了相当大的反响。我认为,这套丛书比较全面地向日本展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1978年以来中国的日本史研究水平,这是中国史学研究走向国际化的重要一步。本文仅就其中第8卷——马家骏、汤重南合著的《日中近代化的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