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陪父亲睡觉     
母亲已经70多岁了,自父亲三年前去世后,我和姐姐曾多次接她,要她跟我们一起生活,可她总是说:“自己过,既轻松又自在,我可不跟你们在一起搅和。再说,我也舍不得这些老邻居……”无奈,我们每逢节假日、双休日都要去看望母亲。  相似文献   

2.
很多年前,我在整理照片时,发现了一张很老的照片,上面有母亲、我和4个妹妹。我记不得当时的情景,就问母亲。那是1959年的圣诞夜,空气中弥漫着节日的喜庆。当时母亲带着我们姐妹离开父亲已经一个多月了。那个时代单身母亲是不被社会接受的,周围的人都用歧  相似文献   

3.
风中白发     
风中白发文/第广龙母亲老了。我长年漂泊在外,难得回家去探望母亲,有一腔酸苦的水,伴我走在天涯路上。生病在床,我对母亲的思念最强烈。要是遇见一位长得像母亲的老年人,我就有一种丢魂的感觉。母亲老了。70多岁的人,走路走不动了,还慢慢挪着,到路口站一晌。母...  相似文献   

4.
父亲去世早,母亲三十几岁就守了寡。虽然生下4个儿女,但活下来的就我一个,母子两人相依为命。我年纪小,干不动农活,母亲不得不为那些单身男人做双鞋子,缝件衣裳,请他们帮忙干点农活。在我的记忆里,母亲的一生是在纺花车前、织布机上以及剪刀和针线中度过的。  相似文献   

5.
90岁的尊严     
正半年前,母亲在医院换了个髋关节,这是个大手术。我们知悉,90多岁的老人手术全麻,风险巨大。母亲进医院就对我们说:"你们做任何决定,必须告诉我。"我们奉命,问她是否开刀,母亲就一个字:"开。"她懂的,不开刀,以后生活质量为零。母亲同病房的一位老太,99岁,虽高寿,却几次犯脑梗、心梗。那天,她儿子来,两人对话,清清爽爽的话音,但内容颇有"穿越感"。老寿星一次次问儿子:"你几岁了?"儿子答:"64岁。"她摇头:"我才60多岁啊,你怎么会64  相似文献   

6.
正窗外秋叶正随着冷风一片片吹落到地上,地面上落叶越积越多,踩在上面能发出柔软的声音。坐在院中的父亲,静静地看着地上的落叶堆积了很高,慢言慢语地对着母亲说道:"又是一年秋来到,我们又老了一岁啦。老婆子,你数落叶了吗?数对了,证明你还没老呢。"一句话,听得母亲连声大笑,也听得我心里发酸。父母年近八旬了,每到秋天,他们都用这种数落叶的方式,来感怀自己又老了一岁。先是母亲数落叶,待数到一百时,父亲朝  相似文献   

7.
1992年,当我辗转回到以色列的时候,13岁的老大、12岁的老二和10岁的小女儿都还暂时留在中国。选择在那时回到以色列,完全是穷途末路:我的父亲是犹太人,二战时逃亡到上海,并在那里生下了我。母亲在我很小的时候就抛弃了我们,12岁那年父亲去  相似文献   

8.
我家的猫叫白白,今年8岁了,它塌鼻梁大眼睛,披一身洁白的"绒装",既帅气又可爱,它不仅是家里的小宠物,还是我母亲的小宝贝,地位比我们高出好多。为博母亲欢颜,我常常要和  相似文献   

9.
劝母亲再婚     
李春香 《老年人》2013,(12):32-32
母亲命途多舛。一生经历过三次婚姻。她的两次再婚都是因为丈夫亡故,第一次我坚决反对,第二次我则全力支持。母亲是12岁时以童养媳身份嫁到我父亲家来的,和我父亲共生育了4个孩子——姐姐,哥哥,我和妹妹。我5岁时,先是哥哥夭折,不久父亲又因病去世,母亲一下子失去两位亲人,心灵受到沉重打击。更重要的是父亲走了,家里的顶梁柱也倒了,母亲要养老抚小,放牛、养猪、织布,哪样重活脏活她都干过。在我父亲病故3年后.母亲遇到一个各方面条件都不错的男人,决意嫁给他。  相似文献   

10.
那年我十岁     
那年我十岁吕关那年我才10岁,我清楚地记得。那时候,我家在村子里算是最穷的一家了。一件衣服哥哥不能再穿了,缝缝补补再给我穿,很多时候我都不愿意穿,母亲总是连哄带劝,我常常带着泪水进入梦乡……已过花甲的奶奶领着我们一家6口人艰难地跋涉在艰苦的岁月里。老...  相似文献   

11.
改变     
这一次.我真不知道自己的祸是否闯大了,母亲当时什么也没说,今天一大早,就离开小妹家,独自坐车回乡下老家去了。小妹很委屈,不懂自己做错了什么,因为母亲性格温和,是极不容易生气的人。但是,我心里有数.是我把母亲得罪了。母亲快七十岁了,和父亲住在乡下小镇,每一次到县城.我都觉得母亲老了一回,方惊觉人生短暂,岁月匆匆。母亲喜欢吸烟,除此别无嗜好,但烟瘾极大,每天要吸一、两包,对身体的害处可想而知,看她骨瘦如柴的样子,我们兄妹几个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但以往的经验说明,谁也不敢劝,劝也没有用。  相似文献   

12.
资本:我是英语八级的小厨师 1979年,我出生在川北山区一个穷苦的农民家庭。3岁的时候,父亲在一次开山放石中被炸死了。父亲死后,身有残疾的母亲咬着牙艰难地把我们兄弟俩拉扯大。母亲坚忍不拔的性格深深地影响了我。 1995年7月,仅仅读完高一的我,就到省城成都去闯世界了。  相似文献   

13.
有一种大福     
流沙 《女性天地》2005,(11):27-27
我们一家人在田野上散步,我的母亲,我的妻子,我和儿子。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听她的话一样。  相似文献   

14.
那是冬天,母亲的一枚老戒指在替我洗菜的时候脱落了,等很着急地找到戴在手上,母亲给我们讲了一个很美又伤感的故事。  相似文献   

15.
一、来信:我的感情之路在哪? 滴扶老师: 你好!我是一个22岁的女人,在我18岁的时候,遇到了我现在的老公.他是我的初恋,我们在一起度过了一年美好时光.19岁的时候,我不小心怀了孩子,在他母亲的劝说下,我们决定结婚.当时我的父亲极力反对,说我还小,男朋友太大(比我大8岁).但我仍然坚持,于是就这么迎来了我的终身大事.婚后,日子并不像我想象的那么美,孩子还没出生,老公就赌光了我们所有的积蓄,生活面临了巨大困境.孩子一岁后,我们只好将孩子交给爷爷奶奶照顾,我们双双来到北京打工.  相似文献   

16.
每当听到小区里卖花生小豆腐的吆喝声,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母亲磨的懒豆腐,想起深藏在记忆中的吃懒豆腐的事来。我离开家乡的小山村已经半个多世纪了。当年在老家的时候,经常能吃到母亲用黄豆、绿豆和白豆等各种豆类磨的小豆腐,乡亲们俗称它为懒豆腐。  相似文献   

17.
崔普权 《老年人》2005,(5):22-23
北京电影制片厂老演员黄素影,称得上是“老来俏”。2004年,她再次在长春电影节上获得最佳女配角奖。第一次是在1996年,她因在电影《天伦》中成功扮演母亲的角色而走上了领奖台。这次获奖,她也是因为在电影《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中成功地扮演了母亲的角色。“长春是我的福地!”慈眉善目的黄素影乐呵呵地说。对于获奖,黄素影坦诚地表白自己很在乎。她说:“我们这些老演员,得奖的机会相对来说要少得多,如果硬说对得不得奖无所谓,那是口是心非。但要是把奖看得太重,以为得奖才有个人的价值和荣誉,才会老来俏,那又太狭隘了。七八十岁的老…  相似文献   

18.
那年我4岁,和一群小孩儿在村边玩泥巴,几个老爷子叼着旱烟袋坐在树荫下,指着我们一一辨认:“这小崽子是老谁家那小谁,这小妮子是老谁家那小谁……”他们把我们这帮小家伙数了个遍,惟独落下了我,气得我直冒鼻涕泡。即使是小小年纪,也已经有了强烈的被关注的意识。去年,我和一位同事聊天,说我读大学期间特别喜欢音乐,还在《大学生》杂志上发表过一篇谈崔健的文章。他忽然说,是不是《最后的摇滚》?原来是你写的啊!我愣住了,那篇文章可是发表于1997年的,他居然还记得标题!真是惺惺相惜,惺惺相惜啊!我紧紧握着他的手,半天才说出话来:“我……我……  相似文献   

19.
宁子 《金色年华》2010,(4):39-40
和卡卡牵着手走在街上时,我想没有任何人会猜到,我是她的继母。我只比她大了19岁,而且,我们很要好。非常要好。 在我嫁给老公之前,种种阻力的根源便是这个叫卡卡的孩子。卡卡2岁便失去母亲,在单亲家庭生活了4年。  相似文献   

20.
最后的呵护     
2003年,我患重病住进了医院,半年后出院,边上班边康复。就在这段时间,我故乡县城85岁母亲的老屋来了一位陌生人。母亲问其何人,原来是40多年前我就读的初中母校派来的人,再问何事,原来是母校打算编写一套教辅读物,想在我供职的单位岀版,于是便通过母亲打探怎么与我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