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梅兰芳能成为京剧大师,除了自身的天赋和努力之外,他的背后还有个特殊的智囊团。成员多是京城名流,因为酷爱京剧,自发组织起来,为他出谋划策、创作剧本、联系演出,出钱出力,事无巨细,几乎无所不包。  相似文献   

2.
悟也 《老人天地》2010,(7):16-17
管宗祥是专业影视、话剧演员,出演歌剧、话剧、京剧近20部,主演过《包氏父子》、《智取华山》、《神秘的大佛》等影片,还参加过《浪迹天涯》、《黄粱梦》等电视连续剧的拍摄。  相似文献   

3.
蓬桑 《老年人》2004,(1):24-26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是四大名旦之一尚小云的儿子,也是当今活跃于京剧舞台的“第一花脸”名家,获得过戏剧最高奖“梅花奖”。他的嗓音宽厚洪亮,演技炉火纯青,在京剧传统表现技法的唱、念、做、打诸方面功力深厚。他擅长刻画人物内心世界,成功地塑造了包拯、曹操、魏征、于  相似文献   

4.
徐忠友 《老年人》2012,(7):18-20
2012年1月17日,京剧大师、盖派艺术第三代传人张善麟被中国戏曲表演学会授予"京剧艺术家终身成就奖",以表彰他为振兴中国戏剧事业作出的杰出贡献。张善麟从小跟着爷爷盖叫天学戏,曾受到梅兰芳大师的指点和周恩来总理的鼓励,朱镕基总理更是称他为"小小盖叫天"。他用一生的努力弘扬盖派艺术,写就了一部盖派传人的艺术传奇。  相似文献   

5.
《当代老年》2013,(1):17-17
今年65岁的王世宁,不仅是武汉纺织大学的名人,也是湖北的京剧“名票”。2011年,他参加了央视第四届京剧票友电视大赛,荣获金奖。载誉归来时,他说,“军功章”有一半属于老伴余黎波。  相似文献   

6.
每逢天长市铜城镇京剧票友会的活动日。总能见到一位背着装有京胡的布袋、提着茶杯的白发老人。早早来到镇文化站,瞧他那急切的神情,一看就知道老人是一位忠实的京剧戏迷。不错,他正是该镇一生酷爱京剧艺术的82岁退休老职工、镇京剧票友会会员姚公德老先生。  相似文献   

7.
枫叶 《当代老年》2007,(2):52-53
在上海波特曼游泳馆,经常可以看见一位老人在奋臂疾游,他—会儿自由泳,一会儿仰泳,潇洒自如。他就是蜚声海内外的京剧名家尚长荣。今年67岁的尚长荣虽已年逾花甲,却红光满面,神采奕奕。那么他是如何保持健康的呢?  相似文献   

8.
丑角位于京剧的五个行当之尾,也很少在京剧中独挑大梁,但是在京剧中却是我们不能忽视的一个。它就像那饭菜中的盐,缺少它就淡然无味。它妙趣横生、活泼自然、诙谐明朗,观众对其喜爱有加。"无丑不成戏"是众所周知的,这也说明了丑角在京剧中占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梅兰芳是著名的京剧艺术大师,他虽然已去世多年,但在京剧艺术上的成就,至今仍是空前的。梅兰芳出道于清末民初,开始起红于京、沪时,各大戏班都把他视为一棵摇钱树而争相邀请,甚至为此打得头破血流。  相似文献   

10.
京剧在二百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被尊称为"国粹"。它从表演、写意、虚实等不同的方面,以超脱舞台局限,使京剧达到了至真至善的境地。如今,京剧逐渐走向下坡路,失去了昔日耀眼的光环,所以京剧要不断的弘扬,要不断的创新,促进其生命力的不断增长。所以追回京剧昔日的光环,让京剧渐渐地被更多的人所接受,使京剧在我们的生活中起到一定的作用,就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不断地努力。这是我们艰巨而光荣的任务。  相似文献   

11.
胡铁华 《老年人》2010,(1):24-25
李炳淑,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因在样版戏《龙江颂》中扮演大队党支部书记江水英,曾打动无数观众。光阴桂苒,几十年过去了,她台前幕后的故事总是令人好奇。去年初冬,笔者前往上海京剧院拜访了李炳淑老人。让人惊讶的是,李老虽然年近七旬,但她的风采依旧,豪情不减。谈起当年拜师学艺和时下蓬勃发展的京剧事业,老人兴致盎然,让人深切感受到一位京剧名家对京剧艺术的热情和挚爱。  相似文献   

12.
京剧,作为国剧、国粹,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了。她以自己鲜明的特点、独特的魅力吸引、感染着一代又一代观众。新时期,要让小学生喜欢京剧,关键还在于教师要创设有利于学生走进京剧的良好课堂。教师应找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点,让两者融会贯通,在现代新课程音乐教育理念引领下,建构京剧教学的新课堂。  相似文献   

13.
武生行当是京剧行当中最具有艺术感染力和冲击力的行当,也是京剧艺术成熟和完善的重要标志。许多专家指出,武生行当是京剧区别于其他舞台艺术表演形式的最主要特点,也是中国京剧艺术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对于当代国内京剧武生演员来说,提高舞台表现力的关键在于充分借鉴前辈京剧武生名家的表演经验,结合科学化的基本功训练加以实现。  相似文献   

14.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京剧脸夸张而强烈的色彩和变幻无穷的线条不仅深受中国人喜爱,也常让外国人目眩神迷。京剧脸谱不仅在京剧舞台上大放异彩,也作为一种有着鲜明中国特色的设计元素被广泛的运用在服装、配饰和各个其它领域。  相似文献   

15.
京剧脸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识,当今许多画家运用戏曲京剧的元素,表现在自己的作品里。虽然绘画艺术与戏曲艺术是两大不同的艺术门类,但其美学价值息息相通,从意境与神韵,再从意象到造像,追求艺术美是绘画与京剧的共同艺术特征。本文通过对吴大羽晚年作品运用京剧元素在绘画中的表现形式分析,体现京剧艺术与绘画艺术的相通性。  相似文献   

16.
京剧是我国的一项传统文化,经过历史的洗礼,现在京剧已经呈现发展繁荣的局面,体现京剧水平和演员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就是京剧的表演效果,但是,能够与京剧表演效果有关系的因素也是非常众多的。对于京剧演员本身来说,个人的身体素质、表演水平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对京剧的表演效果有一定影响,除了演员本身,演员的服饰、舞台效果以及伴奏等因素也是很重要的关键性因素。  相似文献   

17.
提起京剧表演艺术家刘长瑜,在六七十年代,可以说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由于她在现代京剧《红灯记》中成功地饰演了李铁梅,所以,老百姓常常把她与铁梅混为一体。那时的刘长瑜20多岁,正青春靓丽,本来就长得十分漂亮的她,又成了一个公众人物,所以,观众总把她列为中国当今四大美人或八大美人。那个年代,谁要是认识刘长瑜,那是很荣幸的。  相似文献   

18.
京剧名伶金少山,系著名京剧花脸金秀山之子。少山幼年随父学艺,演架子花脸兼铜锤,曾与其父同台演出《父子会》、《洪羊洞》等剧,崭露头角。他身材魁伟、嗓音宏亮浑厚,高中低音都能响堂。他在继承其父秀山创造的铜锤唱腔基础上,吸收架子花脸的唱腔和做工,突破了两者严格分工的界限。  相似文献   

19.
一提起京剧花脸表演艺术家金少山的名字,戏迷们马上会与《霸王别姬》这出戏中的“霸王”联系起来,但很少有人知道他的一生与“霸王”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20.
唱戏乐无穷     
汗青 《当代老年》2014,(3):48-48
父亲从小就是个戏迷,尤其喜欢京剧,退休之后,父亲经常“抑扬顿挫”地吊吊嗓子,唱上几段京剧,在自娱自乐中感受艺术和养生结合带来的乐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