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明代著名曲论家王世贞、王骥德和清代著名学者刘熙载、日本学者盐谷温等人所持的曲的起源和“北曲先于南曲”的理论,在传统曲学研究中颇有代表性,甚至几成定论。本文经多方考证后提出新见,认为南曲不仅不是出现于北曲之后,而且南曲之源比北曲更早。曲学研究中另一较为普遍的看法是“散曲是剧曲的支流”。本文认为,戏剧与曲严格说是两码事,戏剧之所以又称剧曲,是因为它将散曲借到自己的营垒中来,以唱曲作为一种新的表演手段;散曲绝对不是什么“剧曲的支流”,恰恰相反,倒是剧曲即杂剧沾了散曲的光,既强拉了散曲加盟又顺便窃取了“曲”的外衣,只有散曲才是曲的主流和正宗  相似文献   

2.
清人对散曲文体的认识,因受前代词曲观的影响而呈现不同称谓。经文献考疏,相关称谓有十种,可分为从“词本位”衍生的词、词余、小令、叶儿,以及从“曲本位”衍生的乐府、散曲、散套、曲、南北曲、清曲两大类。各称谓之间的范围与所指不尽相同,仍需具体辨析。研究结果表明:清人对散曲称谓多沿用元明两代,且没有形成共识,展现出清代散曲成熟性与灵活性并存的特点;以词称曲作为清代散曲的主流称谓,一定程度反映了清词“中兴”而清代散曲衰落的基本格局。  相似文献   

3.
“鼎足对”,顾名思义,乃是一种“鼎足而三”的对仗格式,即三句互为对仗。这种形式,历来被认为是散曲中“一种特殊的对仗格式”。对此,元明以来的学者文士均无异辞;而且,论曲名著如元代周德清《中原音韵》、明初朱权《太和正音谱》等书中又均有论列。这就易于给人们造成一种印象:似乎“鼎足对”乃是散曲特有的对仗格式。比如著名学者王季思先生就曾明确指出:元代散曲中,“对仗的种类也增加了,  相似文献   

4.
明代山右散曲四家之中 ,常伦和刘良臣较为突出 ,常氏散曲可分为“言情”、“慕仙向道”、“诗酒风流”、“鄙弃功名”、“寄寓抒怀”五大类。五类之中 ,“慕仙向道”和“诗酒风流”类以表层的轻松写深层的痛楚 ,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明代中叶失意士大夫的复杂心态。“寄寓抒怀”类则写得朦胧、迷离 ,有一定的审美价值 ,整体上看 ,常伦的散曲呈现出“豪放飘逸”的风格 ,在明代北派散曲中 ,占据着重要的一席 ,差可与冯海浮、康对山等大家比肩。刘氏散曲 ,则以描写田园生活的作品最为突出 ,不仅弥补了散曲流派中“田园”一派的空白 ,而且具有相当的艺术成就 ,理应引起研究者的注意。另外两家 ,杨杰写“闺情” ,宁斋写“歌颂” ,题材、思想、表现均流于“时尚” ,未足深论。仅宁斋《元夜》曲 ,描写当时元夜民俗曲艺活动 ,对民俗、戏曲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元人散曲所呈现的美学风貌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表现技巧和艺术风格上。前期散曲多在质朴自然,极具“蒜酩”之味;后期散曲则主于典雅清丽,极富含蓄之致。此差异的形成,除散曲自身发展所带来的变化之外,创作中心南移,南北文学合流则是一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元散曲做为一代新的诗歌样式,在艺术上,是与唐诗、宋词“不共时”的“佳味”。元人钟嗣成的《录鬼簿序》把杂剧、散曲比做风味独特的“蛤蜊”,说:“吾党且啖蛤蜊,别与知味者道。”散曲作家王举之,也提出了散曲的“蛤蜊”风味。他的一首[折桂令]《赠胡存善》写道:“问蛤蜊风致何如?秀出乾坤,功在诗书。”可见元人已认为散曲有艺术上别具风味,不同于以前的诗、词。  相似文献   

7.
马致远散曲艺术别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致远是元代散曲重要的代表作家,综观近年对来其散曲方面的研究,论者多局限于“诗情”、“画意”、“意境”等艺术特征的分析,本文从“就近取物的设境”、“方位切换的视角”、“重趣的场景追求”这三个被人忽略的细微艺术特征切入,再次探讨马致远的散曲艺术,感受其散曲无限的魅力。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文学史上给散曲以一席之地,只不过是半个世纪以来的事情。被历代正统文人斥为没能“有裨风教”的散曲。民国以后,由于吴梅、任讷、卢前、郑振铎、赵景深、陆侃如、冯沅君等前辈学者的倡导和努力,他们在自己的著作中给予散曲不少的篇幅;而且在讲堂上对敢于直露地表达人的正当需要的散曲,给予了高度的评价。风气为之一变。1931年任讷的《散曲丛刊》十二种(内收明代散曲家五人的作品)由中华书局刊行:尔后商务印书馆则出版任、卢合辑的《散  相似文献   

9.
丁芒的散曲在艺术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大量运用现代语入曲,使散曲艺术与当代生活接轨;他发展了“咱度曲一自由曲”体式,为传统诗词曲与新诗合流之可能性提供了实证。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 3 0年代初 ,现代散曲学作为一门学问被建立起来。早期散曲史的研究以任中敏的《散曲概论》为较早的一部初具“史”形态的散曲研究著作 ,而卢前的《散曲史》则为元明清三代散曲的第一部通史 ,梁乙真则于 193 4年推出了第一部断代散曲文学史《元明散曲小史》。新时期散曲史的研究与撰著呈现复苏和创新的势头 ,在通史和断代史两个部门 ,都各有几部学术质量较佳的著作问世。代表者有羊春秋、李昌集、梁扬、杨东甫和杨栋、赵义山等人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明代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元散曲之后的又一散曲创作黄金时代。明散曲不仅具有丰富的内容、高度的人民性和现实主义精神,而且在艺术探索方面有着独特贡献,其卓越成就足可与元散曲并驾齐驱。然而长期以来明散曲一直备受冷落,其成就、价值和地位得不到承认。这种不公平的状况应予“平反”  相似文献   

12.
元散曲通论序李修生义山同志《元散曲通沦》书成,来信嘱我作序,希望“说一点跟元散曲和元散曲研究相关的内容”。这使我忆起我们相识的过程。我们初次见面是在一九九0年二月石家在市举行的海峡两岸元曲学术讨论会期间,话题就是元散曲,主要是元散曲的审美特征和元代文...  相似文献   

13.
卢前是一位蜚声中外的曲学理论家 ,他第一个明确提出“散曲史”概念 ,其散曲美学观新旧兼容 ,体现出极端的矛盾性与复杂性。同时卢氏还是一位业绩卓著的散曲文献学家。  相似文献   

14.
马致远散曲有十分丰富的内容,其中既体现了作者的思想历程和人生态度,也反映出元代儒、释、道三家思想对文人的影响。但历来的研究者多关注其散曲的儒家精神和道教色彩,而忽略了其中的佛家意蕴。或有论及者也将这一内容倾向一概视为“消极”、“虚无主义”思想,这是有失公允的。本文通过具体分析马致远的一些重要作品来探究其中的佛家意蕴,从而展示其散曲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15.
编辑英华 具有特色——《元人散曲选》管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散曲继承了唐宋诗词的优良传统,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浓厚的地方特色。它象一颗千金之珠,永远闪耀在中国文学史上;但过去缺少整理工作。 解放后,特别是粉碎“四人帮”以来,对元人散曲的辑佚整理,取得很大的成绩。隋树森先生辛勤裒辑的《全元散曲》,可说是这一工作的集大成者。近几年来出版的元散曲选集  相似文献   

16.
元散曲在艺术形式和艺术表现方面,显出了与诗、词的不同特色,至于具体的手法技巧,则对诗、词有所继承,并有创新发展。散曲文词浅俗,不以典丽争胜,注重在手法技巧上翻新出奇。在这方面,可说散曲比诗、词有更多招数。李渔所谓“机趣”、吴梅所谓“超脱”,多通过手法技巧来体现。当然,文艺作品的艺术性在于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手法技巧属于形式,要能很好地表现内容才有意义。但手法技巧也有相对的独立性,此一作品运用不当,彼一作品却可能用得恰到好处;有些在今天仍可借鉴。因此,对散曲的各种手法技巧部应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17.
《全清散曲》(增补版)是迄今为止搜集和辑录清代散曲最多的版本,它不仅对保存一代散曲文献意义重大,而且嘉惠学林,亦功德无量.由于清代文献资料浩若烟海,遗漏之作无法避免.缘此,其成“全”之美,仍需时日,致使学人至今难睹清代散曲全貌.笔者现将平日翻检所得之“散金碎玉”,作整理辑出,以备将来修订采择之需.  相似文献   

18.
散曲、清曲与小曲在明清曲学论著中均被普遍使用。清曲由表演技巧和方法而来,它的范围最广,包括了散曲、小曲及用清唱来表演的剧曲;散曲是相对于剧曲而言的,也与“雅乐”相对,有俗曲之意。小曲范围最小,特指明中叶以来,曲调比较简单的民间歌曲及文人依据此种形式创作的曲子。从文体角度而言,它仍属于散曲。  相似文献   

19.
“元人散曲,作者至多,其词清新俊逸,与唐诗宋词可以鼎足。”(《吴梅戏曲论文集》第137页)然散曲研究,起步既晚,诚不若杂剧倍受青睐,更遑论与唐诗宋词并重。之所以如此,要在资科匮乏。元之散曲选本,流传至今者仅有《乐府新编阳春白雪》、《朝野新声太平乐府》、《梨园按试乐府新声》、《类聚名贤乐府群玉》四种而已,曲之别集而流传者亦仅有张可久、乔吉、张养浩、汤式四家,且后者已属明人。殆至今之治曲名家隋树森先生殚精竭虑编成《金元散曲》,读者始知元人小令竟存3853首,套数457套之多。是谓元人散曲之蔚然大观。然而作者意在“冀得元代散曲之全”,并无注释,一般读者仍难甚解。有鉴于此,不少学者亦曾尝试选注元人散曲,付梓问世者并非罕见。诸如《元人散曲选注》(王季思)、《元人散曲选》(羊春秋)、《元散曲选析》(傅正谷)、《西湖散曲选》(吴战垒)、《元人小令选》(卢润祥)、《元人小令二百首》(王瑛),亦各具特色。对  相似文献   

20.
对元散曲发展分期的研究 ,历来是曲论家们最感兴趣的论题之一。其中主要有三种分法 :二分法、三分法和四分法。前二种分法比较流行 ,后一种分法尚未引起足够重视 ,但却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元散曲发展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