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数字     
《职业》2013,(28):35-35
80%
  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发布的《2012年留学人员回国就业报告》显示,管理学、经济学、理学和工学的回国就业人数占留学回国就业总人数的80%。海归专业扎堆,遭遇就业寒冬,引起了公众的关注与讨论。除了专业上的“撞车”,海归在选择就业地点上的扎堆也加剧了就业的竞争。2013年教育部发布的《中国区域人才竞争力报告》显示,仅广东、北京、江苏、上海、浙江5省市就吸引了70%的海归。这些地区经济发达,金融、管理、理学、工学等专业方向的人才需求旺盛,导致了大批海归人员蜂拥而至,而中西部地区却遇到海归人才引入瓶颈。  相似文献   

2.
木子  强音  高乃明 《职业》2013,(28):14-15
在全球就业形势普遍严峻的情况下,回归中国的海归群体日益庞大,海归就业压力日益增长,不断有媒体爆出“海外硕士月薪仅1200元”“海归投100多份简历石沉大海”等新闻。科锐国际发布的《2013中国海归人才职业现状调研》结果显示,截至2012年底,我国留学回国人员总数已达109万人,逾八成海归对薪酬不满意,近六成海归一年内就打算跳槽。  相似文献   

3.
《职业》2013,(28)
在全球就业形势普遍严峻的情况下,回归中国的海归群体日益庞大,海归就业压力日益增长,不断有媒体爆出“海外硕士月薪仅1200元”“海归投100多份简历石沉大海”等新闻。
  科锐国际发布的《2013中国海归人才职业现状调研》结果显示,截至2012年底,我国留学回国人员总数已达109万人,逾八成海归对薪酬不满意,近六成海归一年内就打算跳槽。
  另有调查报告称海归的起薪一般在3000元左右,月薪上万者仅占15%,令人大跌眼镜的同时也引发了社会的广泛思考。
  为此,《职业》杂志发起2013海归就业调查,推出本期专题策划,结合成功的案例,探讨“海归如何归”的有效方法,寻找和发现更多成功就业的海归的轨迹,为“海待”成功就业提供更多的参考和榜样。  相似文献   

4.
猜想一:海归回国加速将引发人才“地震” 目前,海归回国正在加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海外学人选择归国创业、就业。据人事部门提供的最新资料,近年来留学回国人员正以每年13%的速度增加,北京、上海、广东、辽宁、四川等地留学回国人员年增长速度更是超过了20%。 随着大批海外人才准备进军内地,也引起了国内本土人才的竞争升级。据预测,2004年随着海归人数的进一步增加,在某些行业中将出现更为残酷的人才更替现象。这些行业包括金融贸易、公关会展、物流等。在这  相似文献   

5.
郑厚明 《职业》2012,(28):94-96
嘉宾简介:王辉耀,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副会长、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才研究会副会长,对国际人才、国际商务和中国海归群体有丰富的研究,出版著作20余本,包括《海归时代》《当代  相似文献   

6.
何丽 《职业》2003,(1):27
据统计,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派出各类出国留学人员约45.8万人,其中13.5万人已经学成归国,与此同时,各地也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吸引海归派回国创业,为祖国经济建设服务。广东选拔“海归”当领导广东省最近下发了《关于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决定》,《决定》中列明了多项吸引、留住、用好人才的措施,不少属全国首创。其中包括:注意选拔优秀留学回国人才担任领导职务,特别是担任金融、国有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和中介机构的领导职务;安排一定比例的名额推荐造诣高的知名院士、专家参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相似文献   

7.
动态     
《职业》2013,(34):33-33
FESCO与欧美同学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第四届海归人才招聘会近日,FESCO联合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等单位在京共同主办第四届海归人才招聘会。100多家企事业单位参会,发布了180多个职位、近550个岗位,面向社会招揽海归英才,不少职位还给出了很有竞争力的薪酬,吸引了近2000名海归人才前来应聘。  相似文献   

8.
2010年6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标志着中国社会工作制度框架设计与专业社会工作制度建设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意义深远。“社会工作人才”首次在国家发展层面成为“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的专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同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9.
小洛 《职业》2004,(6):19
为了这次专题报道,编辑部收集了中央和各地政府关于“海归”的优惠政策。这些优惠政策对“海归”到底有多大的吸引力?“海待”的出现与这些优惠政策有一定的关系吗?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国历史最悠久、规模和影响最大的留学生组织——欧美同学会的于隸群秘书长、商会王辉耀会长以及社会服务部庄亮部长。  相似文献   

10.
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人才更愿意留在科研条件更好、生活待遇更高的地方,这再正常不过。然而,除了硬件和经济因素,人才流失更是制度和环境等“软件”因素使然。有一份名为《中国人才发展报告》的资料显示,仅2005年我国就有2500万人因没能“尽其才”而被无端消耗,造成的损失仅经济指标一项已超过9000亿元。中科院余仲才认为,体制不合理、  相似文献   

11.
2015年1月下期今天和读者见面了,细心的读者会发现,今年的《中国社会工作》杂志“变”了.这个“变”体现在,每月的上期更侧重于社会工作事业推进中的工作指导性,而每月的下期更侧重于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发展中的专业指导性.这个“变”也体现在,随着社会工作事业的发展,分领域社会工作的推进正在发力,为适应新的发展形势,《中国社会工作》杂志在下期开设了医务社会工作、司法社会工作和青少年社会工作三个常设栏目,以及周期性交替出现的老年社会工作、妇女儿童社会工作、社会救助社会工作、婚姻家庭社会工作、农村社会工作、企业社会工作等栏目,以适应和推进社会工作的纵深和全面发展.这个“变”也体现在对非专业、非职业社会工作从业人员的关心和关注,《中国社会工作》杂志希望通过社会工作专业知识的普及和传播,让他们能够汲取到自己在专业化、职业化转变过程中需要的知识,让自己在不久的未来成为名副其实的社会工作者.这个“变”还体现在,随着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增多,机构在人力资源、财会、税务、法律以及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需要提升,《中国社会工作》杂志设立“机构建设”栏目,希望借助行业内外资深人士的支持和协助,为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社会工作者解答成长中的烦恼和工作中的困惑,也希望能够在这里共同分享机构成长和发展中的各种收获.  相似文献   

12.
在很多西方消费者的眼里.如果是同类产品,中国的和西方的产品价格相同或相差不多.他们就会选择西方的,因为他们印象中的中国产品不应该这么贵。确实,目前“中国制造”在国际上的形象就是低端和廉价。在高档的商场里一般很难找到“中国制造”的商品.而在中低端的批发市场中却能看到很多.特别是纺织品、鞋类.玩具等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产品。而且在国外  相似文献   

13.
因为“诗意地表现西部牛仔的同性之爱”,华人导演李安的《断臂山》获得美国金球奖四项大奖,一时名声大噪。一度隐秘的同性恋,也会是诗意和浪漫的吗?同性之间,也会有真正的“爱情”吗?150年前,西方工业社会出现“同性性行为”这样的看法;上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社会经历了风起云涌的同性恋解放运动。同性恋,似乎是西方腐朽文化产生的现代弊病。但研究表明,人类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以来,就存在同性恋行为。中国也不例外。近几年来,因为社会风气的渐渐宽松,中国的同性恋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那么,中国同性恋者的生存现状究竟如何?他们是怎样进入…  相似文献   

14.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与新闻媒体是一种相互促进、殊途同归的关系。新闻媒体在助力推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我国社会工作刚刚起步的今天,善于借助新闻媒体给自身发展提速应成为社会工作人才的一门“必修课”。社工要善于借助新闻媒体随着《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的相继发布,我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但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还远不能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还存在社会认知认同度不高、基础比较薄弱、体制机制和政策制度不太完善、人才数量缺口大、能力素质不高、结构不太合理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而借助媒体宣传造势来加速社工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应成为势在必行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2005年1月23日《波兰新闻周刊》刊登了一篇题为《伊斯兰和西方的冲突不可避免吗?》的文章,作者斯蒂文·西蒙(Steven Simon)认为“文明的冲突”在理论上并不成立,因为世界上没有纯粹的文明。亚洲人和西方社会在价值观、信仰和风俗习惯上存在差异,但在亚洲人之间、西方社会的内部同样也有这些差别。例如,印度尼西亚的穆斯林和沙特的穆斯林就迥然不同,前者建立的政党非常温和,而后者的政府却是由宗教保守主义者建立,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西蒙认为在穆斯林世界和其他文化之间并不存在一道天然的隔离墙。穆斯林和西方世界是生存在同一个现代社会…  相似文献   

16.
有人说,海归的真正意义在于他们其中的一批人已经将学到的东西用来为本国利益服务,而另一批人已经成为外部利益集团的工具,在中外两个市场和两种利益的博弈中,帮着外部利益集团掠取国内财富。中国今天之所以没重蹈拉美国家的覆辙,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国内有一批反对派,尽管这些反对派看起来保守、陈旧,但如果没有这种制约和抗衡,恐怕中国早就发生“墨西哥式”的危机了。在这种意义上讲,中国的“海龟”与“土鳖”都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7.
《职业》2013,(28):27-27
前期投入多
  出国留学往往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金钱,海归在就业中的成本也就无形增加。
  心理预期高
  海归对就业有着更高的心里预期,其与现实之间的反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回国以后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8.
“发展”一词原本并不是中国哲学的固有概念,而是一个伴随西方现代化而输入中国的外来语,它的形成应当与盛行于西方现代社会的线型进化史观密切相关,在当今实际生活中它似乎已成为一种具有强烈普适性的价值追求。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更快、更高、更强”的理念是对西方人的现代发展观最精辟,最生动的概括。古代中国“终始转移”的创  相似文献   

19.
马各 《职业》2011,(25):55-55
2011年7月,由科锐国际人力资源公司主办、《职业》杂志媒体支持的“中国企业人才战略与人才任用新视角系列沦坛——大连站”在大连新世界酒店召开。论坛以“思变——建立企业快速扩张时期的可持续人才供应链”为主题,吸引了近百位来自房地产、制造、商业流程外包、IT外包行业知名企业的人力资源高层管理者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20.
编读往来     
想起了灾民印象中关于今年淮河大水的报道,多与“王家坝”、“蒙洼”、“行蓄洪区”等词语有关,是这些地方的人民“舍小家保大家”,在中央的统一调度下保证了淮河大汛“安然”度过。看了最近一期《中国社会导刊》才知道,今年淮河的水不小于1991年,有更多的非行蓄洪区的处于淮河中游的安徽人民为保“大家”而吃“闷亏”。 8月初,听一到淮河采访的记者说,他们去采访前,想在网上搜索有关淮河水灾的信息和资料,所得寥寥无几。因为刚刚看到今年第7期的《中国社会导刊》反思北京非典捐赠的报道,那时我就想,今年会有多少人为淮河水灾捐赠?没料到的是,得到的捐赠不及1991年的一个零头,到8月初款物折合只有3000万元。打电话到安徽民政厅询问,得知1991年,他们在火车站负责接受各地捐赠运送来的救灾物资,没日没夜地忙了2个月,而今年,他们在那里守了一个月,几乎是休假一个月。就像《非典捐赠:轰轰烈烈背后的四大隐忧》分析的那样,捐赠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单是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