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王宣红 《社区》2011,(1):32-32
在上海市徐汇区田林社区万科居民区有这样一对夫妇,他们不远万里从澳大利亚来到中国,他们热爱中国文化,关注上海发展,关心小区建设。在临近世博会期间,他们觉得,世博会是世界的盛会,志愿者们都要求说流利的英语,  相似文献   

2.
隐性市场是伴随着大型体育赛事的扩张而发展起来的,其大多针对商业性较强的竞技体育活动而产生的市场营销活动而言。但随着非商业性大型活动也逐步采用商业开发和品牌赞助策略,隐性市场行为也逐渐将触角伸入到这些活动中。2010年上海举办了非商业性质的世界博览会并获得巨大的成功,其对隐性市场的监管和控制思路值得我们借鉴。由于其非商业性质,上海世博会的筹备和运行需要大量的资金,并且需要借助社会的力量一起宣传本届世博会,提升社会公众对世博会的认识,并激发他们参观世博会的兴趣和热情。本届世博会虽然引入了大规模的商业开发计划和品牌赞助体系,解决了一部分的资金来源,但同时隐性市场也相应诞生。世博会组织者需要在保护世博会赞助商的权益、维护世博会的品牌价值与借助社会力量宣传世博会、扩大世博会的影响力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使得既能够保证世博会的理念和内涵能传递到公众,又要限制和防范隐性市场的产生和蔓延,维护世博会的整体形象。虽然在商业化环境中隐性市场暂时无法完全杜绝,但在不能够完全有效地控制隐形市场而导致诸多问题出现的情况下,对隐性市场行为进行疏堵结合、借助法律和行政措施进行监管和治理,效果反而会更实际,并有着客观实施的条件。  相似文献   

3.
关键词:技能     
在临近世博会召开之际,专业的技能型人才显得尤为珍贵。拥有一技之长是中职生的优势,他们在志愿者的舞台上尽情地发挥了自己的技能特长,用自己的双手为世博会添彩——  相似文献   

4.
举世瞩目的上海世博会5月1日隆重开幕。园区内外的工作人员,以饱满的工作热情迎接八方来客。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担任看似普通的工作,呈现给大家精彩、有序、难忘的世博会。本届世博会,创造了很多就业机会和工作岗位。在很多大学生、研究生叫着找不到工作的时候,一大批中职生却凭借着自己的专业技能,在世博园内悄然上岗,他们在世博会这个大舞台上,秀出了自己的风采。  相似文献   

5.
世界博览会与博物馆的共性主要表现为两者都以实物展示为信息传播的主要形式,展示的都是人类创造物的精华,两者共同关注科学与文化,都是科学技术知识和文化艺术理念传播的课堂。这些共性的存在,使世博会与博物馆之间具有一定的互补性。世博会不断创新的展示理念与技术对博物馆展示技术的发展一直发生着影响,而博物馆界人士参与世博会筹办,博物馆展览融入世博会之中,是世博会与博物馆两者互为补充、互动发展的体现。历史上,不少举办世博会的城市都曾将博物馆作为整个世博会的一个展示内容来建设,或在世博会后将部分展馆转变为博物馆,部分世博会展品为博物馆所收藏,这不仅仅是世博会对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推动,同时也通过博物馆传播了世博会精神,延续了世博会使命。正是由于世博会与博物馆之间的内在联系, 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将充分体现世博会与博物馆互动发展的局面。  相似文献   

6.
上海世博会将于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在上海举行.世博会共包括展览、论坛和活动三大部分,三者都围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世博会核心主题展开.其中论坛是与世博会主题理念、思想成果有着紧密联系的一个板块,它直接演绎世博会主题,既是世博会精神遗产的集中体现.也是展望世博会未来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7.
实话实说。4年前,当云南人得知举办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需要花200多亿元的投资时,脑中倏地涌出了一个大问号:花这么多钱值得吗?1999年5月1日,当世博会如期举办并巨大成功时,云南人脑中的问号变成了惊叹号:花巨资换来一个发展的好机遇,值!如今,世博会已经落下帷幕,云南人冷静地为世博会算了一笔大账后,脑中的惊叹号变成了句号:无论从经济账、政治账来算,从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来讲,争辦世博会都是一个极其明智的决策,云南抓住了一个发展的大好机遇。 老百姓看得最清楚的是基础建设。世博会申辦成功以来,多年的…  相似文献   

8.
2010年世博会,为上海城市新一轮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毫无疑问,第三产业将是上海世博会的最大受益者,而作为中国制造业的先锋,上海第二产业能从世博会这桶金中分得多少呢?近日,市经委公布了“世博会为上海制造业带来十大机遇”的报告,读来不禁令人振奋——原来,除了第三产业,世博会  相似文献   

9.
张根林 《社区》2008,(28):28-29
2010年,世博会将在上海召开,上海市民也为迎接世博会做出了无私的奉献。世博会会址位于黄浦区,为了配合会址的工程建设,原来居住在这里的居民成批动迁。2005年有600多户原棚户区居民落户到了闵行区浦江镇,住进了新楼房小区,从此这里也有了一个好听的名字——世博家园。几年来,世博家园一居委,将营造和谐文化环境作为凝聚社区的居民的纽带,系列文化活动进行得有声有色。  相似文献   

10.
1915年美国旧金山巴拿马世博会,被公认为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参与历届世博会中最成功的一届。世博会结束,中国展品共获1211个奖项,其中大奖章57枚,在全部31个参展国中独占鳌头。在成功的背后,鲜为人知的是中国代表团参展费用的拮据。  相似文献   

11.
世博轴、阳光谷……当你徜徉于世博会各个场馆之间,惊诧于世博会上绚丽多彩的景观设计时,是否知道这些伟大的视觉艺术杰作是哪些人设计的吗?告诉你,他们是被列为未来最具潜力的五大职业之一的景观设计师们。  相似文献   

12.
木子 《今日南国》2010,(13):4-7
世博会很大程度上是智慧与商业博弈的盛会。每届世博会,精明的商人必想方设法挤进去,希望从中赚取一杯羹。  相似文献   

13.
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趣,世博会应运而生。在一个半世纪的历程中,世博会始终洋溢着人类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汇聚了世界各国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最新成果,彰显着各国人民为推动文明、进步和创新的不懈追求。2010年,全世界把目光聚焦到中国上海。作为东道主,上海各行各业通过各种形式积极参与民博活动。 世博会是大家共同的盛会,作为身处校园的学生,你是否也准备好了呢?本期继续讨论这个话题。  相似文献   

14.
蔡轶  陈剑 《金陵瞭望》2010,(16):98-99
“无论是团队游还是自由行,只要沾上世博会,就火得一塌糊涂。就连往年这个季节该火的其他线路也被世博游淹没了。”本刊从南京市多家旅行社获悉,从5月1日世博会开幕以来,南京旅游市场上就出现了以世博游为绝对热点的“一边倒”现象。  相似文献   

15.
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正在向我们招手,这个即将出世的胎儿在母体里隐隐躁动着对盛世的渴望。作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承办者,中国人与世博会的关系顿时亲密起来,对世博会的关注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热度。  相似文献   

16.
1851年首届世界博览会在伦敦举行,展会期间600多万人汇聚于伦敦,给处于阶级关系紧张特殊年代的英国增加了诸多不安定因素,维护展会期间的秩序和稳定成为英国政府必须应对的重大问题之一。伦敦世博会期间,英国警察采取了增加警察数量、制定紧急预案和邀请国外警察援助等安保措施,维护了展会期间的安全和稳定。英国警察在世博会期间的出色表现,生动地展示了他们维护公共秩序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新少年》2010,(7):41-45
上海“世博会”是由中国举办的首届世界博览会,有2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为历届世博会之最。这是人类文明的盛会,是展现世界各国风情的舞台。  相似文献   

18.
尽管国内对于旅游形象方面的研究不少,但缺乏对世博会旅游形象的探讨.文章以重庆市民为例从旅游形象三个连续链的角度探讨世博会的完整旅游形象.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市民对世博会旅游形象的评价都是正面;在世博会的三个连续链整体形象方面,重庆市民认为"美食小吃"、"商机/贸易"、"嘈杂/人多""特色展品/各国珍宝"和"冷漠"也是世博会的形象,而这些在封闭式题项中没有出现.  相似文献   

19.
自1851年英国举办万国工业博览会以来,世博会已走过159年的历史。一个半多世纪以来,世博会从欧洲走向北美,又从北美转向亚洲,演变为一场世界经济、科技和文化领域的“奥林匹克”盛宴。  相似文献   

20.
《蓝色多瑙河》始于1873年的维也纳世博会,并成为奥地利的第二国歌。巴黎世博会上,法国装饰艺术展、法国1000年文化展、俄罗斯人类学展将法国乃至各地的文化远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