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花间集》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文人词集 ,是中国词史上的一块里程碑。然而 ,长期以来 ,论者多以为它是一部淫靡之作。其实不然。它虽然多写男女情事 ,却是中国爱情诗词中的精品。它的某些词作 ,直接而巨大地影响了苏轼和柳永等人的创作。应该说 ,在中国词史上 ,《花间集》是一部极其优秀的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品  相似文献   

2.
铸雪斋抄本《聊斋志异》第十一卷载有一个精彩短篇——《张氏妇》;小说的正文加上异史氏的评赞,总共不过四百六十字。在短短的篇幅里,蒲松龄却塑造出一个血肉丰满、个性鲜明的青年妇女的典型形象——张氏妇;娓娓动听地叙述了她  相似文献   

3.
社会意象具有深刻的社会联系。但明伦《聊斋志异》评点通过对虎狼意象、科考意象和情感意象三种社会意象独辟蹊径的分析,不仅揭示了小说的丰富内涵和蒲松龄的深刻思想,而且通过小说的特定意象抒发了自身的情感意向、现实感慨以至政治理想。  相似文献   

4.
《聊斋志异》是清初社会的形象史。它从吏治、科举等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反映出清初社会广阔的生活面貌,展示了那个时代的形象历史。  相似文献   

5.
《汉语大词典》琐议朱城(湛江师院中文系湛江524048)《汉语大词典》(以下简称《大词典》在规模的宏大、收词的丰富、释义的准确、材料的审慎等方面,均堪称汉语词典之最,询为中国辞书史的丰碑,文史工作者的良师益友。为使这部巨典更臻完美,嘉惠学林,笔者不揣...  相似文献   

6.
清顾禄撰《清嘉录》,全书按十二个月份为序,历记苏州一地全年各项岁时风俗,文中征引诗词谣谚,充满生活情趣,是晚近风土岁时地志之精品。建国后,此书久未重印。最近,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来新夏先生校点本《清嘉录》,嘉惠学林,诚属盛事。然而,智者千虑,或有一失,该书在校点方面尚存一些可议之处。今摘录若干例,记述于下。1.《题辞·陆伟堂<多丽>》算天堂,福地苏台称最。有无边良辰美景。赏心乐事难赛。(第5页)按:“天堂福地”四字连读。此为常用熟语,不宜点断。句义谓:数说世上的天堂福地,苏州称为第一。标点宜作:算天堂福地,苏台称最。  相似文献   

7.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人们历来对李白的这首传颂千古的七绝推崇备至,然对其成诗时间尚存分歧,对诗句的理解也似未尽曲致,有必要进一步讨论。一、创作时间郭沫若在《李白与杜甫》中说:“这诗有人说是开元十三年(725)李白初出夔门时所作,也有人说是乾元二年遇赦离白帝城东下时所作,都没有说准确。他们都忽略了第二句的一个‘还’字和第四句‘已过’两个字,那明明是遇赦东下,过了三峡回到了  相似文献   

8.
徐志刚<论语通译>是<论语>的注释本子中翻得较好的本子,但也存在某些商榷之处,一一罗列,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9.
清代初年,我国文坛出现了一部优秀短篇小说集,这就是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简称《聊斋》)。在蒲松大年青的时候,阶级斗争十分尖锐,以李自成为首的农民起义军,推翻了明王朝;汉、满两族地主阶级互相勾结,镇压了农民起义,又建立了清王朝。这是血和火交织的年代!地主阶级的反攻倒算,野蛮掠夺,极度破坏了社会生产力。以蒲松龄所在的山东为例,清兵多次烧杀抢掠,把俘虏的人口分给满族地主贵族作  相似文献   

10.
《史记》与《聊斋志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马迁的《史记》对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产生了很大影响。文章从褒贬精神,人物故事、行文笔法、语言风格等几个方面,对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文子》的主体部分在战国后期已成书,是道家后学托名文子而作。从思想体系和文化背景看,该书以“道”为核心而又承认仁义道德。对“道”的解释当在黄老帛书《道宗》之后,《淮南子·宗道训》之前。其君权起源论继承《墨子》、《管子》,影响《淮南子》。其著作体载属于语录加问对,当在孟子之后,荀子韩非子之前。今传本补充修改了竹简本,当在东汉之后,定稿可能要到六朝  相似文献   

12.
<殷芸小说>是南朝梁殷芸编著的一部小说.本文对周楞伽先生辑注<殷芸小说>中的注释和校勘部分提出补充和修正意见,以期对恢复原书面貌和准确理解原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构筑了一个充满妖狐鬼魅、畸人异行、虚幻的、奇异的世界 ,它是蒲松龄心灵与当时社会现象碰撞的产物。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 ,借妖狐鬼魅来抒发他自己的“孤愤”之情和一些当时的社会现象 ,表现出了作者赞美鞭丑的心态。《聊斋志异》是现实、心灵共同作用的成果 ,《聊斋》的世界是建立在现实世界之上的 ,与之相交、相切 ,源于现实 ,但又高于现实。  相似文献   

14.
15.
《汉语词汇史》琐议朱城在学习王力先生《汉语词汇史》(《王力文集》第十一卷)时.发现个别说法与语言事实不尽相合。今不揣浅陋.试为琐议.失当之处.还望正之.船“上古叫‘舟’.不叫‘船’。”(第510页)考察先秦材料.“船”比“舟”出现确实要晚一点.其来源...  相似文献   

16.
四川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选注的《宋文选》是一部学习和借鉴宋代散文的好书,是一部坚持政治与艺术的统一,作家、时代、题材、风格兼顾而自具特色的好选本。书中的注释和解说,大致说来,精审而详备,羽翼宋文,相得益彰,亦弥足称道。然“金无足赤”,注解中可议之处,亦数数见,或不合于史,或不切于文,似有视情酌订之必要。现分类挑出若干条,谨与选注者商榷,并就正于读者。  相似文献   

17.
研究一下《聊斋志异》中的诗词及其与小说结合的特点,看看诗词在小说创作中的作用不仅有助于理解和评价这部古典文学名著,而且对我们从中取得借鉴,在今天的小说创作中调动一切艺术手段来塑造人物、安排情节、描写环境和渲染气氛等,都是有意义的。 在评注本《聊斋志异》的四百三十八篇作品中,有二十三篇中含有诗词。其中除断句、联句共十六句外,完整的诗十八首,词曲五首。  相似文献   

18.
蒲松龄的佛学思想主要来自小乘部派和禅宗,以佛性论和缘起论为核心内容。佛教理论的渗透使《聊斋志异》许多篇什显露出宗教异端思想的战斗锋芒,也构成部分作品的思想糟粕。佛教哲学的朴素辩证法和“六道”并存的幻想模式,给予蒲松龄艺术上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一《聊斋志异》有无民族意识的问题,是多年来蒲学研究中一个悬而未决的关键问题。环绕这一论争,蒲学界大体分为三派,即肯定民族思想,否定民族思想,后起的“有民族意识,但表现并不强烈”三派。实质只有肯定或否定两派。几十年来,这两派论争不断,说明双方还没有提出足以令人信服的理由说服对方,从而使对方心悦诚服地  相似文献   

20.
一文学语言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可是从表现形态看,从作家的直观感受看,文学语言有两个来源,一是现实生活,二是古代文献。蒲松龄的态度是“不薄今人爱古人”。关于蒲松龄如何从现实生活中提炼文学语言的问题,要另作专门研究。本文的任务仅限于考察《聊斋志异》的语言艺术与古代文献中语言遗产的关系。笔者曾据“三会本”所录诸家注及自己考查结果加以统计,在语言方面为《聊斋志异》有所取资的古代典籍在二百三十种以上。这种统计自然难以做到绝对准确。但是纵然不完全,统计结果还是可以说明蒲松龄勤于向古人学习语言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