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赵庙祥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2):22-26
"德"原为"施与"之义。《老子》中"德"的基本涵义是指道的功能,表现为道在宇宙中的地位、力量和作用及实现其力量、作用的方式等。研究者通常将道的这一方面称为"道之德"或道之用。老子道之德思想集中体现在"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命题中,其形成以他在虚极静笃的玄鉴直觉中亲证、体悟的道体境状为形而上依据,以理性思维为认知方式。把握老子"道之德"思想是理解其哲学体系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3.
《老子》第62章提出了“道者万物之主也”的主张,古今注家轻忽老子思想本质及《老子》文本实际,多将其解为“万物被道宰制”或“道是万物的主宰”。实际上,老子是反斥外力主宰万物的,《老子》文中也未有道宰制万物的语义表述。验之《老子》,“主”于修辞角度当用其本义(“微弱的灯火”),而于语义视角则应用其与“助”、“辅”共通之义(“相依相佐”),也用其与“职”、“掌”同源之义(“主动认知而作为”),而不应释为其引伸义(“主宰”或“宰制”)。“道者万物之主也”要义为:老子于乱世中将道比作黑暗中微弱的灯火,坚信唯有道才能真正辅益万物生发成长,助力乱世返璞归真,而在此过程中起主导或主宰作用的是万物或世人,而非工具或境界性质之道。这体现了老子以人为本,崇尚自然,信仰唯有主动皈依自身本真才是万物或乱世之拯救正途的济世情怀。 相似文献
4.
郭燕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2):33-35
“道”是老子思想的核心,《道德经》赋予“道”以丰富的内涵及显著的地位。作为一种最高的道德理想以及所有道德的总和,“道”的理解和翻译多种多样。通过总结和分析数种翻译方法的利弊得失,本文认为,为了忠实全面地传达老子的哲学思想,“道”最好是不译即用音译。 相似文献
5.
孙莉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4):127-128,132
运用关联理论对《道德经》选段进行解读,认为其论述了"本色为官"、"有权无私"、"清心寡欲"的为官之道,对为官者修身处事和治国理政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叶文举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9(1):94-98
诸葛亮未出隆中时是一介书生,自有观其大略的治学之道.由于人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当诸葛亮走向政治舞台时,其治学之道无疑会对他的治国之道产生深刻影响.这种影响以刘备驾崩永安为分界点,前期治国之道主要承袭了治学之道的精神,后期则有所偏离.这种差异使诸葛亮的性格前后也有细微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老子的治国思想是《道德经》一书的重要内容,老子之所以醉心于作为"天地根"、"天下母"、"玄之又玄"的"道"的"构造",无非是为"君人""应该如此"、"何以如此"提供一种无可辩驳的、形而上的根据。《道德经》全书充满着浓厚的"以天占人"、"推天道以明人事"的味道,它的治国智慧包括"君人"特质、无为之术、大国之道、人类美景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彭国兴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7(1):5-8,20
老子和孔子是我国古代阐道、弘道、体道的最伟大思想家.尽管他们的"道"有着互不相同的内涵和特点,但却始终贯穿着"和谐"意蕴;尽管他们的理想之道及体"道"之途互有差异,但他们都从"天下无道"的社会现实出发,致力于实现天、地、人和谐相处的"有道"社会.这对于我们今天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无疑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如运用孔老道论促进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和谐发展,运用孔老关于天道、地道、人道相互和谐统一思想促进社会主义荣辱观、道德观建设,运用孔老之道协调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和谐共进等. 相似文献
9.
老子《道德经》中的辩证思想及其思维形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佩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1(1)
"道"是宇宙发展规律,是万物之"母",它的作用无穷无尽,天、地、人都必须遵从"道",而"道"却由其内部阴与阳的对立统一推动它独立自在地存在着、发展着.<道德经>中"无为而治"、"无为而无不为"的治国之道,明确地显示出"无为"与"无不为"两个对立概念之间的统一性与相互转化.这一辩证思想反映了当时广大劳动人民--农民盼望免除苛政的愿望,具有进步性.<道德经>中的为人之道处处显示出辩证思想的光辉,这一思想对如何为人的种种要求,至今对我们仍有教育意义.<道德经>中有一系列的辩证命题.<道德经>中的辩证推理证明,在我国的先秦时期已经具备了现今所讲的推理形式中的一些最主要的推理形式.<道德经>中的辩证思维仍处于人类辩证思维的萌芽时期. 相似文献
10.
张同钦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3(2):111-112
老子是我国春秋时期重要的思想家和文章家。其著作《道德经》虽简为语录 ,内含却博大精深。在构思和表述上 ,落笔在道德 ,用意于广远 ;文字简约 ,微言大义 ;善用比喻 ,达意精微 ;正反推论 ,逻辑性强 ;巧布节奏 ,音韵铿锵。老子极其重“言” ,强调贵真疾伪 ,正言若反 ,信美统一 相似文献
11.
何晓花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150-152
语言模糊现象是《道德经》的特征之一,它主要包括语音模糊、词义模糊和句法模糊三个方面,具体体现在通假字的使用、一词多义和句法模糊上。本文拟从语音模糊、词义模糊和句法模糊三个角度分析不同译者翻译《道德经》的模糊语言时采用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2.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
《老子》仅仅五千字,却微言大义,句句都是名言隽语,蕴涵了无穷的智慧,历经几千年的风雨经久不衰,至今在人们的日常语言和处世原则中仍可看到其留下的印记。《老子》中提到的珍爱生命和贵身轻物思想,对今天开展生命教育仍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孟洁然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5(3):25-26,65
《老子》仅仅五千字,却微言大义,句句都是名言隽语,蕴涵了无穷的智慧,历经几千年的风雨经久不衰,至今在人们的日常语言和处世原则中仍可看到其留下的印记。《老子》中提到的珍爱生命和贵身轻物思想,对今天开展生命教育仍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吕青毅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6(3)
基于哲学逻辑视角解读《道德经》:第一概念为“道”;第一命题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推理过程为运用确定性思维审视整体世界,运用不确定性思维解析具体事件.所带来的启示是:完成“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和谐社会构建”这一命题,从宏观层面来说是找寻社会管理的逻辑起点,解决社会矛盾中的根源问题;从微观层面来说是把握社会生存的道德底线,推进社会交往中的可持续发展.最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是:在一个关注道德的社会中,《道德经》如何能够有效发挥其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从本体论讲,圣人处于道德完满状态,这是缺乏反思的。文章从生存论入手,以圣人的伦理生存机制为切入点,对圣人的道德存在状态进行寻视。圣人的伦理生存机制包括三个方面:道德悬欠;道德沉沦;道德责任的脱卸。道德悬欠是圣人的在世状态;道德沉沦是他的伦理生存机制的实现途径;道德责任的脱卸是圣人在沉沦中返归其原始本真状态的中间环节。 相似文献
16.
陈全新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4):19-23
"廉"侧重于正直,"洁"侧重于不贪,合称则是指人的正直而不贪的高尚德行。《道德经》提出了"廉而不刿"的命题,并指出以"无私"、"不争"、"不以兵强天下"、"以百姓心为心"、"以正治国"等重要观念和思维方式来解决这个难题。而"洁"主要是指不贪财色功名以洁身自好,要做到这一点,《道德经》指出应"功成身退"、"不贵难得之货"、"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致虚极,守静笃"、"知足知止"等。《道德经》"廉洁"思想是以其"道"论为核心的辩证的自然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17.
许彦龙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29(4):64-67
老子说礼是"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多数学者认为这是老子针对孔子"克己复礼"的主张而提出的反对意见。随着对老子研究的深入以及地下出土文献的开掘,传世文献中的一些记载也有可供商榷之处。合理地界定老子之"礼"、周公之"礼"和孔子之"礼"三者各自所指范畴,不难得出结论:老子的思想是针对周公之"礼"提出的。老子和孔子对"礼"范畴的界定并非指向同一层面,但内在精神具有一致性;二者都对周礼进行了批判性改造。 相似文献
18.
皮运汤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12,31(6):80-82
老子《道德经·第一章》是老子大道思想的最基本的表述,是其“玄览”观和无为精神的理论基点。本文试图从西方德里达解构主义观念出发,对老子《道德经·第一章》做尝试性解读,探讨其常道与非常道、道与名、道的状态之间和特征之间的解构性,以更好地理解老子道学观的内涵。 相似文献
19.
追寻老子的踪迹——《道德经》英语译本的历时描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汉学研究高潮中,<道德经>成为被翻译得最频繁、发行量最大的中国典籍,现在已经有近一百多个不同的英译文本.本文分析了自理雅各以来英语世界的<道德经>接受现状,对<道德经>的英语世界行旅进行分期研究,描绘了<道德经>文本在英语世界的三次翻译高潮,并通过历时描述,揭示了因翻译所造成的翻译文本形象变迁. 相似文献
20.
陈巧玲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4(4):88-93
《道德经》从18世纪开始日渐广泛地影响国际社会,其译本在国外的文本旅行,逐步融人世界文化观念、日常生活和国际交往中,在相当大程度上展现了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从《道德经》的翻译史来看,从传教士翻译为主到中国知识界的广泛参与,体现了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沉浮历程;从翻译策略的适应性追求来看,归化策略是《道德经》深化到西方思想的一种有效途径;从翻译传播的社会效应来看,外国学者、普通民众以及中国人日益增强的《道德经》思想认同,彰显了该经之翻译对中国和世界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