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8 毫秒
1.
阿以争端的回顾与前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以争端是中东问题的核心,其实质是巴勒斯坦问题,即领土之争。位于亚洲西部、地中海东岸的巴勒斯坦,面积仅2.7万平方公里。但由于居住在这里的两个主要民族——阿拉伯人和犹太人,都声称自己是巴勒斯坦的真正主人,矛盾由此产生,并酿成无数次冲突和5次中东战争。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阿以之间逐渐由势不两立到开始握手言和,其间的恩恩怨怨和所经历的艰难曲折说不完道不尽。1996年5月的以色列大选中,一向对中东和平问题持强硬立场的利库德集团战胜工党而组阁,内塔尼胡出任新总理,这给蹒跚中的中东和平进程增加了许多不确定因素。在贝尔福宣言发表80周年、联合国通过分治决议和以色列建国50周年这几个促使阿以矛盾尖锐化和复杂化的日子到来前夕,回顾阿以争端的历史,展望中东和平的未来,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幅该地区战争与和平的世纪长卷,而留在人们心头的则是对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历史思考。 一、阿以争端是西方介入而形成的历史悲剧 1.阿拉伯人和犹太人是巴勒斯坦的两个主要民族 从1947年联大通过巴勒斯坦分治决议和随后以色列建国算起,阿以冲突已持续了近半个世纪;如果从1917年主张“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人  相似文献   

2.
第三次中东战争的地缘政治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事实上,第三次中东战争冲突的核心其实并非单纯是宗教上的分歧,地缘政治亦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通过分析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前后以色列所面临的复杂周边地缘政治环境及其国内影响安全的地缘政治因素(如疆域面积狭小、缺乏战略纵深等),从地缘政治学的角度来探析以色列在这次战争中的安全战略,进而对阿以和平走向作出某种展望.  相似文献   

3.
中东权力格局转换对阿以和平进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冷战结束后,以色列维持了在中东政治和阿以和平进程中的强势地位,这种地位是冷战后美国在中东独霸地位的单极格局所决定的。全球金融危机的蔓延与伊拉克和阿富汗问题久拖不决消耗了美国霸权赖以生存的硬实力与软实力,奥巴马政府不得不调整政策,转而在阿以之间寻求更加平衡的中东政策,以色列自"9·11"以来的战略优势期恐将终结。随着中东格局由美国单极独霸格局向美、欧、俄、中、印以及伊朗、以色列、沙特、埃及、土耳其等地区大国构成的多元权力格局的演化,政治优势开始向阿拉伯—伊斯兰世界倾斜。在此背景下,以色列、巴勒斯坦和其他阿拉伯国家需转换安全观念,争取在联合国决议的基础上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阿以和平进程,实现中东持久和平。  相似文献   

4.
冷战结束后,以色列维持了在中东政治和阿以和平进程中的强势地位,这种地位是冷战后美国在中东独霸地位的单极格局所决定的。全球金融危机的蔓延与伊拉克和阿富汗问题久拖不决消耗了美国霸权赖以生存的硬实力与软实力,奥巴马政府不得不调整政策,转而在阿以之间寻求更加平衡的中东政策,以色列自9·11以来的战略优势期恐将终结。随着中东格局由美国单极独霸格局向美、欧、俄、中、印以及伊朗、以色列、沙特、埃及、土耳其等地区大国构成的多元权力格局的演化,政治优势开始向阿拉伯—伊斯兰世界倾斜。在此背景下,以色列、巴勒斯坦和其他阿拉伯国家需转换安全观念,争取在联合国决议的基础上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阿以和平进程,实现中东持久和平。  相似文献   

5.
伊拉克战后,中东国际关系和地缘政治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美国全球和中东战略的调整对阿以冲突的基本格局带来巨大冲击.作为中东热点的阿以问题面临新的地区和国际环境.美国"大中东民主计划"的出台,给中东国家带来巨大压力.阿拉伯国家面临内忧外患,对阿以冲突的关注减弱,而阿以问题对地区和国际局势的影响也趋于下降.作为阿以冲突核心的巴以和谈前景并不乐观,全面的阿以和平前景既取决于双方的和平诚意及战略调整的长期效果,也取决于国际社会在何种程度上认同并参与中东和平进程的行动.  相似文献   

6.
1994年诺贝尔和平奖落在携手促成巴以和约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执委会主席阿拉法特和以色列总理拉宾、外长佩雷斯身上。他们三人将分享93万美元的奖金。授奖仪式于1994年12月川日在挪威首都奥斯陆举行。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之间的冲突,持续了近半个世纪之久。自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国宣告成立,随后便爆发了以色列与巴勒斯坦和阿拉伯民族之间的“第一次中东战争”,战争持续一年多,并于1956年7月围绕“苏伊士运河”再度爆发了“第二次中东战争”。1967年6月5日“第三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终于占领了约旦河西岸,杰里科、加沙地带,巴勒斯坦…  相似文献   

7.
从1991年马德里中东和会到以色列利库德集团在大选中获胜以前的几年中,是阿以关系的黄金时期.尽管中东和平进程出现多次反复,取得的成果也并非令人豉舞,但仍然使人们看到,长达40余年的阿以冲突的和平解决总算有了一线希望.阿以问题是中东问题的焦点,世人注目,东西方大国和有关阿拉伯国家都曾参与调解,提出过多种解决方案,但巴以协议最终达成是由挪威外交大臣从中斡旋的结果.然而美国在促成中东和平进程启动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是众所周知的.相比之下,其欧洲盟国则显得无所作为.  相似文献   

8.
伊拉克战后,中东国际关系和地缘政治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美国全球和中东战略的调整对阿以冲突的基本格局带来巨大冲击.作为中东热点的阿以问题面临新的地区和国际环境.美国“大中东民主计划”的出台,给中东国家带来巨大压力.阿拉伯国家面临内忧外患,对阿以冲突的关注减弱,而阿以问题对地区和国际局势的影响也趋于下降.作为阿以冲突核心的巴以和谈前景并不乐观,全面的阿以和平前景既取决于双方的和平诚意及战略调整的长期效果,也取决于国际社会在何种程度上认同并参与中东和平进程的行动.  相似文献   

9.
中东这块一直是世界“热点”的地区,目前正发生着引人注目的变化。随着苏联解体和冷战的结束,原先美苏两家各支一派,阿以间甚至阿拉伯国家之间不断进行武力冲突的局面已经消失或程度正在减弱。中东的总体形势与冷战后的世界形势一样,也在趋向缓和,阿以通过谈判和平解决相互争端已成定局。中东和会自1991年启动至今3年多了,已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绩:巴以签署加沙和杰里科自治协议;约以正式签订和平条约,约且成为继埃及后第二个正式与以色列解除敌对关系的阿拉伯国家;叙以和黎以谈判也正在进一步深入进行。同时,一些海  相似文献   

10.
1991年初,海湾战争结束后,阿拉伯国家和国际社会纷纷呼吁尽早开始中尔和谈,公正解决阿以和巴以问题,以实现中东持久和平与稳定.美国为巩固其在海湾战争中的胜利和维护其在中东的主导权和战略利益,积极扮演阿以冲突调解者的角色,中尔和谈再次趋向活跃.  相似文献   

11.
1973年石油危机与日本中东政策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后,阿拉伯国家限产提价,造成石油危机,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施加压力。日本石油严重依赖阿拉伯国家的石油,国内立即陷入危机,不得不与美国反复磋商,最后在美国的默许下发表了基本符合阿拉伯要求的声明。日本对中东政策的调整,是在对中东石油的需求和受美国控制的夹缝中进行的。日美关系是战后日本对外政策的基轴,冷战中如此,冷战后亦如此。  相似文献   

12.
阿拉伯国家同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东问题的关键是巴勒斯坦问题,即巴勒斯坦和以色列间的领土争端问题,虽然以色列同叙利亚存在着戈兰高地的争端,与黎巴嫩存在着南黎巴嫩的领土问题,但巴以问题的突出地位是不言而喻的.奥斯陆协议签署后,中东和平开始从梦想走向现实,但自内塔尼亚胡上台起,中东和平进程出现明显倒退,以色列从已达成的各项协议上全面后退,有关国家甚至美国、欧盟都对内氏政府的强硬立场明确表示不满.这种局势不禁使人对该地区的前途陡升疑虑,为什么一个小小的以色列在众多阿拉伯国家的包围之中,历经半个世纪的风雨而依然不动,而有着几乎所有阿拉伯国家支持的巴勒斯坦建国之路却似乎仍遥遥无期.巴勒斯坦国家是否真的能在被称为“巴勒斯坦”的土地上建立起来?本文试从阿拉伯国家与巴勒斯坦问题内部关系的发展、变化这一视角作一些探  相似文献   

13.
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后,阿拉伯国家限产提价,造成石油危机,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施加压力。日本石油严重依赖阿拉伯国家的石油,国内立即陷入危机,不得不与美国反复磋商,最后在美国的默许下发表了基本符合阿拉伯要求的声明。日本对中东政策的调整,是在对中东石油的需求和受美国控制的夹缝中进行的。日美关系是战后日本对外政策的基轴,冷战中如此,冷战后亦如此。  相似文献   

14.
以色列人口中有20%是阿拉伯公民.在2009年2月举行的以色列第18届国会选举中有13名阿拉伯议员当选,在国会中所占的比例远低于其人口比例.这些阿拉伯议员分别来自阿拉伯民族主义政党、以色列共产党和三个犹太复国主义政党.从以色列建国60年来阿拉伯公民参加国会选举的情况分析,阿拉伯公民在以色列的政治参与经历了"质与量"两方面的变化,即政治自决程度从低到高、从附属走向独立;但同时阿拉伯公民的政治参与度却逐渐走低,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甚至降到了很危险的地步.阿拉伯公民对政治现状失去信心和热情,不仅削弱了以色列左翼势力,也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以色列国内政局的发展以及中东政策的制定.  相似文献   

15.
以色列自立国以来,一贯奉行实力扩张政策,尤其是在核武器领域,长期实施模糊策略,利用各种方式向阿拉伯国家暗示,它已拥有一定的核打击力量,藉此对阿拉伯国家施压.美国长期奉行偏袒以色列的政策,并给予大量军援,加上以色列本身进行的大量的军事研究和新武器开发,其军事优势显而易见,近期内尚没有一个阿拉伯国家能在军事力量上望其项背.以色列的核威慑策略客观上对阿拉伯国家形成了威胁.  相似文献   

16.
冷战后,美国调整了中东政策,但通过扶持和偏袒以色列来制衡阿拉伯世界的基本原则和控制中东地区的战略意图没有变。结果它既没有造就一个安全而稳定的以色列,也没有有效地控制中东地区,其政策目标与实现手段存在着悖论。本文从宗教的角度分析其中的原因,包括美国是一个宗教社会,犹太教一基督新教是美国社会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准则的基础,决定着美国外交的大方向;犹太教的“教族合一”奠定了美国犹太人支持以色列的基础,而基督教与犹太教的同一性造就了绝大多数美国国民对以色列的强烈认同;美国犹太人与以色列在美国的院外集团联手左右着美国的中东政策等。  相似文献   

17.
苏联解体后,东西方历时半个世纪的冷战时代宣告结束,美苏主宰世界的两极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一方面美国依靠其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推行强权政治,试图独霸世界;另一方面在地缘政治的基础上,国际间经济贸易合作更趋向区域化和集团化。作为世界热点地区的中东,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丰富的石油资源,历来是西方大国争夺的目标,以致于成为它们相互间进行政治、经济和军事力量较量的场所。由于长期以来阿以冲突得不到解决,中东地区战乱频仍,因此促进中东和平早日实现,符合中东人民的利益。1991年马德里中东和会后,虽然阿以双方的极端势力竭力阻挠和平计划的实施,甚至发生了以色列总理拉宾被杀事件,但是人们对中东和平前景仍持比较乐观的态度。 对阿以和平后,中东以何种面貌展现于世,为世人注目。中东地区的各种势力为此提出了各种构想,绘制了种种蓝图,主要有中东安全体系、地中海沿岸国家经济合作圈、中东伊斯兰体系计划等。其中,中东安全体系被认为是最有希望付诸实施的方案。本文就这一体系的构想,以及有关各方的反应作一浅述。 中东安全体系原是英国全球战略的一部分。1994年和1995年在卡萨布兰卡和阿曼先后召开中东地区经济首脑会议之后,美国出于其全球战略考虑,提出了建立中东安全体系的计划。 自本  相似文献   

18.
1991年初,海湾战争结束后,阿拉伯国家和国际社会纷纷呼吁尽早开始中东和谈,公正解决阿以和巴以问题,以实现中东持久和平与稳定。美国为巩固其在海湾战争中的胜利和维护其在中东的主导权和战略利益,积极扮演阿以冲突调解者的角色,中东和谈再次趋向活跃。经中东地区有关方面和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中东和会第一阶段会议于  相似文献   

19.
以色列建国61年来,尽管其阿拉伯公民的社会地位和生活境况已有了很大改善,但他们并没有完全融入以色列社会.以色列作为一个犹太国家和西方民主国家的双重特性,决定了其对阿拉伯公民实行的是一种表面上平等而实质上则是剥夺与压迫、歧视、隔离和分化的政策.以色列阿拉伯公民的民族政治意识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已克服了最初的混乱和迷惘,将争取自己在以色列国内的平等地位和权利作为自己的目标,并提出了明确的政治愿景,对以色列的立国理念--锡安主义形成了挑战.正视阿拉伯公民的合理要求并将其纳入以色列民族国家构建的范畴之内,不仅关系到以色列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而且对未来巴勒斯坦建国进程及其巴以关系的走向也将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冷战后,美国调整了中东政策,但通过扶持和偏袒以色列来制衡阿拉伯世界的基本原则和控制中东地区的战略意图没有变。结果它既没有造就一个安全而稳定的以色列,也没有有效地控制中东地区,其政策目标与实现手段存在着悖论。本文从宗教的角度分析其中的原因,包括美国是一个宗教社会,犹太教一基督新教是美国社会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准则的基础,决定着美国外交的大方向;犹太教的“教族合一”奠定了美国犹太人支持以色列的基础,而基督教与犹太教的同一性造就了绝大多数美国国民对以色列的强烈认同;美国犹太人与以色列在美国的院外集团联手左右着美国的中东政策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