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樊继群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0(11):128-131
作为信息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冗余理论一直是中外翻译理论界进行翻译理论研究的重要视角之一。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显著差异,结构信息冗余给英汉双向翻译特别是同声传译造成了不可小视的障碍。通过对同声传译案例的分析,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角度对双语转化中的结构信息冗余进行剖析并着重探讨常见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
宋连香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2):351-353
翻译不仅是语言转换,更是文化转换。由于源语和目标语的文化差异而产生的文化缺省是翻译实践中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有缺省,就必须要进行补偿。显性补偿和隐形补偿方法各有利弊。合格的译者应具有双文化能力,充分认识文化缺省的存在并采用适当的补偿策略,在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的交际中架起跨文化交际的桥梁。 相似文献
3.
翻译中的关联文化补偿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赟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2(5)
翻译是跨文化的语际转换,译者的任务是寻找到原文与译文在语言信息和文化信息上的最佳关联.文化缺省是任何跨文化翻译必须面对的问题,原语中所蕴涵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传承交互过程中或多或少地会出现信息意图或交际意图的文化亏损.从关联理论视角出发,依据翻译中文化缺省时再传递的可行性特性以及根据关联原则采取的具体补偿策略,可有效解决翻译中文化缺省问题. 相似文献
4.
陈敏哲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1(3):130-132
语言中信息冗余按照其呈现的方式可分为复现型信息冗余和蕴涵型信息冗余。根据英语句子语法性对句中信息冗余的制约程度,信息冗余可分为语法性要求的信息冗余,语法性容许的冗余信息和语法性禁止的信息冗余三大类。从信息冗余出现的句法条件和语用功能看,在一个英语句子的任一管辖范畴内,一个虚词的语法意义与另一个虚词或语法范畴的标记式的语法意义之间不容许存在信息冗余。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介绍了文化词,并对其进行界定及简单分类,研究不同语言下文化词的释义特点,借鉴奈达的"零位信息"功能补偿理论,从空位补偿、换位补偿角度看文化词的翻译,从分析中发现英语释义存在的一些问题,找出这些释义不足之处,以期有利于词典编纂、汉语研究和对外汉语教学。 相似文献
6.
寇加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3(4):100-101
“翻译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把一种语言为载体的内容转换为另一种语言形式的字面翻译,二是把一种语言为载体的文化转换为另一种文化形式的文化翻译。”犤1犦比较而言,文化翻译比字面翻译界限更广,难度更深,因为文化内涵的准确传达除了单纯的语言能力之外,还需要极其重要的一种能动阐释,即要从本土文化的视角对另一种文化进行准确的重新整合和解释。中西文化是两种根本不同类型的文化,属于平行发展、互不冲突、各有偏重、各具特色的两大文化体系。它们不同的渊源和发展道路决定了语言不同的选择方式和不同的组合方式。以中国古典文学的… 相似文献
7.
郑燕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7(2):115-117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和文化二者关系密切.翻译不仅涉及语言问题, 也涉及文化问题,现今翻译被认为是一种以跨文化活动为目的活动.因此,翻译研究无疑应置于文化研究的大环境之下.而所谓的文化翻译就是在文化研究的大语境下来考察翻译,即对各民族间的文化以及语言的"表层结构"与"超结构"的共性和个性进行研究,探讨文化与翻译的内在联系和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8.
杜光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0(3):20-24
十六大提出了文化体制改革问题,对我国社会的整体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文章从文化定义的本质着眼,对当代文化体制改革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观点. 相似文献
9.
由于源语和译语文化的巨大差异,文化意象翻译中的文化缺失似乎在所难免。然而,源于后结构主义的互文性理论给文化意象的翻译带来了新的启示。为保留源语文化意象的韵味,译者应正确理解源文本与他文本间的互文指涉并评价它在译语文化中的意义,继而采用协调式异化,适当应用一些补偿手段,以帮助译文读者积累源语互文知识,培养源语文化互文能力。 相似文献
10.
论翻译与文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周方珠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4(4):49-53
本文讨论了文化与语言的关系,分析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作者认为,任何一种语言都归属一种文化系统,文化差异必然反映在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哲学等方面;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操作的虽然是原文和译文两种语言,但实际涉及的却是两种不同文化的方方面面。因此,词语的文化内涵的传递是翻译的关键,应当成为译者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1.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习语是某一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固定的表达方式。由于习语所具备的独特的文化特征,因而一直以来被认为是翻译中最难处理的部分。分析了文化相似性及文化差异对英语习语翻译的影响,根据不同的文化背景,阐述了英语习语的文化特征与翻译。 相似文献
12.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表征。通过东西方宇宙观、价值观念、民族性格等文化因素的对比,结合具体实例,揭示英汉语篇结构差异形成的深层背景。最终目的只有一个,突破语言学习者对语言现象的思考停留于形式层面的定势,实现积极的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3.
文化全球化容易造成弱势文化发生文化移情。在跨文化翻译实践中,由于秉承了特有民族文化心理,来自高语境文化的译者往往会经历一种内在的、不自觉的文化移情,而来自低语境文化的译者则往往作文化负移情,这两种文化移情直接表征在翻译策略甄选的趋同性上。跨文化交际的文化移情也导致一个更为严重的后果——文化逆差:文化信息交流的不公平、不平等,文化身份的失语、失落。 相似文献
14.
尹周红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8(2):131-135
语言和文化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作为语言精华的成语更是沉积了浓厚的历史和民族文化。因此英汉成语翻译常会遇到许多困难。文章主要从地理环境、历史背景、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四个方面阐述了中英两国文化差异对各自成语形成的影响,并详细说明了英汉成语互译中处理这种文化差异的几种常用译法。 相似文献
15.
文化视野观照下的翻译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孙宁宁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1):102-106
在全球化语境下 ,文化研究和翻译研究的关系是一种互动关系。文化研究学科定位的不确定性、主题的开放性 ,使得翻译学这门独立的学科 ,在“文化转向”的背景下 ,同社会、历史、权力、意识形态、政治、伦理道德等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 ,翻译活动已不再是一种中性活动。在文化研究的大语境下 ,全球文化既有趋同性 ,同时也存在着东西方文化的冲突与对抗。翻译作为跨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 ,在文化对话中的“桥梁”作用日趋重要。翻译研究的文化构建 ,必将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李晓红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0(2):169-173
移情就是想象自己处于他人的境地,理解其感情和欲望等.文化移情就是自觉转换文化立场,超越本土文化的框架模式,将自己置身于目的语文化模式中,感受、领悟和理解目的语文化.文章从移情的概念出发,结合文学作品的特点,论述了在文学翻译中采用文化移情方法的可行性和重要性,并提出培养跨文化意识和提高审美意识是实现移情的两种途径. 相似文献
17.
刘会春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7):90-92
英语和汉语各自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这两种语言之间产生了诸多的文化差异,其中一个方面的差异表现在词汇层面上。文章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进行比较,分析了两种语言词的文化意义,并且针对词的文化意义的差异,提出了四种翻译方法,即:直译、替换、增益、意译。 相似文献
18.
英汉动物词的文化内涵比较及其翻译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李悦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9(5):707-710
动物词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出现频率都很高。英汉民族思维方式和文化背景不同,同一动物所承载的意义也就会出现差异。文章从英汉动物词汇的文化意义基本相同、部分相同、完全不对应、呈现语义空缺四个方面,对动物词文化意义的产生作了比较,并对如何保留动物词翻译中的文化内涵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论口译中的文化因素及其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天华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6):115-118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对于口译者来说,除了翻译语言表层的信息外,更要翻译语言深层次的文化涵义。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口译者的跨文化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文化因素的考虑与否决定着翻译的准确性及翻译质量,而跨文化意识的有无或程度强弱也成为衡量一名优秀的口译者的重要准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