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情感小故事     
《社区》2013,(16):53-53
毕业那天,班长提议全班同学坐成一个圈,每个人在纸条上写一个自己的秘密,传给左边的人,这样每人分享一个自己秘密的同时也保守了一个别人的秘密。我故意坐在他的左边。暗恋四年却没敢表白,能知道一个他的秘密也好,我安慰自己。传来的纸条上只有三个字:我爱你。  相似文献   

2.
真不应该     
去年腊月的一个傍晚。天下着鹅毛大雪。我坐在暖气前写作业,患有老年病、理智不太清楚的爷爷坐在我身边已经很久,早就接捺不住了。他一会儿捏着嗓子学公鸡叫,一会儿拿起台灯晃我的眼睛,一会儿用手在我的背上擂大鼓,一会儿又把家庭影院开得刺耳……  相似文献   

3.
很抱歉,亲爱的老婆,写了那些文字,没有一篇写到你。转眼间,我们在一起已有十年了。十年之前,我们在一个班上初一。你拖着长长的麻花辫晃来晃去的,坐在教室的后排。我一直是第一排。后来一同上了师范,我在第一排,你还坐在后排。一直没变。  相似文献   

4.
我有一支心爱的钢笔,是我过生日的时候妈妈送给我做生日礼物的。这支钢笔上画着一个黄色头发的小女孩,她身穿蓝色的长裙子,她头上还有一个小的蝴蝶结可爱极了!还有一个蓝色头发的小男孩,他身穿短袖子的绿衣服,还穿一个小短裤是蓝色的。他俩牵着手,笑咪咪的说:"要孝顺老人呀!"它陪我写作业,帮我写钢笔字,我非常喜欢它。  相似文献   

5.
等待     
就那么一瞬间,叶子飘飘悠悠落在脚下,或者贴在头发上,带着昨夜秋雨的倾诉和嘱托,等待四季轮回,等待温暖偶遇,就如坐在长凳上的我一般,披满所有的风霜,靠在黄昏里,等待一个人。  相似文献   

6.
小时候,我写风花雪月的散文:如今,我转型写恐怖故事。很多年过去了,读者遍天下。  相似文献   

7.
我上完书法课,回到家,孩子正愁眉苦脸写周记。母亲坐在床沿无奈地叹息着:“唉,坐那儿半天了。一个字也没写出,”一股无名火突突地从心底冒起。我居高临下、僻里叭啦地数落了一通孩子。“没出息!周记,不就是写你一周来最有趣、最快乐的事?比如、比如……”孩子抹起眼泪,我心里一惊:快乐?!他的快乐是什么?他有快乐吗?  相似文献   

8.
头发是我们人体上必不可少的部分。夏天,头发可以遮太阳;冬天,头发可以帮我们挡风寒。最重要的它还为我们带来了美丽。在我读幼稚园的时候,妈妈就告诉我看见年纪轻的人,如果留长头发的应该叫阿姨,留短头发的应该叫叔叔。可是现在却不是这样,一次我坐在公共汽车上,上来一位烫“狮子头”的“阿姨”,可当她转过身来的时候,呀,明明是一位叔叔嘛!还有在我们小镇上开店的一位阿姨,她就把头发理得很短很短,就像一个刺猬头。唉,有时我都分不清到底应该叫她(他)们什么了?头发带来的困惑$绍兴县杨汛桥实验学校寻味文学社@丁一涵  相似文献   

9.
鲁迅先生在1920年写过一篇短篇小说《一件小事》,收在小说集《呐喊》中,它虽然不是鲁迅小说中最重要的,但却是非常有影响,教人深思的作品,也是极能反映鲁迅先生人格力量的作品。七十多年来人们从中不断受着教育,它是一旦读过之后使人终生不能忘情的那种作品。《一件小事》用难以再短的文字,写了一件也真不算大的事情:在一个刮着北风的冬晨,“我”乘坐的一辆人力车的车夫在无意间兜倒一位衣衫破烂,花白头发的老妇人之后,抛开车上的“我”去主动照看她,而“我”怎样从无动于衷到心灵受到震撼的故事。杨绿女士在1984年写过一篇“忆…  相似文献   

10.
爱从未停止     
张翔 《人生与伴侣》2008,(12):24-25
那天,我在小区门口的理发店里理发,遇到了那个满头银发的老人。那个老人我是认得的,姓刘,据说是汽轮机厂的退休员工,就住在我们隔壁的小区。以前我下班的时候,经常能碰到他,他总是很悠闲地坐在小巷边跟老人们下象棋,他的笑声总是很爽朗,尤其是那稀疏银白的头发特别惹人眼,那头发白得发亮,每次有车从小巷中飞驰而过,他的头发就像风中的麦浪一样飘了起来,让人不禁开始羡慕起这迟暮的美好来。  相似文献   

11.
小黑     
我家有一只小狗,它全身黑黑的,我给它取了个名字叫“小黑”。小黑可聪明了。有一次,我在写作业,小黑跑过来在我跟前转了几圈。我心想:“它一定是饿了。”我装作没看见,继续写作业。过了一会儿,它看这一招不灵,就又到我的身边,在我的腿上用尾巴甩了几下,  相似文献   

12.
航向标这次习作不规定内容、范围,请你自由写。可以写各种各样的人或事,可以写自己喜欢的人或物,可以写自己的快乐或烦恼……指指点点动笔前,先想一想,自己最想告诉别人什么。这样才能不受选材内容的限制,把要表述的中心内容写清楚。针对选材的不同,要合理选择表达手法,使文章更生动。作文要有一个明确且积极的中心思想。一提起理发,我就很烦。我不喜欢理发,不是因为我不爱干净,而是因为理发师的态度实在让我不能忍受。记得我上次理发时,是爸爸带我去的。我要求额头上的头发要留得长一点,可理发师偏偏要说“:小男孩留长不好看,短一点才像小…  相似文献   

13.
学校要在二年级中举行“写话专项能力竞赛”.要求每班选派10名同学参加。比赛前一天放学前.我郑重宣布了参赛人员名单。教室里一片宁静,49双企盼的眼睛盯着我,当我一名一顿地报到第十个名单时.教室里爆发出欢呼声……突然.坐在最后面的徐锦柔。匆匆走到我身边,迅速把一张纸条塞进我的口袋转身离去.我打开纸条,只见上面写着:“老师.我也想参加写话比赛!”  相似文献   

14.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比不努力更可怕的是无效努力",我深以为然。曾经,我是个"拖延症患者",总把不喜欢做的事情拖到最后。记得初中时,妈妈总是纳闷,为什么我每天都在写作业,但总是写不完。其实,我只是坐在书桌前罢了:人在,心不在!一小时的作业能拖一下午才写完。看似很用功,效率却极低,浪费了很多时间。当我意识到有效学习的重要性时,就开始尝试不同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5.
无声的对话     
新的学期开始了,新接手一个班。星期一上午,我还是像往常一样要批改学生双休日写的周记。当我打开吴肇靖同学的周记,在吴肇靖同学的周记下面有一篇他父亲读完女儿周记后的点评和提出的希望。还记得那天他写的是一则“老爸的话”,行文中有个词不够准确,我习惯性地把它圈出改过来,然后和以往一样在周记本上写下了这样一段老师的话:“在老爸的话中老师读出了你父亲对你的爱。肇靖同学。你是幸福的孩子。”写完,我就把本子发下去。  相似文献   

16.
我们的回忆     
坐在微烫的秋千上,抬头望向天空。阳光随着五彩云霞渐渐隐去,秒针转过了一圈又一圈,自己觉得措手不及。突然想起了曾经陪我荡秋千的那个人。怎么说呢?  相似文献   

17.
我想起一个笑话,李白有句诗"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据说有一位教授写了10万字的论文解释李白的头发为什么这么长,还有一位学者用  相似文献   

18.
邓笛 《社区》2008,(14):26-26
驾车经过一条车辆稀少的乡间公路时,我看到路边有一块招牌,上面写着“新鲜的柠檬水”几个字。我停下车子,顺着招牌指示的方向走过去,以为会见到一个加油站或者饮料店,但是我看到的是一幢典型的乡村住宅。一位老人坐在门前,看到我走过来,便迎上前,给我搬了一把椅子,倒了一杯柠檬水。这里远离尘嚣,安逸宁静,视野开阔,除了玉米地、天空和夕阳,别的什么也没有,  相似文献   

19.
在这本杂志学生记者QQ群里看到编辑发布"恩师难忘"栏目约稿时,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潘杰老师。他是我们学校学生科科长,被同学们亲切地称为"潘叔叔",对我有知遇之恩。在此,我就写一写这位"好叔叔"吧!初逢:严肃"像什么样子?都给我坐好了,不要交头接耳!"一声怒吼把坐在学校小剧场里的我们吓了一跳,纷纷乖乖坐好。  相似文献   

20.
描写人物的外貌是写人常用的一种方法,外貌所指的内容很广,如容貌、神态、衣饰、风度等等。描写人物外貌易犯的一个毛病是“面面俱到”,眼睛、眉毛、鼻子、嘴巴、头发、衣着等样样都写。有些同学还认为写得越“细致”越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