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蒋春花 《职业》2012,(6):36-37
随着目前社会对中职学校人才需求的深刻变化,各中职学校各类专业的发展及专业内涵建设已经到了最为关键的时期。如何提高中职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实现"零距离"就业以适应社会的变化是当前中职教育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2.
覃涛 《职业》2009,(24)
坚持工学结合、开展顶岗实习,是我国职业技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通过开展项岗实习能实现学生、学校和企业三方的共赢,尤其在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的背景下,更需要通过开展项岗实习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适应将来工作需要,为学生增强就业竞争力,也为学校获得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3.
李顺发 《职业》2011,(24):82-83
当前,技工学校教学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是"以就业为导向"。在这个指导思想的背景下,学校应该重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并对其进行针对性培养,积极探索岗位群需要的以能力为基础的教学模式。数学课程一直是各类技工学校的一门重要文化基础课。  相似文献   

4.
李红玉 《职业》2012,(12):21
当前一些技校毕业生盲目追求就业的高层次、高薪酬,造成了"就业难、难就业"的现象。而一些企业也出现了"企业用工难",劳动力供求脱节的现象。技校学生就业能力不足是造成就业难、难就业的主要原因,因此,学校对学生从入学开始就应进行全程有效的就业指导教育,提升和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使学生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能够立于不败之地。本文就技校学生提高就业能力的途径进行探讨,并提出增强技校学生就业能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李顺 《职业》2008,(27)
近年来,由于日渐增大的就业压力,许多学校艺术类中专学校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这一培养重点的转移,固然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一旦被录用马上就能胜任就职岗位.但同时又带来一个负面影响,由于只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许多老师会通过大量的作业让学生熟练地掌握室内效果图、工程制图、封面装帧、POP广告制作等工艺流程和画法.在教学过程中,由于课时限制,大多照本宣科,所教授内容局限于教科书所介绍的范围,不会对本学科相关的专业领域做过多的涉猎.大量的实际操作和作业,会让学生对此专业产生厌烦情绪,造成上课缺勤、学习兴趣不高、作业完成效果差、交差了事的现象.  相似文献   

6.
韩煜 《职业》2010,(33)
学校的职业指导工作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评价,明确自身发展方向,了解当前社会供需信息,了解职业进而树立正确的择业、创业、就业观念.通过职业指导工作,使学生增强对市场调节就业的心理承受能力与就业竞争能力,最大限度地避免择业的主观性和盲目性.因此,正确地在学校内开展职业指导工作,可以使职业指导的结果与就业形成一种良性循环,逐渐发挥相得益彰的优势.同时职业指导工作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部分,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自觉性的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7.
曾国安 《职业》2012,(6):63
技工学校的数学课堂教学必须履行"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职业教育思想,在落实素质教育的同时,突出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生活能力和生产实践能力,让技校生掌握适度、够用的数学知识,使他们在学习后能够更好地就业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梁萍换 《职业》2014,(18):85-86
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作为中等职业教育中的重点专业之一的会计专业如何突破教学局限,改善教学效果,培养企业需要的会计人才,是中职教育面临的现实问题。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强调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和发展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以及实践和创新能力,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改革完善。  相似文献   

9.
刘美  侯鑫 《职业》2014,(35):67-67
近年来,各中职校学生培养方式和课程设置改革在不断发展深化,但是从目前形势来看,大部分学校改革的热点主要围绕如何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技术应用能力等方面,却忽视了职业素养、敬业精神和道德修养等内在的软技能的培养。职业素养缺乏已成为制约高级职业技术学校学生走上社会就业的瓶颈,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加强职业技术学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与教育,也成为职业教育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高职教育作为以实现就业为目标的特殊教育,近年来获得了良好发展。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无疑是当前高职教育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英语是中国教育过程中必修而实用的语言类学科,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将传统教学与现代化教学理念相融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非常必要。本文结合当前高职英语发展现状,经过多方取证和调查研究,对高职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孙赟 《职业时空》2008,4(9):9-9
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优势的保证。多年来,衡量我国高等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尺度相对统一,致使各学校特色不明显,课程设置着重于传授“高深学问”,专业门类也不能适应市场的变化,对学生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培养不足。高等教育迈入大众化阶段后,培养的毕业生要为社会需要的各种岗位层次服务。高职高专学校只有合理定位,形成各自的办学特色,才能使其毕业生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顺利就业。本研究探索利用社会反馈体系来检验教学效果,通过学生在绩效、薪酬、培训等方面的实操反馈信息,定期考察学生在企业中的岗位胜任能力,根据采集的信息进行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2.
刘秀霖 《职业》2014,(14):147-148
中职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关系到每位学生的前途,也关系到学校的长远发展。学生的就业质量、岗位提升等取决于学生的知识、技能、心态及其他能力,在抓好文化基础、专业技能的同时,加大对学生就业素质的培养是当务之急。通过开设就业指导课,全面、深入、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3.
周乃勤  林新农 《职业》2012,(32):39-40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离职换岗现象严重,稳定性差,就业能力低,部分学生出现了就业难、难就业现象,给学校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因此,中等职业学校开设就业指导课,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掌握就业的基本途径和方法,提高就业竞争能力,最终实现就业并获得良好的职业发展.本文建议学校从学生入学后就开始进行全程有效的就业指导教育,提升和增强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4.
李顺 《职业》2008,(23):28-28
<正>近年来,由于就业的压力,许多工艺类中专学校在培养重点上更倾向于学生实际操作运用能力。这样做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但同时又带来一个负面问题:由于只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许多老师往往会通过大量的作业,让学生熟练地掌握室内效果图、工程制图、封面装帧、POP广告制作等工艺流程和画法。由于课  相似文献   

15.
布俊峰 《职业》2014,(2):140-141
中职生就业已成为中职教育关注的热点问题。我们以培养学生就业能力为中心,对中职学校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构建、师资队伍培养、教学教法研究、实习前职场安全教育、就业咨询及跟踪服务等工作进行探究,较好地指导学生确定职业路线、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并逐步实施,发掘自我潜能、提升就业能力,逐步建立纵向贯穿始终、横向覆盖全部的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  相似文献   

16.
法律文秘专业的校地合作是各大高校与当地实务部门合作,并共同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和具体的课程,使人才培养方案更符合实际需求。并为学生不同的就业方向来设置不同的课程,加大了学生的选择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就业方向,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从而可以使学生可以尽快的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实现校企合作的双赢。因此,笔者对基于校地合作的法律文秘专业人才的培养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7.
沈志君 《职业》2014,(26):87-87
中职教育自动化专业的实用性很强。学生只有经过大量练习才能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对于自动化专业学生而言,实践能力水平是其学好专业的关键。学生的就业方向也多集中于需要较高动手能力的岗位,因此,在自动化教学中通过理实一体化,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很有必要。本文基于理实一体化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职业》2006,(4)
遵义市职业技术学校于2002年2月由遵义市技工学校,遵义经济技术开发区职业高级中学“三校整合”而成。学校致力于“求实、创新、敬业、文明”的校风建设,推进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实行校长负责制、教师聘任制、绩效工资制;学校实行多层次的办学,对学生实行“半军事化管理”和“六个一”工程特色教育,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突出实际操作技能训练, 构筑了稳定的就业安置网络,实行职业培训(?)技能鉴定——职业指导——就业安置一条龙服务,确保毕业生上岗就业。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职业素质发展途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大学生职业素质不仅可以改善我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而且可以提高我国人力资本供给水平。当前大学生职业素质存在诸多问题。大学生应当正确认识自我,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增强专业知识理论素养与实际操作能力。学校通过全程化、多样化与专业化的职业素质专业教育,加强与未来职业的对接与联系。政府与企业需要加强对大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培养支持。  相似文献   

20.
张秀娟 《职业》2013,(11):67-68
本文通过分析技校生常见的一些就业心理问题,从学校和学生两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即:学校要对技校生进行合理引导,使他们客观地认识社会、认识自己,及时调整自己的就业期待,做好充分的就业心理准备。把握好就业机会;学生要提高自我调适能力,保持积极的心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