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宣府镇作为"九边"之一,是明代边防重镇,明代在此布置重兵。为支持国防,宣府镇军屯也一度兴盛。本文梳理了宣府镇军屯的兴衰,厘清了几个相关问题,并与整个明代军屯的兴废线索相印证,以求得局部与全局的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2.
大同地处中原边陲,为明之边防重镇,尤受统治阶层重视。随着明朝与蒙古鞑靼部战事的平息,边境趋于安宁,蒙汉两族人民要求互市的愿望日益强烈,在官员的提议及政府的作为下,大同边贸互市兴起并逐渐走向繁盛。本文以明代大同马市为线索,从明初边防概况及明政府的边贸政策、与明中期马市开放及贸易盛况、再到朝贡贸易对大同马市的影响等三个方面出发,详细叙述明代大同马市发展概况。  相似文献   

3.
大同地处中原边陲,为明之边防重镇,尤受统治阶层重视。随着明朝与蒙古鞑靼部战事的平息,边境趋于安宁,蒙汉两族人民要求互市的愿望日益强烈,在官员的提议及政府的作为下,大同边贸互市兴起并逐渐走向繁盛。本文以明代大同马市为线索,从明初边防概况及明政府的边贸政策、与明中期马市开放及贸易盛况、再到朝贡贸易对大同马市的影响等三个方面出发,详细叙述明代大同马市发展概况。  相似文献   

4.
15世纪初期,瓦剌(亦称西部蒙古)势力强大起来后,即与明王朝在政治、军事、经济诸方面,发生着重要关系,构成为西北民族关系的特殊局面。首先是对丝绸之路要道——哈密的争夺,双方经过三十多年的反复较量,明朝政府苦心经营的哈密、沙州、罕东、赤斤蒙古诸卫地区,落入了瓦剌之手。其次,虽在关系紧张时期,相互政治、经济联系也仍然不断。瓦剌首领及其大小头目既接受明王朝封官授赐,又贡使“络绎于道,驼马迭贡于廷”,联系密切,蒙、汉等各民族间的民间贸易更是往来不断  相似文献   

5.
近代以来,蒙古喇嘛教出现了衰落的趋势,但它作为蒙古民族信仰的宗教,在蒙古人精神生活中仍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近代以来蒙古地区发生的一系列重大政治事件中均有喇嘛教上层僧侣参与并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或直接掌管蒙古地区的政治权力。这种“宗教世俗化”现象的出现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对喇嘛教上层僧侣来说,他们希望依靠世俗政治权力或以宗教干涉政治的手段来摆脱日益衰落的命运;二是从世俗统治者来说,他们在强调“政教分离”、“宗教不得干涉政治”等原则的同时,又往往要求喇嘛教上层时时为其政治目的和活动提供帮助,因而促成了近代喇嘛教与蒙古政治密切而复杂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公元七世纪中叶,佛教开始从印度传入西藏,同西藏的原始宗教——本波教在长期共存的过程中互相斗争、互相影响、互相渗透,到了公元八世纪,在印度北方兴起的以大乘佛教为基础,注重念咒和魔法的密教进一步传入西藏,在西藏统治阶级的大力支持下,经过了漫长的岁月,佛教终于在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社会中取得了统治地位。藏族以外的民族把这种宗教称为喇嘛教。  相似文献   

7.
在清朝末年,随着生产的发展、自然科学的进步和阶级斗争的展开,蒙古族民间无神论思想开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近代蒙古族民间文学的内容丰富多彩,生动地反映了蒙古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反映了蒙古民族针锋相对地同喇嘛教做斗争的无神论思想。  相似文献   

8.
喇嘛教对蒙古族古代文学的影响是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从他登上历史舞台起就震撼着整个世界。苏联著名的蒙古学家雅·符拉基米尔佐夫曾说过:“中世纪没有一个民族象蒙古人那样吸引史学家们的注意。”这个论断说明这个勇猛强悍的马背游牧民族,不仅对黄河两岸的历史发展起过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世界历史的进程  相似文献   

9.
本文全名是《蒙古喇嘛教史上的二位传教者——乃济陀音与扎雅·班第达》,全文共为四部分,系根据乃济陀音一世与扎雅·班第达的蒙文传记资料等编写。文中介绍了蒙古喇嘛教史上这两位高僧的生平与传教活动,这对于考察17世纪上半叶蒙古族的社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因本刊篇幅所限,现发表文章的前三部分。  相似文献   

10.
前言呼和浩特建立喇嘛寺院始于俺答汗时代,清代又修建了30座左右。在这些寺院中住坐的活佛(呼图克图、呼毕勒罕)达20名。本文提出的博格达察罕喇嘛虽也是其中之一,但其特别令人感兴趣的一点是,第一代博格达察罕喇嘛拉西扎木素于1627年(明天启七年,后金天聪元年)入寂,像这样能够上溯到明末清初的蒙古族活佛是非常罕见的。况且,由土观罗桑却吉尼玛(即土观呼图克图三世,  相似文献   

11.
历史上曾力挽狂澜的蒙古民族,到解放前夕,几乎濒临灭亡境地,喇嘛教的长期盛行是重要原因;喇嘛教正式传入于明代而盛行于清代;喇嘛教的传入是明廷极力鼓励和蒙古上层积极提倡的结果;历代反动统治阶级无不极力推行“兴黄教以安蒙古”的政策;喇嘛教的广泛传播长期盛行严重阻滞了蒙古民族经济文化人口等的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社会主义制度和民族政策给蒙古民族带来了新生。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苏联对于蒙古喇嘛教史的研究有了较大的进展,其重镇在苏联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布里亚特分所布里亚特社会科学研究所。该所的学者多兼通藏文,故能多所成就。一、布里亚特的喇嘛教  相似文献   

13.
科尔沁草原最初产生了对日月星辰和万物有灵崇拜的蒴满教,继而又迎来了空前流行的喇嘛教,随着清末放垦、汉传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和天主教相继出现各民族宗教在这里交往、交流融合、发展。喇嘛教在清代科尔沁地区的传播和空前发展,对该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思想领域产生了深刻影响。梳理其传播、发展的历史脉络,对于研究科尔沁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宗教,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一种意识形态,伴随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有它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旧的死去,新的诞生,新旧之间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却发生了质的变化与背离。于是,便有了所谓原始宗教与人为宗教之说。用科学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观照蒙古宗教变迁,我们不难寻出占主导地位的萨满教终被新兴的喇嘛教所替代的历史原因。本文就这一问题试作些粗浅的分析,请学者专家们指正。一、萨满教的产生与发展萨满教是北方通古斯语系普遍信奉的原始宗教。蒙古人称之为“博”、“孛格”或“孛  相似文献   

15.
明代诸王与明代社会政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诸王分封制度,与封建社会的发展趋势相背离,带有倒退的性质。这一性质,决定了它对明代的政治、军事、经济的发展,产生了诸多影响和破坏。尤其是宗室诸王内部的叛乱、相互之间的倾轧,以及由此制造社会事端、为害乡里等,都较前代为烈。本文拟  相似文献   

16.
近代以来喇嘛教逐渐衰落,但它对蒙古族思想文化的影响却是根深蒂固,尤其是在地广人稀、文化和经济都相对落后的东蒙草原,喇嘛教对蒙古民族的意识形态及思想文化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明代殿试策对民生问题重点关注,状元策论的回应具体切实:明初百废待兴之际着眼于户籍田制问题,明代中期以节冗招抚应对民困民乱,在国匮民穷背景下务求保民恤民,这些状元策论彰显了"经济之文"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18.
意大利东方家学杜齐,是当代西方学术家中最有影响的藏学家之一。他的《西藏的宗教》一书,以德文出版于1970年,随后译为法文和意大利文,1980年又被译为英文由美国加州大学帕克莱分院出版。被书共分七章,对以往的藏学研究作了有价值的概括和综合。本文是根据英文版《西藏的宗教》第二章的一些内容编译的。  相似文献   

19.
喇嘛教在蒙古地区的传播和萨满教的衰落陈光国,徐晓光,洪玉范蒙古族早期信仰萨满教。到元朝,蒙古宫廷中的统治者才改信喇嘛教。明朝时期,喇嘛教冲击了萨满教。扫除了传教的障碍。于是喇嘛教在蒙古地区得到普遍地传播。至清朝,喇嘛教成了蒙古地区占统治地位的宗教,萨...  相似文献   

20.
明代文昌楼     
在汶河路和石塔路交叉的十字路口的广场中心,有一座引人注目的巍峨建筑物,这便是文昌楼,一叫文昌阁。这座文昌楼是明代的遗物,到现在将近有五百年的历史了。楼分三层,上盖筒瓦。楼檐作圆形,有点象天坛。每层楼的四周都是窗子,可以开关。窗扇古色古香,是木格子的。楼的底层,周围延伸出来,高于地面,象一座“看台”;东西南北四面部有圆形拱门,南面和北面的门通向台上,东西两面有台阶,人们可以上下,所以“看台”是两个半圆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