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潘定智     
潘定智,贵州民族学院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教授。1933年7月生于贵州丹寨的苗家寨里,1958年7月毕业于贵阳师范学院中文系(本科),先后在贵州民族学院、贵州省政治学校任教。72年开始参与贵州民院的恢复重建工作,76年后一直从事民族民间文学与民族文化学的教学与研究,85——95年先后担任中文系副主任、民语系副主任、主任等职,现不再担任行政职务,专事教学科研。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理事、贵州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贵州苗学会副会长、湘潭大学苗族文化研究所兼职教授。出版个人专著《民族文化学》,为中国…  相似文献   

2.
李华年     
李华年,教授,丁丑年正月初二日(1937.2.12)生于天津市大沽口东沽。1950年入塘沽中学,1956年报考中央美术学院和参加统一招生考试,被录取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61年毕业,被分配到贵州大学中文系任教,1971年冬,被“下放”都匀,在都匀一中任教,1982年落实政策后,到贵州民族学院中文系任教。在贵州大学教过“古代文论”、“现代汉语”,在贵州民族学院主讲过“古代文论”、“先秦文学”、“汉魏六朝文学”、“隋唐五代文学”、“中国现代诗歌艺术”、“作品分析”等课程;同时从事汉语、中国文化批评史、中国古代文学、篆刻艺术史等…  相似文献   

3.
由山东矿业学院中国文学研究所发起并主办的“20世纪中国文学/文化:历史、现状与未来学术研讨会”,于7月24日至7月28日在山东矿业学院旅游贸易公司宾馆召开。来自中国社科院及国内17个省、市、自治区数十所高校的50余位专家、学者、高校教师,及来自韩国的一位文学博士出席了会议。会议围绕着“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文化的历史、现状与未来”这一主题,经过各具特色、内容精彩的大会发言和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分组讨论,对近百年来中国文学/文化发展的道路、整体特征、成败得失、问题与出路等进行了回顾与总结,并在此基础上…  相似文献   

4.
一、贵州民族学院民族法学研究所简介 贵州民族学院民族法学研究所筹建于1995年初,由吴大华先生会同院科研处向学院提出《关于成立贵州民族学院民族法学研究所的可行性论证报告》。1996年5月7日,学院以院字第65号文下达了《关于成立贵州民族学院民族法学研究所的批复》。《批复》要求:以“特色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组织师生开展对民族法学的研究,出优秀科研成果,推进法学学科的建设,为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培养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作出应有的努力和贡献。1996年5月16日,学院召开“贵州民族学院民族法学研究所成立大会,”吴大华.吴志刚任副所长。1998年7月,吴大华任所长,卡先加任副所长。1999年3月西南政法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政法大学在读博士生徐晓光调入我院后,担任民族法学研究所所长。  相似文献   

5.
《“汪公”考》商补汪文学近读题为《“汪公”、“五显”崇拜及安顺地戏的两大流派》(《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社科版1992年第二期)的论文,该文共讨论了五个问题,其中第二个问题是“‘汪公’考”。“汪公”即唐初越国公汪世华,亦即汪华,是徽州汪姓祖神,也是贵州安...  相似文献   

6.
11月20日,我部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联合举办的“2011年民族文学研究”专家论坛在湖北民族学院举行。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副所长汤晓青教授、南方民族文学研究室主任吴晓东教授、《民族文学研究》编辑部副研究员毛巧晖博士、《民族文学研究》编辑部副主任刘大先博士等11人及我部主任毛正天教授、湖北民族学院南方少数民族研...  相似文献   

7.
延大学者     
《延边大学学报》2009,42(5):F0002-F0002
孙春日,吉林省和龙人,朝鲜族,1958年6月出生。延边大学民族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1987年在延边大学民族研究所获得民族学硕士学位,1998年在韩国学中央研究院(前韩国精神文化研究院)获得文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朝鲜民族史学会(国家一级学会)副会长、中国民族理论学会理事、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北京大学东北亚研究所客座研究员、日本名古屋大学客座研究员、日本亚细亚经济文化研究所学术顾问、延边大学“长白山”学者等职务。  相似文献   

8.
学人风采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F0002-F0002,F0003
王德和研究员 王德和(吉满·德和),男,藏族,四川甘洛县人,出生于1955年10月。硕士,藏学研究员。西昌学院学术带头人,西昌学院彝学院、彝族文化研究中心、民族教育研究所研究员,“西昌学院藏彝走廊区域民族文化与教育研究中心(二级)”主任,西昌学院图书馆党总支书记。全国古文字研究会会员、中国图书馆学会会员、凉山州藏学会副会长、《凉山藏学研究》副总编;四川大学兼职教授。研究方向为:区域民族文化与教育、民族古文字、文化人类学。  相似文献   

9.
贵州民族学院民族研究中心,前身是贵州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该所是贵州民族学院唯一独立的处级教学科研单位,也是贵州省高校中唯一的民族研究所。2 0 0 0年10月,根据教学、科研的需要,学院在民研所的基础上组建民族研究中心,整合系属科研机构,团拢全院科研队伍,形成研究合力,致力民族问题研究,构建民族特色学科,大大加强了贵州民族学院的科研实力,扩大了社会影响,为贵州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突出民族特色,打造民族品牌贵州有17个世居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37 8% ,享有民族自治区的特殊待遇。这是贵州民族学院赖以生存…  相似文献   

10.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4,(2):F002-F002
管兵男,汉族,1961年生。1982年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声乐系,现任贵州民族学院音乐系声乐教研室主任,副教授,贵州省第十届政协委员,贵州省青年联合会常委、副秘书长,贵州民族艺术研究院音乐舞蹈研究所所长。2001年获贵州省“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个人,2002年获贵州民族学院“教学骨干”,2003年获贵州民族学院“教学名师”称号。  相似文献   

11.
2008年9月26~27日,由湖北省巴文化研究会、湖北民族学院主办,湖北民族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民族学与社会学院承办的全国“巴文化与和谐社会构建”学术研讨会在我校隆重召开。  相似文献   

12.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7,(2):F0002-F0002,F0003
贵州民族学院社会发展学院(原社会学系)由著名社会学学者赵森林教授挂帅,创建于1988年,是当时全国第一批建立社会学系的14所高等院校之一,西南地区唯一的社会学专业布点。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于2004年成立社会发展学院,下设社会学、社会工作、人力资源管理3个专业和1个研究所(社会学研究所)、2个研究室(旅游社会学研究室和民族社会学研究室)、1个研究中心(社会经济调查中心)和1个调研基地(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贵州调研基地)。  相似文献   

13.
海洋文化研究三题姜永兴(广东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广州510633)“海洋文化”又谓“蓝色文化”,是人类创造和拥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是人类伟大文明的摇篮、源头之一。蔚蓝色的海洋,以其丰厚的海洋资源,以及宽阔、深民无边无际的洋面,使全...  相似文献   

14.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6,(3):F0002-F0002,F0003
贵州民族学院法学院,其前身为贵州民族学院法律系,于1986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成立的本科系,2004年7月组建成法学院,下辖一个法学本科专业、刑法专业硕士点(与西南政法大学联合招生)及民族法学研究所、国际经济法学研究所、房地产法学研究所、信托法研究所和教育法学研究所。20  相似文献   

15.
管 兵 男,汉族,1961年生。1982年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声乐系,现任贵州民族学院音乐系声乐教研室主任,副教授,贵州省第十届政协委员,贵州省青年联合会常委、副秘书长,贵州民族艺术研究院音乐舞蹈研究所所长。2 0 0 1年获贵州省“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个人,2 0 0 2年获贵州民族学院“教学骨干”,2 0 0 3年获贵州民族学院“教学名师”称号。多次与贵州电视台、贵州人民广播电台等单位合作担任大型晚会的演唱、策划和编导工作,主要作品有“娄山云”、“山里人背上的歌”、“把山门打开”、“高原之歌”、“雄关漫道”、“为我们的高原喝彩”、…  相似文献   

16.
2011年11月11日~13日,“中国神话研究的当代走向”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召开,本次会议基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与文化研究”平台,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院研究所与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联合主办,《民族文学》编辑部、《湖北民族学院学报》编辑部以及《长江大学学报》编辑部共同协办。来自中...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民族系统联络中心2005年学术年会暨高校学报编辑学研讨会于2005年7月17日到20日在贵阳市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民族系统联络中心与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主办,贵州民族学院承办,贵州省人文社科学报研究会协办。与以往历次人文社科学报民族系统学报年会不同的是,以前的年会都是由人文社科学报民族系统联络中心召集,由各个民族高校单独承办,而今年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作为主办单位之一,预示着人文社科学报民族系统联络中心工作的蓬勃开展。此次学报年会邀请了一些非民族系统的学报同仁参加,以此加强民族系统学报与全国高校学报的联系与交流,从而提高了民族系统学报界的影响力。此次年会参会人数达到了50多人,超过了以往的历次年会的代表人数。新华社贵州分社、贵州日报、贵州商报、贵州都市报等新闻媒体对会议的报道,也使此次年会倍受瞩目。17日上午9时大会开幕,会议由人文社科学报民族系统联络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央民族大学期刊社社长覃录辉主持,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覃社长热情洋溢地介绍了与会的领导与嘉宾。贵州民族学院院长吴大华教授首先致开幕词,对各位代表的光临表示热烈欢迎,体现贵州民族学院领导对此次会议的高度重视和学报工作的支持。吴院长结合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的实际,就高校学报的发展做了精彩的发言。吴院长指出:一个学报要想保持长久的生命力以及追求高层次的学术质量,有稳定的学者队伍,强大、优秀的作者群是非常关键的。而作为学报主体的编辑们,一定要具备神圣的使命感与高度的责任感,除了做好基本的编辑、校对工作,还必须充分了解本人所负责栏目的前沿问题以及最新的科研动态,要有主动精神,积极向专家、学者约稿、请教。高校学报作为严肃的学术刊物,持之以恒的学术追求不容忽视,应结合本地区、本学校的实际情况,在探求广泛性、一致性的基础上,努力挖掘自身的优势与有利条件,发扬各学报的独特精神与风格特色。接着贵州民族学院副院长、贵州民族学院学报主编刘胜康教授对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的整体情况作了详细介绍,对高校学报的重要作用给予了积极评价。刘副院长指出:高校学报对一个学校的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学水平的提高、科研能力的发掘等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贵州民族学院学报近几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这是学院领导对学报工作大力支持、充分配合的结果。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在关注综合研究的同时,结合贵州省特殊的民族性、地域性等优势,多年来始终如一,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风格与栏目体系。  相似文献   

18.
索端智.男.藏族,1966年7月生,青海省平安县人。1985年9月考入中央民族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前身)民族学系学习.1989年毕业.获法学学士学位,1989年后一直在青海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从事民族学、人类学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2003考入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攻读人类学专业族群与区域文化方向博士研究生.2006年6月毕业,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为青海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教授人类学硕士学位点首席导师。  相似文献   

19.
《水浒传》主题研究,由于文本的多样性,释读者历史、文化、释义等语境的变迁,构成多样的小说主题形态。“内儒外佛”的思维模式、文化人格与叙事传统;整体写意,局部写实——“虚实相生”“百川归海”式的叙事结构,构成了《水浒传》主题——“为市民写史,替民族写心”的“无底棋盘”和中国文学特有的民族个性。  相似文献   

20.
庹修明     
庹修明,贵州民族学院研究员,四川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1935年6月生于贵阳市。1950年12月参加工作,历任中国人民银行贵州省分行银行干部学校组教干事,营业所主任。1955年以调干生进入贵阳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后在中学、大学任教。1979年到1980年在北京大学和中央民族学院进修当代文学,回民院后在中文系讲授中国当代文学,为讲师。是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1986年后调贵州民院民族研究所任副所长、常务副所长、副教授、研究员。为贵州省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学者。庹修明对民族文化,特别是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