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高校《大学日语》课程是课程思政的重要一环.课程思政的关键在立德树人.在当前外语教育改革背景下,《大学日语》的课程思政融入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框定、教学方法的选定和教学评价优化四个方面,进行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教学实践结果呈现积极态势,学生对自我学习和课程满意,教师发挥价值观引导作用,通过中日文化对比增强师生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2.
从语言文化差异看英语写作的不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尔泓 《社科纵横》2005,20(3):211-212
本文从语言文化的角度分析中国外语学习者,即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在英语写作中出现的典型语法错误、句型单一、无衔接词等问题,旨在对今后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环节有所启示或帮助。  相似文献   

3.
外语影视作为语言教学、文化教学乃至跨文化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在外语教学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过对学生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情况进行调查,着重了解学生文化交往的情况,以及他们的跨文化意识与外语影视理解能力的关系。根据数据分析对解决目前外语影视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高职外语课程的建设过程中正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教学形势更是极为严峻。高职课程注重专业实践,课时量又相对紧张,开设课程向专业课倾斜,这就给外语的学习带来了又一个难点,学时的缩短、教学时间比较短且课时有限等问题都给外语课程的教学带来了考验。由此可见,改变传统的、单一的外语课堂上的教学模式已经是迫在眉睫。根据教育部所公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应当使用的是大量的先进的信息技术,还需要开发和建设各种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课程,由此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及条件。  相似文献   

5.
梅翠平 《探求》2023,(1):74-81
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培养具有强烈的文化认同和浓厚的国家意识的国际化外语人才是大湾区外语教育的首要目标。外语教育应坚持“国家意识”的价值取向,将承载国家意识的区域文化的教育贯穿在各课程和实践教学中,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辅以有效的评价手段,确保学生系统掌握区域文化知识,认知并感知其文化精髓,实现有效的跨文化交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优秀文化。在文化传播中反哺文化认同,树立文化自信,构建国家意识。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高校对课程思政的重视程度明显提升,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要求促使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进行有效融合.高校外语专业课程应发挥隐性思政教育功能,在传授外语知识技能和介绍东西方文化的同时,融入中华文化元素,厚植爱国主义教育.该文从教学理念、教学资源、教师能力、课程内容和评价机制等角度,探索将思政教育融入外语课程教学的途径,以课程思政推动培养青年学生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7.
新世纪外语教育中的文化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晓光 《学术交流》2002,(6):162-164
语言目标追求的自觉性和文化目标追求的有限性构成了新世纪外语教学的基本特征。人们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 ,所学语言国家文化背景知识在外语教学中的不可分割性和文化迁移的自觉性。外语教学越是向高层次发展 ,语言负载的文化需要越突出。因此 ,体系相对完整的外语文化背景知识教学应被看做是外语教学和外语课程建设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8.
大学英语精读教学初探关孜慧新《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颁布后,大学英语课教学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根据《大纲》的要求,教材由过去单一的语法功能的培养转向多方面地提高学生学习外语的综合能力。新教材分精读、泛读、听力、快速阅读和语法与练习五门课...  相似文献   

9.
当今时代,文化传承创新已成为大学的第四大职能和使命。当前,我国的大学文化面临着把大学文化建设简单地理解成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和把大学文化简单地等同于意识形态化这两大问题。大学文化是一个动态系统,主要包含相互关联的四个层面的文化,即国家文化、作为整体的大学组织文化、大学自身的特定文化和大学校园文化。在当今社会转型时期,我国大学要切实履行自己的文化使命,就要坚持理想主义,进行理论创新,坚持文化综合创新,实施文化育人,服务好社会。  相似文献   

10.
马寒 《创新》2011,5(5):124-126,128
大学文化是大学建设发展的文化土壤,是大学间相互区分的基本标识。建设和发展优秀大学文化已经成为现代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长期存在的主题性、结构性、组织性、建设性等难题严重制约了我国大学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损伤了大学文化在引领大学发展进程中的前沿地位和应有价值。以和谐理论指引大学文化建设、消弥矛盾与冲突,将是我国大学文化建设的一个必然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选择日语作为高考外语考试科目的学生人数逐年递增,在此背景下,国内大学相继开设大学日语课程,以满足日语高考生在大学阶段的外语学习。然而,现阶段部分院校开设的大学日语课程,不管是在培养方案的制定、教学内容的开展还是在教学预期效果方面均存在问题,亟须完善。该文立足具体教学实践,结合近年课程发展实际情况,对大学日语课程建设提出若干建议,促进其改革完善,实现科学发展,以更好地应对未来教学以及社会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来,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越来越重视听说能力的训练,但是对学生在听说能力训练过程中锻炼思维能力的研究几近空白。本文认为,高校外语专业的教学目的是为了扩宽眼界,具有更为灵活的思辨能力,而在听说教学中培养出来的思辨能力会更加持久有效,对学生们未来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方面则更具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13.
张喜华     
张喜华1969年生,湖南南县人,文学博士,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欧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教育语言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市大学英语研究会理事、全国外语院校大学外语教学协作会常务副会长等。主要从事英美文学、跨文化研究与文化研究。主持省部级项目《跨文化交际中的东方主义》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战后中国题材英语作品的跨文化研究》。出版教材7部、专著《跨文化视野中希尔作品研究》和译著《作为批评理论的文化研究》等。先后在《外国文学研  相似文献   

14.
大学外语的教学过程中存在不能进行融会贯通下的现象,基础学科的认识和理解还停留在初高中的水平,更有甚者,有的知识已经在学生的记忆中被淡化。这种现象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今后进入社会后要接触其他专业或知识,要求学生可以进行自学,对各学科知识能够融会贯通。特别是作为语言交流的公共外语,假如不进行主动探索,就不会应用自如。所以,大学公共外语教学要在通识教育理念下,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的能力,给他们今后的生活和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霍颖楠 《社科纵横》2014,(7):172-173
在培养外语专业复合型人才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专用语课程的重要作用,它架起了纯语言教学和专业课教学之间的桥梁,旨在培养学习者在某一专业学科内的语言行为能力。本文通过分析中德文化差异对各自法律语言及法律文化的影响,论证如何在法律德语教学中导入跨文化理念,深化教学内涵,提高学习者语言和专业表达的正确性和适当性,提高学生的文化敏感度。  相似文献   

16.
外语教学不仅是语言救学,还包括文化教学。大学外语教学单纯传授语言而忽略文化理解必然会落后于时代的需要。要达到培养学生顺利地进行交际的目标,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基本环节,词汇教学应重视文化因素的导入。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在全球一体化和信息时代不断发展所带来的社会变动下,大学外语专业的教育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尤其近年来外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态呈现多样化发展,很多学生毕业后从事的是与专业无关的职业,导致学生在学习阶段就出现了迷茫、厌学等消极表现.那么,作为教师来讲,如何通过自己的课堂给学生带来积极正面的影响就成为极为重要的课题.在此背景下,"内容依托型"教学模式给我们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并对今后的外语专业教学赋予了新的可行性.该文以国内某大学日语专业高年级泛读课程为实践对象,对实践过程中的各个细节进行了总结和反思.  相似文献   

18.
苏丹丹 《生存》2020,(11):0220-0220
英语是我国大部分学生的第二外语,在教育中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英语的本质是语言,语言的作用在于交流和传播,重视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还能促进各国文化的交流,意义非常重大。本文从当前的高中英语教学现状出发,对高中生英语语言能力的培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目前跨文化英语教学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已经逐步得到认可和重视,但在我国的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中还存在着重视目的语文化的导入,忽视本民族文化的介绍;主要以片段式的单一文化介绍为主,忽视整体性、系统性的文化导入;主要采取“显性”文化介绍路径,忽视“隐性”文化介绍路径等诸多缺陷。本文从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出发,强调跨文化英语教学可以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对这些缺陷进行有效的弥补,从而更好地达到跨文化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立德树人”与“以文化人”之间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以及大学“立德树人”的价值理想与实践效果之间的鸿沟,都需要对大学“立德树人”进行文化省思,需要以文化“观”教育,以教育文化“读”教育现象,以文化逻辑解读教育价值.以是观之,当代大学教育存在“虚无的”教学文化、“自在的”课程文化和“钝化的”教师文化等问题,应建构“充盈的”教学文化、“自觉的”课程文化、“激扬的”教师文化,以为“立德树人”创设文化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