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逐渐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十七大以后被提到了国家战略层面。结合部分学者的理论思考,可以将软实力的概念理解为某种形态的文化及其蕴涵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的凝聚力、感染力、吸引力与影响力。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有助于消解文化冲突,推动综合国力的提升。可以从和谐世界理念推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中华传统文化彰显三个方面着手,构建以文化为核心的中国软实力战略。  相似文献   

2.
日本民族文化意识的基本构成及其在语言形式上的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的三层次划分,大体解决了文化的基本分类问题,在器物、制度和精神3个文化层面中,精神文化(包括信仰追求、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心理结构等)属于最复杂、最深刻、最接近民族灵魂的部分,它在久远的历史过程中积淀形成并流动至今,直接制约着  相似文献   

3.
《社科纵横》2016,(6):138-142
本文通过对红色文化与文化软实力的关系及其在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中的重要作用进行论述,分析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战略的进程与不足,提出将红色文化的四个价值体现融入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战略之中,以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祥耘  胡德才 《社科纵横》2010,25(9):31-33
在文化全球化浪潮风起云涌之时,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能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更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文化建设将为经济发展提供直接的推动力量。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看,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是提升综合国力的必然要求。面对西方尤其是美国文化强力侵袭,提升文化软实力,才能构筑我国文化安全的长城。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只有在提升文化软实力过程中才能与时俱进,进而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5.
引领世界三大大事件的世博会,不仅改变了城市空间更影响着城市的人文。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在申博成功的初始阶段、筹办直至世博运营阶段以及世博后等三个时期为办博城市的人文精神层面带来了世博效应,促使上海城市精神的理论觉醒,并进一步张扬了蕴含其中的创新文化、和谐理念、志愿奉献精神与法治廉正气象。在揭橥上述之余,从城市管治理论、城市营销理论视角对大事件提升城市人文精神作出了解析。  相似文献   

6.
盛晟 《社科纵横》2013,(1):224-225
本文从消除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疑虑、走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误区、实施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举措几方面,阐释了让传统文化成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生长点的论题,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打开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文化软实力是精神文化对本国人民的凝聚力、动员力和对其他国家的人民、国际社会的吸引力和影响力的合称.文化软实力具有无形、非强制性和人性化、作用时间持久和渗透性的特征.文化软实力的外在形态即文化软实力所表现出来的人们能看得见或感觉到的外在形式,主要有四种:文化的凝聚力和整合力、国家的形象力、文化的对外影响力、文化产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文化软实力彰显的特性与我国的提升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透视中外文化软实力的形成、积蓄和发展态势,它具有传承性、凝聚性、支撑性和创造性的特征.较之发达国家,我国提升文化软实力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优势,中国和平发展的国际形象优势,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的保障优势.把握特征,发挥优势,我国提升文化软实力的策略为:发展文化产业集群,激活文化产业的集聚效应;扩大文化产品消费,拓展文化生产力发展空间;制定文化创新规划,构建国家文化创新体系;致力高端文化产品"走出去",增强我国国家形象的国际亲和力.  相似文献   

9.
赵金科 《社科纵横》2013,(12):13-17
核心价值观是维系文化认同、社会团结和民族国家繁荣昌盛的"内在精神与生命之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迫切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一思想,形成共识。核心价值观的诞生,对于引领、整合多样化社会思潮,增强民族文化自觉与自信,推动形成共同的价值追求,进一步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和综合国际竞争力,都具有不可估量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文化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社会实践中取得的文明成果及其取得文明成果的历史轨迹。文化是与自然相对的概念。其中积淀着人类创造、人的价值观念和理性观念以及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按文化的形态来划分,可分为器物文化和精神文化以及介于二者之间的制度文化三...  相似文献   

11.
对高校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付晓东 《学术交流》2008,(4):186-189
文化软实力是高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方面,它包括高校的文化力、精神力、制度力、影响力和亲和力.提升高校文化软实力的路径为:培育先进的大学精神,发挥文化育人功能;突出办学特色,打造学校品牌;强化制度建设,优化大学软环境;引进激励机制,关注教师的心理报酬.建设和发展文化软实力对提高高校的核心竞争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对全球化时代的中国而言,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密切互动,面临着挑战与重塑的双重压力。从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密切结合的角度,就制度、经济、文化、政治、战略等五个维度深入剖析中国国家认同,有助于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家认同变迁的轨迹。通过凝聚国内共识、提升国际认可来强化中国国家认同,中国应进一步培育公民意识,加强国家软实力建设,强化国家认同、地区认同与全球认同的关联,积极担当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桥梁。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与日俱增,其国家软实力建设也引起国内外政学两界的高度关注。西方政学两界从多个维度试图分析中国软实力建设的成就、不足、发展走向与目标。他们的研究一方面为中国软实力建设提供了参考价值,但另一方面中国软实力建设又要避免陷入西方软实力理论及其评价标准的陷阱。基于软实力理论、中国现实国情与国际局势变化等综合因素考量,中国软实力建设可能需要在重视硬实力建设的基础上,着眼于公民、社会组织、执政党、政府等软实力建设主体的能力提升以及国家发展模式与大国形象塑造等基点,围绕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与政治文化的说服力、吸引力与影响力这一核心路径,全面增强和提升中国的国家软实力。  相似文献   

14.
软实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是国家竞争力的基本内核,而文化是构成国家软实力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目前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和以文化软实力为主要形态的综合国力竞争,如何提高国际社会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度,扩展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防止西方文化对中国的文化渗透,维护国家意识形态的安全,既是我们必须应对的考验,也是中国政府需要迫切关注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5.
《社科纵横》2018,(1):123-127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已成为国际主流战略,而流行文化可以说是扩大本国文化影响力和辐射力的最理想载体和最主要战场。流行文化不仅创造巨大的商业价值,而且使国家在推行其政治政策与国家利益时更加容易和有效。提高中国流行文化竞争力,必须推广汉语、构建新型文化媒体、提炼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规范流行文化行业秩序。  相似文献   

16.
《社科纵横》2019,(5):102-106
庆典仪式作为某种文化空间塑造物,为社会创造了文化领域的公共产品。和风、韩韵与中华魂,作为东亚传统庆典景观的形象表述,反映了三个民族的审美取向、文化自尊与提升国家软实力的愿景。在文化交流空前频繁的时代,善于运用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越发凸显。通过对比东亚地区大型公共庆典个案——日本三大祭、韩国宗庙祭礼与中国公祭黄帝陵大典,分析三国对历史文化的演绎经验,提出以节庆文化为载体,软实力为内核,从而培育"中华魂"凝聚力与感召力。  相似文献   

17.
<正>文化软实力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固支撑,也是决定一个国家未来长远发展的重要因素。提升中原文化软实力是推进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本文以中原文化软实力建设现状为引导,从四个维度出发提出中原文化软实力提升的实施路径和优化举措。  相似文献   

18.
传统节日文化对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态,保留了民族文化中最精致、最具代表性的内蕴,是民族生活和民族精神的典礼和仪式,是中华传统美德代代相传的重要载体.它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展示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它对中华民族精神培育和弘扬具有重要的价值.具体表现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社会和谐,构建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  相似文献   

19.
中巴伊土(中国—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国际运输通道作为"设施联通"的先行者,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骨架,其实质是对古丝绸之路的传承与发扬,研究该通道的文化价值有利于从文化的视角挖掘交通通道的软实力。东汉—贵霜—安息—罗马与中国—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在古新丝路上交相辉映,故而通过古新丝路的对比,从通道的器物文化价值、制度文化价值、载体文化价值三方面剖析通道的文化价值,既可以借古明今,又可以继往开来。  相似文献   

20.
随着改革的深人及经济的调整增长,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价值观念都在急剧变化,各个层次的矛盾交叉混合凸现。严峻的现实迫使我们必须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及其精神文化的现代化作出深刻的反思。文化是一个相当宽泛的概念。我们所说的文化包含科技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部分。科技文化更多地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则更多地体现了人与社会的关系。其中,制度文化体现了社会秩序的强制硬件内容,精神文化体现的是价值观、思维方式、情感特征等主观性软件内容。文化的三个子系统是有机联系的,形成一个完整的、多层次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