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然而长期以来,许多学生谈文色变,害怕写作,逃避写作,每遇作文课,常常是绞尽脑汁,半天挤不出一个字来。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 相似文献
2.
何艺君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46-47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习作指导要有利于开阔思路,放开手脚。”为此,在作文教学中要彻底改变过去那些不正确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为基点,将作文教学的内容、形式、时间等都要立足于学生兴趣之中,突出一个活字,让学生想写、爱写、乐写。对于小学生来说,写作是一件苦恼的事。特别是农村小学的办学条件、校内设备,师资力量,校内管理等方面的原因。从小学生作文来看,没有一定的生活积累和语言积累,学生很难写出好作文。因此,小学作文教学的重点应放在积累能力、习惯的培养上。下面就自己平时的教学谈谈体会。 相似文献
3.
钱慧真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0(3):36-40
“散文”、“对文”为传统训诂学中的常见术语,它们主要是针对文献语言中同义词使用状况而言的。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广泛地运用此术语来研究同义词。我们描述了《周礼正义》中“散文”、“对文”所涉同义词的各种动态演变关系。并将其与之性质相似的“通言”、“析言”进行了比较,指出了二者之间的同与异。“散文”、“对文”为考查词类系统提供了参考,并启示我们,汉语词汇研究.必须结合词语运用的具体语言环境,.必须考虑汉民族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5.
白晓艳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
主动地学习意味着学生在课堂上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教师的“告诉”和“灌输”,而是有强烈的学习主人意识,在每一次学习经历中都能产生新的需要、兴趣和自我完善的意向,主动积极地去探究、创造,在自主活动中发展。这时,教师要善于广开路径,把教学要求、教学活动过程变为学生的主观需求,激发学生的情感,鼓励学生的探究热情.使学生能主动投入,主动参与。 相似文献
6.
学习兴趣是保证学生有效学习发生的重要因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通过对中职学生能力素质实际、专业发展需要方面的讨论,就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展开探究,并结合实际提出此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朱晓方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86-87
温家宝总理在北京一所小学考察时曾经深情地对孩子们说:“你们不但要学到课本里的知识,更要学会表达。”为什么温总理把表达看得那么重要?因为表达,尤其是语言表达是人与人交流的一种载体,它对社会的进步以及一个人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语文课程标准》说得清清楚楚。可现实中,作文教学却处于“三无”状态——教师教作文无法,学生写作文无奈,教学的结果是无效(贾志敏语)。 相似文献
8.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66-70
《说文》中从"■"的字共有9个,大部分是用"省声"来注音的。这种方式不仅起注音作用,还反映了汉字读音变化。从字义上分析,《说文》对几个省声字的归类,既有一定的道理,又存在不足之处。《说文》中会意字有"寒"和"塞",二者来源不同,所从"■"的古文字字形不同,意义有别,在汉字教学中,我们应该注意其中的区别。 相似文献
10.
石娟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126-127
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它不仅是巩周识字的手段,而且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也起着重要作用。《语文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中也提出了对写字的要求: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写字教学中不仅应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更应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语文的人文性注重人的个性的发展,情感的和谐,环境的熏陶,内心的体验。那么如何在写字教学中体现这种人文性,真正做到以人为本,让学生成为写字课的主角呢? 相似文献
11.
杨宏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3(1):93-98
<说文>的"读若"性质是什么,也就是许慎用"读若"来为汉字注音的目的是什么,<说文>历代研究者认识不一,分歧也一直存在,到当代反而更加深刻与尖锐.根据自清代以来关于这个问题学者们的主要观点和争论焦点所在,通过对<说文>"读若"属性数据库的测查,笔者认为"读若"是个目的多元的术语,以音同音近为基础,也有明显地沟通经典用字的目的;"读若"被读若字的选择呈无规律状态,大多取自成说,许慎加以审定增删而已. 相似文献
12.
刘勉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
“兴象”和“兴趣”是中国古代诗学中十分重要的概念。本文深入分析了这两个概念的诗学内涵 ,并认真清理认定了从“兴象”到“兴趣”的沿革流变关系 ,揭示了两个概念分别在殷 王番 诗歌批评和严羽诗学体系中的重要意义及其现代转换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13.
15.
王亚丽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1):79-81
针对甚少研究的字书字头编撰体例.进行了溯源研究。通过对《说文》字头编撰体例的仔细比对研究以及对各个时代字书进行的历时研究。发现后世字书编撰基本是沿袭《说文》“古籀篆”的字头编排体侧,这对以后字书字头编撰体例有着极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赖翠玉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119-120
质疑,是思维的开始,是创造的基础.也是学生自主探究的起点。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儿童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研究者。”课堂上学生不受约束提问题,教师相机点拨、指导,确实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效果。不过学生的质疑往往会在教师这不经意的包办代替中,使有效提问变成无效提问,甚至把问题的空间缩小至零,从而掩盖了问题背后所能引发的知识迁移。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该瞄准哪些“切入点”,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呢? 相似文献
17.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9,(2):50-54
经郭绍虞先生启发,在对《潜溪诗眼》文本的解读中,发现范氏诗眼的内涵为:眼意相通有赖于形态丰富的对照之法,主要归结为优劣相照和优中见异这两种基本类型;眼中见意的内在活力在于运用发挥感兴,其具体实践集中于人心所同和性理这两个基本方向。因此,为范温所独标的诗眼具有高超的灵活性和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19.
20.
黎小瑶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1994,(1)
本文例析了梅尧臣“以诗代文”的种种表现形式──“以诗代书信”、“以诗代日记”、”以诗评论诗书画”、”以诗代游记”和“以诗译文”,指出其特点是运用散文的笔法句法入诗,加重诗歌的记叙、议论成分,以使诗歌的内容和功能趋于散文般宽广。由此可见,宋诗“散文化、议论化”的显著特点,在梅尧臣的诗歌中已露出了端倪。从这一意义上说,梅尧臣堪称“开宋诗一代之面目者”,是宋诗的“开山祖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