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众所周知,在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本质所作的深刻批判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就是人被物(资本关系)的力量所奴役和支配的主客体关系颠倒现象,这也就是马克思所揭露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物役性现象(早期他称之为“异化”)。在马克思的眼里,资产阶级学者在维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过程中,实际上也是要充分肯定物役性并掩盖其本质的。并且,这种物役性现象在观念上的反映就是资产阶级的拜物教观念。这是资产阶级维护其社会政治统治的意识形态。马克思对此当然也进行了彻底的理论清算,这就是马克思著名的三大拜物教理论。本文就马克思的这一…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的《资本论》中关于财产关系和产权的大量论述构建了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大厦的主体工程。马克思认为产权是与财产有关的各种法定权利,马克思研究的产权包含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支配权、经营权、索取权、继承权和不可侵犯权利等一系列权利。马克思产权理论已经被证明并将继续被证明是社会科学史上的第一个系统的真正科学的产权理论。  相似文献   

3.
产权理论:马克思和科斯的比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马克思用崭新的无产阶级世界观构建了产权理论大厦的主体工程。产权是所有制的法律形态。作为财产形式的法权关系,产权不但是反映经济关系的意志关系,而且是历史的产物和历史的范畴,具有历史的形式。马克思着重研究了资本主义的财产关系,即在揭示经济领域中资本和雇佣劳动之间对立关系的基础上,将价值增殖过程表述为法学和产权理论中的所有权关系及其占有过程,涉及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支配权、经营权、索取权、继承权等一系列权利的统一与分离,从而论证了资本主义财产关系和产权制度的阶级对抗性质。马克思揭示的从“消极扬弃”到“积极扬弃”的变革方向,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及其产权制度将被公有制的经济关系和法权关系所代替这一历史必然性和长期发展趋势清晰地呈现出来。  相似文献   

4.
<正> 在上一个世纪末,俄国的资产阶级自由主义分子“合法的马克思主义者”司徒卢威,企图通过对生产关系概念的歪曲来篡改“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唯物史观。他煞有介事地捏造谎言,说在马克思的理论叙述中有“不清楚的地方,一方面是物质生产力,另一方面是生产关系,这种生产关系不是别的,而是具体的经济关系的、或用法学上的话来说,法律关系的抽象总和,两者都是独立的实体或‘物体’。只是因为这一不清楚的地方,才可以说到整个的生产力对整个的法律关系的矛盾或适应,才认为这两个实体之间的冲突(……)是社会革命”。(转引自《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2卷,第578页)在这里,司徒卢威根据经济关系在法学语言中称为财产关系这一点,毫不费力地就将生产关系变成了法律关系的抽象总和;然后便用经济关系与法律关系的矛盾,代替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最后他公然宣布:马克思的全部社会理论是围绕着经济与法律的矛盾旋转的。针对司徒卢威对马克思社会理论的肆意歪曲,普列汉诺夫写了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就其实质而言是一种社会历史批判,是通过批判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而形成的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对政治经济学批判这一基本性质的理解必须超越传统的学科门类的划分,从马克思的“总问题”入手,形成对马克思思想的总体性理解,真正阐明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与一般形而上学批判的关系,这样才能真正理解政治经济学批判在马克思思想形成中的基础性地位,并为理解整个马克思思想体系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本组关于马克思“居利希笔记”研究的笔谈,系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MEGA2研究小组近期完成的最新成果。马克思完成于1846—1847年的“居利希笔记”,是他第二次经济学研究的《布鲁塞尔笔记》 C中的重要内容。在这一长期被学术界忽略的重要经济史研究笔记中,马克思第一次面对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殖民统治的全景式的历史现实,其中,他不仅使自己在前期经济学理论中遭遇的资产阶级社会资本与雇佣劳动关系变得具体和鲜活起来,也使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获得了来自欧洲近代社会历史发展现实的支撑。马克思这一重要的经济史研究,也是我们面对同时期《哲学的贫困》《共产党宣言》和《雇佣劳动与资本》等经典文献需要深入了解的思想史背景。  相似文献   

7.
本组关于马克思“居利希笔记”研究的笔谈,系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MEGA2研究小组近期完成的最新成果。马克思完成于1846—1847年的“居利希笔记”,是他第二次经济学研究的《布鲁塞尔笔记》 C中的重要内容。在这一长期被学术界忽略的重要经济史研究笔记中,马克思第一次面对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殖民统治的全景式的历史现实,其中,他不仅使自己在前期经济学理论中遭遇的资产阶级社会资本与雇佣劳动关系变得具体和鲜活起来,也使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获得了来自欧洲近代社会历史发展现实的支撑。马克思这一重要的经济史研究,也是我们面对同时期《哲学的贫困》《共产党宣言》和《雇佣劳动与资本》等经典文献需要深入了解的思想史背景。  相似文献   

8.
刘琳 《晋阳学刊》2009,(2):36-39
马克思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对古典“经济人”思想的批判,是马克思在科学唯物史观的视野中批判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家的经济伦理思想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不仅批判了古典“经济人”思想的抽象性质,而且批判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家从抽象的“经济人”思想出发来“对一种他不知道历史来源的经济关系的起源作历史哲学的说明”(指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辩护论思想,并由此出发展开了对现代资产阶级社会伦理价值观的深刻批判。  相似文献   

9.
本组关于马克思“居利希笔记”研究的笔谈,系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MEGA2研究小组近期完成的最新成果。马克思完成于1846—1847年的“居利希笔记”,是他第二次经济学研究的《布鲁塞尔笔记》 C中的重要内容。在这一长期被学术界忽略的重要经济史研究笔记中,马克思第一次面对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殖民统治的全景式的历史现实,其中,他不仅使自己在前期经济学理论中遭遇的资产阶级社会资本与雇佣劳动关系变得具体和鲜活起来,也使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获得了来自欧洲近代社会历史发展现实的支撑。马克思这一重要的经济史研究,也是我们面对同时期《哲学的贫困》《共产党宣言》和《雇佣劳动与资本》等经典文献需要深入了解的思想史背景。  相似文献   

10.
在深藏着传统而浓厚的“血缘”和“地缘”关系的国度里,现代社会市场经济发育与成长受地理历史因素的规定具有极其艰巨性。作为我国社会经济关系基础的传统意义上的“公有财产”并不理想。财产关系模糊,产权不清,是其目前表现出来的最基本症状。不仅那些随着经济扩术社会进步而日益加大的新增“增量”归谁所有以及如何分配问题难以明晰,就算是原有的财产“存量”,其归属如何在许多地方也是一笔糊涂帐。而要实现从“名义公有”到“实际公有”的转换,从我国国情实际出发,强化国民产权意识,通过股份制使各种财产走出封闭,在市场流动中…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的产权理论与国有企业产权改革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本文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蕴藏十分丰富的产权理论的挖掘和潜心研究指出,马克思早于科斯等西方学者以前一百多年就创立了科学的、系统的产权理论。一些尊重客观实事的西方学者称马克思是社会科学史上第一位有产权理论的社会科学家。因此作者认为,马克思的产权理论,特别是关于产权的性质、关于权利统一与分离的理论,是指导我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唯一正确的理论。而西方的产权理论适应的是私有制经济关系的要求,决不能作为我国改革的出发点。文章最后对我国理论界有些学者主张照搬西方私人财产原则及以此为出发点提出的几种错误的产权改革方案,进行了有理论深度、有说服力的评析。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立足于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完整把握,分析“市民社会”观念产生的社会现实根源,剖析“资产阶级社会”的结构,是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以下简称《57-58手稿》)中.其实,《57-58手稿》里以“kapitalistisch/capitalistisch”作为定语出现的概念极少,更没有出现“资本主义社会”的表达,马克思使用的基本是“资产阶级社会”(bürgerliche Gesellschaft).但这并不妨碍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揭示,因为这种揭示建立在科学的政治经济学研究之上.在《57-58手稿》中,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最重要成就,即价值理论以及在此之上的剩余价值理论已经得到创立.价值理论是理解资产阶级社会结构的关键且科学的入口.通过对蒲鲁东主义者和李嘉图社会主义者的批判,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上货币产生的必然性:商品交换需要价值作为一般性的中介,而在交换之中,价值最终采取货币形式.在价值理论之上蕴含了资产阶级社会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秘密.劳动一般成为商品的价值,是以充分发展的资产阶级社会为前提的;而资产阶级社会的前提则是建立在资本和劳动的交换之上,对象化劳动和活劳动的交换之上.  相似文献   

13.
论产权结构     
论产权结构杨华产权是一种财产权,但是它更多的是从动态角度和法理角度去揭示财产关系,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建立一种财产约束关系的机制,以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以产权为依托对财产关系进行合理的、有效的组合、调节的制度,就是产权制度。产权制度构成的产权理论核...  相似文献   

14.
吴婷 《江汉论坛》2023,(1):59-63
本组关于马克思“居利希笔记”研究的笔谈,系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MEGA2研究小组近期完成的最新成果。马克思完成于1846—1847年的“居利希笔记”,是他第二次经济学研究的《布鲁塞尔笔记》 C中的重要内容。在这一长期被学术界忽略的重要经济史研究笔记中,马克思第一次面对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殖民统治的全景式的历史现实,其中,他不仅使自己在前期经济学理论中遭遇的资产阶级社会资本与雇佣劳动关系变得具体和鲜活起来,也使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获得了来自欧洲近代社会历史发展现实的支撑。马克思这一重要的经济史研究,也是我们面对同时期《哲学的贫困》《共产党宣言》和《雇佣劳动与资本》等经典文献需要深入了解的思想史背景。  相似文献   

15.
“市民社会”’是马克思在创立其学说时期使用较多、在此后也并未放弃使用的一个重要概念;但由于理论界对这一概念存有误解而妨碍了对它的研究:或者把它等同于资产阶级社会的概念,或者把它仅仅看作是马克思早期的、不成熟的思想,认为成熟期的马克思用经济基础的概念取代了它。这两种看法都否认了市民社会概念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独特地位和意义,本文拟就此对之作一辨析,以阐明它所包含的不同于资产阶级社会和经济基础概念的思想内容,进而揭示它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地位和意义。应当说,市民社会概念与资产阶级社会概念有着密切的联…  相似文献   

16.
利益的承担者是经济范畴的人格化,是“经济人”的本质特征,人的意义依附于利益的理论悖理源于“人是社会关系总和”的流行,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对象就是资产阶级现实社会里塑造人的商品经济的全部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17.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在谈到马克思一生的“两个发现”之后,他接着说: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都不是肤浅的研究的。”这是确实的。例如,马克思在希腊神话这样相对较小的领域,也同样地作了极其深刻的研究,并且有着独到的发现。尽管马克思在希腊神话方面没有专门著述,甚至资产阶级的神话研究家们因此还不承认他是“神话学家”侣这并不妨碍马克  相似文献   

18.
"黑格尔-马克思问题"是我们理解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的关键线索。该问题的核心内涵是市民社会的非伦理性问题,黑格尔首先洞见到了市民社会的反伦理倾向,并把它看作现代社会的根本难题。马克思在新的历史条件之下分两步对该问题的内涵做了进一步的深化。他先通过分析国家与市民社会之间的关系而明确断定市民社会并不同时具有伦理功能,而只有反伦理倾向;接着,又通过对市民社会内部权力关系的分析,在阶级统治的理论框架之下对市民社会和国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重新阐释。通过把市民社会概念转化为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的概念,马克思把黑格尔对市民社会的非伦理性的判断转化为对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发展趋势的断定,明确指出"资本主义经济+自由主义政治"的发展模式注定无法持存。从"黑格尔-马克思问题"出发来具体阐发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的产权理论新发掘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的产权理论新发掘及其现实意义尹焕三我国的产权理论研究,正随着改革步伐的加快,特别是产权改革的推进而不断引向深入。马克思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奠基人,在他丰富的思想宝库中,有哪些科学的产权思想?深入发掘和研究马克思的产权理论,对我国产权制度的改革...  相似文献   

20.
作为现代概念的财产效率,本质上是在应对财产稀缺问题中最终形成的,但也因在此过程中导致了财富积累与贫困积累的现象而备受诟病。马克思在批判资本主义私有制特别是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导致财富分化日益严重的现象中,揭示出资本积累和贫困积累之间的社会弊病、财产快速增长与财产利益关系的不和谐最终摧残了财产创造活动的劳动本源,并现实地构成了社会动荡的因素,直接导致了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由此可见,在马克思财产效率理论中,蕴涵着尊重作为财产源的劳动、实现人的创造天赋的绝对发挥等“人本”意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