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区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发展问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本文尝试设计一套统计指标体系,对地区社会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在对现有相关成果进行考察研究后,提出了统计指标体系及其设计原则、评价方法,以求在利用现有政府即时的统计数据资料的基础上,对地区社会发展水平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监测分析和区域之间的对比分析。地区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统计指标体系设计1.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问题的研究情况及其评价作为社会发展问题的理论研究,是20世纪60年代开始于美国的一种以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为目的的“社会指标运动”。迄今为止,由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  相似文献   

2.
一、完善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加大统计制度方法改革力度按照上海统计工作“九五”奋斗目标,科学构筑反映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面貌的统计指标体系和信息采集体系,重点完善金融、房地产、旅游、信息咨询产业、内外联协作等新的行业和产业统计制度,充实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企业跟踪调查指标体系,完善社会服务业财务统计,研究建立区县社会、经济发展监测评价和完善区县社会综合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3.
一、狠抓数据质量,提高优质服务水平 1.各极统计机构要把搞准统计数据工作放在首位,进一步增强数据质量意识和忧患意识,建立起行之有效的质量控制办法,更好地维护统计信息的权威。 2.紧紧围绕“两个转变”、“两大战略”(科教兴省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及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拓展分析研究领域,深化分析研究内容。继续搞好定期的经济形势分析,在改进和完善宏观经济运行监测的同时,开展小康进程监测和脱贫监测工作。增强决策咨询的超前性、时效性、预见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山东统计》2007,(2):7-10
为探索反映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进程的方法,国家统计局组织开展了“创新型国家进程统计监测研究”。研究的目标是实现对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进程的统计监测,即在有关理论和方法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建立能够反映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进程的指标体系,研究确定监测方法并测算创新型国家总指数,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宏观经济监测指标体系的建立是依托于经济波动研究基础之上的。我们从1986年下半年开始了经济波动的系统研究,经过两年的努力,在对207个月度经济指标的循环波动进行测定、比较、鉴别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从中筛选了55个最为可信的统计指标,由此构成了宏观经济监测指标体系的基本内容。本报告将主要说明建立的宏观经济监测指标体系的内容、方法及其在经济活动分析中的重要作用。 一、中国宏观经济波动分析的启示 (一)经济波动的概念  相似文献   

6.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两型社会,是国家推进改革和发展的重大举措。在两型社会建设中,统计方法大有用武之地,主要表现在:运用统计语言对两型社会进行刻画并对其建设规划的制定提供支持,通过建立监测指标体系对两型社会的建设进程进行监测和评价,从纵横两方面对两型社会的建设效应进行统计研究以反映两型社会建设的成效;构建系统运行的统计方法对两型社会建设进行统计模拟和决策选优。  相似文献   

7.
在“质量,品种,效益年”活动中,为了正确反映产品质量状况,需要研究和改进质量统计方法,建立和完善质量统计指标体系.众所周知,建立统计指标体系的原则是科学性,可行性,可比性和适用性,质量统计指标体系当然也不例外.以上原则在建立质量统计指标体系的过程中具体表现为:科学性是指指标体系可以直接反映产品的物理和化学性能,技术水平等.可行性是指质量指标要与当前的企业管理和检测手段相一致,否则指标再科学也无法或很难取得数据资料.可比性是指除统计口径和计算方法要可比外,还可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适用性是指既能满足微观和局部的统计考核与管理的需要,在宏观上也可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8.
论“科技兴省”统计监控评价指标体系江苏省统计局社会科技处一、指标体系设计的指导思想和原则“科技兴省”统计监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是贯彻“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对一个省科技、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进行综合评价的一项新的工作。由于“科技兴省”是具有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9.
根据党的十七大关于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精神,建立相应的民生统计监测指标体系,有两种思路可供选择:一种思路是,制定民生统计监测指标体系,遴选出合适的统计指标,从数量和质量、总量和结构、存量和流量、评价和非评价等角度来反映和评价民生发展的速度和效率;另一种思路是从百姓的角度出发,  相似文献   

10.
最近,大连市统计局确定了今后五年创建“公正型”、“服务型”、“灵敏型”、“法制型”统计,构建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化统计管理体制的全市统计工作奋斗目标、发展思路和保证措施,得到市委、市政府和市人大有关领导的批示和好评,鼓舞了全市各级统计部门深化统计改革的信心和士气。围绕创建“四型”统计,加快建立起与国际接轨,满足地方领导需要的统计指标体系,大连市统计局重点实现五个方面的突破: 一是以推进大连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重点,建立宏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监测工作体制,提高预警监测效能。做到放眼全球经济,关注横…  相似文献   

11.
摘  要:本课题探讨了创新理论和概念、创新型国家进程统计监测指标体系设计原则和监测方法以及监测指标体系框架等方面的内容,并对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进程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2.
马辉  王涛 《统计教育》2008,(8):41-44
本文从“人”与“集体”之间的基本社会关系角度出发,以综合性、代表性、可操作性、动态性和相对性为原则,建立了“社会关系和谐”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了客观的各级指标权重确定方法,进行统计描述和定量化的监测与评价,并以五个主要城市为样本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3.
加入WTO以后,如何确保统计数据能够准确地反映国民经济活动的基本情况和宏观运行的总体趋势,满足各级党政领导对统计数据“快、精、准”的要求,以及对外开放的需要,切实加强对宏观经济运行的监测工作,值得探讨。 1、与时俱进,更新与完善统计指标体系和核算内容,是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重要环节。 在统计设计阶段即应牢牢把握住统计指标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规范性。在新增统计指标设计中;首先要考虑与国际接轨和国际统计标准化问题。另外,还应考虑能否一套统计报表做到国家、地方、企业统计信息各有所需、资料共享的问题,达到一张统计报表指标能多层次使用、满足各级统计部门汇总和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和宏观决策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有作为才能有地位” ,搞好服务是统计有作为的重要途径 ,也是统计工作优势所在。在新时期 ,统计服务应有新的内涵 ,要多出精品 ,开展全方位的统计优质服务。一、把握优质服务与统计改革关系1.改革是优质服务的重要前提。统计改革的力度、进程、成效 ,直接影响统计优质服务的效果和质量。一方面 ,从计划经济模式下走过来的统计工作 ,面对日益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无论是指标体系 ,还是统计分类 ,均存在着许多不适应和“脱节”现象。如对科教兴国的战略决策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多年来 ,怎样来描述和确切地反映 ,无论是指标体系还是…  相似文献   

15.
来稿摘登     
浦东新区探索建立街道统计指标体系 探索建立街道统计指标体系是浦东新区统计局开展的一项具有实际意义的统计改革。近,上海市统计学会、浦东新区统计学会联合举行“街道统计指标体系研讨会”,探讨在全市社区建设和推行“在地统计”的形势下,如何加强街道统计指标体系和组织实施的具体方案和做法。 浦东新区统计局、统计学会依靠新区城工委的力量,历经一年半时间,设计、建立的街道统计指标体系一套表,主要是针对街道统计工作条线繁多、统计数据数出多门这一情况,为规范街道统计工作,便于信息资源的开发应用与共享而开展的一项…  相似文献   

16.
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经济波动时有发生。国家宏观经济控制不仅需要用一套指标体系按年度进行分析,而且也需要利用一系列敏感性指标进行定期监测,使之能在经济矛盾的萌芽期及时报警,以便及时解决。因此如何使用敏感性指标来达到对宏观经济监测预警这一问题便值得我们研究探讨。我认为建立需求指标和制约需求的供给指标。相互对应的“双重指标体系”并通过“相关指标趋势判定法”进行分析是一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建立新型工业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如何监测和评价新型工业化实现程度,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问题,此文对如何制定评价我国新型工业化实现程度的统计指标体系做了分析,供关心这一问题的统计工作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统计学会1994年工作安排关于学术研究:(一)、根据1993年10月华东会议决定,1994年继续开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统计改革与建设”的专题研讨后动。重点研究“企业统计改革”、“统计指标体系、方法制度改革”和“政府统计改革”三项内容,分...  相似文献   

19.
统计指标体系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统计工作面临着三个问题即“统计什么”、“为谁统计”、“怎样统计”。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不同的经济主体有不同的统计需求,本文就政府和企业的统计需求及统计指标体系设计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0.
莫日达 《统计研究》1991,8(6):54-57
“比较统计”是一项新的研究课题,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迄今,有关“比较统计”的著作,在国外是寥若晨星,在国内则还是空白。但是,统计之间存在着比较,却是由来已久了。实际上,从300多年前统计学刚一开始产生的时候起,各国、各派的统计学者之间,无论对统计的研究目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都有着分歧的意见,并在各自的研究和著作中进行了有关侧面的比较。时至今日,不但在统计理论上,不时进行着不同组合的比较;在统计实践中也经常展开了不同内容的比较。比如说,为了制定一个统计调查方案,完善一个统计指标体系,就要把不同国家的有关调查方案和指标体系,比较对照,研究评论,然后加以吸收、采纳或拒绝、排斥,提出自己的调查方案或指标体系来。这种比较,在现实的统计生活中是相当频繁的。不过,它是潜在的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