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20世纪90年代之后生态学的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佩珀试图将马克思主义、无政府主义以及深层生态主义的观点综合成一种激进的绿色政治,从而对生态社会主义作出自己的诠释。他不仅坚信"马克思主义对生态中心论有益",而且充分肯定马克思主义对生态社会主义的指导作用;他在系统论证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现代社会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的同时,明确主张消除生态危机的唯一出路在于变革资本主义制度,走以人类中心主义为主要特征的生态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2.
"生态中心主义"与"生态社会主义"的质底差异乃后现代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区别.这具体表现为:第一,在生态危机的成因上,"生态中心主义"认为,正是建立在现代主体性哲学基础上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造成了人类和自然之间利用和被利用的工具性关系,从而导致了生态危机.据此,它要求解构人的主体性.而"生态社会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之主体性地位,揭示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制度.第二,在生态危机的本质界定上,"生态中心主义"认为,正是现代的理性主义导致了生态伦理异化,诞生了反生态的科学技术,这是生态危机的本质,据此,它对科技发展取敌视态度.而"生态社会主义"认为,生态危机的本质是:人类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异化劳动与异化消费的生存模式.因此,人类不应反对科技进步,只应批判科技在资本主义社会的非理性运用及其造成的异化生存模式.第三,在解决生态问题的途径上,"生态中心主义"反对现代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模式,要求根据"生物圈平等主义"来使人类回到前现代的服从自然的生活模式.而"生态社会主义"主张建立生态社会主义社会以克服生态危机.生态社会主义仍然需要发展生产力和增长经济,只是这种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必须是一个理性的、为了每个人的平等利益的有计划发展.因而,它将是有利于生态的."①依据以上学理,我国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所需吸收的主要文化素养应是"生态社会主义",而非"生态中心主义".  相似文献   

3.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探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重要的新兴流派之一。它不仅指出生态问题实际上是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只有废除资本主义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危机;而且致力于生态原则和社会主义的结合,力图超越当代资本主义与现存的社会主义模式,构建一种新型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主义模式。它对社会变革的现实途径和策略,以及未来社会主义的模式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卜祥记  曾文婷 《理论界》2004,(2):153-154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提出了"重返人类中心主义"的口号.它既反对生态中心主义,也反对资本主义的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类在反对生态危机、重新检讨自身对自然界的态度时,不应放弃"人类尺度".  相似文献   

5.
西方生态哲学主要经历了三次研究范式转变,分别是非人类中心主义、弱人类中心主义以及生态学马克思主义。非人类中心主义主张通过扩展道德关怀对象的外延来寻求生态危机的解决。弱人类中心主义突出了"人"这一概念类的属性,提出应把人类的共同利益、长远利益作为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价值导向和价值目标。这二者共同的不足之处在于它们把生态危机简化为伦理价值问题,却忽略了价值观产生的特定生产方式及社会制度。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克服了这一不足,从对资本主义的生态批判入手,强调了解决生态危机的根本途径在于变革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生态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6.
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学者约翰·贝拉米·福斯特,以马克思主义主义理论为基础,从社会生产方式入手来审视全球生态问题,对资本主义进行了系统的、全面的生态批判。他指出了资本主义具有内在的反生态性,揭示了资本主义式的解决环境问题方案的不可行性,提出了拯救生态环境危机的社会主义路向。不仅为我们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本质以及把握当代资本主义的走向提供了一面镜子,而且为我国开展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实践,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信念基础。  相似文献   

7.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危机理论对现代资本主义制度下人类对科学技术的滥用,以及生存方式中过度的消费文化进行了深刻反思,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对科学技术滥用,以及过度消费所导致生态环境危机的现代人类生存方式.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危机理论在对资本主义生态政治哲学深刻认识的基础上,激烈地批判了资本主义生态政治思潮对于解决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理论无知,力图构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社会主义理论,并提出以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从政治、经济、文化、法制和生态方面构建全新的社会制度即生态社会主义.在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的背景下,研究生态学马克思主义适应时代的需要,为我们解决当前中国社会发展中的生态环境危机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同时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8.
泰德·本顿是英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潮的肇始者。他以生态中心主义价值观为基础,以生态优先、生态整体性和生物圈的平等主义为基本理论原则,通过建立生态社区、改变生活方式、转变价值观念的温和形象预示法,将社会主义与生态中心主义相融合,走向生态社会主义——生态自治主义,以此来实现一个以地方自治为基础、超越现代民族国家、人与人和谐共处的后现代主义社会,一个实现了生态可持续性发展的自由、平等和民主的社会。但是,由于价值立场的局限性,他的生态社会主义构想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不从根本上实现社会制度的变革,而仅仅依靠道德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变革来实现生态社会主义是不现实的。  相似文献   

9.
福斯特生态革命思想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革命思想是福斯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最具特色的部分.福斯特生态革命的思想以生态问题为切入点,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当代资本主义展开了生态批判,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学视域.福斯特的生态革命思想对于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生态社会主义是当代西方一个引人注目的社会主义流派。面对全球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生态社会主义严厉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异化消费以及生态殖民主义对人类生态环境的破坏,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内在的生态矛盾,指出资本主义制度是全球生态危机的罪魁祸首。生态社会主义的生态批判理论为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批判理论增添了新维度,为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提供了国际支持,也为我国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启示:坚定不移地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促进社会消费生态化;警惕发达国家的生态转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