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不少哲学史工作者都在研究中国哲学史的范畴体系问题。有的同志认为: “中国哲学史是中华民族理论思维发展的逻辑与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历史两者辩证统一的认识史”。也有的同志认为:“哲学史上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是围绕着对某些基本的概念或范畴的解释展开,从而形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参阅陈俊民:《论中国哲学史的逻辑体系问题》,载《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80年第4期,汤一介:《中国传统哲学范畴体系的诸问题》,载《中国社会科学》1981年第5期)这些看法给我们很大启发。我认为应该把这两种观点结合起来,需要再补充的一点…  相似文献   

2.
日本哲学研究,是我国学术界的薄弱环节,多年来在我国学术界还没有诞生一本日本哲学史专著。最近,王守华和卞崇道同志经过数年辛勤耕耘,潜心研究,著成出版了《日本哲学史教程》(山东大学出版社1989年5月版,以下简称《教程》)一书,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作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正> 拙作《普列汉诺夫与哲学史》(见《北京社会科学》1990年第2期),概要介绍了普列汉诺夫关于哲学史方法论、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黑格尔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的论述.其实,普列汉诺夫的哲学史研究成果远不止这些.本文将着重对他关于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4.
作者自称本书是《哲学史简编》第四版(莫斯科,思想出版社,1981)的补充本。《哲学史简编》确需作此类补充,因为该书的外国哲学史部分只叙述到二十世纪初为止。但作者把该书主要任务归结为“补充”,这一点很难同意。二十世纪资产阶级哲学的道路作为问题提出,这本身就将使该书的内容超  相似文献   

5.
甲:老乙,最近可读了什么好书?乙:正要向你介绍邢贲思同志写的《欧洲哲学史上的人道主义》这本书。写得不错,作者对欧洲哲学史上各种形态的人道主义都作了较全面透辟地论述,可算是本填补空白的著作。甲:我也读了,是这样,只是我觉得绪论部分对人道主义思潮的总的评价似乎欠公允。书是一九七八年出版的。我想邢贲思现在的观点也许会有些变化的吧?乙:不然。一九八○年第一期《百科知识》上有作者另一篇论述人道主义的文章。我觉得作者的观点是一贯的。他始终认为人道主义就是一种资产阶级思潮,它只该被我  相似文献   

6.
《孔学堂》2015,(4)
钟泰继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之后,在现代中国哲学史学科史上第一个写出了完整的通史性的中国哲学史著作。钟泰的中国哲学史研究力主"命名释义,一用旧文",视中国哲学史研究对西方学术方法的借鉴吸纳为"强为比附","牵扯之谈"。钟泰这种方法学意识,不仅表现出与胡适一类学者所主张的中国哲学史研究方法的对立倾向,实际上也弱化了自己的哲学史著作的时代价值。但是,学术方法的对立与更新,推动着学术的进步与发展,这是学术发展的内在理则与思想逻辑。钟泰依凭自己的方法意识,使其《中国哲学史》构成了现代中国哲学史学科建构过程的一个环节,确立了其著作真实的学术价值与历史地位,也为今天我们深化中国哲学史研究留下了重要的方法学启示。  相似文献   

7.
对于《墨经》的认识论和逻辑思想,前人与近期学者已作了较深入的研究。然而,对于《墨经》的自然观,在现有的中国哲学史教材,专著和论文中则少有较为准确详细的论述。诚然,就天人之辩来说,《墨经》没有象墨子那样大谈“天志”,也没有象儒家那样从思辨的角度来讨论天道观。不过,由于战国时代物质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例如新器械的不断创造,杠杆、滑车、斜面、轮轴等简单机械开始应用,再加上墨者中不少是手工业工人出身,《墨经》作者并  相似文献   

8.
丙子本考     
鲁迅先生说过,要探讨创作过程,最好看大作家的手稿。从事创作的同志,对《红楼梦》的版本也有颇感兴趣者,他们当然是想从这部书的手抄本中学习写小说的经验。这是我们研究各种文学作品版本的终极目的。同时,因为《红楼梦》和《石头记》的抄本很多,通过这些版本的会校,写定一个接近曹雪芹原著的本子,也是一项重要任务。这对于研究曹雪芹的思想和艺术意义很大,于疑是一种基础性的工作。中国古人对于儒家经典奉若神明,而对于稗说则随意改窜;如果我们把他人的涂鸦也误认为是芹溪的笔墨,《红楼梦》研究的科学  相似文献   

9.
有一部先秦古籍《鹖冠子》,过去被许多人判为伪书,长期不受重视。各种思想史哲学史著作都不提它,也无人具体分析研究其学说内容。近年来,随着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甲乙本及乙本卷前四篇黄老学佚书(以下简称《黄老帛书》)的出土和发表,《鹖冠子》的伪书说再次受到挑战,它的学术价值引起了少数专家的注意。如侯外庐先生主编的《中国思想史纲》肯定《鹖冠子》是“传世古籍”,张岱年先生的《中国哲学史史料学》认为“今本《鹖冠子》不完全是伪书,也不完全是真书”,惜乎语焉不详,未能发明指意。学术界仍来引起普遍重视,也无人作出有说服力的考辨。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作出今本《鹖冠子》既非伪书亦非原书的新考证,并对它的作者、时代和学派倾向、学说特点等问题作一简析,以就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10.
读《毛泽东与中国史学》余仁毛泽东是一位始终对于史学予以特殊重视的政治家。他不仅对于传统中国历来最受重视的政治史具备极丰富的知识并且往往多有独异于陈说的创见,对于中国哲学史、中国文学史、中国军事史、中国农民战争史等,也曾经发表过相当精辟的论说。正如有的...  相似文献   

11.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学术贡献陈来在二十世纪中国学术的发展和建设中,冯友兰的名字是与“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他曾用“三史论今古”来概括他的学术贡献。①“三史”是指《中国哲学史》上下卷(1933)、《中国哲学简史》(194...  相似文献   

12.
柴文华  张灵馨 《学术交流》2020,(3):36-42+191
冯契是中国当代著名的哲学家和哲学史家,他独立完成了从孔夫子到毛泽东的中国哲学史书写,代表作包括《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三册本)和《中国近代哲学的革命进程》,是中国哲学史学科马克思主义化阶段的重要代表。冯契的中国哲学史书写有着自身的特色,他在厘定哲学和哲学史及其关系的基础上,坚持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基本方法,提出完整的圆圈说,并把智慧说贯穿于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和书写,彰显了中国哲学在世界哲学中的地位。冯契的中国哲学史书写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圆圈说能否真正展现出中国哲学的特质?知识与智慧的关系到底如何?这些都值得我们继续思考。  相似文献   

13.
张载(1020—1077)是中国北宋初期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在中国哲学史上曾有过十分广泛的影响。其学说体系独具特色,被称为“关学”。他的主要著作是《正蒙》、《易说》、《张子语录》等。贝原益轩(1630—1714)则是日本德川幕府时期重要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在日本哲学史上也占有非常突出的地位。他博学多才,一生著作颇丰,主  相似文献   

14.
王凤贤、丁国顺合作撰著的《浙东学派研究》,最近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这是继1933年商务印书馆出版著名史学家何炳松先生《浙东学派溯源》之后,又一部全面而系统探讨浙东学术文化历史的力作。因此,自该书出版后,立即获得了学术界的一致好评。张岱年先生赞誉说:“《浙东学派研究》内容精详,系开拓性的著作,是哲学史研究的新成就,可佩可佩!”冯契先生在给作者之一的王凤贤同志的信中,也予以高度的评价,他说:“您经过多年研究,完成《浙东学派研究》一书,用新观点对浙东学派作如此系统的探讨,是前人没  相似文献   

15.
“一切已死的先辈们的传统,象梦魔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引言老子的《道德经》(或云《德道经》),是古代道家的一部经典著作,也是中国哲学史上罕有的一部关于宇宙本体论的思辩形而上学著作。老子全书,不过区区五千言。而千百年来对老子的研究和解释,则不下几千万言。一想到这一点,本来即足以令后起的研究者怯步——试想我们对于老子,是否还能讲出  相似文献   

16.
《苏联科学院通报》1977年第7期发表?.波格丹诺夫(哲学博士)等人所写的《哲学史和社会思想史方面的科学研究发展的总结和前景》一文,谈到苏联科学院社会思想史学术委员会的学术活动,摘要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一阴一阳之谓道”新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阴一阳之谓道”是,《易传》作者在对天道、地道和人道进行了多方面探讨的基础上作出的一个光辉论断。对于这一论断,许多中国哲学史著作都曾给予很高的评价,认为它在中国哲学史上最早接触到对立统一法则,认为它把中国古代哲学中的矛盾统一思想推进到一个新阶段,等等。但是,它的具体含义及其理论根据是什么呢?它的理论价值究竟如何呢?以往较少论及。本文拟对这些问题谈些粗浅的看法,以就教于读者。“一阴一阳之谓道”,很显然,道的内容是“一阴一阳”。“一阴一阳”’,言简意赅,它实际上是对《易传》中关于阴阳及其相互关系论述的理论概括…  相似文献   

18.
张锡勤教授 ,1 93 9年生于江苏省扬州市 ,1 96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 ,先执教于黑龙江大学历史系 ,两年后转入哲学系。现任黑龙江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 ,黑龙江省哲学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哲学史学会理事 ,黑龙江省伦理学学会副会长等职。曾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张锡勤教授长期致力于中国哲学史和思想史的研究 ,尤其是在中国近代哲学史和思想史以及中国伦理思想的研究上成绩斐然。近些年来 ,他先后出版了《中国近代哲学简史》、《中国近代思想史》、《陆王心学初探》(合著…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中日学术交流的迅速发展,使日本学者有机会直接目睹中国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受到了很大鼓舞。另一方面,日本的研究成果也在中国得到了较多的介绍。有关明代思想研究概况被译成中文的有:岛田虔次的《战后日本宋明理学研究的概况》(载《中国哲学》第七辑,1983年);吉田公平、市来津由彦的《日本宋明理学研究情况概述》(载《中州学刊》,1985年)。现在,中国陆续出版了一些经过点校和注释的古籍,这对在资料探索和理解方面遇到困难的外国研究者来说是非常有益的,它能使其在研究对象和方法方面进行反省。至于黄宗羲,目前正由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浙江省中国哲学史研究会组织刊行《黄宗  相似文献   

20.
关于不可知论的哲学性质,早在五十年代中叶,我国哲学界就曾进行过讨论。但是,直到现在,学者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仍不尽一致。现行的一些哲学教科书或哲学辞典都称不可知论是一种“唯心主义哲学理论”(参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196页;《哲学小辞典》第40页),并把哲学史上的一些不可知论者统统划归于唯心主义哲学家的行列。我认为,这种观点不仅在理论上讲不通,而且也不符合哲学史的实际情况。与上述观点相对立,《求是学刊》一九八五年第四期上发表的刘彦生同志的《不可知论的唯物主义性质》(以下简称《性质》)一文,则称不可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