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季老《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作为关于对故事体裁做跨国、跨民族和跨学科的比较研究,实际上由比较文学牵连出另一个具有独立意义的学科:比较故事学。书中给人印象最深的论断是:1.认为民间故事是一个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2.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相得益彰;3.汉译佛经应成为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重要课题;4.应将国内各民族文学进行比较研究;5.应偏好"比较文学中直接影响的一派"。  相似文献   

2.
国学大师季羡林是东方文明一颗璀璨的明珠,他对国学的造诣不仅仅是对梵语、吐火罗文的研究,更是对东西方文化交流体系的建构,东西比较文学这样的边角也对中国学术界掀起轩然大波。在德留学的十年里,先生苦心求学,为振兴中华传统奋斗不息,我们应当感激这位东方学人为华夏文明所留下宝贵的遗产。  相似文献   

3.
在当今世界多元文化要求平等对话的呼声日益高涨的时代,爱德华·W·赛义德以其独特的思维角度把晦涩的理论与当今的文化霸权的现实结合起来,对传统意义上的"东方主义"进行重新界定,给东方特别是中国的比较文学研究的进一步拓展与深化提供了崭新的视角,而新辩证观念应是二者结合的桥梁与纽带.  相似文献   

4.
近年,中国比较文学稳步发展,在学科理论建设、比较诗学、中西比较文学、东方比较文学、翻译文学方面均取得前沿性成果。在学科理论建设方面,通过重新审视现有学科理论以清理理论的学理根据、补足缺失意义、创新理论话语,尤其在比较文学阐释学、译文学、“玉学”、“新世界文学”方面提出创见,并结合当前国内学界“新文科”建设这一热点问题,拓展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范式;在比较诗学研究方面,继续进行理论范畴和关键词、多民族诗学研究、理论关系、文论著作的跨文化比较研究,充分重视诗学这一无国界的世界性文论话语特征,打通中西,甚至构建“世界诗学”,助力于中国文论话语体系的构建;在中西比较文学方面,以中西文学关系研究、中西小说及其理论比较研究为主;在东方比较文学研究方面,重点关注中日、中韩、中阿、中印文学关系研究;在翻译文学研究方面,近年在“重写翻译史”这一命题上取得重要成果,并回顾了“译介学”这一理论形成的历程,批判学界对“创造性叛逆”的误读,挑战固有研究范式以求在正本清源的基础上再提创见,为中国比较文学研究打开思路。本文以2021年度相关成果为例,探讨比较文学的学术前沿与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5.
从本体论角度来看,双语教学对于理解什么是"比较文学"有重要意义。从比较文学研究的方法论角度来看,双语教学对于理解跨文化文本的思想内涵有重要的意义。二十世纪以来的西方文论转而强调分析、研究使作品成其为作品的文学性,而比较文学研究的最终意义在于建立多元文化之间的理解与交流,这对原语境阅读提出了急迫的要求。目前高校本科阶段的比较文学双语教学实践有着现实的困惑,但从前景来说,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和社会文化进步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目前比较文学领域对学派问题的探讨,提出法国、美国和中国学派得以生存的历史原因,弥补了大多论著中只谈学派而忽略学派形成问题.作者认为,对比较文学的学科定位和学派探讨有利于该领域研究的深入,同时也有利于我们依据中国文本和理论形态与国际学界展开对话、发展自身.  相似文献   

7.
《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2010,(10):F0002-F0002
由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主办,赤峰学院比较文学研究中心承办的“新时期东方文学与比较文学”全国学术研讨会于2010年7月13—16日在赤峰学院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及我院的4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赤峰学院副院长德力格尔教授、郭丽虹教授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哈贝马斯现代性理论的分析 ,可以明了比较文学在现代性背景中所处的位置 ,特别是中国比较文学所具有的现代性和全球化背景 ,由此进入中国文化现代性的诸多方面 ,并强调这些方面与比较文学作为一种话语体系以及学科建制的深刻联系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比较文学的早期是指比较文学的"史前史"与比较文学学科确立之前的中间"地带".学科确立后的比较文学,其许多特点在"早期"那里就已经形成.对"早期"进行研究,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认识当下的比较文学.  相似文献   

10.
比较文学的学科定位及元—泛比较文学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比较文学界何以出现反对人们进行文学比较这种怪现象 ?谜底在于 :18-19世纪西方历史比较语言学派通过历史比较的实证方法 ,描述世界许多民族语言是如何相互影响、衍变的 ,以便勾勒出国际语言之间的关系史和谱系树。Litt啨ratureCompar啨e(旧译“比较文学”)这个概念就结胎于这样一种历史语境。传统比较文学和历史比较语言学二者都强调影响研究和关系史研究。误创的学科名称Litt啨ratureCompar啨e理所当然地被误读和误译成了“比较文学” ,后来却又歪打正着地孳乳出了更为名副其实的比较文学学派。澄清这种错综复杂的学科命名的纠葛 ,有助于揭示出中西文学比较在国际比较文学研究中特殊的比较价值。  相似文献   

11.
我们对柏拉图之前的希腊情况知之甚少,然而公元前6世纪出现的一种特殊文学样式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在这个时期曾经有一些视野较为宽阔的关于宇宙及其起源的书籍问世,它们在特殊的环境中获得繁荣。这些书籍主要由两条支流——思想和文学汇集而成,它们超越了狭小的地域边界,广为流传的是:智慧的宣言和宇宙开创的神话。到目前为止,我们没有理由将希腊人——荷马,赫西俄德或俄耳甫斯神话的宇宙发生论从其东方副本(极相似的人或物)中分离出来。很明显,它们出自同一个家庭,而且有不少证据显示出前苏格拉底的哲学家们依然在步东方宇宙发生论的后尘。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位严肃而富有使命感的比较学者,面对20世纪不断更迭、纷繁复杂的理论热潮,韦斯坦因锚定"语言"与"文学"双维,立足于二者的互文性,建构并规范了比较文学学科理论,显示了高超的学术智慧。他所确立的动态、开放的比较文学范式,至今仍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东方民间文学与东方文学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东方文学的整体是由作家文学和民间文学构成的。东方民间文学是东方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文学是所有民族文学的母体,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一部民间文学作品和一部作家文学作品之间的关系,而是一种民间文学传统或者口头传统与一个民族文学传统之间的关系。东方各国的民间文学共同构成了东方民间文学的实质内容,是东方民间文学作品描述和理论探讨的基础。目前东方民间文学的研究状况还基本处于"一国民间文学"的阶段,各国的研究状况很不平衡。研究东方民间文学要关注民间文学的口头传统。重复和程式化是其最主要的特征。东方民间文学的学科建设,既要吸收和继承东方文学研究领域里的一些可资借鉴的研究成果,还要吸收民间文学界的理论成果,并以东方各国一国民间文学研究为基础,逐步建构东方民间文学的理论结构和体系。  相似文献   

14.
比较文学是文学学科中最具开放性的一门学科,而人类学则是整个人文社会学科中真正能够全面体现出开放性特色的一个学科领域。文章通过对文学人类学与比较文学的梳理,说明了二者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也表明二者具有根本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的日中比较文学研究经历了战前战中、战后与和汉比较文学3个阶段,取得了极大的成就。21世纪的日中比较文学研究,要在传统的出典考据研究方法的基础之上,运用多种行之有效的比较文学研究方法,关注日中历时性或共时性"文化语境"中的文学现象,寻求两国间乃至人类的共同课题。  相似文献   

16.
歌德历来是各国比较文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和典型“范例”,对于比较文学研究可谓无所不在,他率先提出的“世界文学”构想更受到广泛重视。歌德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早用比较的方法探讨文学问题的大文豪之一,可算比较文学这门学科的一位远祖,为后世树立了榜样。歌德的“世界文学”构想,其意义在于阐明了比较文学学科的人文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17.
接受理论作为文学研究的一种新范式,其理论思维与比较文学研究较为接近,在被引进比较文学领域以后,被比较文学吸收、融合,使研究手段增加了科学性,减少了随意性,形成比较文学的一种新的研究方法——接受研究,为研究者开辟了新的探索途径和研究领域,为比较文学注入了活力。接受研究与影响研究既有因果联系的一致性,又表现出泾渭分明的差异性。在比较文学中,接受研究的视线主要凝聚在读者(接受者)身上。影响研究则是在接受研究的基础上,把研究视点主要集中在作品(放送者)上。接受研究与影响研究是文学事实联系的因与果,是异域文学相互关系的两个对等的方面,它不仅弥补了影响研究理论与实践上的不足,而且为拓宽比较文学研究空间进一步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东方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受到广泛关注。他们正确地处理了在东方现代化的过程中由多元文化的冲突带来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矛盾,高举人文精神的旗帜,凭借对现代人生问题的深切关注、对现代表述方式的不懈追求得到了西方文化界的认可和接受。东方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特别是上世纪后半叶以来获奖频率突然加快,是以东方文学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全面复兴的标志和体现。以后殖民文学视角分析几位英语作家的创作,可以引发对东方民族文化现实的深层思考。  相似文献   

19.
中国比较文学重新崛起20年来,成绩斐然,但面临的挑战亦颇多.从比较文学与相关学科切入,通过"变"、"跨"、"本"三个方面的认知,以前瞻的眼光总结所走过的历程,把中国比较文学放在世界文化发展的背景中,动态地把握它与相关学科的网络关系,以务实的精神纠正发展中所存在的偏颇,以创新的思维求得更大的进步,这将使中国比较文学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