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行政伦理视阈下中国城市交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中国城市交通中存在的问题,首先介绍中国当今交通问题的具体表现,然后从行政伦理的角度出发,深入分析城市交通所引发的伦理困境的原因以及中国城市交通建设的伦理理念,最后提出针对中国城市交通建设的对策和建议,认为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同时注重城市环境和综合交通体系的建设,城市交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学术信息     
由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组织编写、清华大学出版社 2 0 0 1年起陆续出版的《清华科技与社会丛书》,已经出版 5本 ,包括 :1 .吴彤著《自组织方法论研究》是国家社科基金成果 ,通过概括和总结各个自组织科学理论 ,创造性地提出和阐释了自组织方法论整体框架 ,是国内系统论述“自组织科学方法论”的第一部学术著作。 2 .王蒲生著《轿车交通批判》系统地分析了由轿车、交通和车辆服务设施等组成的轿车交通所表现出的各种弊端 ,提出“公共交通 +自行车 +限制私人轿车”应该是我们在城市交通模式上的最好选择。 3.雷毅著《深层生态学思…  相似文献   

3.
西方消费伦理的产生是消费社会转型和消费主义文化全球肆虐的必然结果,也是可持续消费的内在诉求。它通过消费者伦理、伦理消费、消费伦理学三条路径,从环境保护、理论体系构建、消费主义的伦理批判等方面对现代消费生活进行了全方位的伦理审视。西方消费伦理研究虽在批判消费主义文化、探讨可持续消费的伦理资源等方面取得了颇为丰硕的理论成果,但在理论和实践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尚需解决。厘清这些问题,为消费伦理学向纵深层次拓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叙事伦理再认识:坚守社会道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我国,自刘小枫提出叙事伦理以降,就掀起一股叙事伦理研究热潮。对叙事伦理的态度有"同盟派"和"敌对派"之分。对叙事伦理的拥护和推广过分夸大了其作用,对叙事伦理的批判和补充有其合理性,但鲜有学者关注叙事伦理可能引发的负面社会影响。因此,在对个体生命感觉和生活尊重的同时,也要提防可能引发的社会道德危机。  相似文献   

5.
面对科技,生命何以自处──论北美生命伦理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主要介绍和评述了北美生命伦理李的概况和当代北美生命伦理关注的主要问题,并阐述了北美伦理学的若干原则以及对这些原则的批判。最后,文章从各个角度探讨了生命伦理的根本问题——人类的自我认识问题。  相似文献   

6.
以环境伦理为视角审视和批判现行环境法制,是当代中国环境法在研究方法上的重要特色。然而这种批判的研究方法在近来竟也遭遇了批判,从而引发了对这种研究方法本身的重新审视。现代伦理的视域本身是多元化的,故以其为生成背景的现代环境法,也不应仅拘于环境伦理的视野内。以环境伦理为唯一方祛的环境法研究路径存在着诸多理论不足,必须突破传统研究范式的局限,从更为宽广的伦理视野中,以多元化的伦理视野解读环境法,这也将成为现代环境法研究中的重要突破。  相似文献   

7.
西方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技术理性批判,二是资本主义制度批判,三是消费主义文化和生存方式批判,四是树立新的需要和幸福观念。通过正确处理劳动、消费、需要和幸福之间的关系,变革资本主义生产体系,是摆脱生态危机的根本出路。西方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对于我们树立正确的发展观、科技观和生态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略论西方马克思主义科技伦理价值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马克思主义科技伦理价值观形成于对科学技术合理性问题、科学技术与伦理的关系问题、科学技术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的探讨,其基本理论特质是把技术理性批判同资本主义制度批判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分别从社会制度变革、生产方式变革和伦理价值观的转换三个方面,对于如何树立正确的科技伦理价值观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9.
随着海洋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文明开发与管理海洋的海洋实践行为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由海洋行为引发的道德关注,将海洋伦理建设正式提上议事日程。但是,目前学界对海洋伦理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未形成完整的框架体系和成熟的研究内容。本文以海洋伦理的内涵及建构研究为切入点,通过对人类自身行为造成的一系列海洋环境问题的深刻反思,总结出问题的主要症结所在。在阐明海洋伦理的内涵包括公共行政伦理、公共伦理和生态环境伦理的基础上,从个体、公众和组织三个层面进行海洋伦理意识、海洋伦理制度、海洋伦理社会以及海洋伦理精神四个方面的伦理规范体系建构,为规范人类海洋实践活动探寻自觉、有效的手段和方法,以期实现海洋生态环境的健康与完整。  相似文献   

10.
《水浒传》是一部带有浓厚史诗意蕴的忠义伦理悲剧。它不仅是对正史"忠义传"所引发的英雄入史情绪的深刻反省,更是对封建忠义伦理规范的反思批判。它以宋江等梁山好汉对于忠义伦理的践行及其必然失败的命运为对象,揭露了忠义伦理的逻辑悖论及愚民本质。同时,也指明了忠义伦理并非儒学、理学幻化的形上整体,而是忠与义两个伦理系统的辩证否定。对忠义伦理实质认识不足的梁山好汉的忠义实践引发了多重的精神情感危机,他们事败身死,尝尽烦忧,得到的却是无限的悲怆。其悲剧精神最终在带有浓厚仪式性、狂热化的宗教式的显圣叙事中达到了圆融的境界。  相似文献   

11.
析"像X似的"结构关系——兼与张斌、陆俭明等先生商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像X似的”进行静态的句法切分 ,可以得到两种结果 :(甲 )像 /X似的 ;(乙 )像X/似的。本文首先从“像”、“似的”的实际用法出发 ,将“像X似的”短语分化为两类格式 :A、“像X似的”比况短语 ;B、“像X似的”揣测短语。然后着重对A类的传统 (甲 )式切分进行否定 ,提出新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万世师表孔子的教育思想丰富、深刻、系统,它集中体现于《论语》之中。其中的育才济世、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德才兼备、学行并重的教育内容,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态度,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发愤忘食、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温故知新、学思结合的学习方法等对当今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有所裨益,对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3.
公共关系六大特征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关系作为社会组织的一种管理职能 ,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公共关系的特征可概括为 :以社会组织为主体 ,以美誉为目标 ,以互惠为原则 ,以长远为方针 ,以真诚为信条 ,以沟通为手段。全面而深入地剖析公共关系的本质特征 ,有助于我们正确地理解和认识公共关系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基地的基本建设,应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既要抓好学科理论体系建设,又要抓好学科专业体系建设;既应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功能,又必须重视人的发展功能;既要提倡、鼓励实证研究、实验研究和跟踪调查,又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基础研究;在学科理论体系建设中,既要重视主干学科建设,又要抓好分支学科建设;既要为高校服务,培养人才,也要进一步扩大服务面和适应性,为全社会的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门有着广阔背景和多重来源的新兴学科,传播学的学科特性一向以复杂著称。然而在一种浮躁之风的影响下,传播学界对这个关乎学科发展方向的基本问题却漠然置之。针对这一状况,可从“新兴性兼有传承性”、“交叉性兼有独立性”、“应用性兼有理论性”、“科学性兼有人文性”四个方面展开探讨,以勾勒出传播学学科特性的基本轮廓,并借此强调传播学的理论建设须在认清该学科的学科特性的基础上实施推进。  相似文献   

16.
道器之辨是中国哲学史长期讨论的话题;道器之辨经历了道器本末未定论、道本器末论、器本道末论三个发展阶段;道本论强调要"以道御器",让器服从于道,服务于道;而器本论者认为道器不相分离,无形之道不能脱离有形之气。  相似文献   

17.
从研究坐标的纵轴即“经”、横轴即“纬”看,现有的中国哲学史著作呈现为五种诠释体例。一是以时代为“经”、以学理为“纬”,二是以学派或学理为“经”、以时代为“纬”,三是以学术主旨为“经”、以学人为“纬”,四是以学理为“经”、以学术观点为“纬”,五是以学人为“经”、以学术观点为“纬”。以时代为“经”、以学理为“纬”的诠释体例是当今学术界比较认可的诠释体例。  相似文献   

18.
延安经济跨越式发展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延安在经济发展中存在产业结构、综合经济实力、发展不平衡、制度、知识等方面的后发劣势,拥有物质资源、资本、技术模仿、制度模仿、文化等方面的后发优势。延安要实现经济的跨跃式发展,应该选择将后发劣势转变为后发优势、将后发优势转变为现实优势的策略,并采取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制度建设、加大教育投入等措施。  相似文献   

19.
从《诗论》可以分析,朱光潜对王国维美学思想进行了辩证重解。在诗歌本质和功用方面,朱光潜认同王国维超功利性审美独立价值观,在"超脱观"基础上,把"人生艺术化"作为美学旨归;从生命层面,朱光潜颠覆性地重解王国维"境界说"等美学术语,在理论构架和深层思理上摒弃了王国维感性和零散型特点,以《诗论》构建了严整科学的现代美学学科体系。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教育信息化为导向,以《希望英语1》课程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为出发点,以翻转课堂理论为指导,以现代化信息技术为依托,以改善教学效果为目的,围绕翻转课堂的定义和特点,从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入手,阐述了翻转课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并据此设计一套符合校情的课程模型,以期为我国高校实施大学英语翻转课堂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