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汉民从事毛泽东诗词研究工作起步较早,作者为自己的研究工作确定了一个特殊的视角:“审美的角度”。如何从审美的角度来研究毛泽东诗词?这自然是一个新的重要理论课题。作者在《毛泽东诗词十美》(长江文艺出版社1992年1月出版)一书中将毛泽东诗词概括为“十美”:“人格美”——研究诗人毛泽东的伟大人格;“史诗美”——研究毛泽东诗词在反映现实、把握历史方面显出的审美刨作原则;“崇高美”——研究毛泽东诗词的主导的艺术风格;“神韵美”、“绘画美”、“含蓄美”、“典雅美”、“晓畅美”——具体研究毛泽东诗词的不同的美学特征,而“章法美”、“音乐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诗词的审美视角已有众多文艺评论家进行过论述,一般认为是一种伟大的崇高美。这种归纳与论定不无道理,但细细品味,尚有不足之处,毛泽东诗词的最显著的特点应该是壮美。简而言之,所谓壮美,就是一种富有力量和生机的美;是一种动态美,而不是一种静态美。这一概括与论定,比之崇高美更接近毛泽东诗词的本质特点。崇高美,其抽象性多一些,而壮美则更具形象性。毛泽东诗词不是产生  相似文献   

3.
国内毛泽东诗词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郭思敏 《学术研究》2002,(5):126-131
毛泽东不仅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 ,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哲学家、军事家 ,还是独树一帜的伟大诗人。他的诗词以其深邃的意境、雄健的风格、崇高的美感而受到世人瞩目。到目前为止 ,据不完全统计 ,毛泽东诗词的国内版本已有300余种 ,包括汉文本、少数民族文本、外文本、对照文本以及手迹本、字帖本、谱曲本等 ,其中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毛主席诗词十九首》、《毛主席诗词》37首、《毛泽东诗词选》正副编50首 ,以及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诗词集》正副编67首影响最大。毛泽东诗词各种版本的出版 ,既使毛泽东诗词辉映于诗…  相似文献   

4.
关于文艺创作的标准,毛泽东是主张把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的,但他自己的诗词创作却更注重"诗意",即诗词的艺术性。毛泽东诗词大都善于处理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关系,能够做到情景交融,大小相通,古今映衬,构成富有魅力的诗歌境界,具有沁人心脾的审美效果。在审美倾向上,毛泽东诗词也有不如人意之处,这表现在一些作品在雄视千古的同时,止于"今胜昔"的陶醉,而较少对已有成就的审视和对不足之处的自省。就语言的角度说,毛泽东诗词所提供的主要是古典美,而不是现代美。  相似文献   

5.
《大庆社会科学》2010,(6):160-160
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第十届年会在大庆召开期间(9月15日~16日),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副会长陈晋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这次毛泽东诗词研究会的主题是毛泽东诗词与中华精神、时代精神。陈晋说,毛泽东诗词研讨会在大庆召开,能让大庆人站在更高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角度,理一理我们的脚印,在理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6.
现当代作家蒋锡金在 2 0世纪 40年代后半期发表的两篇文章《咏雪词话》、《毛主席诗词四首臆释》 ,在毛泽东诗词传播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公开解说毛泽东诗词的时间最早 ;解说毛泽东诗词数量多 ;解说毛泽东诗词有相当的深度 ;解说文章传播广泛。说他是“毛泽东诗词的最早解说者” ,他是当之无愧的。今天 ,我们研究毛泽东诗词 ,应当认识这项研究工作的开拓者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项晨光 《船山学刊》2007,5(4):26-29
本文通过对毛泽东诗词的内容与风格的剖析和归纳,展示毛泽东这一伟大人物的崇高理想、斗争精神、必胜的信念和改造自然与社会的雄心.  相似文献   

8.
杨洲 《社会科学论坛》2005,(2):41-43,34
毛泽东诗词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空前的独创品格。毛泽东诗词是中国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形象记录,在写作背景与主题上,有忧患、有战争与行军的艰苦、有国际形势压力下的思索有对浩渺历史时空的感受.无论在何种背景与形势下,作者的诗词总是洋溢着积极进取与斗争超越的自信、自豪及革命乐观主义,这就使他的诗词在整体境界上形成崇高、壮丽、乐观、明快的美学风格,给人以巨大的震撼与感染。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诗词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空前的独创品格.毛泽东诗词是中国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形象记录,在写作背景与主题上,有忧患、有战争与行军的艰苦、有国际形势压力下的思索、有对浩渺历史时空的感受,无论在何种背景与形势下,作者的诗词总是洋溢着积极进取与斗争超越的自信、自豪及革命乐观主义,这就使他的诗词在整体境界上形成崇高、壮丽、乐观、明快的美学风格,给人以巨大的震撼与感染.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诗与文章一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五四以后的一次最典型、最集中的艺术展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批判继承,这是毛泽东对传统文化的基本态度,不仅如此,他更用色彩斑斓的诗词创作为我们树立了可资借鉴的榜样。毛泽东诗词的英雄情怀远远超过古人,是登上豪放词峰巅的大词人。其诗词对华夏民族的影响难以估计,在民族文化宝库中,这是一件件铜雕铁铸的艺术品。不管时代如何发展,这些艺术品都能够流传后世,历久长新。  相似文献   

11.
党的伟大精神是毛泽东诗词的重要内涵。近年来,我国学术界针对毛泽东诗词中蕴含的党的伟大精神研究成果颇丰。这里对毛泽东诗词中党的伟大精神进行分析、梳理与归纳,以期为后续毛泽东诗词的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研究提供经验借鉴和方法启迪。  相似文献   

12.
多元复合 自成高格──论毛泽东诗词的美学特征姜志军近年来,研究毛泽东诗词的文章不计其数,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层面进行了有价值的学术探讨.就美学特征而言,亦有许多优秀篇什。但这方面的文章侧重毛泽东诗词美学特征的某一方面研究的居多,进行系统全面研究的较少....  相似文献   

13.
一本有鲜明的特色的好书──评《毛泽东诗词涵咏》王连仲路则逢同志编著的《毛泽东诗词涵咏》一书,近日已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一本有鲜明特色的好书,在毛泽东诗词的研究领域,它无疑会占有重要地位。《毛泽东诗词涵咏》是一本有鲜明特色的好书,这首先体现在书的...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既是功勋卓绝的无产阶级革命领袖、政治家、理论家,又是一位才华横溢、独领风骚的伟大诗人。他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生涯中,写下了许多光辉的诗篇,为我国和人类的艺术宝库增添了璀璨的明珠、绚丽的魂宝,成为全世界所共有的珍贵的精神财富。毛泽东诗词是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生活的审美反映,也是毛泽东文艺思想、美学思想的形象体现。毛泽东诗词具有丰富的美学内涵,展示了多姿多彩的美,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我认为,崇高是毛泽东诗词突出的美学特征之一。崇高是我们社会主义时代交响曲的主旋律。正因为毛泽东诗词具有崇高美,不仅给人们以丰富、高尚的审美享受,而且陶冶人们的情操,震撼人们的心灵,激励人们英勇斗争,奋发地去创造美好的生活。本文拟从抒发理想情怀、塑造艺术形象、展示历史背景和描绘自然山川等方面,论述毛泽东诗词的崇高美。  相似文献   

15.
一生好学、嗜书如命的毛泽东 ,虽非专职文人 ,但他博览群书 ,仅就传统诗词而言 ,据目前公布的有关资料统计 ,他阅读的传统诗词在2 0 0 0首以上 ,涉及的诗人达 5 0 0余名。笔者在撰著《毛泽东妙用诗词》(上下册 ,京华出版社1 998年版 )时 ,借助自己掌握的资料核对上述资料发现 :毛泽东运用、点评的传统诗词不少未在上述资料的统计之列。由此可见 ,毛泽东所读过的传统诗词 ,远非上述数量。  透过毛泽东对中国传统诗词的运用、评点、鉴析 ,审视毛泽东与中国古今诗人的“神交”与“对话” ,品味毛泽东与当代诗人的密切关系 ,我们可以较为全面…  相似文献   

16.
罗伯特·白英自1946年延安之行后即开始毛泽东诗词的译介,堪称英语世界毛泽东诗词传播的先行者和开拓者。1940-1970年代,他持续不断地以多种文本形式建构和传播毛泽东诗人形象,包括中国日记、游记、回忆录以及毛泽东传记作品等。在白英跨文化写作中,通过三次见到毛泽东的个人印象、毛泽东诗歌涂鸦轶事以及诗集《风尘集》手稿之说等,勾勒出毛泽东这位中国政治领袖兼具的学者气质和诗人形象。白英1947年编译出版的中国诗选《小白驹》已收录《沁园春·雪》;1957年毛泽东诗词18首在《诗刊》上甫一刊出,白英即悉数译出并撰写评论文章《论毛泽东的诗》,发表于英美文学期刊《文学评论》和《谷山杂志》;还在两部毛泽东传记作品中开辟专章凸显作为诗人的毛泽东形象。白英的毛泽东诗词阐释着重发掘其与中国古典文学与文化传统之间的渊源关系,包括在诗歌题材与意象、诗歌主题内涵、诗歌表现技巧上对中国传统资源的创造性吸收和转化等。白英借由毛泽东诗词为西方世界观察中国打开了一扇窗,在中西文化交流之间建立了一座桥梁,其价值和意义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7.
胡鹏 《南方论刊》2023,(9):36-37+41
毛泽东诗词是我党领导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朽史诗,是毛泽东文学与哲学思想交融的重要载体。《矛盾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光辉著作,其阐述的辩证唯物论成为指导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理论武器。本文探讨了毛泽东诗词中体现的《矛盾论》思想,将重点落在抓主要矛盾理念、事物发展的内外因之辩证关系以及量变质变规律。没有毛泽东诗词,我们难以领悟其哲学思想的生机与活力;脱离毛泽东哲学思想,我们也无法把握其诗词艺术的独创性和思想价值。  相似文献   

18.
本文考察毛泽东在 195 6年— 195 8年期间总结并发展诗词创作的文学活动 ,分析他的政治心态和文学心态对总结的影响。此次总结产生三项成果 :整理并公开发表《旧体诗词十八首》 ;创作并及时发表新作三首 ;出版毛泽东诗词的第一种自选集《毛主席诗词十九首》 ,并对其作全面、系统的批注。诗人毛泽东及其诗词在当代和后世读者面前的自我历史定位 ,由此次总结开端。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诗词以其宏阔的意境,超迈的情怀,挥毫状大地,落笔写天宇,为山川增色,与日月争辉,几使诗人搁笔,令世人叹为观止。但在毛泽东诗词研究中,鉴赏者多以诗词的写作背景或事件来阐述诗词的意旨,以毛泽东思想的词条诠释诗词的情感表现。诚然,毛泽东诗词都有其特定的写作背景、事件,也因他是一个政治家诗人,他的情感也有因政治事件而触发的,所以在他的某些诗词中确实可以找到一些政治的内涵,如《念奴娇·鸟儿问答》等。但正如毛泽东在给陈毅的论诗的信中所说,诗用的是形象思维,它不是一种韵文的理论或宣言,而是写诗人眼里  相似文献   

20.
臧乐源 《文史哲》2007,(1):37-45
臧克家和毛泽东的交往缘于诗。他们的第一次会面是1945年9月在重庆,会面后臧克家写的第一首歌颂毛泽东的诗是《毛泽东,你是一颗大星》。1956年底《诗刊》创刊,主编臧克家等向毛泽东写信约稿。1957年1月14日,毛泽东在中南海召见了臧克家和袁水拍。席间同意臧克家的意见,毛泽东修改了即将发表的《沁园春.雪》中的字。尔后臧克家又帮毛泽东修改诗词文字多处。而对臧克家提出的诗词中的问题,毛泽东也尽量作答。1957年“反右”时臧克家因刚刚受到毛泽东的召见而幸免于难。臧克家经常就诗歌问题给毛泽东写信,毛泽东先后给臧克家写过七封信,主要内容都是论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