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荀子名况,字卿,又称孙卿,赵国人,是先秦最有成就的哲学家。王充字仲任,东汉会稽郡上虞县人,是汉代最有成就的哲学家,屡次称道黄老学派的言论,自认为:天道无为自然,黄老之说得其实际。就《荀子》和《论衡》看来,荀况对王充的影响,确是巨大的。 一、就宇宙观言 宇宙的本体是精神的呢?还是物质的呢?它是有意识、有意志、有道德属性的至尊之神呢?还是没有这三者的自然界呢?这是区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主要所在。荀况和王充都是主张后者的。正由这样,荀况认为:天——自然界的运行,有它自己的规律,不为人们的善恶而有所改变。人们如果顺应它的规律,那就吉利;如果违反它的规律,那就自取殃咎。人们的贫、富、贤、愚、病、健、祸、福,完全由人们自己所决定,天是无所作用于其间的。这就是说,自然界及其规律是独立于人类社会而客观存在的。它的变化既没有自己的意志,也不  相似文献   

2.
扬雄对于人性善恶的价值判断,虽然从人与玄的关系看具有性善论的倾向,但从人与气的关系看,他认为人性善恶混;扬雄重视人性的善恶混,论证人必须发展人性中的善,提出许多措施以实现这一点。扬雄的人性论与汉代社会思潮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中国人性论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4.
孟、荀人性论比较及其当代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各有其特定的人性概念内涵,既在理论形态上互相对立,又在逻辑意蕴上互相补充。立足于交往实践的唯物主义和历史的辩证法来考察和比较孟、荀的人性论,对于我们正确评价其理论得失和深刻反思当代中国人性与伦理道德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孟子提出了“性善论”,荀子提出了“性恶论”,从古到今的许多学者视二者为根本对立的两种人性论,其实这是一个天大的误会。造成这一误会的主要原因是对荀子的性恶论没有真正的理解,以及忽略了他们的诸多共同点。  相似文献   

6.
扬雄作为中国学术史上的著名人物,其《易》《老》结合,儒、道融合,重视道家的思想对蜀学产生了客观的影响。东汉末道教在蜀地创立,又在巴蜀流传演变与此相关。扬雄尊孔崇圣,五经济道,圣人相传之道统论以及善恶混的人性论亦对蜀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后世蜀人对扬雄的批评和评价,亦是扬雄影响蜀学的表现。扬雄对蜀学的影响不仅促进了巴蜀地域文化的发展,而且影响到包括道教、玄学、理学,道统论、人性论等在内的各个历史时期的时代思潮、学说和重要理论,使地域文化与时代思潮相结合,促进了整个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苏格拉底首先开创了德性主义的人性论模式,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逐步系统和完善,奠定了德性主义的人性论传统,构成了西方人性论的一个基本方面。近代西方,对此问题的回答基本上没有超出感性主义与理性主义的两重模式,从康德到黑格尔,德国古典哲学的发展贯穿着理性至上的人本主义哲学路线。海德格尔在对早期人本主义扬弃的基础上,超越了传统人性论,开启了现代人学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8.
人性论是席勒美学思想的基础,和卢梭一样,席勒从人性的角度开始思考政治问题。卢梭的性善论启发席勒相信古希腊的人性是至善的,卢梭的自然学说中对于感性的高扬也让席勒终生寻求感性和理性的平衡,同时,人性的可完善性使得二人都重视美育的作用。他们的思索虽然都始于抽象人性论,但对自由之途的选择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9.
论扬雄融合儒道对其文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人黄节先生云:古今来有两大冤枉人,一为扬子云,一为阮嗣宗。诚为明鉴。然扬子之冤,岂止仕莽问题,后世论其学术思想、文论思想臧否轩轾,冤屈殊多,究其原因,大概在于没有深入了解扬雄之身世、思想之矛盾。而我认为,扬雄学术思想中重要之矛盾就在于表现出融合儒道之倾向,这个倾向对其文论有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荀子的人性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秦时代,自从孔子提出人性问题之后,人性问题就逐渐成为思想家们探求的一个重要课题。从认识史的发展看,荀子高于先秦所有的诸子。其特点就在于他克服了先秦诸子人性论中的神秘主义。 集诸家人性论所长 荀子作为战国末期思想的集大成者,在人性论方面也必然吸收了先前的和同时代的其他思想家的思想。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性恶》)这是荀子人性论的著名命题。他明确区分了先天的“性”与后天的“伪”这两个概念。“不可学,不可事,而有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为伪;是性伪之分也。”“性”是“天之就也”,“感而自  相似文献   

11.
“人性论”是朱熹以“理”为核心而建立起来的哲学思想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论题。朱熹继承、发展了张载的人性二元论以及二程的“性即理也”的思想,并据此对理气、性命、道心、人心、天理、人欲、义利作了具体深入的阐释。朱熹认为“道心”为“天命之性”,“人心”为“气质之性”,并以其“理一分殊”论来揭示二者是“本与末、主与从、当然者与所以然”的关系。而在此基础上,他又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思想主张,认为“存天理、灭人欲”的过程,就是“克己复礼”的方法和过程。  相似文献   

12.
对于荀子哲学,学者大多认为是唯物论,但又以为其中包含某些唯心论因素;偶或有人认为是唯心论,但夹杂唯物论因素。二者都没有把荀子哲学的基本倾向和对立的因素之间的关系讲清楚,就是说,都没有找到其内在逻辑结构上的根据。其实,心物二重化世界观和以一举多的方法论,是荀子哲学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3.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素以礼义之邦著称于世。我们的祖先在建设这个文明古国的历史过程中,在伦理道德方面,也留下许多宝贵的遗产。先秦时期荀况的伦理道德观,就是这些宝贵遗产的一份,需要我们批判继承。本文就荀况的伦理道德观作一点初步探讨,以求教于大家。错误和不妥之处,祈望批评指正。 一 荀况所处的时代,正是我国古代历史发展的转折时期。没落的奴隶主阶级已趋末日,但又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新兴地主阶级正以经济上的绝对优势瓦解着奴隶制社会的经济基础,在政治  相似文献   

14.
前言“中庸”是儒家的经典著作,它理论地说明从天命到人性的封建道德,被人称做是“孔门传授心法”,在社会上流传很广,时间很久,对人影响很深。五四以来,对待儒家思想,有各种不同的态度。有人专门挑剔它的落后因素,加以渲染。这是打倒孔家店的思想的继续。毛主席指示我们,应当从孔夫子到孙中山加以总结。打倒孔家店,是要一棍子打死,是简单的否定。这是不好的。应当遵照毛主席的指示,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观点方法,分析、研究和总结儒家思想,批判它的唯心主义的错误的因素,找出它的合理的因素,并把这些合理的因素给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解释。这样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观点方法理解儒家思想,也就可以从古代儒家思想上体会一些马克思列宁主义方法论的特  相似文献   

15.
扬雄信道的思想特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扬雄信道的思想特质雷健坤扬雄作为两汉之际承前启后的思想家有着极富个性的思想和充满矛盾的人生。把扬雄视为一位儒家人物,这在学术界似乎早已成为共识。①然而,如果根据汉代特定的历史环境和思想发展状况,仔细剖析扬雄思想所蕴含的深意,则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我认...  相似文献   

16.
儒家人性论的综合考察与新人性论构想牟钟鉴(一)人性问题是困扰人类社会的重大现实问题,当然也是困扰现代学界的重大理论问题。人类已经在物质文明建设上取得巨大成就,科学技术也日新月异,高度发达。二次大战以来,人们一直担心的第三次世界大战始终没有爆发。这些都...  相似文献   

17.
荀况,是战国后期新兴地主阶级思想家,先秦时期朴素唯物主义的集大成者。这是学术界一致公认的。而对于荀子的辩证法问题,尚有争议。有一种观点认为,荀子哲学包含一些辩证法因素,总体上,却是形而上学的。我不同意这一观点。我认为,荀子哲学只是存在一些形而上学的缺欠,总体上看,是朴素辩证法的。  相似文献   

18.
荀况是否有唯物主义?如果有唯物主义,应该如何理解?早在十多年前,有人作了这样分析:“荀子是我国战国时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斗争中出现的一个最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把天人之分提到哲学的高度”。“这就把自然和社会,物质和精神,客观和主观的界限严格划分开来。这样划分的一个主要涵义就是承认自然物质世界是独立于人的主观意识而存在的。也就是说,自然、物质和客观世界是第一位的,社会、精神和主观世界是第二位的。荀  相似文献   

19.
在先秦诸子中,荀况的经济思想,从总的方面来看,虽不及管仲、墨翟、范蠡等人,但其消费思想颇有独特的地方,本文拟对他这方面的思想作一初步探讨。荀子一方面主张满足人们的欲望,另方面又主张道欲节欲,这两者为何统一呢? 他将人们的生理欲望和满足欲望的要求区别开来,认为前者是不可以能否满足为条件,而是本能存在的,后者则是对能否满足人们欲望的可能性进行思量以后提出的要求。前者是受乎天,  相似文献   

20.
《文史哲》2016,(1)
2015年5月初,《文史哲》编辑部举办了"‘性本善’还是‘性本恶’:儒学与自由主义的对话"人文高端论坛,这组笔谈就是在当时发言基础上撰写的。萧功秦批评儒家过于乐观的人性论预设强化了道德建构主义思维,而当代中国自由主义与新左派学人仍在继承这种"道德理想国"的乌托邦传统。方朝晖则指出,以性善论为儒家人性论的主流,并不符合历史事实;此外,西方历史上主张君主专制的学者多主张人性恶,而主张自由民主制度的学者则倾向于人性善。高全喜认为,就政治事务(即如何构建一个正义的社会制度)而言,性恶预设要比性善预设更有助于限制公权力私用;儒家有必要从人性论(特别是性善论)的一竿子到底的逻辑定式中走出来,自由主义则应当更加包容中国传统。这是儒学现代转型与自由主义进一步扎根当代中国的必由之路。谢文郁则提出权利政治(西方宪政)与责任政治(儒家仁政)的区分,指出:前者诉诸宪法和法律规定并保护公民基本权利,其瓶颈在于难以驾驭不计社会后果的权利意识;后者强调社会成员责任意识的培养,但不明文规定哪怕已经得到公认的基本权利,权利难免以责任的名义遭到践踏。未来中国政治必须拥有充分而平衡的责任意识和权利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