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荀子名况,字卿,又称孙卿,赵国人,是先秦最有成就的哲学家。王充字仲任,东汉会稽郡上虞县人,是汉代最有成就的哲学家,屡次称道黄老学派的言论,自认为:天道无为自然,黄老之说得其实际。就《荀子》和《论衡》看来,荀况对王充的影响,确是巨大的。 一、就宇宙观言 宇宙的本体是精神的呢?还是物质的呢?它是有意识、有意志、有道德属性的至尊之神呢?还是没有这三者的自然界呢?这是区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主要所在。荀况和王充都是主张后者的。正由这样,荀况认为:天——自然界的运行,有它自己的规律,不为人们的善恶而有所改变。人们如果顺应它的规律,那就吉利;如果违反它的规律,那就自取殃咎。人们的贫、富、贤、愚、病、健、祸、福,完全由人们自己所决定,天是无所作用于其间的。这就是说,自然界及其规律是独立于人类社会而客观存在的。它的变化既没有自己的意志,也不 相似文献
2.
3.
4.
孟、荀人性论比较及其当代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各有其特定的人性概念内涵,既在理论形态上互相对立,又在逻辑意蕴上互相补充。立足于交往实践的唯物主义和历史的辩证法来考察和比较孟、荀的人性论,对于我们正确评价其理论得失和深刻反思当代中国人性与伦理道德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孟子提出了“性善论”,荀子提出了“性恶论”,从古到今的许多学者视二者为根本对立的两种人性论,其实这是一个天大的误会。造成这一误会的主要原因是对荀子的性恶论没有真正的理解,以及忽略了他们的诸多共同点。 相似文献
6.
7.
吴雁飞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26(5):13-15
苏格拉底首先开创了德性主义的人性论模式,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逐步系统和完善,奠定了德性主义的人性论传统,构成了西方人性论的一个基本方面。近代西方,对此问题的回答基本上没有超出感性主义与理性主义的两重模式,从康德到黑格尔,德国古典哲学的发展贯穿着理性至上的人本主义哲学路线。海德格尔在对早期人本主义扬弃的基础上,超越了传统人性论,开启了现代人学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8.
人性论是席勒美学思想的基础,和卢梭一样,席勒从人性的角度开始思考政治问题。卢梭的性善论启发席勒相信古希腊的人性是至善的,卢梭的自然学说中对于感性的高扬也让席勒终生寻求感性和理性的平衡,同时,人性的可完善性使得二人都重视美育的作用。他们的思索虽然都始于抽象人性论,但对自由之途的选择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9.
论扬雄融合儒道对其文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人黄节先生云:古今来有两大冤枉人,一为扬子云,一为阮嗣宗。诚为明鉴。然扬子之冤,岂止仕莽问题,后世论其学术思想、文论思想臧否轩轾,冤屈殊多,究其原因,大概在于没有深入了解扬雄之身世、思想之矛盾。而我认为,扬雄学术思想中重要之矛盾就在于表现出融合儒道之倾向,这个倾向对其文论有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14.
前言“中庸”是儒家的经典著作,它理论地说明从天命到人性的封建道德,被人称做是“孔门传授心法”,在社会上流传很广,时间很久,对人影响很深。五四以来,对待儒家思想,有各种不同的态度。有人专门挑剔它的落后因素,加以渲染。这是打倒孔家店的思想的继续。毛主席指示我们,应当从孔夫子到孙中山加以总结。打倒孔家店,是要一棍子打死,是简单的否定。这是不好的。应当遵照毛主席的指示,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观点方法,分析、研究和总结儒家思想,批判它的唯心主义的错误的因素,找出它的合理的因素,并把这些合理的因素给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解释。这样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观点方法理解儒家思想,也就可以从古代儒家思想上体会一些马克思列宁主义方法论的特 相似文献
15.
16.
儒家人性论的综合考察与新人性论构想牟钟鉴(一)人性问题是困扰人类社会的重大现实问题,当然也是困扰现代学界的重大理论问题。人类已经在物质文明建设上取得巨大成就,科学技术也日新月异,高度发达。二次大战以来,人们一直担心的第三次世界大战始终没有爆发。这些都...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文史哲》2016,(1)
2015年5月初,《文史哲》编辑部举办了"‘性本善’还是‘性本恶’:儒学与自由主义的对话"人文高端论坛,这组笔谈就是在当时发言基础上撰写的。萧功秦批评儒家过于乐观的人性论预设强化了道德建构主义思维,而当代中国自由主义与新左派学人仍在继承这种"道德理想国"的乌托邦传统。方朝晖则指出,以性善论为儒家人性论的主流,并不符合历史事实;此外,西方历史上主张君主专制的学者多主张人性恶,而主张自由民主制度的学者则倾向于人性善。高全喜认为,就政治事务(即如何构建一个正义的社会制度)而言,性恶预设要比性善预设更有助于限制公权力私用;儒家有必要从人性论(特别是性善论)的一竿子到底的逻辑定式中走出来,自由主义则应当更加包容中国传统。这是儒学现代转型与自由主义进一步扎根当代中国的必由之路。谢文郁则提出权利政治(西方宪政)与责任政治(儒家仁政)的区分,指出:前者诉诸宪法和法律规定并保护公民基本权利,其瓶颈在于难以驾驭不计社会后果的权利意识;后者强调社会成员责任意识的培养,但不明文规定哪怕已经得到公认的基本权利,权利难免以责任的名义遭到践踏。未来中国政治必须拥有充分而平衡的责任意识和权利意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