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笔者通过对历届茅盾文学奖评选活动的梳理,结合各届评选活动的文学创作背景,探讨了四川文学创作在冲刺“茅奖”评选活动中的成功与遗憾,从而思考了茅盾文学奖的评选标准与四川文学发展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
茅盾文学奖在希望和失望、冷漠和关注、说好和说坏的多声部合唱中走过了25年的历程,需要进行比较全面、系统、深入地梳理、检讨和确认。《聚焦茅盾文学奖》采用“长镜头”、“全聚焦”,纵论历届茅盾文学奖评奖的得失,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获奖作品系列进行整体研究,试图说明应适度地肯定茅盾文学奖作为中国第一文学大奖的地位和影响,给予获奖作品家族在当代文学史上一席之位。  相似文献   

3.
198 8年颁布的“第三届茅盾文学奖”是被学术界诟病最多的 ,其中的当代城市题材小说《都市风流》又是阅读界和理论届说得最少的一部 ,本文从小说表现的人本主义思想、文本所包括的知识分子趣味等方面 ,进行分析 ,结合中国当代文学的背景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谈话中,把“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检验改革开放乃至一切工作成败的标准。这是对关于社会发展问题的唯心主义观念的否定,是对历史唯物主义本来面目的恢复。实践越来越充分地证明,“三有利于”标准的提出和落实,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必将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三有利于”标准的提出,正是解放思想,破除“左”的思想理论观念的重大成果。今后,要使人们在思想认识上深刻理解、在社会实践中高度自觉地坚持“三有利于”标准,必须在更大的范围内、更深的程度上进一步解  相似文献   

5.
阐释马克思思想本身及其所揭示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生成发展的历史图景,虽然难以避免相关研究者的“视差之见”,以及由此可能导致的某种“外部反思”或“思想熔断”现象,但正像人既是“现实的、单个的社会存在物”,又是“人的生命表现的总体”一样,“具体总体”地把握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是我们理应持有的思想态度和逻辑定位。因而,应立足于马克思恩格斯所实现的“新唯物主义”世界观变革的基础上,遵循“从抽象到具体”、历史与逻辑相统一、思想与现实相关照的“历史的内涵逻辑”,以及文明反思、社会批判和人性革命相结合的“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及其方法论原则,对马克思“人的观点”“实践观点”“社会观点”“发展观点”予以具体总体的把握,揭示马克思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的思想整体性与具体性及其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6.
论新科技革命与邓小平的科技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新科技革命与邓小平的科技思想李光邓小平科技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新科技革命所导致的“科技政治”、“科技军事”、“科技经济”和“科技社会”现象及其概念,分析了新科技革命对邓小平科技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寻觅其在实践中发...  相似文献   

7.
茅盾文学奖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82年开评至今,围绕茅盾文学奖的褒贬、毁誉不绝于传媒和课堂。对茅盾文学奖及其获奖作品评论、研究的意义,已经超出了奖项本身。我们综述茅盾文学奖研究的情势、状况,旨在加强了解,拓宽视野,激活思维,助推茅盾文学奖及其获奖作品的研究、评论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8.
历来对茅盾文学奖的质疑多指向评奖标准和核心价值的种种缺陷,二者构成了茅盾文学奖研究亟需直面的理论课题。在价值论视野中,茅盾文学奖的评奖标准是以人民为价值主体和评价主体,中国作协为评价践行者的一种评价标准,它与茅盾文学奖的价值标准并不完全重合,具有调试的可能与必要。在国家文学制度的整体设计下,茅盾文学奖的价值体系是以主旋律为主体,由内至外依次为家国价值、伦理价值、理想价值的构造,核心价值与共适性价值呈现互融趋势。如此设计的合理性在于将文学提供独特中国经验的功用性置于显要位置,由此产生的主旋律引力使自由、发展、创造等超越性价值追求有了现实落脚点。此外,还给予艺术性标准以弹性操作空间,从评奖条例的修订细节到突破审美惯性的获奖作品均能反映茅盾文学奖对艺术创新的包容性越来越强,这也为接纳更多长篇小说家族的成员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9.
为了考察孙中山的进化思想,采取了文献解析和历史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其进化思想的研究,明确了孙中山进化思想的渊源及其对社会历史观的主要看法。孙中山进化思想的渊源主要包括达尔文与赫胥黎的进化思想、中国古代变易思想以及克鲁泡特金的互助论。孙中山对进化论进行了吸收与改造,并将进化论引入社会历史领域,形成“突驾”说与“互助”论,认为“互助”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也是道德思想进化的根源。  相似文献   

10.
一、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 我们认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青年大学生的思想由于受社会思潮的影响,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在党中央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方针指引下,大学生们开始对“文革”进行反思。1978年开始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肃清了长期以来束缚人们的“左”倾思想的影响,大学生在关于真理标准讨论的过程中,使自己的那种狂热思想得到了平静。应该说,那时的大学生对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不同程度上得到了增强,社会责任感也强烈了。  相似文献   

11.
近二十多年来,茅盾文学奖在深入发展的同时,也受到了众多非议,主要集中在评奖制度的公正性、如何理解评选标准"最优秀"、茅盾文学奖是否具有文学史价值等等方面.笔者对它们进行了初步的归纳和学理性的辨析与批判,并对茅盾文学奖的未来研究提出期待.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科技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新科技革命所导致的“科技政治”、“科技军事”、“科技经济”和“科技社会”现象及其概念,分析了新科技革命对邓小平科技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寻觅其在实践中发轫和发展的轨迹。邓小平科技思想是对新科技革命及其社会影响的理性认识和理论反映,是时代和实践的产物,是在现代中国国情下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造。邓小平科技思想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和理论的科学性特点,在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经受了实践的检验,显示出科学理论对实践的预见性、指导性,将有效地、具体地指导我国科技事业改革与发展的实践。  相似文献   

13.
西周的“德治”思想形成于殷周更替之际 ,是对殷商暴政亡国教训的总结 ,主要表现为“以德配天”与“明德慎罚”的思想。在这一思想把“德”的观念引进社会政治与法制领域 ,蕴含着“敬天—明德—保民—受天命”之间的内在联系 ,是西周立法司法、治国理民的指导思想。这一思想及其指导下建立的西周法制所昭示的以人为本、以民为本、勤政为民、德刑并用、惩罚与教育相结合等社会政治发展方向和法制建设模式对以后传统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总体目标”中要求让学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并在“课程实施建议”中多次提出要“引导学生感悟数学思想方法”,把数学基础教育长期形成的“双基’,理念拓展为“三基”——显性的数学基础知识、数学基本技能和隐性的数学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从1979年到2005年,我们一路走来,没有因循守旧、四平八稳,总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我们保持着青春活力和创造激情,做出了贡献,积累了经验,也总结了教训。我们将以现存的实绩为新的起跑线,更加努力更加勤奋,继续沿着探索和创新之路走下去…… 2006年,我们全面实行专家匿名审稿制,栏目主持责任制,还外聘专家担任栏目主持。我们减少了页码,更新了封面和内文版式。学报网站www.xuebao.net上的电子版也将与印刷版同时出版。 2006年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将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您面前。 本期民族研究栏目由郑长德教授邀请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经济发展司司长葛忠兴、重庆大学博士生导师周庆行教授等六位专家,就“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深入分析。 作为国家级文学大奖,茅盾文学奖的评选结果众说纷纭,见仁见智;周绕这个焦点话题,各种价值观和审美观都借此进行碰撞和交互,这是学术思想宽松环境之必然;其所蕴含的广阔研究空间和学术发展前景呼唤着学人们去驰骋才华,回应时代的思考。关注茅盾文学奖研究是本刊的特色之一。第六届茅盾文学奖评委会主席张炯的文章,应该能厘清一些问题。长期致力于此的徐其超、毛克强二位教授也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本期约请了著名文学评论家李洁非撰稿并主持延安文学研究栏目,这是新年推出的重头戏。主持人认为延安文学的问题往往既是文学问题,也是文化问题。对“延安时代”意义的发掘,将比对它的评价更重要。吴敏博士对延安文人思想转变过程中的文化病症作了深刻的剖析。  相似文献   

16.
卢卡契在他的文学史研究中提出,只有借助历史唯物主义和从社会的总体性出发,才能科学地解释一切文学史现象,社会的物质和经济状况必须通过“时代精神”或“世界观类型”等中介影响文学史的发展进程。文学史作为历史的一个组成部分,有其自身发展的连续性和继承性,所继承的当是优秀传统文学中的人民性、人道主义思想等具体的历史性以及与之相关联的高度艺术形式的具体性。衡量文学史上作品优劣的标准是看其是否达到了现实主义的伟大胜利。  相似文献   

17.
茅盾文学奖是新时期文学进程中出现的重要事件,目前对茅盾文学奖的研究一直处于某种边缘位置。任东华博士专著《茅盾文学奖研究》打破了“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的界限,对新时期以来出现的这一重要的文学事件进行了客观化、总体化和历史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8.
本刊继 1995年第一次被评为优秀期刊后 ,在2 0 0 0年全省第二届优秀期刊评选活动中 ,再次被评为优秀期刊。为进一步推动四川省期刊由规模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 ,提高四川省期刊质量的整体水平 ,使其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促进全省期刊更加健康繁荣发展 ,2 0 0 0年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新闻出版局、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委托省期刊协会举办了全省第二届优秀期刊评选活动。本刊在这次刊评选中被评为优秀期刊。这次优秀期刊评选活动 ,由有关专家组成“社会科学类期刊评委会”和“科技类期刊评委会” ,在四…  相似文献   

19.
过去一个多世纪以来被西方奉为新闻理想和职业准则的“客观新闻学”及其所倡导的新闻“反映论”,并不能较好作答后现代思想语境、新媒体技术语境、全球化社会语境以及构建和谐社会本土语境所提出的诸多问题.“对话新闻学”及其所主张的新闻“对话观”,能超越新闻“反映论”成为新的新闻理想与新闻职能,并且预示着多语境下的新闻转型方向.  相似文献   

20.
龙树自幼聪明好学,著述颇丰。龙树及其传人对大乘思想进行了总结、发展和弘扬,并创立了中观派。龙树思想集中于他著的《中观》一书中。他提出了“八不缘起”和“实相涅”,从中反映出了龙树思想的核心部分。他的思想与学说是在他的传人的弘扬下,才在更大范围不断地扩展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