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各个器官的生理机能都逐步减退,听觉器官也不例外。如果听力不好,势必会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因此,老年人应注意保护听力。第一,远离和避免噪音。如果长时间接触噪音或处于强噪音的场所,会使随着年龄增长本就开始减弱的听觉更容易疲劳,内耳供血不足,易损害耳蜗神经和前庭神经,使听力迅速减退,甚至发生噪音性耳聋。而且噪音还会直接影响到情绪,使人烦躁,也不利于健康。因此,老年人应尽量远离和减少噪音对听力的干扰,少  相似文献   

2.
老年人常发脾气,会给家庭生活和人际关系蒙上阴影,而且会给自己的身体健康造成损害。经常发脾气的老年人会给听力带来一定的损害,甚至引起突发耳聋。  相似文献   

3.
耳聪目明是健康老人的重要标志之一。人到老年保持听力好,既可推迟衰老,延年益寿,又能给晚年生活增添乐趣。老年人如何护好自己的听力呢?专家研究认为,老人要保聪防聋,必须善待耳,应做到“五注意”。一、注意制怒忌躁老年人保持良好心境和情绪稳定,可以延缓听力衰退。暴怒易伤肝,会影响机体某些脏器的生理调节功能,导致全身微小血管痉挛收缩。血液流动缓慢,局部供血减少,势必会波及耳内组织,引起缺血水肿,促使听力减弱。有的老人尤其是心血管病患者,因急躁发怒所产生的负性情绪可引发暴发性耳聋二、注意避开强噪声刺激老人长…  相似文献   

4.
在很多人看来,老年人听力下降是个自然现象,殊不知,听力健康,也是关系老年人身心健康不容忽视的问题。听力下降,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不仅直接导致沟通交流障碍,还会引发多种心理问题,损害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有调查显示,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患听力下降的比例高达11%。  相似文献   

5.
基于2018年中国老龄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数据,通过构建有调节的中介模型,考察社会参与在听力状况和抑郁之间的中介效应,以及该中介效应是否受到家庭情感支持的调节。结果表明:①有听力障碍的老年人与无听力障碍的老年人相比,抑郁水平相对较高(b=0.082,P<0.001);②社会参与在听力状况与抑郁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比例为9.76%;③听力状况与社会参与的关系受到家庭情感支持的调节(b=-0.055,P<0.001)。家庭情感支持越高,无听力障碍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度越高,而有听力障碍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度越低;④家庭情感支持调节了社会参与在听力状况与抑郁之间关系的中介效应(判定系数为0.005,95%置信区间为0.002~0.008)。因此,当发现老年人听力损伤后,应当及时干预;对于情感支持高的家庭,注意对有听力障碍老年人进行耐心地开导和安慰,给予老年人积极的心理支持,鼓励老年人走出家门,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避免抑郁症状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龙春秀 《中南论坛》2010,5(1):33-35
本文以任务教学法为理论依据,结合听力教学实践,提出听力教学中的任务教学,把听力教学划分为预听任务阶段、听力任务环阶段和听后任务阶段,并进行听力教学改革的尝试,发现听力中的任务教学能促使学生利用课外时间主动练习听力,达到听力量的积累。同时,任务教学也能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听力的个别差异,分层辅导,最终帮助学生取得听力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7.
美国一项研究发现,听力下降会增大老年人跌倒的概率。老年人跌倒常是造成骨折、残疾甚至死亡的重要因素,极大地危害着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美国的研究人员针对40岁至69岁的中老年人群进行了一份问卷调查,记录下了这些人跌倒的次数,然后比对其听力后发现:他  相似文献   

8.
问:我父亲听力有些减退,我想给他配上助听器,请问,应根据什么来选配合适的助听器?答: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机体功能的衰退,许多老年人被听力减退、耳聋所困扰,而助听器是老年耳聋患者恢复听力常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论听力教学中话语理解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听力教材也不断更新以适应新的教学理念和要求。事实上,听力理解并非仅仅是被动的接受,学生的主动性在听力理解过程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如何使学生由消极的被动获取信息转变为积极主动地对信息进行分析、解码,是听力教师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听力教学在克拉申的“输入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理论指导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实践证明,“精听”和“泛听”这两种不同的听力教学在听力技能训练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精听对听力理解的总体水平和听写部分的影响比泛听更加有效,但是,泛听也有自己独特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灵活科学地使用,以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相似文献   

11.
雁群 《山西老年》2013,(10):58-58
有关统计资料表明,67岁至74岁的老年人中耳聋的发生率高达30%-50%。老年人耳聋与高脂饮食有密切关系,国内有人观察了341例老年人,其中高脂血症患者的老年性耳聋发病率明显高于血脂正常者;国外学者通过6年研究表明,低脂饮食者的听力比高脂饮食者灵敏得多,将原来低脂饮食者改吃高脂饮食后,  相似文献   

12.
以 2010年大学德语四级听力测试大幅度改革后 7套听力试题为研究对象,结合《大学德语课程教学要求》和《大学德语四、六级考试大纲》对听力部分的要求,以Bachman & Palmer的任务特征框架为依据,对大学德语四级听力试题进行系统的内容效度分析,旨在探讨改革后大学德语四级听力试题的命题质量。研究结果表明:改革后大学德语四级听力试题的语篇输入和预期作答任务特征比较符合《教学要求》和《考试大纲》的相应要求。然而,分析中也发现一些不足, 例如试题结构、任务类型单一,部分试卷听力材料偏难, 语速波动大等。 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横向对比“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A2听力试题,尝试为大学德语四级听力试题命制提供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观点认为,学习者听力的强弱取决于教师对话语输入的加工上。近二十年来,随着学习者策略研究的兴起,人们逐渐意识到听者处理输入的方法,对于他的听力也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从对听力过程的分析入手,对学习者在听音过程中所采用的策略进行了概括性的描述,并提供了五项听力教学中训练策略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听力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学生学习英语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本文致力于从影响学生听力水平的几个重要因素出发,从教给学生必要的语音知识,注意增强学生的“听力词汇量”,提醒学生应尽可能扩大知识面,了解说英语国家的文化常识诸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运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调查了232名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的英语听力焦虑状况,听力焦虑与听力水平的关系,分析了导致听力焦虑的主要原因。结果发现: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听力焦虑感普遍较强,听力焦虑在男女生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听力焦虑与听力水平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导致听力焦虑的主要原因为听力理解的特点、听力材料的特点、听力任务的特点以及不良的听力习惯。  相似文献   

16.
老年人出门旅游,根据生理特点,有七件事要注意: 一忌单独出门。老年人听力视力减退,反应迟钝,而旅游地游客拥挤,车如流水,容易发生意外。故应有家人伴行,细心照顾。 二忌车辆颠簸。老年人多脑血管硬化,如乘坐颠簸剧烈的车辆,易引起脑血管收缩,供血减少,出现头痛头昏等症状。所以。应选择平稳的交通工具。  相似文献   

17.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英语作为一种国际通用语在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掌握好英语这种交际工具,对学生将来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现代语言教育理论高度重视“听”在语言学习和语言使用中的作用。听力教学既是一种语言教学,也是一种技能的培养。在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中,听是最基础的,最重要的技能。它不仅是获取语言信息的主要途径,还是提高其他技能的基础。许多中国学生认为听力能力的测试是所有测试中最难的部分。本篇论文介绍了听力教学的现状,指出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集中介绍听力教学活动的设计及改进方法,强调听力教学活动应将目光集中在听力的过程上,而非结果上。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成人学习第二语言的特点,阐述了初级阶段听力教学中日语训练的重要性,对听力教学中口语训练的一些方法做了说明,并对口语训练与口语课的异同也做了详细地论述。  相似文献   

19.
英语听力理解是积极复杂、多层次的思维过程,也是诸多语言技能的综合运用过程。本文结合英语教学实践分析了听力理解过程中所碰到的障碍形式,并对如何克服这些障碍,提高听力理解能力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听力主要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三种语言要素。然而,传统的听说训练却忽略了知识结构的巩固与扩大,还忽略了心理状态思辨能力的锻炼与培养,本文就着重从听力基础、听力心理、听力技巧、听力的实用几个方面探讨提高大学英语听力的途径。一、听力基础音感的培养不仅仅是指英语听力,而是一个双向的事,音感好了,不仅能提高英语能力,还能提高对音乐的接受能力;反过来,音乐感好的人,英语听力提高得也快些。词感是对声音所携带词文的一种敏感,英语音感建立以后,英语听力的目标就该着重于词感,因为“词”是英语语言最小的独立单位,听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