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我国语法学界对要不要区分句子分析和句法分析(词组分析),要不要区分句子成分和句法成分(词组成分),持有不同看法。我们认为,句子分析和句法分析是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分析;正确区分它们的不同,并把句子分析与归纳句型紧密结合起来,是汉语析句方法上的一项改革。一要认识句子分析和句法分析(词组分析)的不同性质,首先须明确句子和词组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种性质不同的语法单位。许多语法书上都认为,句子是语言的动态单位,是语言的基本使用单位;词组是语言的  相似文献   

2.
析句问题是现代汉语语法学的中心。在句子分析中,目前人们常用的析句方法有:句子成分分析法(又叫中心词分析法)、直接成分分析法(又叫层次分析法)和《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试用)》(以下简称《提要》)析句法(《提要》析句法是在改进成分分析法的基础上,吸取了直接成分分析法的优点,因而形成了一种新的有其自身特点的析句法。关于《提要》析句法,拙文《谈谈<教学语  相似文献   

3.
在教学语法中,桥句方法不仅要有理论的科学性,而且要有操作实践的简明实用性,因而析句方法一直是教学语法的焦点之一。汉语教学语法的桥句方法经历了由句子成分分析法到引进层次分析并吸收成分分析的长处再到融合成层次成分分析法的婚变过程。本文简略回顾一下这~过程,并着重谈谈邢福义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教材中的层次成分分析法。50年代至70年代,教学语法的折句方法采用《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的句子成分分析法,也叫“中心词分析法”。这种分析法认为句子是词在同一平面上的简单加合而成的,“分析时要求先一举找出全句的中心…  相似文献   

4.
自1898年我国第一部现代意义上的语法学著作《马氏文通》问世以来,中国现代语法学已有了整整一百年的历史。在这一百年中,通过系统地引进西方传统语法和结构主义语法的理论和方法,汉语语法学掌握了一套与西方语言学相同的范畴和术语,搭建了一个与西方语言学相仿的...  相似文献   

5.
句子分析可从广义和狭义两方方面来理解。广义的句子分析有两个内容:一是对句子的表达功能进行分析,即把句子分析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一般称之为句类;二是对句子的内容结构进行分析,严格地说是对句法结构进行分析,即分析句子的构造方式,分析的结果,一般称之句型。狭义的句子分析只是指分析句子的内部结构。目前语法学界所说的析句,大多是指从狭义上来理解的析句;我们这里所说的句子分析的方法,也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的。  相似文献   

6.
语法的内涵     
尽管人们赋予“语法”一词以不同的含义,但语法大致只分为两类:1、“语法”作为一个由语法学家建立起来的理论体系(下称“理论语法”);2、“语法”作为一套客观存在的组织语句的语言规律(下称“客观语法”)。前者是对后者的描述,但二者并不对等。 1.理论语法的目标几乎每一位语法学家都有自己的一套语法理论,并且,所有的语法学家都在努力自觉地使自己的语法理论更贴近客观的语法规律。长期以来,各家语法理论始终处于相互竞争之中,孰优孰劣,毁誉不一。ChomsKy(1957)提出,“语法”  相似文献   

7.
怎样分析汉语里的句子,是当前“教学语法”讨论中颇有争论的问题。 过去,传统的析句方法是将句子分析为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六大成分。例如下边的句子分析的结果是:  相似文献   

8.
汉语语法学的创建是中国语言学现代化转型最重要的一环,留学生群体就是实现这一环节的领军人物和主力。他们引借西方语法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草创了汉语语法学科的框架;在汉语语法的个性研究和汉语语法体系的修正、革新中,创造出了汉语语法学科的奠基性成果;在汉语语法教学实践中担当引领者和示范者,从学科教学的维度促成了汉语语法学的真正创建。从留学生角度看汉语语法史,不仅可以看到汉语语法学的创立、演进轨迹,更重要的可以看出异域学术范式影响中国近现代新学科创立、发展的过程,从而体悟本土新学科创立、发展,乃至人才成长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9.
宁皖平 《学术论坛》2003,(5):109-112
中国古代有语法学,古代训诂学家在随文释义和许多论著中都有丰富的语法内容的阐述。在《公羊传》《梁传》注释中已出现了语法研究的萌芽。语法学产生于两汉注释书,到西晋时,《左传》杜预注对语法的分析、研究已相当成熟。总之,中国古代训诂学家语法研究的成就是很大的。  相似文献   

10.
隐现句是现代汉语中的一种特殊句式,从1924年至今,汉语语法学界对这一传统课题展开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近年来,隐现句的研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具体呈现出以下四个趋势:研究课题的独立化、研究视野的拓展化、研究内容的深入化和研究理论方法的多元化。今后,隐现句的研究可以借鉴构式语法理论,并要有语言类型学的视野。  相似文献   

11.
自从《马氏文通》问世以来,我国开始了对语法的系统研究。时间虽然不长,但各种研究著作,各种语法体系已经相当可观。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语言学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语法的研究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研究的课题上,有“析句方法”、“句型系统”、“语序变化”等;在研究的方向上,有“口语语法”、“方言语法”、“语法比较”、“语法与语义相结合”等;在研究的特点上,表现为“把语法与逻辑”、“语法与修辞”、“语法与心理学”、“语法与社会学”、“语法与计算机科学”结合起来研究,等等。语法的研究在一个更广阔的领域展开了,这无疑都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总的来说,语法的功用问题仍未根本解决,“语法无用”的局面仍未彻  相似文献   

12.
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王力的《中国现代语法》、高名凯的《汉语语法论》三部语法学专著,在中国语法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有较大影响。三书都力图抛弃从《马氏文通》、《新著国语文法》以来一般研究汉语语法的方法——套用西方语法来写汉语语法,以现代语言学理论为指导,建立反映汉语自身特点的语法体系。因此,三书在体系上有同有异。三书共识之处很多是对汉语语法特点的精辟见解。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句法问题上,认识到汉语缺乏词类形态的变化,但却有着丰富的造句法。改变了历来以西方的“词类研究为重心”因袭模仿之法,根据汉语语法…  相似文献   

13.
象声词就是模拟客观事物声音的词。我国早期的语法著作《马氏文通》(马建忠一八九八年)以及一九五二年以前王力先生的语法论著都没有把它收入词类。一九五三年以后,象声词开始引起了我国语法学界的重视,但对它的看法与归类很不一致。有的语法学者把它算作形容词的一种;有的语法学者认为它是特殊的词类;多数语法学者或把它归入叹词,或把它与叹词统统叫作象声词,而且把它排列在各类虚词之后,回避指明它的虚实性质。 我们认为,现代汉语中象声词的数量较多,作用较大,它有自己独特的语法特点,  相似文献   

14.
论语法形式的定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法形式在自然语言中是语法意义的载体。把它反映出来,便成为句子语法学的一个概念。由于语法离不开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所以语法形式在句子语法学中便成为一个相当重要的概念。 语言学著作早就对这个相当重要的概念下过许多定义。但是由于没有探讨过怎样给它下定义的问题,也可能还有别的原因,所以至今关于语法形式,还没有一个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5.
析篇法就是划分文章层次、确定中心思想的一种方法。 语法学有个析句法,是分析句子层次和结构的方法。析句法在中国已经搞了八十多年了,虽然还不那么令人满意,但毕竟已经规模初具。 而析篇法呢?现在却依然是个空白。面对一篇文章,大家往往是根据自己对内容的理解,你这样析,我那样析;真是五花八门。形式逻辑的术语也用上了,但分析有时却完全牛头不对马嘴。这就不免常常给人一种瞎子摸象的感觉。这种情况,查考历史,恐怕是由来已久的了。  相似文献   

16.
句子功能是语言学界最重要的基本概念,在语言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但之前的研究多从语义和语用出发,是舍语法而就其他的思路,语法学意义下的句子功能应当是句法形式上得到体现的功能性特征。句子功能是句子区别于小句和短语的重要特征,是依附于句子的非线性句法功能特征,它们必须通过有限的句法操作手段改变句子的线性结构在句子的表层得到体现。  相似文献   

17.
“汉语意合语法”批判金立鑫汉语语法的特殊性曾经被一些学者提到了相当高的程度,其中之一就是强调汉语语法的“意合性”。本文就国内一些学者所强调的意合语法,提出一些不同的意见。一、语法是形式之法还是意义之法?一般的语言学理论总是认为,语法学研究的总是语言组...  相似文献   

18.
一对汉语语法进行系统研究当从《马氏文通》刊行问世算起 ,在一百余年的研究历程中 ,汉语语法学主要经历了马建忠的以词类为纲的体系、黎锦熙的“句本位”、朱德熙的“词组本位”几个研究体系 ,得出了一些合理、正确的分析。但在这分析过程中可以看到 ,自汉语语法体系建立之初 ,就戴上了一个印欧语语法的帽子。马建忠在《马氏文通》中开宗明义地说 :“西文本难也而易学如彼 ,华文本易也而难学如此者 ,则以西文有一定之规矩 ,学者可循序渐进而知所止境。华文经籍虽亦有规矩隐寓其中 ,特无有为之比拟而揭示之。”他便开创了这项“比拟而揭示之…  相似文献   

19.
析句图解法是汉语语法教学和研究的一种有效工具。在诸多图解法中,黎锦熙先生创制的黎氏图解法兼顾了句子的结构格局和层次性,在语法教学研究和信息处理中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今天应用黎氏图解法需要进行一定的句法体系改造,并实现图解过程和图解结果的信息化。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语法观"和"语法学观"、"词类观"、"句法观"及语法学研究方法论等四个方面,对《中国文法论》进行了语法评析,认为该论著既多有独到之见又不乏模仿之论,既锐意改革又傍人藩篱,同时探讨了形成这种二律背反建构的语言学、语法学原因及其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