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分析传统农村养老面临的困境和农村社会养老制度绩效的基础上,提出应积极探索乡村“草根”型养老模式,以弥补正规制度的缺位,走出农村养老困境。农村“草根”型养老模式主要类型有“宗族型”、“华侨型”、“先富型”、“村集体型”、“喜事型”、“互助型”、“自助型”等。该制度的成功运作需要乡村政府、乡村有识之士、村民等充分挖掘本地资源,再辅以配套的管理办法。家庭养老制度、社会养老制度以及“草根”型养老的有机结合是中国农村当前及较长时间内走出养老困境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河南、江西等4省8村的实地调查,发现我国农村的家庭养老、社区养老、社会保险养老和机构养老等不同养老模式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发展困境,且各模式之间彼此独立甚至互相排斥。现阶段,我国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呈现出明显的“断裂”特征,无法有效应对日益严峻的农村养老危机。研究认为,在结合不同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条件和老人个体化需求差异的基础上,推动家庭、社区、机构和社会养老保险等不同养老模式有机融合,取长补短,同时有效整合农村医疗资源,充分发挥农村老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和传承性,建构一个多主体、多层次、多阶段的综合型养老服务体系,是我国农村养老危机的主要出路。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合作社养老开始在国内各地流行。那么,合作社能否融入农村养老供给以及合作社融入农村养老供给的逻辑和机制是什么?其有哪些运作模式以及实践中会出现哪些问题?通过实地调查,结合案例对这些问题展开了深入分析。从生成逻辑上看,合作社融入农村养老供给符合其本质规定的价值伦理,也符合其逐利的工具理性,并在一定程度上沿袭了合作社服务社会的历史传统。在具体实践中,合作社融入农村养老供给在实现其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大的社会效益,并呈现出物质资源输出型、照料资源输出型和精神资源输出型三种运作形态,但在服务水平、利益联结、盈利能力和发展目标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对此,提出了四个方面的改进建议,即提高养老服务水平,积极引导老人入社养老;盘活农村闲置资源,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探索开放经营模式,提高养老项目盈利能力;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为合作社融入农村养老供给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村传统养老以家庭养老为载体,以孝道思想为支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直接影响到农村养老观的转变。当前农村养老观变化具体表现为部分农村老年人的独立意识明显增强,不愿意再单纯依附年轻人来养老;生男生女都一样,女儿也是赡养人;农村的传统家庭养老模式让位于多元养老模式。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农村养老现状不容乐观,存在未富先老、家庭对老人养老的支持力下降、农村老人可用的养老资源有限、农村养老的制度供给不足等问题,因此要探索新的农村养老保障模式,使老年人饥有所食、寒有所暖、病有所医、老有所乐。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日益严重,农村养老问题引起了人们更多的关注.由于目前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低,农民的思想观念及组织程度等多方面与城市存在着差距,这客观上决定了农村和城市养老模式的不同.通过对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概念的区分及结合对我国农村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现实考察,文章认为双元养老模式是我国农村养老的最优选择,现阶段应着重提高家庭养老的保障能力,同时积极采取措施促使向社会养老的转化.  相似文献   

7.
家庭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农村青年女性的家庭权力与家庭养老实践之间存在因果定律,反之则较少谈及。以家庭政治为出发点,从“养老—夺权”的逆向倒逼视角探究农村青年女性养老实践与家庭权力之间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现代农村社会的代际关系呈现一种以“养”为中介的权力交换,青年女性主动承担的养老责任、积极的养老意愿以及亲代强烈的养老期待是致使老年个体权力转让及女性家庭权力提升的隐形推力,从而易使老年人陷入行为困境中。而对于养老期待较弱的老年个体,在女儿依赖及经济资本的加持下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崛起的老年个体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农村青年女性的家庭权力。家庭养老与女性家庭权力之间实则存在双向建构的作用关系,隐藏在其中的逻辑过程是引发现有养老状况不一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摘要]转型期西部农村地区“未富先老”的形势较东、中部地区更加突出,养老保障问题更加严峻。只有从西部农村地区特殊的“区情”出发,整合各种资源,构筑起以居家式养老模式为“主体”、以农村社区养老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为“两翼”的农村新型养老保障体系,才能更好地解决当前西部农村地区的养老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9.
论中国农村养老模式选择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进入了老龄化的 2 1世纪 ,占全国老龄人口 75 %的农村如何养老已成为日益严峻的社会经济大问题。分析农村现有养老的利弊 ,目前宜采取一种新型养老模式即对农村老人和准老人以互助家庭养老方式为主、青壮劳力以参加社会养老保障为主的主动型养老方式 ,方适合中国农村的基本国情  相似文献   

10.
转型期中国农村养老的模式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已进入了老龄化社会 ,其中 75 %的老人又居住在农村 ,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了家庭养老仍是我国农村目前主要的养老模式。但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 ,家庭养老模式面临着挑战 ,我们需要建立新的农村综合型养老模式  相似文献   

11.
家政养老服务模式是社会化养老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农村发展家政养老服务模式可以满足巨大的养老需求,提高养老质量,带动就业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障碍,如传统养老观念的束缚,法律法规的不健全,硬件条件的限制和家政养老服务机构或企业经营管理的不规范等。需要个人、社会和政府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如转变养老观念,加强农村家政养老方面法律法规的建设,加大政府政策扶持的力度和加强农村家政服务机构或家政公司自身的建设。  相似文献   

12.
随着市场经济进程的深化及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农村养老形势日益严峻。研究我国农村养老方式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有利于建立符合农村实际需要的养老保障方式。研究表明我国家庭养老功能趋于弱化、社区养老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方式逐渐兴起;家庭养老、社区养老和社会养老各有优点,将来我国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方式是家庭养老、社区养老和社会养老相互结合的混合模式。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转型和家庭结构的变迁,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并陷入严重的困境,主要体现在经济上供养水平不足、生活上日常照料欠缺、精神上慰藉需求匮乏等方面。基于“结构—关系—主体”的分析视角,系统阐述了农村养老困境产生的机理。研究发现,人口老龄化、家庭规模小型化、社会养老氛围淡化、土地保障功能弱化以及社会保障功能不足等是 “结构性”因素;村庄共同体中传统长老秩序弱化、父权制衰落引发中青年崛起和女性地位上升带来的婆媳矛盾显化则构成了“关系性”因素;老年人生理机能衰退以及“顾彼失此”为“主体性”因素。即便如此,家庭养老模式因其特有的功能无法被替代,仍为现阶段农村社会最主要的养老模式。  相似文献   

14.
农村互助养老模式源远流长,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根基。根据互助养老的组织主体,我国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发展可以分为宗族互助养老、集体互助养老、社区互助养老三个阶段。从周代到新中国成立以前,是以家族组织为依托的宗族互助养老阶段;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改革开放以前,是以农村集体组织为支撑的集体互助养老阶段;改革开放以来,是以农村社区为依托的社区互助养老阶段。在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历史嬗变过程中,经济、文化、家庭等始终是支撑其持续发展的“不变” 因素,而组织载体则是推动其历史演变的“可变”因素。以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的社区互助养老模式,将是解决当前农村养老困境的可行选择。  相似文献   

15.
十六大后,党中央国务院非常关注"三农问题",而中国农村老年人口的养老问题日益突出。社会经济体制的改革冲击着农村,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使农村固有的"家庭养老"出现了危机。农村的社会养老保险尚处于起步阶段,各种条件限制下无法全面展开。而乡村集体养老缺乏经济来源,实施较为困难。针对这些情况,在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采取家庭养老为主,社区养老为辅,走向社会养老的途径,应是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一个思路。  相似文献   

16.
农村养老问题,关系到农村基本秩序的稳定,关系到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目前政府尝试构建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更多侧重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这与当前我国农村的养老需求存在结构性错配。农村养老服务供给应兼顾农村基础条件、农民需求偏好与农村文化心理等因素。农村内生性的自发互助养老模式正是切合当下中国农村现实的一种养老模式,它具有低信任成本、低经济成本、低监管成本和高情感受益的优势,同时它也存在一些安全隐患。未来需要农村村支“两委”充分发挥组织优势,提供农村自发互助养老需求的信息、资源和保障,方能使农村自发互助养老朝着可控的、健康的方向发展,进而有效缓解农村养老压力。  相似文献   

17.
家庭养老是我国农村社会长期以来最主要的养老方式,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这一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当前农村养老的需求,农村养老面临极大风险。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现有条件出发,整合农村养老资源,发挥优势建立农村综合养老体系,构建农村养老安全网。  相似文献   

18.
随着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农村养老问题日益严重,养老服务产品供不应求。为了解决农村养老服务产品的短缺问题,寻求政府与市场、非营利组织等力量的合作供给模式,在对养老服务产品分类的基础上,应该构建农村养老服务产品的合作供给网络,合作供给中要确立合作的理念,保证供给能力,明确责任归属,防范供给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给出对策。  相似文献   

19.
运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以中国社会保障体系中农村家庭养老模式为研究对象,以家庭养老保障模式的制度变迁为主线,着重探讨了家庭养老模式在中国农村现阶段的特殊意义,分析了家庭养老模式的局限性与不可替代性,并对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向现代家庭养老模式的转换提出了有参考价值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农村互助养老的制度化演进及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互助养老能弥补现有农村养老保障的不足,提升农村老人的养老服务质量,但农村互助养老尚存在定位不明确、资金难持续、管理欠规范和专业服务缺乏等问题。提升农村互助养老效果的最佳路径是制度化。根据新制度主义理论,从价值共识、规范制定和组织管理三个要素和普适性、稳定性两个维度分析发现,我国农村互助养老正处于由自发地、无序地互助到有序、规范、稳定、普适的互助养老模式发展的制度化演进中,现阶段还存在互助价值偏离、资金人员匮乏和结构功能失衡等文化认知困境、组织困境和规则困境,需转变理念,增进共识;整合资源,多元筹资、合理配员、明确权责,以理顺秩序,提升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