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鲁迅诗《自题小像》首句“灵台无计逃神矢”应怎样讲解,长期以来争论很大。由于感到种种解释难以讲通,我曾根据鲁迅早期论文《摩罗诗力说》中说的“进化如飞矢”,“吾以明神之力,已得大悟。……热力无量,涌吾灵台”等等,提出了一种新解,认为“神矢”当指“革命思潮”(拙文见《南京大学学报》1977年第1期:《也谈鲁迅的诗<自题小像>》)。这一新解是在基本否定了最流行的解释——“神矢”指罗马神话中爱神的金箭,中了此箭就会产生爱情——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因为鲁迅对祖国是非常热爱的,绝不会有“无计逃”的思想。但拙解也陷入了同样的难通之中:鲁迅对“革命思潮”也是热爱的,同样不应存在“无计逃”的问题,也绝不会发出“无计逃”的  相似文献   

2.
鲁迅早期写的《自题小像》,有“寄意寒星荃不察”一句,这一句诗的意思,许寿裳最早解释为“述同胞未醒,不胜寂寞之感。”(《我所认识的鲁迅》)以后的注释者或讲解者,都根据“述同胞未醒”之意,对“荃不察”作了大体相同的讲解。  相似文献   

3.
鲁迅先生《自题小像》一诗中的“灵台”,所见到的解释中,无一不是作“心”解的。其主要依据是:《庄子·庚桑楚》:“不可内(纳)于灵台”;晋朝郭象注“灵台者,心也。”又:鲁迅先生在《摩罗诗力说》一文中有“热力无量,涌吾灵台”之句。据此大家都一  相似文献   

4.
鲁迅的《自题小像》一诗,作于何时何地,向来众说纷纭。多数同志认为该诗作于1903年,地点是日本东京。但也只是推测而已,尚无确证。我根据所见的一些资科分析,认为该诗很可能作于1901年年底至1902年3月底这一段时间内,即旧历辛丑年底或壬寅年初鲁迅从矿路学堂毕业到东渡日本这一段时间之内,地点在南京或绍兴。诗是答赠同学好友的,到东京后题照赠许寿裳只不过是重录自己的旧作而已,并非此诗就作于东京。有以下几点可资证明:  相似文献   

5.
鲁迅《自题小像》一诗,作于何时何地?《鲁迅全集十卷本·鲁迅著译年表》及《鲁迅旧诗笺注》,都说是一九○二年作于日本东京,而《鲁迅诗歌注》及许多考证文章,则说是一九○三年在日本东京所作。我们拿鲁迅自己计算年龄的方法,来衡量前面所说的时间地点,便知其不符合事实。鲁迅计算自己的年龄的方法有二:一是虚岁,一是实岁。鲁迅早年及中年以后所写诗文、《自传》、《日记》、《题记》等,  相似文献   

6.
鲁迅,这位我国文化领域的巨人,他不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爱国是他一切思想、行动的出发点。他一生始终都在忧国忧民,始终都在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他在日本留学时所写的《自题小像》一诗中的“我以我血荐轩辕”,就是他献身的誓言和行动的写照。  相似文献   

7.
鲁迅(1881~1936),20世纪中国的文化伟人和思想家;中国新文学的奠基人;中华民族坚贞不屈、奋发自强的精神象征。被毛泽东誉为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着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 1903年,留学日本的鲁迅,满怀爱国之情在《自题小像》一诗中,立下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并毕生实践着自己的誓言。 1918年,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以尖锐、深刻的笔触,猛烈抨击了封建宗法  相似文献   

8.
《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八一年版)第七卷《集外集抬遗·自题小像》在注释“风雨如磐暗故园”的出处云:“风雨如磐,唐代齐己《侠客行》:‘黄昏  相似文献   

9.
在作为中国近现代文学史的侧翼或偏流的旧体诗文写作道路上,鲁迅留下了虽不连续但是无法被他的白话诗文写作所替代的独特足迹。其中,留日初期所写的七言绝句《自题小像》和1931年2月所写的七言律诗《无题·惯于长夜过春时》,都具有鲜明标志鲁迅思想情态和人格取向的急剧变化和深刻转折的复杂意味。而要准确如实地理解这一点,必须对这两首诗的生成过程和相关背景进行细致恰切的梳理和解析。  相似文献   

10.
黄巢《自题像》诗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有诸多记载,从中可以窥见其在各个时代的流传情况和人们对黄巢兵败出家并赋诗的事情原委的认识。虽然《自题像》诗是效仿篡改元稹的《智度师二首》而来,但是通过对效仿篡改后诗歌的分析可见其自身具有独立的艺术价值。《龟磵诗话》虽出自韩国作家南羲采之笔,但是却能对中国文献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对黄巢兵败出家赋诗之事及其《自题像》诗的记载不仅真实准确,而且有其自己的评价,反映了唐诗在韩国的接受状况,也对我们研究唐诗等亦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哀范君三章》是鲁迅的诗作达到"成年期"以后的仅存的两篇重要诗章之一.鲁迅虽然时常有些讳言自己的诗作,然而这三章诗却是他自己寄出去发表的.这诗的写作年份是1912年,正是辛亥革命之后的第一年,它与前一首《自题小象》诗遥相映照,跨越在辛亥革命的之前和之后,直接反映了鲁迅对辛亥革命的观感,所以,这也是标志了  相似文献   

12.
<正> 鲁迅先生一九○二年留学东京时题赠许寿裳先生的七言绝句——《自题小像》,是一首洋溢着炽烈的爱国热情的诗篇。这首诗自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发表以来,诠释多有歧异。本文仅就“寄意寒星荃不察”的“荃刀字,谈点儿粗浅看法。关于“荃”的注释,一般有两种:一说代指清王朝政府,一说借喻祖国同胞。而以前一说为多。  相似文献   

13.
一释“一盏寒泉荐秋菊”“荐”在中师语文课本《文选和写作》中凡两见。一见于第一册刘鹗《大明湖》中“(古水仙祠)祠前一副破旧对联,写的是‘一盏寒泉荐秋菊,三更画舫穿藕花’”;一见于第七册鲁迅《自题小像》中“我以我血荐轩辕”句.编者对这两处“荐”均注为“献给”,笔者以为对前者也注为“献给”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14.
“寄意寒星荃不察”是鲁迅诗《自题小像》的第三句。对这句诗应如何理解,长朝以来也有争论。大概有这样几种说法: 一、“述同胞未醒,不胜寂寞之感”(许寿裳说); 二、“说母亲对他的不理解,无法申诉(‘荃不察’是楚辞成语,‘荃’原指君,现借指母亲;荃既不察,自己只好寄意于寒空的星斗了)”(锡金说); 三、“将自己的心意交托给寒星去作说服、宣告的工作”,“托了寒星表达了我的忠诚,可借我的同胞仍在昏睡来醒”,“鲁迅要把爱祖国的热诚托寒星转达,可是祖国人民还  相似文献   

15.
“每诵梅花句,一心思故人”,不知道为什么,读《天下文章》,笔者不时地联想起鲁迅。小说第二节,妻子唐莹埋怨丈夫沈九如不会切肉曰“厚的和《鲁迅全集》差不多,薄的又像某某某的一首小诗”,接生大夫一般不会出此妙语的,这分明是作者越俎代庖。李贯通的母校山东聊城师院乃鲁迅研究重镇,是故作品“出鲁迅气儿”也是天经地义。因此,笔者也忽发奇想:这“读后感”姑且都从鲁迅说开云——  相似文献   

16.
关于写旧体诗,鲁迅说过:“我平常并不做诗,只在有人要我写字时,胡诌几句塞责,并不存稿。”(《鲁迅书信集》638页)只在《日记》上记了下来。鲁迅的旧体诗在《集外集》出版之前,极少先经发表。《鲁迅全集》十卷本注释本所注旧诗最初发表  相似文献   

17.
一九三三年十二月,鲁迅先生写了一首深刻、动人的律诗,题为《阻郁达夫移家杭州》,诗写给“知友”、现代作家郁达夫先生的夫人王映霞的。此诗问世已经四十余年了,但是,人们并未对它作出正确的解释。一九三八年郁达夫《回忆鲁迅》,曾对诗意作过一点简要的说明: “后来搬到杭州去住的时候,(鲁迅)也曾写过一首诗送我,头一句就是登遐仍如在。这诗的意思,他曾同我说过,指的是杭州党政诸人的无理高压。他从五代史的记录里,曾看到过钱武肃王的时候,浙江老百姓被榨得连裤子都没得穿,不得不以砖瓦来遮盖下体。”  相似文献   

18.
星期天到古旧书市淘金,在一堆“文革”期间的旧资料中,偶得一本《鲁迅诗注》,让我喜出望外。鲁迅一生写过许多诗,他的诗与他的杂文一样,是匕首,是投枪,是文艺宝库中的珍品。但他的诗,生前没有编成专辑出版,除《集外集》比较集中地收录了新诗6首、旧体诗43首和《集外集拾遗》收录17篇早年诗文外,还有一些诗只见诸其他文章中。因此,对系统学习、欣赏和研究鲁迅的诗,带来了诸多不便,需要从不同的鲁迅著作中去查找。而1968年3月,由南京大学中文系编印的《鲁迅诗注》,不仅将鲁迅一生写的诗汇集在一起,而且一一作了注释。《鲁迅诗注》虽然是“文革…  相似文献   

19.
宋谋玚同志在《山西大学学报》1978年第1期上发表的《鲁迅<无题(“洞庭”)>与会见陈赓一事的关系》一文中,批评我在《天津师院学报》1977年第4期上发表的《杨开慧同志的就义和鲁迅的几首诗》“是牵强附会的”,“是不妥当的”。但我细读了宋文后,觉得我把这首诗解释为沉痛悼念杨开慧等广大革命烈士,愤怒控诉国民党新  相似文献   

20.
在鲁迅诗歌研究中,有这样一种观点,即: 鲁迅的几首诗——《送O·E·君携兰归国》、《无题》(“大野多钩棘”)、《湘灵歌》“与‘长沙事件’有密切关系”,并且循此深论,认为这些诗与杨开慧同志的壮烈牺牲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