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任波 《天府新论》1998,(6):21-28
近年来,股份合作制作为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一种重要形式,已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各级党委和政府也相继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对此加以引导和支持。但是,为更好的开展这项工作,还应从理论上和政策上进一步加以探讨和研究。关于股份合作制的几个理论问题1、关于股份合作制定义的问团。股份合作制的定义,学术理论界有多种观点,但在国家正式颁布的法规、文件中,通常是把它定义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这样做,虽然可以借用国家的行政干预,统一人们的思想,平息关于股份合作制姓“社”姓“资”的争论,但在思想理论上,并没有根本…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对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这两种企业组织形式作了科学的定义,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澄清了姓“资”姓“社”的疑虑。在江泽民同志讲话精神鼓舞下,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改制为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如火如茶,似雨后春笋。例如,上海市从1997年8月底至1998年  相似文献   

3.
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将在当前跨世纪的伟大时期在农村经济的各个领域全面展开。根据“农村经济系统三维空间结构理论”,农村股份合作的实施应是一个“三维展开工程”,即股份合作制在农业广度发展产业推展开工程;在农业深度发展产业维展开工程;在农业高度发展产业维展开工程。“农村经济系统三维空间结构理论”的要义可以概述为:任何一个农村经济系统都是由它的广度X深度X高度而构成的立体空间。第一维,农村经济广度维,包括农、林、牧、渔、草、虫、微生物等等生物生产领域的广度开发;第二维,农村经济深度维,包括可控的温、光、水…  相似文献   

4.
论乡镇企业发展股份合作制的若干问题袁朝明我国的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体制运作后,股份合作制在农村迅速兴起,其产生的特点是:在交通枢纽、经济发达地方,股份合作制主要产生于农村工商业等二、三产业;在边远落后地方,主要产生于种养业等第一产业。乡镇企...  相似文献   

5.
乡镇企业推行股份合作制的思考陈长根(河南省密县城关镇党委)80年代初,我国的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十几年来,不仅成为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最活跃、最富有生命力的支柱产业,而且成为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半边天”。然而,随着杜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6.
浙江是我国农村股份合作制的发祥地。浙江实行农村股份制的实践,为探索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公有制实现形式作出了有益的贡献。浙江的经验表明,股份合作制是在家庭经济进一步发展需要生产要素联合、重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新的经济组织形式,是乡镇集体企业由承包经营走向资产经营和产权改革的一种新形式,也是按邓小平“两个飞跃”思想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和农村集体经济的新实践  相似文献   

7.
论股份合作制企业之法律适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刚 《社会科学》2008,(2):107-112
股份合作制企业在我国现阶段依然大量存在,但是有关股份合作制企业的立法却非常匮乏.由于股份合作制企业与<公司法>所调整的公司性质并不相同,因此它们的法律适用规则也不相同,股份合作制企业不宜参照<公司法>适用.司法实践中常见的职工股东资格问题、职工离开公司后的职工股处理问题、股份合作制企业的治理结构问题、股份合作制企业的性质变更问题都需要司法机关依据股份合作制的基本性质和原理才能够作出合理公正的裁判.  相似文献   

8.
股份合作制最早兴起于我国90年代初期的农村,是广大农民群众的伟大创举。她历经十几年的风风雨雨,以其独特的机制,为农村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做出了贡献,同时,也为我国城市中小企业的改革提供了诸多可以借鉴的经验。1997年8月6日,国家体改委颁布了《关于发展城市股份合作制企业的指导意见》,正式拉开了我国城市股份合作制改革的序幕,1997年9月12日,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又明确指出:“目前城乡大量出现的多种多样的股份合作经济,是改革中的新事物,要支持和引导,不断总结经验,使之逐步完善”。为了更好地总结经验,发展和完善股份合作…  相似文献   

9.
股份合作制改造中若干争议问题之我见胡健首先发端于农村的股份合作制改革,近年来正以星火燎原之势由农村而城镇、由集体而国有在各行各业迅速蔓延开来。由于股份合作制是中国独创的、尚未完全定型的一种新型企业形式,因而迄今为止国家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性意见。也正...  相似文献   

10.
股份合作企业性质及量化分析王圣诵我国若干地区正在小型国有企业和城乡集体企业中进行股份合作制改造试点。学术理论界对实践中提出的许多有关问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本文试图对股份合作制企业的性质以及股份设置的量化分析问题作一初步探讨。一理解股份合作制企业性质...  相似文献   

11.
试论股份合作方曙股份合作制: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股份合作制”是一个新的名词和概念。它是在我国城镇集体所有制经济改革中出现的,是投身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广大集体企业职工的一个发明创造。我国城镇集体所有制经济改革的大的步骤,一是主管部门还权于企业,即还资产...  相似文献   

12.
农村股份合作制的发展、问题及对策姜绍华,肖进志一、我省农村股份合作制的发展情况我省农村股份合作制是伴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应运而生的,它同乡镇企业一样,是广大农民的伟大创举。其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80年到1983年,为股份合作制的...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目前城乡大量出现的多种多样的股份合作制经济,是改革中的新事物”,它为公有制经济的百花园增添了一个新品种。股份合作制企业的迅速发展,已经显示出其巨大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一、股份合作制的性质和作用股份合作制企业的出现最初是劳动者联合经营中群众的自发行为,由于其有利于处理劳动者与企业集体之间的财产、分配和管理关系,得到越来越多的集体经济和国有小型企业的青睐,逐步成为众多集体企业和国有小企业的自觉行动。国家体改委在总结股份合作制企业经验的…  相似文献   

14.
股份合作制的制度特征及其规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制度层面来看 ,股份合作制是对股份制与合作制的一种新的“综合”,是经营者、市场和企业行为的产物 ,是我国农村乡镇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衍化出来的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股份合作制的规范问题要从股权设置、收入分配与剩余权支配和治理结构等方面入手 ,按照“产权明晰、权责分明、分配合理、管理科学”的原则来建立企业的经济组织制度  相似文献   

15.
王志成 《兰州学刊》1998,(2):25-25,5
股份合作制企业是一种产生于我国集体经济发展实践中的公有制企业组织形式,在农村乡镇企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据统计,到1995年底,农村股份合作制企业已发展到了300万家,成了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中共十五大报告指出:“目前城乡大量出现的多种多样的股份合作制经济,是改革中的新事物,要支持和引导,不断总结经验,使之逐步完善”,在国家的纲领性文件中,第一次肯定了股份合作制经济.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目前城乡大量出现的多种多样的股份合作经济,是改革中的新事物,要支持和引导,不断总结经验,使之逐步完善。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劳动者的资本联合为主的集体经济,尤其要提倡和鼓励。”在改革的实践中,越来越多的集体企业出现了向股份合作制转变的趋向。本文拟就这一问题作一些探讨。我国股份合作制的产生股份合作制是在我国集体经济改革的过程中,把合作制与股份制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种新的企业财产与组织形式。它首先是在农村地区兴起,然后又在城市中逐步开始实行。其发展过程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  相似文献   

17.
按照邓小平的经济理论,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要正确看待私营经济,既不要有“恐资病”,也不要犯“崇资病”。私营经济成份姓“资”不姓“社”,判断依据不要把改革开放成败标准和经济成份性质标准混同,市场主体和社会经济基础混同。私营经济的补充地位不能单纯看数量比重,要在不同产业领域有所差别。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私营企业同公有制企业一样要在市场平等竞争中发展,不能靠政府“优惠”生存。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以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  相似文献   

18.
乡镇企业股份合作制,是把股份制引入合作经济,容纳多种经济成份,融合各种生产要素,发展农村经济特别是农村工业经济的一种新型经营管理制度和企业组织形式。各地初步实践表明,乡镇企业推行股份合作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是进一步发展乡镇企业的一个重要举措。然而,在试行过程中,也碰到许多具体问题。不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股份合作制就难以健康地发展并向更大范围内推广,改制后也难以进行较为规范的管理,甚至会产生许多后遗症。一、能否以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命名我们知道,规范的(单一的)股份制与股份合作制不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19.
市场经济究竟姓“社”还是姓“资”在我国争论了几十年。本文认为,讨论问题不能从本本出发,而应从实际出发。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证明经济落后的国家,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后,想不经过市场经济,直接跨过“卡夫丁峡谷”进到社会主义是不可能的。市场经济是通向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我国社会进步不可逾越的阶段。  相似文献   

20.
股份合作制是我国劳动群众在改革开放实践中的一个创造。从一定意义上说,它是在企业制度创新的外部环境尚不完善、各方面改革措施尚不配套、集体所有制企业产权关系普遍模糊等情况下,人们为解决企业发展问题而选择的一种既尊重现实而又充满矛盾的改革形式。原因有三:一是股份合作制企业最初是在我国农村集体所有制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中产生的,其目的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明晰产权,改变以往“一大二公”的传统集体所有制企业财产组织形式,使企业的产权制度安排与其较低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以焕发企业的内在动力;二是股份合作制是在我国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