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从未想过要选择母亲文/林健各人有各人心中所爱、所眷念、所怀念的母亲,不管你日后成了国王或将军,影星或歌星,或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还是沦落为街头卖艺人或盲人乞丐。在本质上,国王的母亲同乞丐的母亲并无高贵与低贱之分,这恰如国王头顶上空的太阳同乞丐头顶上空...  相似文献   

2.
在繁华的呼和浩特市中山西路购物,人们总会在商场门前或者过街天桥的出入口,看到蓬头垢面、衣着肮脏、席地而坐、面前摆放着盛钱盒子向路人讨钱的乞丐。这些乞丐,男女老少皆有,其中尤以做残疾状和带孩子乞讨的居多。  相似文献   

3.
快乐的苹果     
小时候听过一个童话,爷爷讲的。 有个乞丐外出乞讨。第一天,他碰到一个王子。乞丐说:“行行好吧,我一天没吃东西了。”王子说:“我要赶回王宫拯救王权。”王宫发生政变,大臣们杀了国王,王子正赶回去平定叛乱。侍卫们赶走了乞丐。 第二天,乞丐碰到一个富商。乞丐说:“行行好吧,我两天没吃东西了。”富商说:“别挡着我的路,我要赶紧去谈一个大生意。”随从推开了乞丐。 第三天,乞丐碰到个书生。乞丐说:“行行好吧,我已经三天没吃东西了。”书生是乡试的第一名,他正要赶着去京城参加殿试,他觉得自己一定能得状元。书生厌恶地…  相似文献   

4.
何同桂 《老人世界》2008,(12):29-29
母亲采挖蒲公英,都是因为我漫不经心的一句话。去年春天,一个阳光晒得人发软的下午,我回农村老家看望母亲。七十多岁的母亲独自住在一个并不宽敞的小院里。院里没墁砖,但打扫得很干净。靠东墙根刚掘翻了一个二尺多宽的土畦,是母亲准备种一架丝瓜的。这地方她年年种架丝瓜,每到夏秋,绿叶黄花,非常好看。  相似文献   

5.
程刚 《当代老年》2007,(1):22-22
出差从兰州回来,事没办好,领导不太满意,心里挺郁闷。车厢里人少,6个铺位,只有一个人。闲着无聊,拿出手机,跟母亲诉苦,说了一大堆难过的自豪感,母亲听起来有些急,非要来看我。  相似文献   

6.
周末,我带儿子回家看望母亲。推开院门,孩子欢快地喊着姥姥,母亲欣喜地应声,却不能马上迎出来,七十多岁的人了,双腿又骨质增生,动作没有那么麻利。没等母亲站起身,我们已经进了屋。眼前又是那熟悉的一幕:母亲坐在那台陪伴了她半个世纪的缝纫机前,面前堆着针头线脑,旁边放着她的老花镜。  相似文献   

7.
母亲是老好人一个。用不着我宣传,她的好邻里皆知。母亲的热情早已暖透周遭人心,更从不倚老卖老,慈悲的脸上堆着永不打烊的谦卑笑容。只要母亲一走上街,那仿佛太阳公公都出来露脸了!巷道一片蓬勃朝气,传来阵阵“婆婆好”、“奶奶好”的亲切问候。  相似文献   

8.
唐雪元 《老年人》2008,(3):35-35
前不久,我从部队复员后回家探亲。已经有好几个年头没回家了,自然是归心似箭。火车在凌晨才到达家乡的小站,当我提着行李蹑手蹑脚地走进自家院落时,门前的灯骤然亮起,房门随之打开。明亮的灯光下,年迈的母亲披一件棉袄,一脸慈祥地把我迎进屋内。  相似文献   

9.
肖玲玲 《老年人》2006,(10):27-27
在我的老家农村,没有照相馆。但常会有照相师傅背着相机走村串户,吆喝着照相。前来照相的,多是些即将结婚的恶人,或者就是那些面临毕业的学生娃子。乡下人穷,尽管都向往着留个影,但谁也舍不得花那个钱。我们家第一次照相,记得是在我6岁那年。照相师傅进村后,母亲搂着我,父亲拉着哥哥姐姐,在门前的桂花树下拍了张“全家福”。黑白的照片上.我们全家人都笑得合不拢嘴。特别是母亲,乌黑的长辫垂过双肩,齐眉的刘海下两眼笑成了月牙儿。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好看!  相似文献   

10.
论语数字     
“我心中定位的我是一个乞丐,是一个全球最大的乞丐。我祈求67亿人类心中都拥有那种善良,那种责任.那种爱。”  相似文献   

11.
《中国社会导刊》2009,(5):38-38
一位平凡的上海退休母亲,在江苏省江阴市疗养期间,拖着刚做完手术的身体,每天穿着不同的衣服,深夜租车跟踪小乞丐,发现他们被人控制乞讨的悲惨生活。  相似文献   

12.
保红 《老年世界》2013,(13):13-13
四姨是我母亲的亲妹妹,小母亲3岁。她从小就很聪明,特别是她那一双水灵灵的眼睛,人见人爱。不知道的人,根本就看不出她是一个既聋又哑的残疾人。四姨心地善良,她常常把自己穿半旧的衣衫,送给衣不遮体的乞丐,也常常把到嘴的饭菜,送给那些孩子多、吃不饱的母亲,她知道:孩子嗷嗷待哺,母亲吃不饱,哪来的奶水呀。母亲生下我第二天,我还未吃上奶水,母亲就与世长辞了。没有办法,爸爸不能瞅着我活活饿死,就把我送到外婆家,计划把我送人,这样,也好留下一条性命。四姨知道了要把我送人,说什么也不让。外婆气急了,用手和四姨比划着:“不送人,你养啊……”  相似文献   

13.
李子 《老人世界》2008,(8):26-26
我的父亲喜欢侍弄花草,这事我从小就知道,却不知道从哪一年开始,他喜欢上了种树。据母亲告说,我7岁的时候,有一次吃李子,将李子核扔在了门前的小花池里,来年春天,眼尖的父亲看到了一棵与众不同的小苗,再长大些,才发现是棵李子树。父亲非常高兴,夸我从小就知道种树,是个好孩子。从那时起,他每年都要在房前屋后栽几棵树。  相似文献   

14.
别挡住我的阳光□林润瀚读过一则故事:一个富翁看到一个躺在广场上的乞丐,一时起了恻隐之心,问他:“先生,我可以帮您做些什么?”答案令人意想不到:“可以,请您站到一边,别挡住我的阳光。”这要求让我感动。从生活上来说,这个乞丐是穷人,连起码的衣食住行都陷入...  相似文献   

15.
唐厚梅 《老年人》2005,(3):31-31
记不清穿过多少双母亲做的布鞋了。反正在17岁前,我都是穿母亲做的布鞋,直到后来参加工作,去了重庆,才换下布鞋穿皮鞋。 从重庆第一次回老 家,我的脚上是一双锃亮的黑色高跟皮鞋。母亲看着那又高又细的鞋跟,不无担忧地说:“这鞋穿着怎么能让人踏实呢?没踩稳,岂不要摔跟头?”说着,从柜子里拿出一堆布鞋来,有冬天穿的棉鞋,有夏天穿的单鞋。一针针,一线线,依 旧是那么精细。母亲说,每年春节都以为我会回来,所以每年都照旧为我做鞋,谁知我3年才回来一次。说着,拿起堆在我面前的一双双布鞋,翻来覆去地看,然后又默默地放回柜子里。那年的我,没有读…  相似文献   

16.
强求的亲情     
梅子 《现代妇女》2008,(9):41-41
讲述人:艾子,18岁,高中生。 梅子:我最近常常梦见被追赶.追我的竞是一个乞丐。其实。平时我也经常在大街上见到乞丐,我很少给他们钱的,我知道很多乞丐都是骗子。可是在梦里面,那个乞丐很凶,我不给他钱,他就追过来,一直伸着手要,我越是跑.他越追得紧。  相似文献   

17.
有一位慈善家宴请客人,忽然闯入一个乞丐。乞丐很年轻,把手一伸怪声怪调地唱:"当官的,有钱的,可怜可怜我这个要饭的。"慈善家站起来看了一眼乞丐说:"你去后院帮忙干些活,我会付你工钱。"乞丐十分不满,说:"你那么有钱,却不愿施舍,还要我去干活,没门!"说完扭头就走。慈善家不再理睬乞丐,回头招呼客人继续用餐。有客人起身说:"对不起,我想提个问题。您是个名人,刚才那样对待一个身无分文的乞丐,是否有损您的名声?"慈善家严肃地回答了客人:我并不认为那样做会对我的名声有影响,我  相似文献   

18.
父亲是一个勇士。20多年前的一句“我要搬到城市去生活”,就把我们一家五口都带到了城里。勇者无惧,父亲毫不理会亲戚朋友的反对与白眼,说走就走,义无反顾。大家的震怒多于惊讶,或许是嫉妒,七大姑八大姨成天在我家门前探头探脑,风言风语,见到母亲出来就撇着嘴,勉强挤出一丝笑容:“呦,妹子,搬去城里住,风光哩!”  相似文献   

19.
爱情的塔楼哪一块砖不是由金钱堆砌1982年,我出生在贵州省三穗县的一个农家小院,家里还有一个哥哥和妹妹。由于父亲患有严重的风湿病,哥哥初中毕业后就回家务农,成为了家里的顶梁柱。  相似文献   

20.
济州岛见闻     
一、济州无小偷 抵达韩国济州岛的当天,当地人自豪地告诉我:济州是一个“无乞丐、无小偷、无大门”的“三无”城市。以我的经验而论,这是吸引旅游的宣传,对此很不以为然。但经过四天观察,济州岛无小偷、乞丐一说,基本上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