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于打工族来说。想谋求更好的发展,提升自我,换一换沉闷的环境,更重要的是改善经济条件等,都是人之常情。但是,没有经过深思熟虑,没有慎重选择,盲目跳槽,只会陷入泥潭, 难以达到“高升”的目的。那么,成功跳槽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首先,要确认你现在是否应该跳槽,是否有能力跳槽。若真想跳槽了,不妨在纸上列出两个表,问问自己:一、跳  相似文献   

2.
密友小王“跳槽”吃了大亏,悔恨不已:本来在原企业工作月薪3000元;哪知跳槽一次,月薪1000余元;再跳一次,月薪不足1000元。我们常常拿他取笑:“你从‘米槽’跳进了‘糠槽’,原来‘吃米’,现在‘吃糠’……” 小王的教训,就错在跳槽前对应聘的企业缺乏了解,“这山望着那山高”,轻信企业在报纸招聘广告上吹嘘的“高薪”谎言,盲目跳槽,铸成大错。  相似文献   

3.
根据我国《人才市场管理规定》,从今年10月起,一定条件下的国外猎头公司可在中国从事人才中介服务,国人求职有了更大的范围。事实上,随着就业范围的扩大和机会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不再只求拥有稳定的饭碗,而是“哪里有食飞哪里”,在求职中表现出更大的灵活性。这样,对于那些在职人员来说,跳槽的机会会更多,这被形象地称为“鸟式就业”。 “迁徙”进行时 记者在采访中得知,今年进行职业咨询的人数比往年要多,大部分都是已经参加过工作的人,那么,这些准备跳槽或者频频跳槽者到底找到了自己理想中的工作了吗?企业对那些频跳者持什么态度? 毕业…  相似文献   

4.
时下,“跳槽”两字恐怕是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了。如果把招聘和应聘比作“恋爱”的话,那么人才交流部门则是“红娘”了。作为“红娘”都希望“恋爱”双方一见钟情,“跳槽”者如愿以偿。可是,往往却不尽人意。何以好事多磨?招聘者和应聘者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为此,笔者采访了几位在浦东新区从事人才交流工作的同志,从“红娘”的角度来说“跳槽”,这些评头论足或许应验了一句老话“旁观者清”,对“跳槽”者和招聘者如何两厢情愿皆大欢喜不无启迪吧! (一) 他年近半百,稳重老练,是位多年从事人才交流工作的基层领导,有着丰富的经验。说起“跳槽”,他兴奋不已,仿佛立即进入角色。 对于跳槽的背景、根源及其原因,我暂且不论,这里着重谈一下如何跳槽,提高人才交流的成功率。作为“跳槽”者谁不想一举成功,而要马到成  相似文献   

5.
笔者最近从报上读到这样一则消息,杭州某公司为鼓励人才流动,制订了一项特殊政策:本单位只要职工被其他单位看中并被调出去的,奖励5万元;如果其职位比现在提升的,每升一级,再奖励5万元。不久前,该公司一位科长,被调到另一家单位任分管领导,公司果然没有违背诺言,奖励他10万元。这则消息无不让人感慨万千。在“人才流动难”的悲叹声中,在许多“跳槽”员工不为人们理解的时下,该公司的举措无疑为促进人才流动注入了动力,让所有欲“跳槽”而跳不出去的人才看到了黎明的曙光。 近年来,一些单位为避免人才“跳槽”而造成专业…  相似文献   

6.
到人才市场设摊招聘的或是人事主管,或是厂长经理,他们亲自出马物色人才,犹如“伯乐”选“千里马”那样,往往别出心裁,独具慧眼。本文既反映了招聘者对“跳槽”的独特见地,也反映了招聘者对“跳槽”者的各种要求,对“跳槽”者来说不无裨益。 (一) 他五官端正,相貌堂堂,一表人才,且举止文雅,老练稳重。一看便知道是位老人事干部了。谈起“跳槽”,他如数家珍,滔滔不绝。 毫不夸张地说,“跳槽”两字,几乎成了青年人的“口头禅”。人们开始拥有择业自主权,不必象以往那样“吊在一棵树上”“从一而终”,可以自由“跳槽”了。它确实促进了人才流动,开发了人力资源,受到了用人单位和人才的普遍欢迎。就拿我们公司来讲,能在人才市场上找到紧缺急需的人才。有位助理工程师原在国营企业工作,该厂人才济济,技术力量雄厚,他在工厂只能给工程师们当“配角”,轮到他“当主角”,负  相似文献   

7.
被誉为日本四大“经营之圣”之一的世界顶级企业松下公司创始人、总经理松下幸之助,可谓天下闻名。然而,其门下也有“跳槽”者。那么,他是如何对待“跳槽”的员工呢?惯于听取逆耳之言的松下幸之助认为,“跳槽”的员工总是希望到更好、更强、能够充分发挥才能的企业就职,这是有进取心的一种表现,这些人往往已经  相似文献   

8.
在人才流动日益频繁的今天,人才跳槽已是司空见惯的事。但日前,“方正高层人事地震”,周险峰带领PC骨干“集体跳槽”海信;清华同方4员销售猛将转投长城电脑;还有发生在猫人、波司登、青啤等的“团队跳槽”事件……集体跳槽的故事接踵而至,层出不穷,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且呈愈演愈烈之势,成了中国企业界塑造的一道独特风景线。“集体跳槽”成为公众舆论关注的焦点,对人们习以为常的视线和惯有的思维方式形成强烈冲击,并引发了社会对其背后人才问题审慎的思索。 “集体跳槽”甚嚣尘上 “集体跳槽”并不是鲜见和个别的事  相似文献   

9.
1999年10月22日,就杭州商界名人厉玲经理“跳槽”一事,浙江省人才开发中心与《之江晨报》社联合举办“人才流动研讨会”。高等院校、省社科院的专家学者,大型企业集团负责人以及新闻界代表共40余人,从不同角度深入分析和研讨有关人才流动问题。 厉玲跳槽引起轰动的思考 按一般人的思维,人才的”跳槽”尤其是高级管理人才的“跳槽”,不是新单位的高薪诱惑,就是与原单位关系搞僵。然而,厉玲的“跳槽”是在她于杭州大厦购物中心功成名就之后,至银泰百货追求做一名职业经理。对此,在研讨会上大家谈了自己的看法。 省社科院…  相似文献   

10.
时下,“跳槽”盛行,对此,人们早已习以为常,至于如何“跳槽”,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相似文献   

11.
不久前,从南京人才交流会上传出信息,一个年近七旬的吴阿婆从会计师的位置上跳槽。吴阿婆,早年是大学教师,退休后被房地产公司请去做会计师。这次从月薪4000多元的岗位上跳槽、为的是寻找更适合自己施展才能的舞台。 “阿婆跳槽”,听来新鲜。一是佩服  相似文献   

12.
“好马不吃回头草”,是一句古话。如今,“好马也吃回头草”,已不乏其例。 据报载,有一家国有企业,过去由于机制不活,很多技术尖子拿到的工资比普通职工多不到哪里去,致使他们因经济窘迫而纷纷“跳槽”,本企业的效益也随着尖子人才的流失而每况愈下。后来,这家企业改变了用人机制,通过“谈判”实行了“活工资”,按照人才的实力和贡献付其报酬,给其优惠,结果,招揽了不少出类拔萃的人才。同时,他们还不计前嫌,以豁达的胸怀欢迎“回头马”,使原从本企业“跳槽”外流的“好马”终于回  相似文献   

13.
胡锦涛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全体党员、干部都要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真正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  相似文献   

14.
从著名案例前微软全球副总裁李开复跳槽Google,到戴尔公司高层管理人员跳槽联想公司、万明坚带领TCL旧部20多人“转会”长虹,高管“高价”跳槽成为人力资源论题的焦点。“高价跳槽”风潮般遍及IT、电讯、金融、餐饮旅游等各个行业。鉴于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和商业秘密保护,我国在制度设计上欲两全其美,期待已提交讨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秘密法(草案)》能给予我们一个优化的答案。任何制度的设计和选择都是利益博弈的结果,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笔者鉴于“高价跳槽”涉及的多方利益,力图分析其背后的利益博弈。  相似文献   

15.
人往高处走,乃人之常情。为高薪、为发展、为理想的工作环境跳槽已成为现代职场的常态,人们也已从道德的层面接受了跳槽的行为。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更换工作的频率也越来越快。据调查,中国的年轻人几乎平均5年换一次工作。跳槽率水涨船高,因跳槽而引发的纠纷甚至诉讼也日渐增多,这不能不引起跳槽者的注意。跳槽虽是劳动者的基本权利,但跳槽亦有其”道”。  相似文献   

16.
有位年轻朋友,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机关工作。在机关没一年,他感到机关工作太死板太机械,就“跳槽”到一国营厂。在厂没一年,赶上社会上经商办公司热,他又离开厂子自行创办公司。公司办起来不长时间,就因连连亏损而不得不关门。前不久,又回到机关工作的他,回想起这些年的经历,他不无感慨地告诉我:当初年轻气盛志高,但又缺乏经验,遇事欠思量,动辄“跳槽”,结果跳来跳去反跳回原处,真是自己苦了自己! 他的经历和体会耐人寻味,催人深思。固然,改革开放的大潮为年轻人提供了施展才能、大干一番事业的良好机遇。尤其是随着用工制度的不断改革,更为人们自由抉择职业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单位选择员工,员工选择单位,双方都有选择的权利和自由。这是我国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的一大进步,也是用工制度变革的必然趋势。然而.这种选择(特别是员工对单位的选择)应该是慎重而认真的。慎重并不是固步自封,更不是思想保守。慎重是一种成熟的表现。尤其对年轻人而言。这种慎重不仅是对所在单位的负责.也是对自己的负责。  相似文献   

17.
在5月28日熙熙攘攘的献向人群中,有4位高鼻梁、蓝眼睛的“老外”格外引人注目。以前的献血活动,AMECO的德方专家也曾多次报名,但血库没有批准。这次,为了圆“老外”的“国际主义”之梦,血库作出了特殊的决定。4位献血的德方专家,既有“身高马大”的埃格特、瑞柯德、马科思,也有相对瘦小一点儿的费尔。费尔先生是第一次献血,而这第~次就献给了中国人民;马科恩、瑞柯德的献血次数说出来能吓你一跳:马科思十六、七次,瑞柯德四、五十次!4位“老外”献完血,谁也没去休假,而是回到办公室继续工作。记者追踪采访时,他们告诉记者…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着人力资源配置的变化,正在逐步形成以国家计划为指导,以劳动力市场为中介,以社会保障系统为依托的人力资源配置的新格局。这种人力资源配置的改革浪潮同样冲击着机关的深院大楼。机关干部面对人才市场,在为适应市场经济需要而作的人力资源的重新排列组合中寻找自己最佳的位置。调查问卷统计显示,机关中有47.2%的干部不同程度地想调离机关,“跳槽”已成为热门的话题。 一、机关干部“跳槽”的流向 1.干部“跳槽”的主要流向 据统计,市级机关各单位从1991年1月至1993年12月底,离开机关的干部共有1509人,其中到国外留学、学习语言、打工的干部占离开机关的干部总人数的  相似文献   

19.
报载,某县一缺德“秀才”5年间曾在乡镇长位置上两上两下,不久前,县委讨论干部时,又以其“才可补德”为由,又一次把一个镇长的“桂冠”戴在他的头上,结果“好景不长”,他又因在班子中闹不团结,争权争利,再次从镇长的位置上栽了下来。 之所以产生上述用人失误现象,究其原因是“以才补德”、“以才代贤”的错误用人观所致。近一个时期以来,有人借口市场经济就是“能人经济”,提出要敢于使用“两头冒尖”的能人、“两头冒尖”的干部,所谓“两头冒尖”的能人,这里不言自明,既然称为“能人”,“才”的方面肯定不错,因而所谓的缺点,毫无疑问是对干部的德讲的,问题是什么样的缺点,是原则性的缺点,还是非原则性的缺点,含糊不清。要大胆使用“两头冒尖”的干部,就是指要大胆使用“才强德弱”的人,这种似  相似文献   

20.
当今世界,一个优秀的企业决策者对企业发展所起到的巨大作用已为世人认同。因此,“猎头”公司的业务也在蒸蒸日上,据美国“经济学家人才部”(EIU)统计,全球该类公司1995年总额达到了35亿美元,“猎头”们在社会上的地位也有了显著提高。据悉,英国的王族也开始雇用“猎头”,最近英国一家广播公司还就这一题材作了一套电视片,引起了社会舆论界的广泛关注。 几乎每一个大的董事跳槽事件的背后都有一位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