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优化校园网管理机制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高校网络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主要体现在引导形成正确的政治意识、形成优良的校风学风和防范网络沉溺等方面。针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情况和新变化,校园网的管理者必须进一步增强用马克思主义占领高校思想文化阵地的政治意识,提高对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充分发挥网络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鉴于校园网管理机制可能存在的两类缺陷,一方面,需要对校园网管理机制进行优化,加强规章制度建设;另一方面,要动员和依靠师生员工参与校园网管理,建立“引导下的自律管理”模式,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手段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增强校园网对大学生的凝聚力,引导大学生在使用校园网时表现出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的行为。  相似文献   

2.
在文化全球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高校体育文化需要体现更强烈的时代性、民族性和全面教育性,文章阐述了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结构、特征和功能,从体育文化的物质层面、精神层面和制度层面探讨和分析了奥运项目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发展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张文国 《理论界》2003,(4):103-103
校园网的建设无疑是一项衡量高校科研、教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本文从提高学校的竞争力,给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为目的出发,探讨了实现校际间资源共享的校园网建设问题,同时对深化校园网内涵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一、校园网现状校园网一般都是局域网,其系统基本可分为校园网络中心、教学子网、办公子网、图书馆子网及宿舍子网等,目的是建设一个以办公自动化、辅助教学、丰富校园文化为核心,覆盖全校主要楼宇的校园网络。目前,各高校的校园网接入到Internet的方式主要是采用DDN专线或帧中继接入方式。从技术上讲,搭建一个校园网络平台已…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旅游发展在不同时间阶段所产生的旅游地社会文化环境变迁问题进行探讨 ,从时间延展层面上总结旅游地社会文化环境变迁的一般特征和阶段发展模式。社会文化环境变迁的时序特征主要体现在旅游发展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在时间发展上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5.
当前,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高校校园网安全问题异常突出。本文列举了影响校园网安全的因素,介绍了常用网络安全技术,并提出了校园网安全问题解决方案及其网络安全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6.
作为高等院校图书馆文化生存、延续与发展起来的民族高等院校图书馆文化 ,具有普通高等院校图书馆文化的一般特征 ,同时 ,它又有很强的个性和民族特色。本文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对民族高等院校图书馆文化概念内涵的定义进行了探讨 ,并通过探讨 ,提出了民族高等院校图书馆文化建设的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7.
吴婷婷 《学术探索》2012,(11):167-169
本文基于对2011年新出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分析与认识,对高校开设的大学语文课程的性质进行了重新定位,面对经济发展中的母语危机和传统文化流失的现象进行了分析,从宏观层面对大学语文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和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笔者认为,作为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大学语文教育,培养真正具备语文精神和人文素养,培养能传承并发扬中华优良传统文化的优秀人才,这才是当前在母语危机的时代背景下大学语文课程应当肩负起的文化期待。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国内科学文化研究的发展总体上经历了研究起步期、快速增长期和发展稳定期三个阶段。在形式上,研究成果数量增长近似于形成一个S型波动曲线;在研究内容和主题上,学界对于科学文化的内涵和特征的理解经历了从狭义到广义、从宏观研究到微观分析、从科学知识层面到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层面、从自然科学扩展到人文和社会科学的演变,逐步揭示了科学文化的多层次结构和功能特征,揭示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深刻内涵。尽管如此,国内科学文化研究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9.
刘威 《理论界》2007,(9):240-241
当前我国高校校园网事业飞速发展,但随着用户数的急剧增加和业务样式的增多,校园网的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解决这些问题离不开认证技术,IEEE802.1x协议的诞生很好地满足了用户对网络安全性、高效性和低成本的要求,为高校校园网用户认证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文化发展通常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消费性文化,一是生产性文化,其中关乎国家和民族文化原创力的生产性文化是核心,它处于文化体系的枢纽地位。在新的历史阶段,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必须找准着力点,具体来说,一是要从保障公民对文化产品消费选择的自由,转向公民享有自主创造文化的权益,文化自主表达就是文化生产力;二是要找准文化产业竞争力提升的着力点,转变观念,推动我国从文化资源大国迈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相似文献   

11.
宁夏地名特征与地名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名是人类社会历史的产物,是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由聚落—乡镇—城市的真实写照。地名文化源远流长,它既是历史时期人类向大自然拓荒足迹的反映,又是战乱、迁徙、民族融合的写照。随着疆域的易主、国家的兴替、王朝的更迭,地名也在不断变化之中。宁夏深居祖国腹地,其地名特征表现出了边地文化、生态文化、绿洲文化、山地文化及民族文化等特征。宁夏地名是宁夏自然生态与人文历史形成、发展和演变的真实写照,从而也构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地名文化。本文通过对1∶50万的宁夏政区图上1000余个地名分门别类的研究,从更深层面上挖掘出了区域文化的特征,可以为宁夏现阶段行政区划的调整、政区命名等提供参考,有助于当地旅游文化的定位与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因此,本研究对宁夏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支持、参考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文化的复杂性决定了对文化进行类型学研究的必要,在界域层面上,乡土文化和城市文化两种文化类型的二元对立,是当代中国文化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我国当下所进行的文化改革,其本质包含了乡土文化从传统形态向现代转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乡土文化所固有的空间特征、人际关系特征、个体理性特征以及伦理本位特征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个转型过程表现为从封闭同质到开放异质、从"生存理性"到"经济理性"以及从伦理本位到利益本位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校园网内的ARP攻击和防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校园网已成为众多高校教学、办公和学生学习等的重要平台。随着校园网的发展壮大,各种安全问题日显突出,ARP攻击成为校园网中危害较大、防御比较困难的网络攻击之一。文章详细的分析了ARP协议的工作原理,研究ARP欺骗攻击的类型,探讨在校园网环境下防御ARP攻击的难点,并提出了防御ARP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富民思想——齐文化的价值内核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越 《东岳论丛》2006,27(6):210-215
齐国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有着长达800年的辉煌历史,其根源是富民思想的提出及实践。齐国的富民思想从实践层面上看,它是使齐国在短时间内崛起并长盛不衰的主要原因;从理论层面上看,它符合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从文化层面上看,它不仅对秦汉及后世统治者的治国方略有着巨大影响,而且对在中国占据两千多年统治地位的儒家文化也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富民思想是齐文化中的精髓,也是其最具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5.
钟文渊 《天府新论》2004,(Z1):204-207
网络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新形态,高校不能因为网络文化的种种弊端而忽视、回避它,实际上也是不可能回避的.要应对网络文化对校园文化带来的冲击,只有以积极的姿态因势利导,以迎接网络文化带来的挑战.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从全方位入手,以多种形式推进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充分发挥校园网络文化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作用,将校园网络文化逐步建设成为对大学生进行开放的、有针对性、时效性的思想教育的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16.
谢军 《云梦学刊》2008,29(1):154-155
校园网的建设已成为高校基础建设的重要部分,对于提高高校教学科研水平和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高校校园网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而加强高校校园网建设与应用,必须做好五方面的工作:统一认识,加强校园网建设方案的规划工作:加强校园网的管理和维护;强化师生校园网知识的培训,提高应用能力;搭建多元化校园网信息平台;拓宽高校之间网络资源的共享.  相似文献   

17.
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是党中央根据互联网发展的现实,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为出发点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高校要充分认识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准确把握校园网络文化的主旋律,切实加强网络文化的建设和管理,使校园网真正成为传播先进文化,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  相似文献   

18.
毛元晶 《南方论刊》2007,(11):84-85
"文化"是个复杂的社会现象,它是人类社会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综合体,它伴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发展。该文从不同方面对"文化"进行了解读,并对"文化"的内涵、"文化"的演变和"文化"的特征进行了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19.
南京素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因此,故都文化是对南京历史文化总体特征把握的一个重要视角。南京故都文化影响最大的是六朝、明代和民国时期,它们集中反映了当时整个中国文化的特征及其走向。它的价值既体现在历史层面,更体现在现代层面。  相似文献   

20.
随着网络产业革命、文化创新与社会变革的不断协同演进,网络文化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政府、学界乃至社会公众的关注,但是国内外对网络文化安全内涵并没有定论。当前国内外学者对网络文化安全的定义、内容与要素进行了多元的诠释,学界对网络文化安全建设的政策机制、媒介融合、内容分级分类与社会公众素质等发展现状进行了探讨,各国也从国家顶层设计、技术创新与素养提升等层面进行了建设。应在梳理国内外网络文化安全发展建设的基础上,从我国网络文化安全战略要求提出理论构建、战略安排与协同创新路径安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