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伍剑 《当代老年》2014,(8):48-49
炎炎夏日,常感到倦怠疲乏,昏昏欲睡,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夏打盹”。此时吃点紫菜,就可以提神醒脑,赶走疲劳。 “夏打盹”也称为“夏季倦怠症”,是由于在高温环境下,人体大量排汗,钾、钠元素随汗液流失而得不到及时补充导致的。因此,适时补充钾、钠元素在夏季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2.
刘绍贵 《老年人》2011,(1):53-53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处方”,是大众在日常膳食生活中总结出来的食疗经验,意在提示人们:冬季适当进食萝卜,夏季适当进食生姜,对人体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3.
霍雨佳 《老年世界》2014,(12):34-35
传统中医认为,“夏三月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其性为暑”。的确,夏日气温常常在37-39度,大大超出了人体平常耐热的程度。受热时间过长、身体过于疲劳、没能及时补充水分等都会导致中暑症状出现。另外,夏季湿度普遍较高,人体容易受暑湿之邪侵袭而生病。  相似文献   

4.
正立夏到来,意味着炎热的夏季拉开序幕。作为暮春与盛夏的过渡期,立夏前后要格外注意做好各脏器的调养,为盛夏后身心渐入佳境奠定坚实基础。养心神——增静减怒自然界的四时阴阳消长变化,与人体五脏功能活动相互通应。夏与心相通,心阳在夏季最为旺盛,功能最强。立夏后  相似文献   

5.
孩子大量喝饮料有害无益张汤弛赤日炎炎,汗流浃背,人体对水的需要量大大增加。幼儿正值生长发育期,在夏季特别要注意补充足够的水份,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然而,当今的孩子,福窝里生,糖水里泡,不少的已经不再喝白开水了,取而代之的往往是家长误认为能“增长智力...  相似文献   

6.
荀晓霖 《老年人》2007,(8):56-56
夏季,是一年四季中人体代谢最旺盛的季节,也是营养消耗量最大的季节。炎炎夏日里,人体不但要损耗大量的体液,而且要消耗体内各种营养物质,尤其是无机盐类。同时,天气炎热还会影响人的脾胃功能,使胃液分泌减少,消化能力减弱,津液损耗大。可见,夏季的暑热一方面使人体的消耗增加,另一方面又使人的吸收、纳入减少。  相似文献   

7.
执着 《当代老年》2013,(8):48-49
炎热的夏季,气温渐升,日光渐燥,身体各脏器也随之发生不小的变化。夏季要格外注意做好各脏器的调养,为身心健康奠定坚实基础。养心神——增静减怒自然界的四时阴阳消长变化,与人体五脏功能活动相互通应。夏与心相通,心阳在夏季最为旺盛,功能最强。夏季的高温容易引起情绪焦躁,导致心火过旺,引发各种疾病。特别是老年人,受情绪起伏及气候外界因素的影响,发生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的情况并不少见。因此,夏季养心是第一要务。养心要做到“戒躁戒怒”,静养身心,保持内心安静、情志开怀,以降心火。  相似文献   

8.
问:每到夏季,我就会出现饮食减少、全身疲倦、四肢发软、时发低热等症状,夏天过去后才会慢慢恢复。中医说这是“疰夏”。这到底是一种什么疾病?应该如何防治?邵阳市董志锷答“:疰夏”并非指某个单一的疾病,而是指夏三月中,经体质和传媒的相互影响,人体所产生的一系列病证、病象  相似文献   

9.
正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一到炎热夏季,不少人都开始昏昏沉沉地"过日子"。以下四招帮你赶走夏打盹。拳头握紧,放在耳朵斜后方,靠近颈部中央的头骨位置,闭上眼睛,头往后仰,感觉拳头支撑着头部的力量,会有一种放松的感觉,能释放疲惫感。头昏眼花时,用手指头尖端轻轻拍(敲)打头部,是不错的提神法。先敲头顶部  相似文献   

10.
正你或许在电视里见过一颗小小的肾结石是如何征服硬汉的:前一秒,硬汉虎背熊腰的,站得笔挺,突然一下捂着肚子,满地打滚。电视里也许有点夸张,但是肾结石的绞痛还是挺折磨人的。而在我国,肾结石也是一种常见病。夏季更是肾结石的"春天"。高温、相对缺水状态是导致肾结石在夏季高发的因素。高温时,人体大量的水分丢失,此时若摄入的水分不足或液体成分  相似文献   

11.
<正>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维生素还是治疗头痛的"良药",就很少有人了解了。夏季由于气温或其他各种各样的原因,极易诱发各类头痛,此时,我们若能够适当补充些维生素,  相似文献   

12.
高键 《老年人》2005,(8):52-53
中暑和暑湿感冒都是夏季常见的疾病,两种疾病在症状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人们往往分辨不清,容易造成用药不当。所谓中暑,是夏季暑热之邪侵犯人体而发生的一系列病症。人在高温环境中或炎夏烈日下从事劳动和运动,如果没有足够的防暑降温(包括饮水少)措施,就容易发生中暑。尽管有时不在阳光的直接照射下,但环境湿度较高,通风条件差,也容易导致人体中暑。中暑的主要表现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体温升高。有的还出现口渴、胸闷、面色苍白、冷汗淋漓、脘腹胀痛、腹泻、脉跳细弱或缓慢,病情严重者会发生高热昏迷。暑湿感冒是夏季人体突感风邪或…  相似文献   

13.
炎热的夏天里,健身时人们可以穿单薄的衣服,可以裸露出胳膊、腿,可以捧一把清水随意撩在身上,真的好惬意!但是,在炎热的环境中锻炼身体,千万不要忘记预防热疾病。人体体温调节的中枢在下丘脑,在它的控制下,产热和散热处于动态平衡,可以维持体温的正常。在夏季炎热的环境中生活和劳动,肌体代谢加速,产热增加,人体会借助于皮肤血管扩张、血流加速、汗腺分泌增加、呼吸加快等,将体内产生的热量送达体表,通过辐射、传导、对流及蒸发等方式散热,以保持体温在正常范围内。  相似文献   

14.
冻疮是冬季常见的皮肤病,但若能在夏季有效提前预防,就可在冬季免去冻疮之苦。下面几则冻疮夏治方,供选用。  相似文献   

15.
让皮肤美丽一“夏”在7月这个热情洋溢的季节,如若不美丽一“夏”,那可真是太有负于女孩子的如花青春了.气候的变化,温度和湿度的差异,都会对皮肤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在赤日炎炎的夏季,温度上升,气候闷热,极易使皮肤受到伤害。因此,要特别重视夏季皮肤的保...  相似文献   

16.
夏季肠道疾病主要是病菌感染所致,这与饮食卫生密切相关。夏天肠道病多发的原因包括:其一,夏季炎热、雨水多,为肠道致病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适宜的自然条件。其二,夏季人们喜吃瓜果、凉拌菜或冰镇饮品,食品制作过程中稍有不慎,容易造成细菌污染,一旦食用被感染机会将大增。第三,夏季苍蝇大量繁殖,苍蝇携带大量的病原体,到处乱飞,苍蝇在取食物时边吸吮边排泄,会使大量食物受到污  相似文献   

17.
《伴侣(A版)》2016,(3):52-53
人体的嘴唇周围一圈发红的区域叫"唇红缘",它的湿润全靠局部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少量发育不全的皮脂腺来维持,对日趋干燥的低温环境特别敏感,所以出现干燥脱水是很正常的现象,此时补水保湿就变得尤为重要.由于空气湿度小、风沙大,人体皮肤黏膜血液循环差,如果新鲜蔬菜吃得少,人体维生素B、维生素A摄入量不足,就会干燥开裂.  相似文献   

18.
一年四季里,人们最易忽视养生保健的季节是夏季,而人体抵御外邪能力最弱的季节也是夏季。盛夏季节,人们贪食生冷,易致脾胃湿浊停聚,损伤脾胃阳气;夏季动则汗出,人们贪图凉水冲洗或过分使用电风扇、空调等制冷设备,因  相似文献   

19.
榕桦 《老年世界》2014,(15):41-41
炎炎夏日,酷暑逼人。患有高血压的中老年人常会出现情绪烦躁、头昏脑胀、血压波动等症状,若不及时纠正,有的病人还容易因“热”诱发脑血栓、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等。那么,中老年高血压病人如何才能安然度夏呢?专家指出,中老年高血压病人夏季保健应注意以下几点:一要防脱水。夏季天气炎热,新陈代谢旺盛,出汗量也较多。人体在丢失大量水分后,血容量会明显下降,相反,血液的粘稠度会升高,这可能会导致血栓形成,增大了心肌梗死、脑卒中的风险。因此,高血压患者在夏季不管是不是口渴,都要及时补充水分,以利于降低血液粘稠度。  相似文献   

20.
正真丝睡衣的原料是蚕丝,它是一种天然的蛋白质纤维,不仅被赞为"纤维皇后",更被誉为"人体第二皮肤"。与其他纤维织物相比,真丝的纤维结构更为纤细、蓬松,它与皮肤接触时,摩擦性小,贴肤性强,并能给予皮肤轻微、柔和的抚摩感。尤其是夏季,丝绸的冰凉感能增加衣服的舒适性。蚕丝纤维具有优异的吸湿、透湿功能,这是合成纤维不能比拟的。因此,蚕丝能在外界温、湿度变化时进行自我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