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于糖尿病,以往不管是临床医生还是糖尿病患者,都认为得了糖尿病,最重要的是想方设法降低血糖以避免并发症,对血压的控制常常马马虎虎。其实,对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来说,降血糖固然重要,但把血压控制到正常水平更重要。糖尿病患者高血压的患病率为非糖尿病患者的两倍,且糖病患者高血压患病率的高峰比正常人提早10年出现。  相似文献   

2.
胡献国 《当代老年》2011,(11):44-44
血糖非常敏感,在生活中,饮食、运动、睡眠,甚至情绪的变化都会引起它的波动。因此,规律的生活对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非常重要。在临床上,这样的病例数不胜数。有两位糖尿病患者因血糖波动大来调整治疗方法。第一位生活规律,通过2周就把血糖控制稳定。  相似文献   

3.
龙安民 《老年人》2005,(7):56-56
在糖尿病患者中间,有一种错误的认识非常普遍,就是认为只要使用降糖药和限制饮食,控制好血糖就可以了。其实,糖尿病的真正危害,是它的一系列并发症。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统计表明,由糖尿病引发的高血压、冠心病、脑血栓、中风、尿毒症等,是使糖尿病患者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约有95%以上的糖尿病人死于上述这些并发症。因此,专家呼吁,一定要重视糖尿病并发症的防治。一般地说,糖尿病并发症有急性和慢性之分,临床上以慢性者占绝大多数。糖尿病人血液中的糖含量增高,直接导致了血液黏度的增高,使血流缓慢、受阻而形成血瘀。血中的红细胞、血…  相似文献   

4.
《老年人》2003,(10)
对大多数糖尿病患者来说,他们往往片面的把降糖作为治疗糖尿病的唯一途径。须不知,引起糖尿病人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是病菌感染和糖尿病并发症如高血脂、高血压、高胆固醇等。因此,平时做好感染和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工作,是防治糖尿病的重要一环。据国内外学者多年来的研究发现,在降低血糖、防治各种感染、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并发症方面,蜂胶是一种非常理想的天然物质。其作用主要从四方面入手:一、蜂胶中所含有的胰岛素蛋白等多种活性酶,对修复病损的胰岛细胞组织、恢复胰脏的功能有很好的作用,同时,蜂胶中丰富的黄酮类、萜烯类物质,具…  相似文献   

5.
<正>糖尿病专家斯凡特,哈特说:"每天做好一件事就能降低并发症的50%!",血糖控制不好或不测血糖的患者,并发症往往要提前5-10年来临,这件事,指的就是每天测血糖。中老年人抵抗力差,天热血糖就容易波动,尤其是夏天,水果丰富,吃点瓜果一不注意血糖就容易上升,所以老糖友更应该每天测血糖。  相似文献   

6.
正专家介绍许樟荣:解放军306医院糖尿病中心教授、博导、主任医师和《糖尿病之友》杂志两主编之一,国家慢性病预防与控制委员会委员、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委员。有位患者问我:“我这几年都没有严格控制血糖,也没有患上并发症。几个月前看到糖友得了并发症之后才引起重视,我特别注意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可为什么现在反而又查出糖尿病肾脏病变了?”  相似文献   

7.
正糖尿病是一种特殊的慢性疾病,目前还无法被治愈。一旦血糖不能良好控制,糖尿病患者就会出现各种并发症,后果极其严重。但其实很多患者对糖尿病存在多种误解,比如惧怕水果中糖分高,几乎不吃水果;怕多食升高血糖,进食量过少;一些老年人由于活动量减少,导致腹肌收缩无力,胃肠蠕动减弱。除此之外,很多糖尿病患者迷走神经功能异常,胃液分泌减少,易发生胃轻瘫,使胃肠蠕动更加缓慢。糖尿病患者每天需要服用降糖药物,很多药物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糖尿病疾病本身也有可  相似文献   

8.
正在糖尿病的防治中,患者的自我管理十分重要。日前,我院内分泌科先后接诊了一对同患糖尿病的母子,母亲病史长,但无任何并发症;儿子发病仅3年,却已诱发多个并发症。母子俩控糖的效果为何大相径庭?母子控糖,差距明显周女士67岁,有十多年的糖尿病病史。确诊后,她选择接受长效胰岛素晚上睡前注射+口服降糖药治疗,空腹血糖控制在6mmol/L左右,餐  相似文献   

9.
正56岁的刘阿姨前年患上了糖尿病,一年以来刘阿姨的血糖管理做得不错,前阵子刘阿姨惊喜地发现,血糖值竟然回落到正常水平了,医生告知刘阿姨这是糖尿病的“蜜月期”。刘阿姨疑惑,在糖尿病“蜜月期”是否就不需要用药呢?要如何才能延长“蜜月期”呢?对此,记者采访了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内分泌科主治医师陈容平。胰岛功能改善,进入“蜜月期”糖尿病“蜜月期”是指糖尿病患者在发病初期,经过合理的治疗(尤其是胰岛素强化治疗后),  相似文献   

10.
正国医大师吕仁和也是"资深"糖友我国的糖尿病患者一直是一支特别庞大的队伍,糖尿病的发病率常年居高不下,如果血糖水平控制不佳更有可能发生糖尿病肾病等诸多严重并发症。吕仁和老先生是国内糖尿病领域的先行者,他自幼接触岐黄医术,后师从施今墨、秦伯未、祝谌予等中医泰斗。吕老在糖尿病、肾病等领域都颇有建树,提出了糖尿病防治"二五八方案"等新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11.
郑坤华 《老年人》2011,(12):54-54
糖尿病的发生与季节的关系非常密切,每年"寒流"袭来时,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便会发生不良生理反应,如血糖、血压升高,从而生发心肌梗死、脑梗塞和脑出血等。在一般情况下,冬季的血糖要比春秋两季高,而夏季是一年中血糖最低的季节。  相似文献   

12.
《独生子女健康》2010,(3):61-61
23G玻切术,治疗眼底病的至佳“利器” 糖尿病眼病是最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之一,糖尿病引起的双目失明比非糖尿病人高出25倍。一般而言,2型糖尿病刚发现时20%存在糖尿病眼病,8年后50%出现糖尿病眼病,血糖控制不好的糖尿病患者20年后有90%以上出现糖尿病眼病。糖尿病眼病早期无自觉症状,随着病变发展可引发闪光感、视力下降、视觉变形、眼前黑影飘动及部分视野缺损,最终可导致失明。  相似文献   

13.
抑郁从头到尾影响糖尿病
  糖尿病与抑郁症的关系是双向的,糖尿病可继发抑郁症,抑郁状态又影响着糖尿病的病情控制和生活质量,进而加速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国外文献报道,糖尿病病人有60%~75%伴有抑郁情绪,其中10%~35%为重度抑郁。糖尿病抑郁易被忽视,只有病情严重,甚至出现自杀念头或行为时才被发现。就糖尿病而言,沉重的精神压力、不良情绪不仅会使血糖升高,降低治疗的依从性,还会加速心、肾等并发症的发生,对病情的预后不利。反之,血糖控制不好,病情加重,又会导致病人精神痛苦、悲观等,加重他们的抑郁症状。因此,及早发现糖尿病患者的抑郁情绪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4.
健康资讯     
《女性天地》2011,(6):62-62
两个指标判断"糖尿病前期"糖调节受损期也被称为"糖尿病前期",由于这个阶段患者没有症状显现或症状表现非常轻微,所以我们可以根据以下两个指标来进行判断,即空腹血糖(FPG)和餐后2小时血糖。如果空腹血糖数值在6.1~7.0之间,餐后2小时血糖在7.8~11.1之间,既可确定为糖尿病前期。  相似文献   

15.
柳辉艳 《老年人》2013,(12):52-52
一、注意监测血糖。冬季天气寒冷,有些糖尿病患者不愿出门上医院检查,这种做法是不对的。糖尿病患者在冬季更应加强血糖监测,这是因为冬季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会发生改变,再加上天气寒冷,容易导致血糖的波动,如果能经常监测血糖,就能及时发现问题并作出相应的调整,具体多长时间监测一次,可根据患者的情况听取内分泌科医生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50多岁的黄女士患有糖尿病10余年。近两年,她的视力逐渐下降,原以为是年纪大了得了白内障,到医院检查却被告知患上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患者比普通人容易患各种眼病,比如麦粒肿、结膜炎、角膜炎、泪囊炎、白内障、角膜上皮剥脱等,还可能出现糖尿病视神经病变、糖尿病性眼肌麻痹。眼科手术以后出现伤口愈合不良、出血多、角膜水肿、角膜上皮损伤、眼内炎等并发症的危险也相应增加。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简称"糖  相似文献   

17.
李惠明 《老年人》2013,(2):53-53
新春佳节将至,阖家团圆,儿女绕膝,少不了吃吃喝喝、打牌下棋、走亲访友、迎来送往,生活规律很容易被打乱,糖尿病患者也常忘记吃药这回事。以往这个时候,因不注意控制血糖,发生酮症酸中毒、心血管事件等急症的患者屡见不鲜。那么,糖尿病患者如何在春节期间既享受美食,又稳定血糖呢?  相似文献   

18.
<正>糖尿病被称作"沉默的杀手"、"甜蜜的负担",是一种令人身体虚弱、医药费高昂、伴有严重并发症的慢性病,好发于四十岁以上中年人群。据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DF)《糖尿病行动呼吁》显示,中国已成为世界糖尿病第一大国。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如何才能让忽高忽低的血糖回归正轨、不再出轨,恐怕是糖友们最想了解的问题了!早防早治,拒做糖友糖尿病是一组以血浆葡萄糖(简称血糖)水平升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群,中医又称"消渴症",它与机体  相似文献   

19.
血糖检查     
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 (Glu)。空腹血糖达 6 0~ 7 0mmol/L(毫摩尔 /升 ),即 110~ 126毫克 /分升时,即为血糖过高。糖尿病患者血糖高于 7 0mmol/L。   测定血糖一般都用血浆或血清。现在有的糖尿病患者自己备有微量血糖测定仪,应按说明书操作,最好在空腹状态下检测。测试用的试带要妥善保存,防止过期和失效。特别是自己从手指头取血,要严格消毒,防止细菌或病毒从针刺伤口进入身体。   除了糖尿病可引起血糖升高外,还有一些其它疾病,例如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肝硬化等也可引起血糖增高。此外,…  相似文献   

20.
老年糖尿病早期症状常不典型,多以并发症为其首发症状,胃麻痹便是常见并发症状之一。这是因为糖尿病人体内血糖升高,糖代谢加强过多地消耗维生素民,造成维生素B;的缺乏,进而导致神经营养阻碍,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而影响胃动力,引起胃麻痹。在50岁以上的隐匿性糖尿病人中,胃麻痹的表现往往是仅有的症状,对早期诊断糖尿病有重要价值。糖尿病性胃麻痹造成的消化吸收障碍,还会导致患者营养不良和贫血,继而加重糖尿病病情。要从根本上治疗糖尿病性胃麻痹,关键在于及早控制糖尿病,使血糖降至正常范围。其次,要注意蛋白质、维生素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