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周膺 《现代交际》2008,(3):30-30
程颐是一代重儒,严毅庄重,很拘泥于礼仪。有一次年幼的皇帝折了根柳枝,他就说,正当春和之时,万物生长,不可坏了天地间的和气。苏轼自由旷达,琴、棋、  相似文献   

2.
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中这样说: "像苏东坡这样的人物,是世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 "他具有一个天才所具有的深厚和广博,苏东坡像一阵清风一样度过了一生,虽饱经忧患,却始终不失其赤子之心."各类语文教材都把苏轼作品作为重要篇目,因此,感悟苏轼人生,对赏读教学苏轼作品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正司马光生性不喜华靡,素以俭朴自守。在洛阳编修《资治通鉴》时,住在城郊西北一个小巷中,居所极为简陋,仅能挡风遮雨。夏天为避暑热,他请工匠挖地丈余,用砖砌成地下室,读书写作其间。大臣王拱辰当时亦居洛阳,所建宅第凌天高耸,最上一层称朝天阁,洛阳人戏称:"王家钻天,司马入地。"邵康节则打趣说:"一人巢居,一人穴处!"司马光不收任何人送给他的礼,就连皇上的赏赐也不受。仁宗皇帝临终前立下遗诏,赐予司马光等大臣  相似文献   

4.
世人熟知苏轼号"东坡居士"。其实,在他人生的前四十个岁月中,他只是"苏子瞻"。真正让这个大文豪在人至中年摇身变为苏东坡,并且完成其人生中最重要作品的原因,是乌台诗案之后的黄州生活。这四年的生活,完成了"苏子瞻"向"苏东坡"的转变。本文详述苏轼的"子瞻"生涯与"东坡"生涯,以及他人生中这场盛大的"突围"与华丽的转身。  相似文献   

5.
东明老师:我和爱人结婚10年了,孩子都已经5岁了,我一直觉得他很可靠,可最近我发现他和女同事有了暧昧关系……我通过调查,这个女人是他们单位的,已经离过三次婚了,还比他大六岁,后来他也承认,一边说一边抽自己耳光,说自己不是人,对不起我和孩子,可是就跟毒品一样,他明知道不好,就是戒不掉,还说让我帮帮他。  相似文献   

6.
正苏东坡受到皇帝赏识时,他的书法华丽且得意。因为他是一个才子,才子总是很得意的。苏东坡原来是翰林大学士,后来因为政治原因,朋友都避得远远的。当时他的朋友马梦得,不怕被牵连,帮苏轼  相似文献   

7.
一个旅人,行走在路上。在一条大河旁,他看到了一个婆婆,正在为渡水而发愁。已经精疲力竭的他,用尽浑身的气力,帮婆婆渡过了河。结果,过河之后,婆婆什么也没说,就匆匆走了。旅人很懊悔。他觉得,不值得耗尽气力去帮助婆婆,因为他连"谢谢"两个字都没有得到。哪知道,几小时后,就在他寸步难行的时候,一个年轻人追上了他。年轻人说,谢谢你帮了我的祖母,祖母嘱咐我带些东西来,说你用得着。说完后,年轻人拿  相似文献   

8.
正读苏轼文集,发现这位北宋大文豪对于种树居然颇有心得。苏轼从小喜欢种树:"我昔少年时,种树满松冈,初移一寸根,琐细如插秧。""老翁山下玉渊回,手植青松三万栽"。"三万栽"虽然是夸张的修辞,足以表达喜爱之情。"故山松柏皆手种,行且拱矣归何时?"满山青青的松柏,寄托着苏轼的乡愁。少年时种下的三万株故山松柏,自此后,在苏轼的人生旅途一路青碧。陕西凤翔。签书判官和他挚爱的夫  相似文献   

9.
正1苏小天的样子,我只看一眼就记住了,那种深刻的印象来自于他花花大少的松松垮垮的气质。在一家叫"向日葵"的酒吧,和一帮朋友喝酒喝到醉,没有人肯送我回家,我扯住其中一个名叫苏小天的男人不放手,尽管我跟他并不熟,但我还是说,我要你送我回家!他打着哈哈说,我该去买彩票,这么多人,你干嘛选中我?  相似文献   

10.
李光辉 《职业》2008,(2):49
兴趣是人们爱好某种活动或力求认识某种事物的倾向.它可以直接转化为动机,成为人们进行某种活动的推动力.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宋代大文学家程颐也指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近代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  相似文献   

11.
嘘!严肃点     
□迫不及待托尼在太太死了以后,简直伤心得不得了。举行葬礼时,他悲哀得几乎崩溃,在坐车回家的路上,他全身因过分悲伤而抽搐着。"好了,好了,托尼,"他的朋友安慰他说,"事情没有那么严重.虽然现在确实令人伤心,可是说不定半年以后,再遇上漂亮的女孩子,你又会再结婚的。"托尼听了,异常愤怒地向他的朋友吼道:"再等半年!那怎么得了,我今天晚上怎么过?"□宁愿少收伤心的寡妇和一位朋友缅怀她刚去世的丈夫:"我丈夫生前待我很好,我很怀念他。他买了五万美元的人寿保险,指定受益人是我。不过,说实在的,如果他能够复活,我愿意…  相似文献   

12.
1982年11月10日,苏联最高领导人勃列日涅夫猝然去世.中国派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黄华作为"特使"参加其葬礼.在中苏间人员往来断绝了十七八年的情况下,这个"大举动"在国际上立即引起了广泛关注,被称为"邓小平对苏共新领导发动的一次'葬礼外交'".  相似文献   

13.
《伴侣(A版)》2013,(5):66
你手中的白马王子或许你是千辛万苦"擒来"的,但别以为这样就可以一劳永逸了。沉浸在幸福中的女人一定要知道这十条在恋爱中容易产生的错误心理,帮你好好调整你的爱情观。1.万夫莫敌"帮夫运"你跟他在工作上是最佳拍档,"鱼帮水,水帮鱼",你没了他难过日子,他没了你也难创事业高峰。所以你暗忖,除非他脑袋坏了,才不想跟你认真。  相似文献   

14.
割草男孩的故事一个替人割草的男孩打电话给一位陈太太说:"您需不需要割草?"陈太太回答说:"不需要了,我已有了割草工。"男孩又说:"我会帮您拔掉花丛中的杂草。"陈太太回答:"我的割草工也做了。"男孩又说:"我会帮您把草与走道的四周割齐。"陈太太说:"我请的那人也已做了,谢谢你,我不需要新的割草工人。"男孩便挂了电话。此时,男孩的室友问他:"你不  相似文献   

15.
家有儿女     
下班一回家,儿子就迎上来对我说:"爸爸,我今天做了两件好事,第一件好事是帮你洗了双袜子。"我笑道:"那第二件呢?""第二件是帮妈妈也洗了一双袜子。"我听了哭笑不得,这小子,洗两双袜子就算两件好事?不过为了不打消他的积极性,我便对他说:"好,真是乖儿子,星期天爸爸带你去吃大餐。"儿子听完先是一喜,然后又小声说:"爸爸,今天我还做了两件坏事,第一件坏事是我把你的一只袜子弄丢了。"我估计是这小子到阳台上晒袜子时掉到楼下了,既然弄丢了就算了,于是又问他:"第二件错事呢?是不是把妈妈的一只袜子也弄丢了?"儿子摇头道:"不是,第二件坏事是那只弄丢的袜子把马桶堵住了。"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人死为大",为死人所办的仪式活动称为"葬礼"。葬礼所包含的一系列丧葬仪式都是民族文化精髓的表现形式,历来都是人们极其重视的。丧葬不仅反映了社会发展的水平和程度,同时还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但随着城市化的进程,社会进一步的分工,无论农村还是城市传统丧葬文化都在不断简化,并且被赋予新的意义,功能也相应发生了变迁。  相似文献   

17.
交浅不言深     
正我常遇见这样两类人。一类是你才和他见两次面,没说过几次话,彼此一点都不了解,他却和你开很过分的玩笑,说一些在他看来很搞笑实则庸俗无比的话。这种人口才其实并不好,可非要当众展示一下自己所谓的幽默,他不了解你却开你的玩笑,不管你爱不爱听。另一类人是你刚刚和他相识,他就仿佛把你当成了老友,当成了知己,把他所有的烦恼愁绪以及梦想抱负都告诉你,还有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包括他对某事某人的评价、他知道的一些绯闻等。我也很反感这类人,相交不深,何必讲这么多呢?苏轼曾说过:"交浅言深,君子所戒。"也许有人说这样做与做人要光明磊  相似文献   

18.
我老家在山西一个很偏远的地方,出了门就是山,我家兄妹多,小时候,我最大的奢望就是能吃饱肚子。1990年,我认识了周德亮,他与我父亲在一个矿上挖煤,经常到我家来帮父亲干活。周德亮嘴巴很甜,他叫我父亲"干爸",叫我母亲"干妈",对我则一口一个"妹子"。父亲不在的时候,他就与我聊天,讲得最多的就是山外的故事。他告诉我,他25岁,山东日照人,家里有四间大瓦房。他还说有机会一定带我到山外面去看看。有一天,周德亮突然说要我嫁给他,我心口"怦、怦"乱跳,我也挺喜欢他的。那年春节,周德亮给我父母留下  相似文献   

19.
正我曾在电视上看过一个相亲节目,一个女嘉宾出场时说,她对男生的要求是能"解决问题而不是提出问题"。主持人问她是什么意思,她说,她是开酒吧的,每天都要看酒吧要熬夜,她前男友总是会说她,让她少喝点酒少熬夜对身体不好,她就问他,我不去看酒吧你能帮我看吗?或者你能找人帮我看吗?或者我不开酒吧了你能养  相似文献   

20.
两个人争吵,告到法官朱哈那里。原告指着被告说:“他背着很重的东西,从肩上掉了下来,要我帮他扶上去。我说要付工钱的,他说‘没有什么’。我马上帮他把东西扶到肩上。现在,我要他付给我‘没有什么’!”朱哈想了想说:“你告得有道理。你来,帮我把这本书拿起来!”原告走过来帮朱哈拿书。待他拿起书,朱哈突然问道:“书下面有什么?”原告说:“没有什么。”朱哈一本正经地说:“好,你就把‘没有什么’拿去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