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纪律严明的组织,存在严格的组织内规定来约束每一个党员是合理且必要的。但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日趋推进,"法律"和"党纪"两条"铁轨"上运行的机制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交织和碰撞。而"双规"制度作为党内法纪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在实践中也产生了相对应的问题和缺陷,本文就是以法治建设为视角,探讨"双规"制度的存立与废止。  相似文献   

2.
常言道"闻香识女人",这儿则说"观内裤识男人".告诉你,每一个男人都不自觉地有他生活上的惯性,从男人最不经意、最隐蔽的内裤和穿内裤的习惯你就能了解他们.  相似文献   

3.
电影速写     
相关影片介绍《春光乍泄》:拍摄于1996年,获得了当年法国第50届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影片中两个主人公,都没有固定职业,处于社会边缘,他们以异乡者的身份进入了一个陌生的都市。现代都市中的动荡、喧嚣和暴力直接构成了对他们生命的威胁。而生活上,他们又极其不稳定,只能像常青藤一样攀在其他同性恋者身上。他们的栖身之所,仅仅是一个窄小的房间,里面堆满了器物,窗外便是笔直的铁轨和奔驰的火车。局促和恶劣的环境,加剧了他们的边缘人身份,导致了他们情感父系的波动起伏,同时也构成了对现代都市人生存空间的隐喻。  相似文献   

4.
《现代交际》2006,(5):57-57
《春光乍泄》:拍摄于1996年,获得了当年法国第50届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影片中两个主人公,都没有固定职业,处于社会边缘,他们以异乡者的身份进入了一个陌生的都市。现代都市中的动荡、喧嚣和暴力直接构成了对他们生命的威胁。而生活上,他们又极其不稳定,只能像常青藤一样攀在其他同性恋者身上。他们的栖身之所,仅仅是一个窄小的房间,里面堆满了器物,窗外便是笔直的铁轨和奔驰的火车。局促和恶劣的环境,加剧了他们的边缘人身份,导致了他们情感关系的波动起伏,同时也构成了对现代都市人生存空间的隐喻。  相似文献   

5.
有些伤害,离得越近,伤得越深。在孩子的眼中,父母就是他们那片小天地的中心。有时,来自父母"无意识"的伤害,看上去皮肉完好,伤的却是筋骨心脉,很多年之后仍然隐隐作痛。电视剧《金婚》里面,佟南方因为儿时父母把她送离身边,佟多多因为父母无意间的忽略,姐妹俩长大成人之后都带着沉重的心结。历经多少次哭泣、争执、伤害别人或者伤害自己,才终于平复了那道伤痕。但这中间,究竟失落了多少美好和年华,最终还是冷暖自知。生命的轨道永远是朝着前方,有的时候,为了更好地向前,我们必须停下来,把后面那些散落的铁轨一点点地衔接上,才能从过去与父母那令人沮丧的关系模式中解脱出来,发现一个充满自信、力量和情感独立的新世界,得到最终的自由和幸福。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技术发展带来的信息大爆炸,让现在孩子们的知识迭代更加快速,心智也普遍比较早熟。对于如何与朋友相处,他们早已开始有一套不同于父母的规则。探讨儿童社交,已经不再是一个"父母教授—孩子学习"的单向过程,而需要父母随时跟上孩子的脚步,双向平等地交流。离孩子们的世界越近,才越能了解他们,也越能有效地帮助他们。最近,我偷偷潜入群里采访了儿子作业小组的同学,问他们现在交朋友最害怕的是什么?他们给了我一个很新鲜的回答:"崩人设"。  相似文献   

7.
李晓 《金色年华》2010,(11):79-79
21年前的一天凌晨,一个年轻男人躺在了山海关的铁轨上,一辆呼啸而来的火车碾轧过他的身体。那天,正好是他25岁生日。  相似文献   

8.
2003年2月20日上午11时,南京市某公司职员张勤在沪宁线上企图卧轨自杀,千钧一发之际,一名民警冒着生命危险强行把她拉下了铁轨。这位人们眼中的"幸福女人"为何自杀?张勤的哭诉终于使真相大白:原来是"模范丈夫"制造了一出"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的悲剧!  相似文献   

9.
徐琪 《职业》2009,(29)
他们是普通的技能工人,他们互不相识,但是,他们却都有着同样一个光荣的名字--"国庆".在新中国建立60周年之际,他们为自己名字自豪的同时,也在各自的岗位上踏实努力奉献着,用最朴实的方式向新中国60周年献礼.  相似文献   

10.
陪伴老谢最长久的不是家人,不是同事,不是至亲,而是一个个"老伙计",他们就像老谢的"标配"一样,一直伴其左右. 在老谢的办公室里,记者见到了他的"老伙计"之一:工装.记者看到,在进门左手的墙上,整整齐齐地挂着4件工装,有的工装上未曾洗去的油迹仿佛诉说着老谢工作的繁忙.  相似文献   

11.
过去,每当提及中国的商帮, 最容易让人想到的就是"晋商"、 "徽商"和"潮商"。以前说,有麻 雀飞的地方就有晋商,这正代表着晋 商繁荣的年代,而"无徽不成商"开 始叫遍天下的时候,则是徽商势力达 到鼎盛的写照。许多老百姓手口相传 的通俗叫法,恰恰说明了在中国历史 上的三大商帮,给人们留下的印象是 多么的深刻和久远。而如今,一提到 中国最会赚钱的商帮,人们脑中头一 个闪现的一定会是足迹遍及五湖四 海、在中国大地上创造出一个又一个 经营神话的"浙商"。他们"白天当 老板、晚上睡地板"的吃苦耐劳的创 业精神,他们"没有机会的地方创造 机会、有机会的地方抓住机会"的抢 占市场的超人能力,他们"一有土壤 就发芽、一有阳光就灿烂"的强大活 力和生机,他们让"每一寸土地都有 铜板在跳动"的巨大创造力和商业智 慧,不仅为无数的人们所津津乐道, 更让许多人为之叹服。  相似文献   

12.
甄皓 《职业》2012,(31):34-35
最近网上有一种说法:"70后上班又加班,80后上班不加班,90后干脆不上班。"这句话的偏颇,惹恼了80后和90后,他们愤愤不平地说:"老一辈总是看我们年轻的不顺眼,我们不能不服从老板,经常加班到很晚。"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喜欢上班,经常加班甚至会加剧他们"厌恶上班"的心理。前几天与几个年轻朋友聊天,发现他们几乎都有"厌恶上班"的情绪,他们认为"上班是世界上最痛苦的事""下班赶紧逃离"是他们的心声。这差不多也是压力较大的企业年轻职工的共同的心态,只不过轻重程度不同而已。  相似文献   

13.
英国:两个呆子好婚姻英国人说,维持婚姻不难,只要一个人做呆子。如果两个人都做呆子就再好不过了。只可惜把两个呆子凑在一块儿,是一个比建金字塔还要伟大的工程。英国有一对夫妇,结婚38年,相敬如宾,从未发生口角,但他们彼此并不了解,丈夫吃了38年自己并不爱吃的面包皮,却不知道妻子最爱吃面包皮;妻子吃了38年自己并不爱吃面包瓤,却不知丈夫最爱吃面包瓤。他们互相礼让,把自己最爱吃的部分让给对方"享受",就如此地错了38年,也美满了38年。可是,从第39年起,他们都"聪明"了,可就在这一年,他们离了婚。法国:好事不能太好一…  相似文献   

14.
地址:http://blog.sina.com.cn/u/1234163311"执子之手,与子皆老",还是人类最美丽的盼望。法国的一个养老院里,热热闹闹地举行了一个创世界纪录的婚礼,新郎与新娘都是平凡的人,婚礼的方式也并不特殊,最不寻常的只有年纪而已。新郎96岁,新娘92岁,他们  相似文献   

15.
正复旦大学研究生吴恒赴"全球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宁夏西吉县的三合村三合中学支教。有一天,他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字,同学们纷纷指出他的字写错了,他很惊讶,询问原由,原来是班上学生使用的大部分都是盗版字典,他们一直把错误的字当成  相似文献   

16.
在一个单位或部门,你如果"最"率高:工作最好、学历最高、最勤恳、最能干……就能引起上司的注意,从而就比别人升职快些.近年来,中央电视台的几位主持人陆续跨入政界:张政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席助理,王志挂职云南丽江市副市长一年,周涛被正式任命为央视文艺中心副主任.分析他们的升迁之道,人们可以发现,"最"字是他们升职的重要秘诀.  相似文献   

17.
正夫妻之间是一个互动的关系,一旦有一个朝着好的方向转变……他最受不了妻子的地方,就是她太强势。上回他和朋友在一块儿喝酒到深夜,结果她竟然找过来,把桌子掀了!"你就没有一点儿女人的温柔。"他吼道。"你这个样子,还想让我对你温柔,做梦!"她回敬了一句。她最忍受不了他的酗酒,为此,他们总是相互指责和抱怨,都觉得继续走下去太艰难。可如果离婚,孩子怎么办呢?他试探性地问儿子:"爸爸妈妈分开好不好?"儿子说:"不好!"  相似文献   

18.
俏然 《老人天地》2008,(12):18-20
丁嘉丽质朴大方的表演风格为她赢得了"平民影后"的美誉。鲜为人知的是,丁嘉丽却有着《红灯记》中李铁梅一样的特殊家庭:她是被母亲收养的,而母亲也是被外婆、外公收养的,一家三代人完全没有血缘关系,是命运让他们走到了一起。然而,在这个特殊的家庭里,却不缺乏世界上最深沉的爱。丁嘉丽动情地说:"我们这个家庭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家人给了我太多太多的爱,他们的爱是那么博大厚重,我这一生都报答不了。"  相似文献   

19.
记忆真相     
1、我要查清楚真相一条废弃的铁轨通往森林的深处。我们三个人站在森林的入口处,除了我和妈妈,还有我的同学顾晨。他告诉了我有关那个地方的故事。顾晨指着铁轨的远方对我说:"向前一直走,那里便是交换场所。"那个场所专门供人交换,却不是一般物品的交换。人们在那里交换的东西涉及金钱、健康、美貌,甚至生命。正因为如此,它才显得那么神奇。我和妈妈走了进去。噢,是的,我忘记说了,我的妈妈是一个智障,她只有五岁孩童的智商。从我记事起,我便生活在妈妈的梦魇中。并不是说  相似文献   

20.
杨传庆 《国学学刊》2021,(2):106-114
由于语言上的差异,以中国词体为模板"依样画葫"是朝鲜半岛文人作词最直接的方式.不过,半岛文人在"依样"之时,在声律、词句乃至词调上对词的体式不断突破,并且不无创格,甚至出现新的样相.他们有着打破中国词体格律的自觉,不以声音有异为患,肯定东方音声,在创作上不断地突破词体矩矱.此外,朝鲜半岛本土乐曲、文体与词体的交触互动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