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吃斋     
那是一段微微有些慌张的日子。白天是这样那样的工作,晚上是这样那样的酒吧,深夜是不肯回家的无奈。都说寂寞的人是可耻的,但没有珍惜你的男人,不寂寞又如何?男子是有的,却都只盼着一场游戏,爱还没来床已经放好。看着身边一个个男子,有如看到一张张备好的床,寂寞便越发深了起来。这个年代,所有的人都怕爱。于是,那段日子便迎合朋友的情义,夜夜歌舞升平,要么喝酒,要么相亲,总之是酒肉之夜。纵是有相看欢喜的男子,也不敢一眼认了就是他。男人的眼神是一样的,所以,我看不到他们的心,只看得到他们的床。这样的情形,除了玩,再无选择。男与女,来了…  相似文献   

2.
正——梦中你孤独无助的眼神,将我的怨恨彻底击碎。我想,我已经原谅了你。我走在那条平常而萧瑟的路上,洒水车刚过去没多久,地上阴冷潮湿。整个城市泛着灰白色,沉浸在恍惚混沌间。踢到一个空罐子,听着咣啷的滚动声,突然难过了起来。脆弱就是这么不堪一击,甚至没有触碰,就已经垮塌了。有人对我说,男人都是一样的,除了领带的颜色不同。  相似文献   

3.
回家探亲,给父亲带来一部智能手机。父亲一个人在乡下生活,尽管岁数大了,可他依然每天在地里忙碌着,像一只不停旋转的陀螺。  相似文献   

4.
<正>第一讲:实话实说主讲人:张女士儿子小哲已经上初中了,他学习成绩很好,但性格十分内向,似乎觉得跟人交流是一个沉重的负担。他在家里也很少说话,最多是用眼神或者动作表明他"知道了"。  相似文献   

5.
我的一个老乡在一家私营的机床厂打工,每次见着,他都是一手的黑油灰。他说:“特别难洗。但只要回家见老娘,我都是拼命洗干净了再回去的。”我问他为什么,他说他的妈妈只知道他在县城打工,但不知道他有多苦。他每天要上十几个小时的班,做的全是重体力活。第一个月送钱回家的时候  相似文献   

6.
有一个年轻人特别信仰上帝,他相信上帝肯定也会在他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并帮助他。 一次,这个人所在的村庄发了大水,所有的人都被淹在水中,这个年轻人也在水中漂浮着。  相似文献   

7.
马德 《现代交际》2005,(3):60-60
多年前有一个鞋匠,在小城一条街的拐角处摆摊修鞋,寒来暑往,也说不清有多少个年头了。 有一个冬天的傍晚,他正要收摊回家的时候,一转身,看到一个小孩在不远处站着。看上去,孩子冻得不轻,身子微蜷着,耳朵通红通红的,眼睛直愣愣地盯着他,眼神呆滞而又茫然。  相似文献   

8.
朱晶晶 《职业》2022,(5):15-17
一个钢筋工背后会有什么故事呢?宋德强,现为中启胶建集团有限公司一名高级技师. 年轻、精瘦,是宋德强给人的第一印象.看不出来,34岁的他已经在工地上干了17个年头,大大小小的项目已经做了几百个.他从一名普通的钢筋工一步步成长为高级技师、全国技术能手,他能让钢筋的损耗率降至1%,每年为公司节约成本300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9.
[典型案例] 能把人逼疯的唠叨 李建和吴芳结婚十年了。最近,吴芳辞职回家后就像变了一个人,嘴巴总是闲不住,喋喋不休说个不停,甚至还跟老公订下夜聊的规定。如果李建不跟她讲,她就又闹又吵。李建快崩溃了,他已经连续一周彻夜失眠,他觉得自己如果不离婚,两人只会一起走向毁灭。  相似文献   

10.
《伴侣(A版)》2014,(1):48-48
正一个年轻人,家里很穷,他和母亲生活在一起。年轻人很信佛,总是虔诚地对待佛,而对母亲的劳苦很不以为然。母亲为了生活总是披星戴月地劳作。年轻人不屑劳作,一心追求着他心中的佛。过了一段时间,年轻人听人说远方山里的寺院有一个老方丈知道佛的真谛。年轻人涉水攀山,千里迢迢来到了寺院找到老方丈。老方丈告诉年轻人,肯为你光脚开门的人,就是你欲找的佛。  相似文献   

11.
一天到晚叫什么啊,叫啊叫的,烦不烦啊!高强冲着他父亲喊了句,这是他和父亲的又一次争执。然后,高强拉着记者在工地旁一块人少的水泥地上聊了起来。高强刚过19岁生日,瘦瘦小小的样子,一眼看去,既不高,也不强。他是两个月前从南康市老家来南昌的。矛盾的选择:也许打工比读书强高强的高考成绩很一般,用他父亲老高的话说就是老子看几年书也不会得这点分。对于那种民办大专院校,老高和高强都没多大信心,读了肯定不一定有用。于是,老高决定带儿子出来打工。老高,已经在南昌做了十来年的农民工。这次,他把高强带到自己做事的工地上打杂,顺带学点手艺。  相似文献   

12.
张军霞 《伴侣(A版)》2014,(12):21-21
如果可能,身为儿女的我们,在空闲的时候,不要仅仅是打打电话,还是多回家看看父母吧。孤单的他们在电话里向儿女报告着平安的消息,其实,却走在去医院看病的路上,或者正无助地躺在病床上……  相似文献   

13.
信箱     
年轻人为什么喜欢说我老了就像刚刚进入大学时,一位师兄在迎新聚餐上,叼着香烟,深沉地说:我们已经老了,世界现在是你们的了。当时他也不过才20出头,明明长着一张娃娃脸却非要装沧桑。到后来,这样的  相似文献   

14.
没有最艰难,只有更坚持。他出生在常州,家境贫寒,相貌平平的他只读到初中毕业。没有学历、没有技术、没有本钱,他只得在粮管所谋了一个保管员的工作,但还是没有逃脱下岗的命运。此后,他接连找了两个月的工作都没有着落,连买米的钱都要向父亲借,令他沮丧的是从父亲那里只拿到了一点泡  相似文献   

15.
龚学明的诗歌大都反映现代人的迷茫、无助、空虚和希冀,包含着对生命哲学的别样顿悟。他的短诗《白色的江鸟在冰河上飞》通过白色江鸟这个意象表达他对生命的沉思,悖论构成了这首诗的基础,诗歌把相互矛盾的意象组合在一起,折射出自然背后或发生在自然之中的生命现象及其象征内涵。  相似文献   

16.
正我的先生工作非常忙碌,而他又是个极度负责任、追求尽善尽美的人。所以每当有新项目在进行的时候,他就会全身心扑到工作上,最忙的时候他会连续很多天,每天后半夜回家,第二天一早就起床去工作。在我们刚结婚的那段日子里,每当他忙到连续几天不能回家时,我就会很不高兴,有很强的被忽略感,并且心里认为他不顾家,不是个好丈夫,害怕他将来事业做得更好的时候,这样的状态会变本加厉。于是我就哭着给他打电话、发短信,要求他必须、立刻、尽快回家,要不"你就不是好丈夫"。每次他都耐着性子跟我解释,  相似文献   

17.
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1989年,何磊磊出生在河南省驻马店市平舆县一个普通农家.由于家庭经济条件不好,16岁时,正在上初二的他辍学跟人去了广东打工.在外打工的几年,他辗转多地,做过流水线上的工人、机械厂的学徒工、酒店的保安、装修工人……由于工作忙,再加上赚的钱不多,回家成本又高,在外的几年,他只在家过过一个春节.每到春节,身在异乡的他就格外想念家乡,想念亲人.2012年的春节,站在异乡的灯火中,何磊磊忽然有了回家的想法.自己最初离家外出打工,为的就是要闯出个样子,但在这个别人的城市里,自己一没文凭二没技术,要想衣锦还乡何其艰难.与其在外蹉跎年华,不如回家扎根农村做出一番事业.  相似文献   

18.
丁香 《老年人》2013,(8):32-34
王秦羽是哈尔滨市的一名的士司机,他仁义善良,遇到被人遗弃的流浪猫啊狗啊的就捡回家养着,因为他觉得那也是一条鲜活的生命,是生命就有理由活着。20年里,他共收养了近500只猫狗,他的家也因此成了名副其实的"流浪小动物之家"。而他的妻子王书方却娴静而爱整洁,因为这些猫狗,夫妻俩几乎闹到法院离婚的地步……  相似文献   

19.
杨生文  童瑶 《职业》2017,(29):4-8
近一年来,在小城阜阳,出现了几辆很"拉风"的车:一辆车的前车盖上,画着一个大大的虎头,它眼神锐利,仿佛下一秒就要扑上来;一辆车的前车盖上画着一只爪子锋利、张着血盆大口的恐龙,正在咧嘴嘶吼;一辆车的车门上画着一只野狼和一只猎豹;一辆车的车门上画着一只张牙舞爪、正在攀爬的大蜘蛛;还有一辆则是全车被可爱的小鱼和海藻覆盖,好似海底世界…… 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创造这些凶猛个性车绘的,不是留着长发、膀大腰圆的"艺术男",而是一位长着一张娃娃脸,身材娇小,讲话温文尔雅,带着甜甜的笑,经常身着白色连衣裙的"90后"美女.  相似文献   

20.
孙娜 《老年世界》2014,(18):17-17
男孩在郊游时被锋利的石头割破了脚,到医院包扎好后,几个同学把他送回家。在离家不远的巷口碰见了爸爸,他向爸爸哭诉着经过。可是爸爸却并没有安慰他,简单交代了几句就走了。男孩非常难过,觉得爸爸根本不爱他,可是,有个同学却很肯定地告诉他,爸爸一定会在前面拐弯的地方回头看他……果然,在那一瞬间,爸爸回过头来,眼神里充满了关切,男孩哭了。这个故事让我感动不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