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每一种文学流派、文艺思潮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以特定的社会根源和思想根源作为直接原因的,西方现代派也不例外。关于现代派的起迄时间,在西方并无定论,如果从欧洲最早的表现主义戏剧、斯特林贝格的《去大马士革》(1897—1904)算起,到今天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了。本世纪五十年代以前,是现代派发展的全盛期(西方有人把五十年代  相似文献   

2.
现代派文学曾经风靡一时,如何对待现代派文学是文艺领域人们关心的问题。尤其是在学术界、文艺界正在广泛地进行治理整顿的今天,正确阐明和认识现代派文学,是很必要的。 (一) 现代派文学,又称现代主义文学,英美多用“现代派”、“现代主义”,法国则叫“先锋派”、“先锋文学”,意大利称它“颓废主义”。它是西方社会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产物。  相似文献   

3.
周忠元 《齐鲁学刊》2012,(5):149-152
中国俗文学学科的建立是在20世纪上半叶各种文艺思潮论争中完成的。每一次现代文艺思潮的论争都影响着俗文学学科建设的发展。这主要表现为:近代文学革新运动推动俗文学研究的现代转型;新文化运动引导俗文学研究"走向民间";"文学大众化"思潮助推俗文学研究对象的本体回归;"文学民族形式"论争带来俗文学研究的繁荣;"民间文学主流论"思潮导致俗文学研究的边缘化。  相似文献   

4.
五四,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个开放、自由、创造的时代,是中国社会发生空前巨变、进入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代,也是中国文学蜕旧更新、走向现代化、进入世界文学之林的重要时代。五四时代涌现出一代杰出的英雄志士、革命家、思想家、科学家和文学大师。茅盾是继鲁迅、郭沫若之后,在五四时代中外文学交流高潮中涌现出来的一位文学巨人。在五四  相似文献   

5.
<正> 粉碎“四人帮”以后,文艺界不少同志在理论和创作实践上,探索如何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问题。创作上的各种尝试,理论上的各种主张,异常活跃。这种尝试和探索,多数具有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中国文坛的潮流是令人注目的。而长篇小说《夜与昼》的出现,更使文艺思潮的走向全面化了。涵盖着文学界广袤地带的两种思潮之间横亘着鸿沟,然而其差异处又潜藏着深刻的同一。本文拟从《夜与昼》切入,探讨它们的走向及其共同根源。何新同志在《读书》1986年7月号上发表的《〈新星〉及〈夜与昼〉的政治社会学分析》,文不很长,却蕴含着一些极有意思的命题,因此在这里一并作些评论。  相似文献   

7.
革命现实主义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主流或主潮,这似乎早巳成为定论,然而,到底怎样理解"现实主义"这一概念?这里的"革命现实主义"指的又是什么?在中国现代文艺思潮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一直贯穿着一条真假现实主义起伏消长的斗争线索,其他的支流和逆流,也都是围绕着这条线索而存在、而兴衰的.因此,在这里就需要首先来考察一下"现实主义",它的确切涵义和历史发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辨析中国现代文艺思潮发展中的"双包案"——以鲁迅为代表的中国现代现实主义与"左"倾教条主义的假现实主义之间的原则分歧和复杂关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看清主流、支流、逆流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文艺思潮的发展与膻变是十分复杂与丰富的,要理清其发展与膻变的脉络并非易事,这须有文艺史家的眼光5胆识。吴中杰先生的《中国现代文艺思潮史》(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出版)是一部极有眼光与胆识的学术佳著,该著用以点带面的史论构架、审美观角的深入观照、客观独到的历史评价,形成该著扎实而又深刻的历史审视、审慎而又深入的审美观照,使该著在对中国现代文艺思潮发展脉络的独只匠心的梳理中,能切中肯綮,独抒己见。一、以点带面的史论构架。吴先生在该著的后记中写道:“本书是史论性质,它的写法应该与文学史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9.
杨宗蓉 《齐鲁学刊》2013,(1):142-146
《东方杂志》自1920年代初与唯美主义文学结下不解之缘,直到1940年代末终刊,一直推动着中国现代唯美主义文学的发展,其对王尔德、邓南遮、梭罗古勃、谷崎润一郎等唯美作家的作品译介成就显著。《东方杂志》对唯美主义文艺思潮的关注和译介,带动了国内对唯美主义"生活艺术化"等理论的探讨,对五四以后具有唯美主义倾向的文学创作起了积极的传播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付建舟 《社会科学》2023,(12):76-89+150
王尔德的剧本《莎乐美》是唯美主义的代表作,自田汉译本问世以后,多种译本相继出版,掀起了中国现代文艺的唯美主义思潮。在这个大潮中,我国学术界的引进和介绍,是“小众”层面的精深输入,华美、艳美、秀美的舞台传播,优美、畸美、至美的杂志传播,奇美、华美、艳美的银幕传播,是“大众”层面的普及推广,二者共同推进这股思潮。《莎乐美》及“莎乐美”的在华传播,不合社会政治的“大势”,却甚合民众心理的“小势”,这就是它在20世纪上半叶的数十年间在华不断传播的根本原因,也是中国现代文艺的唯美主义思潮波澜起伏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1.
文学研究怎样才能获得创造性呢?我以为最重要的有三点:一是掌握所用研究方法的精义,二是选择进入对象的最佳思维角度,三是具有宏阔的学术视野。昌切的《思之思——20世纪中国文艺思潮论》(武汉大学1994年4月出版,以下简称《思之思》),就是在以上三者的有机结合中,对20世纪中国文艺思潮作出了创造性的阐释,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12.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明确指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的方向。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一改革“方向”,全国上下已经取得共识,都在奋力呐喊。问题是在人们都异口同声地主张现代企业制度的同时,却并没有弄清楚“究竟什么是现代企业制度”这一基础性问题。对现代企业制度界定上存在的巨大分歧,这对企业改革的实践带来不利影响,有必要予以澄清。 1.“宽派”观点和“窄派”观点  相似文献   

13.
本文试图用比较的方法来分析中国古代文艺表现说与西方现代派文艺表现说之异同。通过比较,对于如何正确评价现代派文艺,如何处理好继承民族风格与借鉴外国作品的关系以及对于中西比较文学的研究,也许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为普遍主义辩护——兼评中国文化特殊主义思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普遍主义是一种相信某些知识、世界观和价值观具有普适性的立场。西方学者曾经用西方中心论为普遍主义辩护,混淆了思想的内容和产生思想的社会条件这两个不同的问题,因而遭到来自知识社会学、相对主义和怀疑主义等方面的正当批评。但是,这些批评所导致的特殊主义,又混淆了真理的内在标准和思想的适用范围这两个不同的问题。从哲学上分析,西方中心论和特殊主义都源于"关于本质的发生学教条"。特殊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兴起有着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原因,西方民族主义国家曾把特殊主义作为对外扩张的工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独立的国家流行民族文化特殊主义的思潮,表现为文化精英的传统主义和文化复兴运动的民众动员。而中国自古不乏华夏中心论的传统,现在则有以"回归起源"为特点的民族和文化优越感。当今学术界有一些已经习以为常、信以为真的提法,反映出各种特殊主义观点和立场。学术界不加区别地广泛使用"中国特色"的标签,隐藏着在哲学社会科学所有领域内都放弃普适性目标和标准的危险。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三本主义"(本位、本色、本土化),代表了"道统"、"学统"和"政统"合一的复古主张。后现代主义和新左派的反全球化主义,在实践上阻碍经济往来、文化交流和更深层次的思想对话。反"西方话语霸权"的情绪化口号,经不起"什么话语、谁的霸权"的理性推敲。  相似文献   

15.
黄爱华 《学术研究》2002,7(1):107-112
虽然西方现代戏剧思潮在中国的影响远不如现实主义思潮和浪漫主义思潮巨大而深远 ,但它一定程度上拓展了中国剧作家的创作视野和表现领域 ,丰富了他们摄取生活的角度 ,促进了中国现代戏剧风格多样、色彩纷呈的多元发展格局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目前,女权主义文学批评在美国极为盛行。尽管对其存在的价值众说不一,甚至不少教授毫不掩饰自己对此流派的鄙视态度,但学术界不得不承认它为当今美国主要的文学批评流派之一。 一般地说,女权主义文学批评产生于本世纪六十年代末,发展于七十年代。它是国际妇女解放运  相似文献   

17.
反讽应分为古典反讽和现代反讽。古典反讽到现代反讽的转换应当视为是反讽的现代转型。古典反讽主要是作为一种文学修辞手法来运用,而现代反讽则不仅是一种文学修辞手法,而且扩展成了一种文学结构原则而运用于文学的诸多层面。它们的性质、运作机制和哲学基础等都有异同。现代反讽在中国当代小说中的存在方式是多样的。  相似文献   

18.
数年前,由丁帆先生主编的《中国西部现代文学史》的问世不仅填补了学术空白,拓展了新的研究领域,更重要的是标志着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将我们弘扬多年的“人文关怀”落到了实处。众所周知,由于地域和历史的特殊原因,如同在经济、文化上被边缘化一样,中国西部在文学上也长期被边缘化。固然不乏有着一些对西部作家作品的具体研究批评,但长期以来,作为一种独特文明形态下的一种独特文学存在,中国西部文学在整体上一直没有进入文学史研究的视野,更遑论像研究“京派文学”、“海派文学”、“文学湘军”、“东北作家群”等那样成为关注的热…  相似文献   

19.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时代。历史赋予新时期文艺的使命,是为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而奋斗。这崇高的事业,要求我们文艺工作者坚持社会主义的文艺方向,使文艺沿着健康的道路发展。可是,近年来,有一股崇尚西方现代主义的思潮和理论主张,在部分文艺青年中造成了思想混乱。其代表性文章之一,是发表在《当代文艺思潮》1983年第1期上的《崛起的诗群》  相似文献   

20.
浪漫主义,作为一种广泛的文艺思潮,是一定的过渡历史时期,确切的讲,就是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的特徵。在这个时期,资本主义“金钱”王国,通过广阔的社会斗争和无情的经济改革,为自己铺平了走上统治地位的道路。一个新的、比封建社会更高级、但交织着极深刻矛盾的社会在历史舞台上出现了。随着这个新社会的内在矛盾的发展(这些矛盾到后来[世纪的中期]变成为劳动和资本间不可调和的冲突),随着有组织的职工运动的成长,浪漫主义,作为一种广泛地以不同方式显示自己的思想现象,失去了根据。(注:浪漫主义倾向甚至到以后也并没有在英国文学中消逝,但是作为一种广泛文艺思潮的浪漫主义是枯竭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