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月生 《社科纵横》2006,21(1):25-27
群体性突发事件往往威胁社会稳定,破坏社会和谐。因此,应急处置的主体必然是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这在舆情研究中被称为国家管理者。本文从舆情的角度深入探讨了在应急处置中国家管理者的主体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2.
姜胜洪 《社科纵横》2007,22(8):34-36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体是农民。农民的舆情变化,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度和广度。本文用舆情理论,分析了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民舆情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3.
温淑春 《社科纵横》2007,22(12):130-13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探索宣传和动员的创新模式,已经成为党和政府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方面。从舆情研究的角度看,宣传和动员具有舆情疏导的功能,尤其是以关注居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为着眼点,以积极激励和正面引导为手段,以营造积极参与的政治文化为途径的宣传和动员,能够激发广大居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认同和支持,促进人民群众与党和政府的关系和谐,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4.
网络社会的出现使传统意义上的国家存在形式发生了改变,同时,也使公民的国家意识发生了变化.网络社会中公民国家意识的消解表现在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意志、社会行为等方面.网络社会中公民国家意识消解的缘由是:国家的政治主导力下降、经济自主性动摇、文化认同感削弱、社会系统化分裂.在网络社会中重构公民的国家意识,需要从四个方面着手,即重视网络社会的政治社会化,增强网络技术的创新力,凝聚民族文化的核心优良传统,建立网络社会的良性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5.
石培玲 《社科纵横》2004,19(5):124-126
源于西方的民族主义思潮以其建立民族国家、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理念 ,极大地启发和鼓舞了梁启超关于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政治理想 ,但从近代中国社会寻求变革的艰难历程中 ,他清醒地认识到公民意识的缺失正是中国社会向现代民族国家转型的症结所在。梁启超主张通过政治变革和文化改造 ,培养一代具有明确的国家认同思想、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德意识、高度的政治参与意识和政治能力的新国民 ,引领中国步入现代民族国家的发展序列。  相似文献   

6.
陈月生 《社科纵横》2007,(9):125-127
舆情疏导是一个多学科理论交叉和实践性很强的概念。是以个体为基础的群体的舆情状况为研究对象,有针对性地给予区分梳理、通畅表达和启发引导,使人们形成良好的社会心态和积极健康的社会政治态度的转化、改变过程。实质上,是以实现民众与执政者之间相互关系的改善与和谐为目标的。是一种以政府组织主导的、社会力量推动的、通过采取积极的手段和方式,营造良好的社会关系和舆论环境,并使这种社会关系和社会环境形成和谐与稳定的最优化的运转状态。  相似文献   

7.
舆情概念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舆情是一个被广泛应用,但又缺乏普遍共识的本土概念.本文对中国历史上舆情一词的缘起、运用、当前我国学术界对舆情概念的界定进行了梳理与评述,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舆情与西方public opinion概念的关系及区别.  相似文献   

8.
"舆情"是一个被广泛应用,但又缺乏普遍共识的本土概念。本文对中国历史上舆情一词的缘起、运用、当前我国学术界对舆情概念的界定进行了梳理与评述,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舆情"与西方"public opinion"概念的关系及区别。  相似文献   

9.
当前,俄罗斯哲学面临着国家意识上的两难:一方面,为了避免苏联时期由于政治干预造成的大一统局面,因而提倡哲学研究的自主性和多元化;另一方面,多元化的哲学又失去了价值指向和评价标准。俄罗斯哲学的困惑表明,哲学研究既要有学术独立性,又不能完全摆脱国家意识的理论诉求。  相似文献   

10.
毕宏音 《社科纵横》2006,21(7):138-139
党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畅通诉求渠道,完善社会利益协调和社会纠纷调处机制。保证社情民意反映渠道的畅顺要把握舆情信息工作的六点特性:首先,把握舆情信息工作的原则性;其次,重视实践性;第三,强调科学性;第四,掌握理论性;第五,力求创新性;第六,注意保密性。  相似文献   

11.
试论网上舆情的传播途径、特点及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胜洪 《社科纵横》2008,23(1):130-131
网上舆情是社会舆情的一种表现形式,是网民借助互联网,对社会公共事务特别是社会热点焦点问题所表现出的有一定影响力、带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它主要通过网络新闻、电子邮件、网络论坛、网络评论、网络聊天室、博客、播客、维基、聚合新闻等途径进行传播,具有直接性、突发性、丰富性、互动性、偏差性等特点.互联网在为社会个体自由表达个人意见、参与公共事务讨论提供便利条件的同时,也为一些有害信息和杂音噪音提供了传播渠道,对国家政治安全和文化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2.
姜胜洪 《社科纵横》2007,22(2):122-124
随着中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分配形式的多样性,社会也出现了新的分化,社会的低收入群体在动态中变化发展,并对社会稳定乃至整个现代化进程产生深远而复杂的影响。因此,准确把握当前低收入群体舆情总体态势,深入分析部分低收入群体不良舆情的产生原因,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调适和引导,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网络舆情表达日益成为民众诉求表达的重要途径,网络舆情影响力日益增强,既给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动力,也给党和政府的网络舆情应对、舆情引导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加强网络管理制度建设,规范民众网络参与,完善网络引导机制,加强网络相关法制建设,是有效提升党和政府网络舆情应对能力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杨丽娟 《社科纵横》2009,24(10):29-30
把公仆意识与国家联系起来的观点既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公仆理论,也不符合历史实际。公仆意识是同民主制度紧密联系的一种意识,因此,要增强公职人员的公仆意识,必须在健全民主制度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5.
温淑春 《社科纵横》2008,23(1):132-135
维护社区稳定与安全,也就是维护和创造一种和谐稳定安全的社会生活环境和生活空间.从舆情研究的角度来看,社区的稳定与安全是影响舆情的重要因素,维护社区稳定与安全的工作实践具有重要的舆情疏导功能,对于人民群众来说,维护社区稳定与安全是实现舆情疏导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杨丽英  徐岩 《社科纵横》2012,(7):153-154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和多元文化的影响,高校逐渐成为舆情多发地。在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媒体成为大学生获取及传播信息的主要途径并对高校网络文化建设提出挑战。高校网络文化建设要关注舆情引导,用先进的思想文化去占领校园网络文化阵地。  相似文献   

17.
和谐社区文化建设是和谐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舆情疏导的一个重要载体和途径。和谐社区文化建设是舆情疏导的内涵功能,社区在实践中,通过开展精神文明活动,整合社区文化资源和动员社区参与力量,提高社区居民文化和文明素质,打造鲜明独特的社区精神来实现舆情疏导功能。  相似文献   

18.
做好舆情信息工作,需要不断拓宽舆情报送渠道,丰富舆情传输载体。社区民间组织是为满足社区居民的不同需求而举办的,它们在日常工作中能够深入社会基层,了解不同居民的社会舆情信息,反映不同群体的观点意见。在为居民提供服务的过程中,社区民间组织的舆情汇集和传输功能逐渐显现,成为舆情传输的基层载体,是政府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19.
正确认知维稳与维权的关系既是破解国内政治舆论生态的重要前提,也是提高群体事件舆情管理能力的根本基础。由于受传统观念的束缚,有些地方政府舆情管理仍然沿用着一种权力维稳的固有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民众的维权舆论表达诉求,致使政府维稳与民众维权走向对抗,这不仅违背了政府舆情管理的基本原则,而且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科学认识和妥善处理维稳与维权的关系,把舆情管理纳入法治轨道,这既是创新地方政府群体事件舆情管理理念的重要基点,也是提高地方政府舆情管理能力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0.
舆情变动规律初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来华 《学术交流》2005,(12):155-159
舆情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项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作为主体的民众对作为客体的国家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因此,它的基本内容可以理解为民众在社会政治方面的群体心理活动。在本质上,舆情则是民众与政府之间利益关系的一种复杂体现。舆情的产生、变化和结束有其自身的规律性。从它的产生看,它是国家管理者“生产”或“管理”的中介性社会事项,包括各类政策、法规、制度、措施以及领袖形象和社会问题等诸多的复杂内容刺激的直接结果;从它的变化和结束看,舆情是随着刺激它产生的各类社会事项的变化和结束的情况而变动的。但是,舆情作为政治性很强的群体心理活动,它的变化和结束又有着自身复杂多变的规则和轨迹:舆情的主要持有者或主体本身的基本构成和政治素质,都会对他们的群体心理活动的具体情形产生影响;民众对过去的一个社会事项曾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会部分地“残留”在他们对一个新的社会事项的心理反应之中。掌握舆情变动规律,对“建立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