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述1911-1913年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著作在六十至七十年代苏联研究中国近代史的著作中占有重要位置.1962年出版了由C.齐赫文斯基主编、东方学研究所研究人员撰写的论文集:《中国的辛亥革命》.该书主要论述革命的过程,只有少数几篇文章直接论述革命本身的问题.其中?.加鲁什扬茨的《辛亥革命时期的阶级和阶级斗争》一文,对资产阶级史学,特别是中国史学否认阶级和阶级斗争在辛亥革命中的独立作用展开了论战.  相似文献   

2.
苏联科学出版祉1980年出版了T.B.安德利阿诺娃著《组织社会科学情报的方法论问题(以英、美社会学为素材)》一书。本文是对这本书的评介,摘译如下。  相似文献   

3.
我校历史系副教授李柏禄同志参加编写的两本历史教材《中国近代史》和《陕西历史》已相继面世,在院校中使用。《陕西历史》由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10月出版,是初级中学历史课的乡土教材,向陕西的广大青少年学生进行“了解陕西,振兴陕西”的爱国主义教育。(此书“现代陕西”部分,似乎贯彻改革意识方面有所欠缺)。《中国近代史》由西北大学出版社于1988年3月出版,有九院校  相似文献   

4.
早在一九五四年,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鸦片战争》编者,在《粤东人民抗英斗争史料》前言中,就说一八四一年五月三十日广州附近三元里平英团抗英“是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第一声”。那时的一些中国近代史著作(包括各级学校历史课本)也持同样看法。这种观点,一直延续到现在,如一九七八年出版的全日制学校初中课本《中国历史》第二册说:“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是近代中国人民自发的反抗外国侵略者的第一次英勇斗争。”同年出版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的《中国近代史稿》第一册,也说“三元里的抗英斗争,成了中国人民自发的武装起来反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第一声”。前者根本没有提及浙东人民的抗英斗争,后者提到了,但没有说明它发生在什么时候。  相似文献   

5.
秋瑾是中国近代一位伟大的爱国女性和杰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然而,长期以来有些论著虽也肯定她的英雄业绩,却认为她“个人英雄主义”很“突出”(《秋瑾集》出版说明,中华书局1960年版)、很“顽固”(中国近代史丛书《秋瑾》,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这样的评价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6.
李鸿章死于何病?梁启超在李鸿章死后两个月撰写的《中国四十年大事记》(一名《李鸿章》)的传记中明确写道,系因“忧郁积劳,肝疾增剧,拊心呕血”(林志钧:《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三,第78页)致死。解放前后出版的中国近代史著述(如韦息予的《李鸿章》,范文澜的《中国近代史》、胡滨的《卖国贼李鸿章》)在言及李鸿章死因时均袭此说。但据上海图书馆藏《盛宣怀档案资料》中数十件有关李鸿章晚年的病情未刊电稿,我们认为梁启超此说  相似文献   

7.
日俄战争是本世纪初世界史上的一件大事,对中国近代社会亦有重大影响。然而国内史学著作中对日俄战争的爆发日期却记载不一。如林增平《中国近代史》(湖南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定为1904年1月;《中国近代史》(中华书局1983年版),浙江高师《中国通史讲义》(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和吉林师大《中国近代史事记》(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为1904年2月6日,《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  相似文献   

8.
作者张凤鸣,1950年生,1985年毕业于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部中俄关系史专业,获历史学硕士学位,现任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东北与俄国(苏联)经济关系史》系“东北边疆历史与现状系列研究工程”项目,入选《东北边疆研究》丛书,于2003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中国东北与俄国(苏联)经济关系史在中俄(苏)关系史及中国东北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历来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与以往相关论述不同,《中国东北与俄国(苏联)经济关系史》一书是将17世纪中叶至1949年期间双方经济关系史单独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发生、发展、演…  相似文献   

9.
据苏联《远东问题》季刊1982年第3期报道,由苏联部长会议测绘总局编纂的《中国地名辞典》(三卷本)于1982年由苏联科学出版社出版。辞典的编者是米罗波利斯基和吉洪诺夫。苏联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也参加了此项工作。《中国地名辞典》共收入一万多个最常用的中国地名。其中包括:  相似文献   

10.
由于《苏联历史》杂志主编科尔瓦钦科通讯院士的《论历史现象和过程的模拟》一文(参看本期该文提要)批评了乌斯季诺夫领导下进行的模仿性模拟实验,我们专门在这里介绍1976年苏联《历史问题》刊登的这篇文章.它实际上是这一实验的总结.作者说:在模仿历史的过程时,要完成下列工作:(1)选出要模仿的那个历史时期,对它进行研  相似文献   

11.
<正> 在中国近代史领域内,辛亥革命及孙中山是苏联中国学家最为重视的研究课题。叶菲莫夫和齐赫文斯基即以辛亥革命研究的卓越成就享誉国际汉学界。苏联学者的研究成果及学术观点,对我国史学界无疑有参考与借鉴作用。本文拟先概述苏联辛亥革命史研究的沿革,再分别评述其对一些重大课题研究的代表性著作。  相似文献   

12.
苏联科学院哲学教研室组织编写、由B.?.莫洛佐夫教授主编、莫斯科"科学"出版社1981年出版的《历史唯物主义概论》(全书共364页),是近年来苏联出版的历史唯物主义方面的著作中比较好的一本,值得一读.这本书作者们是为"已经熟悉历史唯物  相似文献   

13.
关于我国研究(包括文学研究和作品翻译)中国文学的情况,有必要作一全面性的回顾。首先,近15至20年来,这一领域的成果并未加以总结,分析也不够充分。全面回顾有助于突出最重要的问题和发现疏漏之处。另外一个原因是苏联的中国学研究(包括文学研究和作品翻译)日益受到世界汉学研究的注意,介绍苏联中国学(文学研究)的文章和评论在外国汉学研究出版物中相继出现。这些文章在内容的充实性和科学性方面水平不一,有时还带有一些有争议的、乃至错误的论点,看来这只能用文章作者缺少充分的情报来源或对苏联中国学的发展特点缺少明晰的了解来解释。本文的目的在于阐明六十至七十年代苏联中国学(文学研究)研究的概貌。  相似文献   

14.
《社会心理学》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上海翻译出版公司出版的《社会心理学》,比较系统地阐述了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介绍了苏联学者应用研究的状况。虽然它仍然保持着苏联在这个领域研究的传统模式,但同时列举苏联学者和西方学者对有关问题的论述,通过比较再提出自己的观点,这样做对兼顾各派观点,博采众长,批判吸取西方传统的社会心理学知识,是有好处的。该书自1980年出版后,受到苏联社会心理学界的重视,并被选为苏联高等学校部颁教科书。这是由于书中对社会心理学的各种基本概念表述明确,对苏联社会心理学家持有的观点表述得系统而详细,反映了某些课题的研究成果。如对集体理论及其实证研究结论的详细介绍;以交往概念为中心对交往心理学内容的系统阐述等。作告在这本书中首次全面系统地从信息交流、交往中的人际知觉、交往心理形式以及交往中相互作用形式(合作、竞争)等各个侧面分析研究交往问题,进而提出交往研究的重要性。不过,作者提出的制约交往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5.
胡国枢同志在《龙华会及其首领张恭》一文(见《浙江学刊》1981年第2期)小说:“刘琨、盛俊与张恭以《民报》为榜样,在金华办《萃新报旬刊》,热烈宣传新思想,流传金华全府。……当时革命思想在浙中各地的传播,龙华会实起了积极作用。”但考诸实际,《萃新报》并非旬刊。中国社会科学近代史研究所藏有《萃新报》第一至四期,封面标明:“每月两册,朔望发行”,是半月刊。第一期出版于1904年6月27日(光绪三十年五月十四日),第二期出版于同年7月11日(五月廿八日),第三期出版于7月26日(六月十四日),第四期,也是最末一期未载出版日期,据金冲及同志订考,“可能出版于8月9日(阴历六月二十八日)前后”,该报之遭封禁一事,“大约在阴历七月左右”。(金  相似文献   

16.
据苏联《近代史与现代史》杂志1984年第1期报道,苏联科学院历史学部于1983年9月20日举行全体大会,讨论苏联历史学家的任务问题。历史学部院士秘书C. Л.齐赫文斯基在会上作题为“关于苏联科学院历史学部贯彻执行苏共中央1983年6月全会决议的任务”的报告。报告人指出,苏共中央1983年6月全会的决议对苏联所有历史学家的活动都有直接的关系。决议规定在社会发展的现阶段要从质量上提高历史科学的效率,而这本身要求有丰富的题材和使历史研究的内容现实  相似文献   

17.
本文是苏联哲学家米丁的著作《现代意识形态斗争问题》(莫斯科,科学出版社,1976年出版)中的一章,评述资产阶级思想家在现代意识形态斗争中提出的形形色色理论以及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攻击.摘译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一、背景和概况苏联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结构,大体形成于1940年前后,以鲁宾斯坦的《普通心理学原理》一书的出版为标志(该书于1942年获得斯大林奖金)。此后,苏联心理学主要向应用领域发展。在五十和六十年代,苏联曾召开过两次涉及心理学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19.
本文摘自《哲学与文学中的存在主义》(苏联政治书籍出版社,1982)一书第3-5节,该书是苏联和东欧各国联合出版的《资产阶级思想与修正主义批判》丛书中的一本.苏联在出版该丛书时阐明这部丛书是"批判社会生活最重要领域——经济、政治及意识形态方面社会主义的思想敌人最新观点的著作".  相似文献   

20.
据苏联《近代史与现代史》杂志1984年第2期报道,1983年9月7日至13日,在苏联基辅召开了第九届国际斯拉夫学家大会。来自欧洲、美洲、亚洲和澳洲的26个国家的1,846名斯拉夫学家出席了会议。乌克兰部长会议主席利亚什科、苏联科学院副院长费多谢耶夫、乌克兰科学院院长帕通以及其他斯拉夫国家和非斯拉夫国家的代表W·享泽尔(波兰)、D·沃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