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神话是人类史前时期流传下来的一份重要的文化遗产。神话的内容与后来的社会面貌和伦理道德,殊多悖异。长期以来,它一直象一座神奇的迷宫,引起人们的关注,从古希腊哲人开始,直至今日,人们都在对它进行探讨,从而形成一门学问——神话学。人们对神话的研究角度不同,也就形成各个不同的学派,如语言学派,隐喻学派,历史学派,神学派,人类学派,等等。神学派为宗教进行说教,其理论是唯心主义的;其他学派虽能说明神话的某些现象,特别是人类学派的许多解释,是正确的,但是他们的基本理论仍是不正确或不完全正  相似文献   

2.
论西方服务营销学派的形成及其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初,营销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来,尽管学派纷呈,主流学派也经历了从职能学派到管理学派的变迁,但实体产品的营销一直作为主流学派主宰着理论界和实务界。在20世纪70年代末,服务营销以服务的特征为突破口,走出了产品营销的阴影,脱颖而出,为营销学的发展开拓了新视野,并不断地丰富和完善着现代营销理论。  相似文献   

3.
理性预期学派:经济理论与政策主张金俐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家罗伯特·卢卡斯由于在发展和应用“理性预期假说”方面的贡献而获199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这使理性预期学派再次受到人们的关注。这个学派发端于60年代初、形成于70年代中期,是作为凯恩斯主义的对立物...  相似文献   

4.
黄老学派属于道家,这是学术界比较一致的认识。但它在道家学派演变过程中处于什么地位?它形成于什么时代?它有哪些代表人物和著作?对这些问题,人们的看法还很不一致。本文拟着重讨论道家学派发展中的阶段划分、黄老学派的形成时代及其流派著作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刘习根 《肇庆学院学报》2008,29(3):20-23,41
普罗提诺的“流溢说”中充满着浓厚的古希腊哲学精神。他将古希腊哲学中柏拉图的理念论、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说和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论等结合在其中,形成了“太一”、“理智”和“灵魂”三大本原,这三大本原都可以在古希腊哲学中找到它们的理论源头。  相似文献   

6.
从人们形成的实体观念来看,洛克认为它们只是一些简单观念的集合,这些简单观念由可感性质形成,通常指向的就是我们日常所见的可见的有形实体.洛克的实体可以归为两大类:物质实体和精神实体.但是,他用的实体的含义更主要是人们设想的"支撑",即本质.这些"类本质"在人们心中往往指向"实在的本质",洛克认为是事物的内在组织,但是这些内在组织是不可认识的.实体观念不可能反映实在本质,只是名义的本质.他在言说本质时,认为本质是一种抽象.这种实体观不同于亚理士多德以及经院中的"实在论",却又与之相关,体现了洛克的经验主义,延续了近代科学之路,也给我们认识世界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7.
《公孙龙子》的诞生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该著作包含了与当今相似的语义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区别了指认对象与指认结果不同,客观事物被指认后内化为精神意识范畴的内容,语义存在于人的内部世界。其次,认识到了人的感觉器官是外部世界内化为语义的重要途径,并有了初步的语言分类雏形。最后,围绕"物""实""位""名"四者关系形成了独特的公孙龙语义学体系,对先秦时期语义研究乃至语义学整体研究都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大量关于"凯恩斯学派和货币学派"或"财政主义学派和货币主义学派"之间激烈论战的报导付梓于报刊杂志,使得人们认为二者的分歧很大,互不相容,但通过分析后可知,这远非事实真相.  相似文献   

9.
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外交史学出现了两大方面的变化:后修正学派形成并提出了"共识说";"国际史"取向的方法论为大多数史学家认同。然而,《剑桥美国对外关系史》的出版表明,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外交史学界,现实主义学派、修正学派、自由主义全球化论者以及后修正学派在基本史观和重大问题见解上存在巨大差异甚至决然对立;方法论方面也尚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0.
从经典灾害社会学、社会脆弱性到社会建构主义,这是灾害社会学发展的最新趋势,也是其发展的主要学派和阶段性特点。基于对这三个学派基本内涵梳理和比较研究,文章认为经典灾害社会学学派适合灾害防备与应变研究,社会脆弱性学派适合灾害预测和评估人们如何适应或加强能力面对灾害风险威胁的研究,社会建构主义学派则适合公共风险和灾害形成过程中人的主观能动性研究。这三个学派关注的重点不同,都有自己特定的解释边界和限制条件,一旦越界解释力就会下降。因此,不能简单地判断孰优孰劣。  相似文献   

11.
在BCI-代数X中,把Q(X)={x∈X|0*(0*x)=0*x}叫做X的拟结合部分.讨论了它与X的G-部分和p-半单部分的关系,给出了Q(x)的其它性质.  相似文献   

12.
后现代主义与教育中人的主体性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主体性一直是西方近现代哲学的中心问题。主体性在人类的教育史上经历了三个阶段 :神学时期的人主体性压制阶段———现代工业文明时期的人的主体性的理性化阶段———后现代时期的人的主体性的消解阶段。人的主体性的培养涉及到人的学习创造性及原创性的开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将是人的主体性的高度弘扬的时期 ,这是人类教育的最高目的。后现代主义的思想给我们如何理解人的全面发展及人的培养带来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角色商品化权是一种与著作权、商标权截然不同的权利,它是一种商品化权。要清晰地认识角色商品化权.首先必须对角色明确界定。角色必须具备实质的人格化特征、良好的公众效应和商业化运用的能力才能获得法律的保护。由于各国对角色商品化权性质的认识不同,各国对角色商品化权的保护方法也不尽一致,主要有著作权法保护、商标法保护、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及公开权保护,但究竟如何才能更好地对角色商品化权进行保护仍有待探究。  相似文献   

14.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 ,法治经济需要相应的法治政治。法治政治由其精神要件、实体要件、实践主体要件构成 ;而法治政治的模式应该充分体现权力制约原则、人民主权原则和党的领导原则 ,有利于依法治国、克服权力腐败 ,有利于党政分开、改善党的领导。政治体制改革的优选之路应从简政放权着手 ,有领导有步骤的进行  相似文献   

15.
对个体发展伦理的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个体发展伦理就是从伦理的视角对差异个体发展的伦理反思。个体作为社会发展的认识主体、价值主体以及实践主体的历史特征决定了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质就是差异的个体发展。  相似文献   

16.
鲁迅接受中的误读与曲解、攻击和辱骂现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接受学角度 ,描述了近 80年鲁迅接受历程中的“误读”现象 ,这是鲁迅接受史中的“另类”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文章从接受主体和对象主体以及时尚 ,时政等诸多方面作了阐释  相似文献   

17.
可持续发展理论在中国的战略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东部地区经济优势和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根源的分析指出 :东西部优势互补、协调统一发展是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社会 -经济 -自然大系统中 ,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同等重要 ,尤其是在我国环境脆弱的西部地区 ,恶化的环境已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 ,环境建设迫在眉睫 ,但经济发展也不可忽视 ,两者协调统一才能达到系统优化 ,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内容层次有高有低,根据层次的高低分为导向性部分和基础性部分.导向性部分属于政治思想的范畴;基础性部分属于一些具体的行为规范,做人的基本要求.两者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基础性部分是人的社会理想、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基础,是理想信念在人的灵魂中得以内化的基石.离开基础性部分的建设,想建起思想道德的大厦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19.
对现代主义文学的界定,学界颇有争议.就文学本质特点而言,文学只有古典主义和现代主义两大板块,它们对应、吻合,构成两个声部.  相似文献   

20.
缝纫工艺课教学应以服装工艺基本功为基础,以案工技法、技工技巧为规律,以各个部位的缝制方法为特征。在教学过程中,紧紧抓住教学实习这一重要环节,强化基础知识、基本功的训练,突出部位知识,形成局部技能,最终使学生熟练地掌握组合的整体技能和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