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私营企业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问题、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分析了目前私营企业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在剖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经济、社会、文化和制度根源后 ,提出了完善私营企业社会保障制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即将定型,明确社会救助的地位与作用具有紧迫性与必要性.本文在历史回顾的基础上,对相关现实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对尝试对关键问题进行回答,最终认为我国社会救助在新型社会保障体系中应居于基础地位并在此基础上发挥特定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软实力理论是冷战后理论的新发现。它突破了以军事和经济实力衡量国家实力的传统,将文化、价值观等非物质因素纳入国家力量之中,并认为软力量对硬力量起了倍增或递减的作用。我国对软实力的关注主要集中在文化方面,提出文化软实力的概念。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逐渐增强的文化软实力是社会顺利转型的力量源泉。文化软实力在我国和平崛起的进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积极因素是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的力量的总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在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的矛盾中而实现的.社会的发展,使人们学会了对各种因素进行判断和分析,努力促使更多的消极因素向积极因素转化,并充分调动和发挥一切积极因素和力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杨方方 《社会科学》2023,(2):154-167
以促进社会公平为己任的社会保障是推进共同富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由于现有研究未能清晰呈现社会保障力量的作用机制和传导路径,导致歪曲社会保障力量的“福利病”论调——“社会保障供给水平高—助长人力惰性—社会发展受阻”大行其道。固然,人力的流动和行动将社会公平的衍生效应带到更广阔的领域,人力是社会保障力量的载体,但人力承载的社会保障力量源于质量而非数量,数量与质量之间至少隔着理念价值、分配结构、供给内容和方式等多重因素。社会保障力量的传导过程可概括为:“社会保障质量—社会公平促进—人力成长—社会全面发展”。从物质层面来看,社会保障的力量传递过程“物质转移—收入平等—人力改善—经济循环”并非天然通畅,每两个节点的连通都需相应心理能量和精神力量的助推;精神层面上的“身安—心安—心动”是积极行动产生的前置传导环节。鉴于此,社会保障的质量设计应以增强心理能量和精神意蕴为指向,促进物质资源向精神动力的内化,激发积极行为,全面改善社会生态。  相似文献   

6.
农村社会的稳定直接关系到整个中国社会的稳定,而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又是造成中国农村社会不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只有在中国广大农村建立起相对完整的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农村困难群众的生活问题,才能达到缩小城乡差别、化解农村某些不安定因素、维护整个中国社会稳定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引起我国所有制结构和阶级结构的变化.目前我国存在着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个体劳动者、私营企业者、知识分子阶层.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农民阶级是工人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这是我国最基本的阶级关系.工人阶级要加强对个体劳动者和私营企业者阶层的领导,利用其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作用,限制其损害国家和社会的消极作用.那种否定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抹杀或贬低工人阶级领导作用的言行是错误的;把私营企业主同公有制单位的企业家、知识分子捆在一起而叫做“中产阶级”,作为取代工人阶级领导地位的社会力量,是十分荒谬和极端有害的.  相似文献   

8.
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产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社会保障制度过程中,财政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财政与社会保障紧密相联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凭借政权力量参与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分配,以保障国家行使职能,并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形成的分配活动。它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分配环节发挥作用,并居于主导地位。社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通过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依法保障公民基本生活权利的社会安全制度。它属于分配范畴,也在社会再生产的分配环节中…  相似文献   

9.
我国土地征用补偿制度与农民的社会保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征用引发了诸多社会矛盾 ,失土农民的生存权和农民的社会保障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文章对目前我国失土农民安置和补偿过程中的一些做法进行了研究 ,分析了我国现行土地征用补偿制度及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认为农民社会保障与土地问题并不是两个孤立的问题 ,政府必须通盘考虑 ,进一步完善土地征用制度中有关征地补偿的规定 ,在实务中将土地利用、土地征用补偿、失土农民安置与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结合在一起来考虑 ,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矛盾激化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逐步建立起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0.
关于我国社会救助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地位与作用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即将定型,明确社会救助的地位与作用具有紧迫性与必要性。本文在历史回顾的基础上,对相关现实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对尝试对关键问题进行回答,最终认为我国社会救助在新型社会保障体系中应居于基础地位并在此基础上发挥特定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试论完善我国的社会救助制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是国家对无生活来源 ,无家庭依靠并失去工作能力的人以及收入在最低生活标准以下的个人和家庭的一种无偿救助 ,在整个社会保障网络体系中处于最初级、最基本的层次。在西方各国逐渐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中 ,最先实施的是社会救助 ,发展到现在 ,已成为社会保障中基本的、必不可少的部分。建国以来 ,我国已基本建立起一套比较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 ,如养老保险制度 ,失业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等等 ,而在社会保障中处于最基本地位的社会救助方面 ,建设的步伐明显滞后 ,直接影响和制约了我国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社会保障政策模式具有国家主义取向下的浓厚工业成就特质.这种政策模式特质通过政策的非商品化程度、社会分层效应以及国家、家庭与市场的关系三个角度反映出来.具体表现为:社会保障政策的非商品化程度总体上不高:它将社会各阶层固化在各自的适当位置,使阶层间的界限清晰且不断拉大,维持并深化了原有社会分层;在国家、家庭和市场的关系上,国家力量十分强大,中央与地方政府分级负责,家庭传统保障功能不可动摇,社会保障的市场力量软弱,急需培育.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从封建社会起政府就一直承担着对贫困群体救助的主要责任.但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由于政府施政理念和非政府力量的发展状况等方面的不同,政府对贫困群体的救助也存在明显差异.在我国封建社会对贫困群体的救助情况以宋代为界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宋代以前,除了官方救助以外,非政府的宗教救助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两宋时期主要是以官府救助为主导;宋代以后,民间慈善组织作为非政府力量,在社会救助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代以来,我国政府社会救助受到西方理念的影响发生了一定的改变.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政府社会救助制度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在前期的国家-单位保障模式下,政府承担了全部救助责任;在后期的国家-社会保障模式下,政府对贫困群体的责任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4.
社会分层中的国家作用:以经济全球化为背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以来,经济因素成为对中国社会分层作用日益巨大的影响因素,但是,我们同样不能忽视国家对社会分层的重要作用。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对社会分层的作用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间接作用,即通过积极干预市场影响社会分层;二是直接通过社会政策影响社会分层。目前,处于转型期的政府要积极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一方面应该确保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另一方面应该制定相关社会政策,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5.
在功能主义方法论的指导下,哪些因素或者什么力量维持又怎样维持着一个社会的稳定是本文所关注的问题。为此,在总结前人观点的基础上,文章分析了社会化、意识形态和制度规范、宗教、生产力、社会分工、来自外部的威胁、社会阶层结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流动、人口规模与结构等因素对于社会稳定的作用。在此基础上,笔者对“和谐社会”的含义进行了简单的论述,认为“和谐社会”首先是一种稳定的社会,这些因素的合理化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所必须的。  相似文献   

16.
创业的社会保障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本文在分析创业社会保障体系的涵义与作用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创业社会保障体系的经验,对构建南京创业社会保障体系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7.
在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呈刚性发展特征.在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并没有随经济发展而呈现出刚性发展的特征.其根本原因在于中西方在政治体制方面的巨大差异.西方的社会保障制度成为政党争取选票、获得执政地位的政策工具,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能够在充分发挥社会保障制度积极作用的同时,有效避免社会保障刚性发展对社会经济基础的过度侵蚀.  相似文献   

18.
自改革开放以来,江西私营企业的发展在规模、产值和经济收益等方面均有突出成绩,且私营企业的投资与社会就业之间有同向变动关系.为定量分析私营企业发展的就业促进效应,本文采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私营个体的比重和社会就业人数两个指标,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发现江西私营企业的发展对就业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在实证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促进私营企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的经验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对西方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的问题和改革举措及其对建构中国式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启示进行了探讨。作者认为,社会保障是用“供”还是用“求”来作为制约因素、提高社会行政管理的效率、合理利用私营福利仍是西方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的重要问题。关于对我国的启示,作者提出,在今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补救模式”仍然应当是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主要形式;中国城市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应加强统一的社会保障行政管理,明确多元化的责任。在当今情况下,实行由政府采用社会保障基金储蓄投资的政策的时机尚未成熟,应将政府的作用严格控制在基本社会保险领域之内,同时调动和发挥其它社会机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十分重要,而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仍不完善,在制度供给上存在着缺失和不足。因此,只有采取促进经济发展、加快农村社会保障方面的立法,以及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第三种力量的协调作用等措施,建立起多层次、多标准的社会保障体系,才能实现农民的平等生存权,最终实现其平等发展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