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任何国家的法治建设都必须以本国的法律文化为基础,否则,就会失去民族的立足的根基。法律文化不可能是一种没有传统的文化,它的建构必须是时代性与民族性的和谐结合。儒家法律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主干,在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占据统治地位,影响中华民族两千多年,并已积淀为中华民族特有的法律观念。对儒家法律文化的研究,无疑有助于加深对中国法律文化民族性的正确认识。孔子是儒家学说的开创者和主要代表,对他的法律思想的研究,自然是传统法律文化研究的重要部分。本文试对孔子的法哲学体系作一粗浅阐述,以期大家批评指正。一…  相似文献   

2.
曹也汝 《东南学术》2002,(1):146-154
马克斯·韦伯认为传统的东方社会未能走上现代化道路,其关键原因就是缺乏一种西方社会独有的理性精神,这一论断无疑具有历史独断论色彩,但他从社会的主观意向与客观实在的关联入手研究东方社会传统文化的研究方式在学界产生深远影响。沿着韦伯思路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理性观基础时,不难发现,中国传统法律的生成都与中国传统的法律理性观与社会理性观的历史变迁密切相关。中国传统的多元法律理性观与社会理性观曾是中华法系产生与兴盛的精神内核。但其向一元化和非理性的转变也成为阻滞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走向现代的根本障碍。因此,如何发掘中国传统文化中利于法律发展的理性内容,对于现今 的法制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当前中国正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法制现代化革命,而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是中国这片土壤培育出来的文化“植物”,是中国法律观念的历史沉淀。因此,在法制现代化过程中,必须客观地看待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对其有用的优秀成分加以继承利用,对于不适合社会法制现代化的部分坚决地予以批判,甚至抛弃。  相似文献   

4.
刘璐 《理论界》2009,(12):76-77
本文主要通过中国与希腊在法律文化传统和意识领域的对比来阐述“法律的地理禀赋”这一问题,指出法律的地理性质确实存在于世界各国不同民族的法律文化中,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今日中国的法治进程中,有些学者主张移植西方法律;有些学者主张发展中国自身的传统法律文化;孰是孰非暂且不论,但法律的地理禀赋都应予以重视,也是我们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同时,本文也在理论上论述了地理因素对于法律的影响并从地理的层面,给予我国法律文化的发展以本源性的总结。  相似文献   

5.
本文指出,一百多年来,香港司法当局一直试图保留中国清代的法律和习惯在一定范围内的效力,然而香港法庭对于中国传统法律和习惯的认识是非常模糊的。本文围绕一件关于财产继承的个案展开分析,通过“妻”与“妾”在中国法律与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揭示出传统法律(制定法)在民事问题上向民间习惯妥协的重要特色。香港法庭对于渗透了儒家伦理和人情关系的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缺乏了解,法官们凭借英国法的推理模式和英国文化的价值观念来解释中国法律和习惯,难免失之于偏颇。文章认为问题的症结在于:大多数西方人不相信中国传统法律中也有与西方法律相似的正义、公平精神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具有伦理性、“德主刑辅”与“礼法结合”、“重义轻利”、“息讼”与“人本主义”等法律文化特性。借鉴和吸收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合理成分对我国当代和谐社会建设有许多有益的启示。本文以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人本主义”法律文化为例,阐述了其对我国当代和谐社会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浅析传统法律文化与法治现代化的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析传统法律文化与法治现代化的冲突汪俊英法治现代化是中国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题中应有之义。然而,在中国法治现代化进程中,新的法律体系建构之初即与传统法律文化发生了激烈的对抗和冲突,而自始处于一种相互碰撞、相互消长的作用状态,这样的法律文化冲突...  相似文献   

8.
现代视野中的中国传统法律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几个问题的分析研究,对其中的关键词礼、刑、法,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社会基础,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主要特点进行了重点阐释,并与现代法治的诸多方面进行了简略地比较,认为中国传统法律是一种无法之法.所谓无法之法,是指一种与现代法治相对立的传统法律.无论是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基本精神上来分析,还是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产生、形成、发展及法律基础、法律功能、法律特点上来分析,都反映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从整体上与现代法治的基本精神、观念、原则,以及在结构层次、形式化等所有方面的巨大差异和根本对立.正确认识和理解这个问题,对于当代中国的法治建设是极其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现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法治的构建都离不开自己的传统,中华民族本源的法律文化是构建现代法治不能割舍、不可或缺并起决定作用的内源力,要建立现代法治国家,必须尊重中国传统,充分利用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本文试图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现代价值的层面,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特征中找寻传统法律文化中所蕴含的现代价值内容.  相似文献   

10.
闫弘宇 《兰州学刊》2013,(8):170-173
当代中国法律文化表现出传统法律文化与法治文化并存的二元格局。中国社会的发展应在整合传统法律文化的过程中实现法治文化的社会化。法治文化的社会化应以政府为主导力量。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去向在何方,是坚持文化的本土主义、全盘西化、还是中西调和?本文主要立足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延续及发展的现状,从纵横两个维度上论述传统法律文化的两个向度,即横向——全球化的挑战、纵向——现代化的拉动,从而提出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在纵横两个维度的再造问题。  相似文献   

12.
<正>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在世界法律文化的宝库中闪烁着灿烂的光芒.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许多宝贵遗产至今仍然沉淀在人们的心中,成为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如提倡道德教化与法律强制相结合,强调国家高于个人,主张法令内部的统一和协调,强调法律的实施以防止犯罪为目的,提倡用调解的方法处理一般的民事纠纷等等.同时,中华传统法律文化与其他民族的法律文化一样,也还存在着一些消极的东西.笔者本着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借鉴外国法律文化中有价值的成份之目的,试图对我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权利观作一些分析,以求教于同仁.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具有自己独特的基本特征。从逻辑上,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蕴涵着丰富的法治基因,具有内在的法治逻辑,完全可以和现代法治理念相结合,成为我们法治建设的资源取向之一。因此,我们应该看到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积极因素,以实现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相似文献   

14.
秦怡红 《北方论丛》2010,(3):160-162
法律文化冲突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文化冲突。当代中国法律文化存在的传统与现代、观念与制度、本土与西方的冲突,是多种矛盾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解决这一冲突,需要我们在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现代化和西方现代法律文化本土化的基础上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法律文化。  相似文献   

15.
论构建中国特色的法治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传统法律文化的溯源,指出当代中国法律文化在结构上表现为显型法律文化与隐型法律文化的严重分离。构建以“正义”为价值取向,以传统法律文化为根基,以西方法治文化为范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使显型法律文化与隐型法律文化和谐统一、使作为西方文明成果的法治观念与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中国文化相契合,弘扬法治精神,是实现“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6.
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根脉和灵魂,更加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之一,就是要更加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建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中国人民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最新表达,中华优秀法律文化为建设法治国家奠定坚实法律基础。中国式现代化是奠立在深厚文化自信基础之上的,蕴含着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精神特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文化强国,需要在坚持“守正创新”的原则下,实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悠久的中华文明是独具特色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中华法律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创新发展之源,“和而不同”的中华文明涵养人类文明形态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7.
彭凯 《理论界》2008,(4):72-73
二元冲突结构是中国法律文化冲突的主要特征,它在性质内容上表现为西方现代法律文化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之间的冲突,在结构形式上表现为法律制度文化与法律观念文化之间的冲突。当代中国法律文化形成发展的历史特殊性以及法律制度文化建设自身存在的不足,是当前中国法律文化二元冲突发生的主要原因。破解中国法律文化的二元冲突结构,要明确当代中国法律文化建设的价值定位,健全现代法律制度体系,加强对公民法律文化心理和法律价值观的培养和教育,增强法律观念文化与法律制度文化的协调性、一致性。  相似文献   

18.
中国法律的传统是重义轻利,不重视个人财产权利的保护,西方法律则较为重视个人财产权利的维护,差异的原因在于中西方不同的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在西周经历了从战争法则的弱化、分封制的产生、宗法等级制的产生等发展环节 ,完成了从礼治的产生到法律制度的产生之间的逻辑承转 ,西周完整地建立了中国传统法律整体秩序精神的价值内核。也正是在此意义上 ,西周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历史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20.
包拯和海瑞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清官群体的典型代表。他们在法律方面的具体实践及基本主张主要体现在维护礼义、重视教化,严明执法、自律守法,用法护民、重法惩贪等多个方面。这些观念和主张也正好较为清晰地勾勒出中国传统文化中清官法律思想的大体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