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5世纪初至6世纪中叶,柔然、吐谷浑、高车、(口厌)哒等游牧势力先后深入塔里木盆地,并在此展开激烈角逐,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柔然势力波及塔里木盆地;柔然在塔里木盆地势力的暂时削弱与吐谷浑势力的一度进入;柔然独霸塔里木盆地,高车、柔然、(口厌)哒、吐谷浑势力在塔里木盆地的激烈角逐.塔里木盆地的交通状况随游牧势力的角逐呈现出阶段性变化,与在此角逐的各势力的强弱密切相关,也是游牧势力在塔里木盆地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从1851年至1911年,英俄两国在新疆的角逐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851—1869年):俄国的咄咄逼人与英国的精明无为;第二阶段(1869—1905年):英国强硬应对以抑制俄国;第三阶段(1905—1911年):英俄互谅,角逐放缓。此间,清政府对新疆的安全环境认识较为深刻,为维护新疆的权益和稳定,从构筑民族国家的高度出发,在内外两个方面及时制定了相应的策略骖.应对之:它一方面对外引英国为奥援,另一方面对内勘修政制,两相呼应。  相似文献   

3.
“每闻少年能读西人诗,惊服其长篇巨制,辄谓中国诗不足观。”(熊十力语)近代以降,在西方势力的威逼示范之下,华夏本土文化与泱泱之风,花果飘零。其实,又何独中国诗的遭遇如此!由此上溯中国文论以至中国文化,哪一样又能置身事外?有鉴于此,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一部分学人力倡“中国本位文化”。时光滔滔,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文论思维方式的民族根性何在?如何与西方文论平等对话并为新世纪中国文论开展提供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源和运思方式。为此,本刊特邀三位学者来谈这个问题,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自明天启七年(1627)四月到崇祯元年(1628)九月,历时将近一年半的时间里,林丹汗率领察哈尔部西迁。关于察哈尔西迁的原因,目前学术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日本较早研究过这方面的和田清认为“西迁是因为害怕东部新兴的女真努尔哈赤父子的威力”①。艹秋原淳...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美术史册上,张大干(1899—1983年)是继徐悲鸿、齐白石之后的又一位著名的中国画大师。在其风云叱咤、色彩传奇的85载艺坛生涯中,这位来自巴山蜀水的川之奇才。却鬼使神差地独与徽之黄山结下生死情缘,实在耐人寻味。近晤大风堂再传弟子、台湾著名书画家游三辉先生之后.更觉这是一篇十分动人的大文章。  相似文献   

6.
南汉宦官势力初探张金铣在中国历史上,宦官弄权屡见不鲜。然而宦官人数之多,势力之盛如南汉者,十分罕见。本文试就南汉宦官势力的形成及其对政治的影响,作一初步的探讨。一宦官势力的兴起及其发展南汉宦官势力兴起于高祖刘岩后期。刘岩又名刘团、刘龚、刘美、后梁乾化...  相似文献   

7.
李磊 《学术月刊》2023,(3):177-186
勃勃的历史叙事自龙昇(407—413)、凤翔(413—418)年间以来具有一贯性,并非是真兴年间(419—425)国史编撰的结果。勃勃将“大禹之后”的历史认同与“北迁幽朔”的地域认同联结在一起,塑造出与殷周秦汉魏晋并存的“夏后—幽朔”历史脉络,并将二者时间上的并存具象为幽朔与雍豫的空间对立。勃勃借《史记》所述戎夷荒服之“泾北”与岭北在空间上的一致性,以“夏后—幽朔”的历史叙事凝聚人心。又将统万城与岭北与“北迁幽朔”的历史叙事相关联,通过都城建设,赋予其政权超越周汉魏晋的正统性。进占关中后,赫连夏形成了“北京”与“南台”的并立之局,而勃勃仍秉持幽朔与雍豫相对立的史观。二元政治地理格局不仅演化出真兴六年的太子赫连璝之乱,而且削弱了应对北魏等外部势力挑战的能力,与赫连夏的覆亡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8.
试论先秦时期的三峡经济文化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试论先秦时期的三峡经济文化带屈小强先秦时期,今四川东部和湖北西部接壤的三峡地带,是当时中国中西部的著名经济文化带。在长达一两千年的时间里,其出产的泉盐和丹砂,成为邻近各个部落——部族——国家势力争相窥视角逐的重要生活资源乃至战略资源。一、以泉盐、丹砂...  相似文献   

9.
近代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与徽州茶商之兴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光二十年(1840)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如潮水般涌入中国,对中国政治、经济、社会诸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传统的中国封建商人何去何从?其命运与结局如何?本文以徽州茶商为视点,通过近代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入侵对徽州茶商兴衰影响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二元制构造”的角度解释党项势力于唐末崛起的事项。作者认为,唐朝疆域和民族(族群)是由农耕地区、汉人为核心的内层与非农地区(牧业、半农半牧等)、非汉群体的外层结合而成的。当内层力量强于外层的时候,向心力聚增而形成一统性的王朝;反之,外层有可能脱离内层的控制而自行其事。安史之乱削弱了内层实力,致使外层势力上升。党项的崛起即源自于此,其发展之盛,即在吐蕃衰微之时。党项崛起之实质,是地方势力分立的表现。其族性之张扬则依随于此并在唐朝消亡以后才膨胀的。  相似文献   

11.
张法 《学术研究》2024,(1):151-158
在形象哲学上,中西印思想有不同的思维路向,西方在实体—区分型思维中看重三维空间之form(形),由之而形成image(形象)理论;中国在虚实—关联型思维中看重四维时空之“象”,由之形成形、象、气合一的理论;印度在是—变—幻—空的思维中,看重一维时间之rūpa(色)。中西印三种思想的互鉴,对于我们在全球一体和多元互动的世界思想演进中提升对形象问题的思考,应有益处。  相似文献   

12.
中亚博弈与中国的目标追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中亚的战略地位重要及自然资源丰富,自1991年中亚五国独立后,争相进入的各种势力在这里展开了激烈角逐。大国在中亚排兵布阵,美国在中亚推进“颜色革命”,俄罗斯重新在中亚撑起保护伞,中国走向中亚时不我待。  相似文献   

13.
一、基督教传入四川简况19世纪中叶,西方列强用炮舰轰开了闭锁的中国大门后,迫使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法国首先为天主教取得了在华传教权,紧接着英美等国的基督教(新教)也获得了在中国公开传教的权利。而且,基督教在华的势力,比之早来的...  相似文献   

14.
序言台湾资本海外投资始于1959年对马来西亚的投资,自此之后,东南亚地区一直是台湾资本海外投资的主要投资地区之一。1959—1979年期间东南亚地区是台湾资本海外投资的首位投资地区,1980—1985年期间则是仅次于美国而退居第二位投资地区;但自1986年以后,台湾中小企业大量地向东南亚地区、中国大陆转移出口工业生产基地,东南亚地区和中国大陆成为了台湾资本海外投资的首要投资地区。本文拟探讨:(1)东南亚地区在台湾资本的世界海外投资中地位的变化趋势及其经济背景;(2)1987—1996年期间东南亚…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帝国主义列强为了划分势力范围,加紧向外扩张,并把其侵略魔掌伸向了中国,好端端的中国西藏由于其所处的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特殊的历史文化而成为列强角逐的重要场所之一。英国帝国主义成为插手中国西藏事务、干涉中国内政的急先锋,而大英帝国的忠实信徒荣赫鹏、贝尔、黎吉生等则充当了英帝染指西藏的马前卒。本世纪前半叶西藏所发生的独立、分裂、内江等事件,几乎都是他们在幕前幕后策划、导演的。藏学界、学术界对这三位人物所撰写的鼓吹西藏独立的论著如《英国侵略西藏史》(汉译本书名)、《十三世达赖喇嘛传》、《西藏简史》…  相似文献   

16.
一、李白的出生记述李白身世的传记.最早的根据是李白族叔李阳冰的《草堂集序》。李白在唐代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的秋天,于流浪之中又病词缠身.寄居当时任当涂县(今安徽省)县令的族叔丰田冰家,同年11月.在李阳冰处病故.终年62岁。李用冰在《草堂集序》中谈到李白的出生时说:“李白,字太白,陇西成纪(今甘肃省)人,凉武阳王嵩九世孙。蝉联圭组.世为显著。中叶非罪,好居条支,易姓与名—…·神龙之始(公元705—706年),进归于局。”凉武阳王,即五湖十六国之一的西凉始祖李嵩(公元405-406年在位),李阳冰称李白是他的…  相似文献   

17.
萧大亨(1532—1612年),字夏卿,号岳峰,明代泰安(今新泰放城镇)人。嘉靖进士,万历朝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历任兵刑两部尚书,是一位深为后人尊崇和敬仰的著名历史人物。萧大亨葬于泰山南麓满庄镇境内的“金年山”之阳、“龙山”之阴。经万历皇帝“恩命”,人们为其修建了这座精雕细刻、工程浩大的石雕群。其墓地地势北高南低,视野开阔。萧大亨墓坐落于南北向石雕群的最北端,墓高6米,墓围长60余米,可见其位之尊。  相似文献   

18.
晚清海防思想的发展及其历史地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有清一代,迄于鸦片战争,中国朝野甚少有人关注海防问题。英国发动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始将海防问题严峻地摆到了中国人的面前。当时的先进中国人因之萌发了海防思想。自兹以降,议海防者渐多,数十年间逐渐蔚为风气。关于晚清海防思想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五个时期,即萌发(1840—1861)、重倡(1861—1874)、趋实(1874—1879)、深化(1879—1884)和高潮(1884—1894)。由于海防问题在中国是和近代化问题密切相关的,海防思想之由理论走向实践,必然会不仅带来海防建设的近代化,而且也启动了中国社会近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9.
民初汉冶萍公司两大矿山成为湘鄂赣三省督军、北洋势力、日本、南京临时政府等各方角逐目标,但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群体却没有任人宰割,他们以股权和债权做武器,编织各种社会关系网络,左右捭阖,最终维护了矿山产权和开采权。这场资本和权力的对话,揭示了中央威权孱弱背景下,资本的韧性和张力,从微观角度揭示了民族资本家抗争性的一面。  相似文献   

20.
郑玄(公元127—200年),字康成,北海高密(今山东高密县)人,我国东汉时期一位卓越的经学家、训诂学家。他一生著述颇丰,“囊括大典、网罗众家、删裁繁芜,刊改漏失”(范晔《后汉书·郑玄传》),遍注群经。其学“述先圣之玄意,整百家之不齐”(《后汉书·郑玄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