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残疾人就业:现状·问题·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残疾 人就业问题,将残疾人就业纳入 全国就业工作的总体安排。中华 人民共和国《宪法》、《民法通则》、 《劳动法》、《职业教育法》、《妇女 权益保障法》等,对残疾人享有平 等就业权利和参加社会保险、职 业教育与培训等,均作出了明确 规定。1987年,全国人大常委会 批准了国际劳工组织第159号公 相似文献
2.
清季以来,论者对《史记》征述《左传》的情况多有怀疑,特别是对《史记》本纪部分之《五帝本纪》、《夏本纪》、《周本纪》、《秦本纪》诸篇尤多诘难。在一定程度上,淆乱了对《史记》、《左传》及二者之关系的正确理解。《五帝本纪》叙说举十六族、去四凶事乃径袭《左传》文公十八年文。崔适则谓此节非司马迁所述,而乃后人窜入,并举“乖异者”五条以证其说。言似有据,而实诬谬。此节与司马迁属意之五帝序列相抵牾。《夏本纪》叙说刘累豢龙事本于《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周本纪》载事多参稽《左传》。《秦本纪》记穆公事多本于《国语》,而《左传》载秦穆公事迹亦详,故司马迁颇参用之。 相似文献
3.
在《隋书·倭国传》所载叙述7世纪初倭国情况的记事中,有倭国使者说明倭王王权及倭王执务情况的生动描述。针对其中有关“倭王以天为兄、以日为弟”的记载,学界通说认为使者说明的内容是倭王的兄长为“天”,倭王的弟弟为“日”,倭王在夜间执务,日出前和“日”交换;这种执务方式是基于倭国未开化思想而出现的。但此记事可以理解为:倭王即“天”、弟为“日”这一说法是学习中国天文知识和阴阳思想的倭人自己构思出来的。 相似文献
4.
张溥是明末重要的政治活动家和文学家,他的《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分篇来看,是对单个作家作品的论述;合而观之,则是一部汉魏六朝至隋代的文学简史,是张溥文学思想的集中体现。张溥的文学思想具体特征有:文质并重而又偏重于质;强调作家的品格和节操;文学上自然强调复古,但不贵古贱今。他试图从复古为革新,改变明末文坛的萎靡不振,提倡内容充实,语言刚健有力的文风,激励文人讲品格,重节操,积极济世,以挽救国家民族于危亡之中。他的复古,是古为今用,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5.
6.
亮点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取得长足进展救助保护政策日趋完善。《救助管理办法》颁布:实施后,民政部加强了对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政策制定。为解决流浪未成年人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民政部与财政、公安、劳动保障、建设、卫生等部门先后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中特殊困难 相似文献
7.
以毛泽东转战当时的敌我态势、战事行踪、地理环境、亲属身世等翔实资料考释毛主席《五律·喜闻捷报》中诸多史实 ,辨析了词义 ,解读了诗作内容 ,纠正了各种误读。 相似文献
8.
<福>是对<鲁滨逊漂流记>的后殖民解读.小说以落难荒岛的苏珊为视角,讲述了她与克鲁索和福对抗、并为星期五争夺话语权的过程.作者库切关注故事由谁来叙述和谁来写作等问题,并将作品置于后殖民语境中,通过反话语策略为边缘群体争夺话语权.<福>是对帝国殖民者男性权威及其东方固有偏见的颠覆和对笛福经典文本的重构.它揭露了欧洲殖民、种族隔离政策给南非带来的复杂政治和社会形势. 相似文献
9.
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成功地塑造了朴实、自尊,追求自由、平等的地位和敢于反抗的简·爱形象。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在进行肖像描写时,运用了对比和衬托的艺术手法,对塑造简·爱形象起了重要作用,使简·爱这一形象生动丰满,极具鲜明色彩。 相似文献
10.
11.
遂川县民政局着眼于解决好群众最迫切、最期盼的问题,以边整改、边提高为工作主线,以取得实效为目标,扎扎实实创建群众满意工程。 相似文献
12.
13.
何成轩 《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1,(3):53-55
近年来,由于治儒学史特别是儒学南传史的缘故,我对越南儒学和思想史甚为留意,也做了一些探讨研究。在此过程中,阅读过郑州大学越南研究所戴可来教授、于向东教授的一些论著,深感他们在越南史包括思想文化史的研究方面,功底深厚,用力甚勤,成果丰硕。他们的许多观点,颇有见地,使我深受启发,获益匪浅。 相似文献
14.
15.
司马相如与蜀郡太守文翁均为汉代著名人物,关于司马相如成名与文翁化蜀之间的关系,前人多有误解。以《三国志.秦宓传》所录秦宓致王商书信为重点,对这一问题加以辨析,可以澄清相关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16.
拉贾·拉奥的第一部长篇英语小说<根特浦尔>面世以后,一直被评论家认为是对甘地的颂歌.2003年,有评论家提出异议,认为<根特浦尔>是对甘地主义的歪曲.本文通过历史和小说文本的互证,说明拉奥充分了解和认识甘地主义的优点和不足.在1934年之前,他就深刻认识到印度社会的发展前景掌握在以贾瓦哈拉尔·尼赫鲁为代表的政治家手中.这是他对印度发展的一个预见. 相似文献
17.
<时代之子>是乌尔都语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纳兹尔·艾哈迈德的代表作.本文剖析了该小说产生的时代背景和认识意义,揭示了1857年印度民族大起义之后处于变革过程中的印度穆斯林社会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与生活. 相似文献
18.
在先秦农业文化的大背景之下,《诗经》与《易经》交互影响,共为中国文化之根。区别在于认知自然、社会、人生的方式不同而已,一为感性的、艺术的方式,一为理性的、逻辑的方式。在先秦社会制度剧烈变革时期,《诗经》与《易经》在思想上相互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影响及于诸子各派思想。《七月》是《诗经》中一首比较突出的农事诗,其中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尤其是易学中"变"与"和"两大观念,就受到《七月》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9.
马致远的《耍孩儿·借马》是元代代言体散曲的优秀之作 ,作者借助嬉笑怒骂的辛辣之笔 ,形象地揭示了元代文人的群体大悲剧。透过表面的诙谐幽默 ,骨子里蕴含着悲愤绝望的冷泪。从元代多重文化语境下重新解读其丰富的思想意蕴 ,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礼生于有而废于无-论《史记·货殖列传》之伦理学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马迁的《货殖列传》历来受到《史记》研究者的重视,却鲜有从伦理学角度观照者。今天来看,《货殖列传》有五个方面的伦理学价值:倡"善因",反争利──王者之德;导君以强,谋国以富──辅臣之德;商而通之,货畅其流──商之业德;择人而任时──白圭之术与道德;礼生于有而废于无──"富"与道德。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