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于少海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2004,23(1):39-42
明代统治者对工商业的政策是复杂而又多变的,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特点。简单地以重农押商来概括明代工商业政策既不符合历史实际,也无法解释其问政策变化的情况,更无法说明明中后期社会经济生活中出现的新现象。文章试图通过从制度、制度环境和明中期出现的社会现象入手,对明王朝的重农押商政策和举措进行分析,以探究其政策的内在逻辑和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3.
张明富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27-32
朱元璋“抑商说” ,是一种传统的观点。事实上 ,“抑商”无法准确地概括朱元璋商业政策的真实内涵 ,既抑商又通商 ,才是对朱元璋商业政策的合理解释。这种商业政策是对现实中“物质关系”的反映 ,是宋元明历史发展的产物 相似文献
4.
简论中国古代"恤幼"思想及其对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政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丹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8(2)
中国古代深受儒家人本主义思想影响,"恤幼"思想就是表现之一."恤幼"思想认为国家、社会和长者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主张对未成年人犯罪实行不同于成年人的特别宽容,在刑事责任年龄上、在刑事处理上主张对未成年人给以更多的关爱,并将其体现在刑事立法与司法实践中.这些思想对我们当今社会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例如确立"未成年人最大利益原则"、强调未成年人宜教不宜罚的"保护主义优先原则"以及构建未成年人司法制度等等,对我国当前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政策都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余同元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9(2):40-43
本文考察了明初商业政策的演变及其历史影响。认为 :不能把明初的商业政策看成是单纯的“抑商”政策或单纯的“通商”政策 ;从洪武、永乐、洪熙、宣德四朝民族贸易政策、海外贸易政策和金融税务政策的演变过程上看 ,当时商业政策在总体上呈现出从“抑商”到“便商”的变化趋向 ;这一经济政策的变化趋势 ,取决于社会经济变迁的作用和影响 ,推动了当时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因而为明中后期“边禁”、“海禁”、“银禁”的开放与商人活跃局面的出现提供了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传统社会,商业被看做“末业”。由于利益的驱动,商人仍然能够在当时的经济条件下成功致富.仍然能够在社会经济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了解在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下商业的艰难发展,能够使我们得到许多历史启迪。 相似文献
7.
西汉私营工商业的蓬勃发展,带来了西汉社会经济的全面繁荣。但长期的北部边患和地方割据势力却未曾稍减。西汉武帝因应前朝政治,直面内忧外患,一反西汉初年奉行的自由放任经济政策,为扩充中央财政,北据匈奴,削弭地方豪富割据势力,断然推行系列化,制度化的抑商经济政策。宏观经济政策的适时转变,不但巩固了汉室中央集权,而且"重农抑商"为历代封建统治所争相效法,对后世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
王惠茗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39-41
秦汉时期,商人居“士农工商”四民之末,商业也被称为“末业”。总的来说,商人地位是比较低下的。然而,由于各个时期封建政权的商业政策略有差异,商人的社会地位又随之不断变化。 相似文献
9.
明代抑商政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兴亚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5(1):125-131
商业是与人民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明代商品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朱元璋及其继承者固守抑商的国策 ,严禁去农从商 ,以商税来抑制商业发展 ,以节俭来抑制消费增长 ,限制对外贸易 ,商人社会地位低下 ,生命财产得不到保障。其结果 ,不仅延缓了沿海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限制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并使国家财政收入减少 ,致使中国在世界历史发展的转折关头 ,失去了经济发展的机遇 ,落在了先进国家的后边。 相似文献
10.
杨耀田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7(2):18-23
因为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康熙朝对内蒙古地区汉族移民的政策,在其统治的初期和中后期有着明显的不同,本文将康熙朝对内蒙古地区汉族移民政策进行分析研究,简要论述其移民政策转变的原因以及相关过程。 相似文献
11.
论康熙时代的赋税减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平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6)
清朝康熙时代的不同历史阶段,面对特定的政治经济形势所推行的钱粮蠲免政策,其着眼点和具体形式表现出差异。康熙初期,从政策条例和实践来看,为应付战争的需要,保证财力的扩大,清政权实行的是被动、严苛的蠲免政策。中期,康熙政权把宽赋和蠲免作为"育民之道"的关键环节,推行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主动积极的钱粮蠲免措施。后期,在普蠲基础上,清政府仍继续推行因时因地的蠲免政策。不同时期赋税蠲免政策的积极效果为不同的因素所制约,不能简单地将其作为康乾盛世的内容之一加以理想化。 相似文献
12.
明朝实行海禁政策的原因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庆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5):87-91
探讨明代实行海禁的原因,分别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以及突发历史事件造成的影响等方面分析明政府终止宋元以来鼓励航海贸易政策的原因,进而阐明在不同时期海禁政策体系的强化过程,并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3.
阚凯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7(2):11-16
清代黑龙江地区的达斡尔人在康熙、雍正年间经过了两次大规模的编旗驻防活动,极大地补充了黑龙江地区的兵员,在黑龙江八旗驻防体系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其中从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至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黑龙江地区的达斡尔人在清政府的安排下,先后6次编旗设佐。这一过程中的族属、驻防地、佐领数也在不断变化之中。 相似文献
14.
李勤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4):72-76
清代前期,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的恢复经济生产的手段,尤其是在农业生产和商业发展方面。通观清前期的生产发展制度,重农抑商思想贯穿始终。从专卖制度、从商资格、商税征收等几方面论述清前期的抑商政策,剖析清政府重农抑商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实质。 相似文献
15.
从当前的现实情况来看,民间资本有参与市场、参与风险投资的强烈愿望,但不堪税负之苦.基于税收政策的倾斜对刺激投资确实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应积极调整现行的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政策,允许高科技企业申请延期适用免税,以及给以官办和民办风险投资公司公平的对待;在刺激消费方面,则应采取积极调整消费税、征收垄断经营税调节垄断行业高收入、进一步减少农民税费等措施,激活庞大的潜在消费市场. 相似文献
16.
循环经济是把资源利用最大化和废弃物排放最小化融为一体的经济理念,是一种新形态的经济理念。而税收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对于循环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这一领域内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但还应当并且能够采取更多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管洲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1):51-54
信息产业发展需要政府制订各种政策给予支持,其中税收政策是最重要的政策之一。目前,我国的税收政策存在税收优惠形式单一、所得税政策鼓励力度不够等问题。建立与信息产业发展政策相匹配的税收政策体系,就是充分利用税收对税源、税基的影响效应,调整信息产业发展步伐,使其产业结构、区域结构更趋合理;通过完善现行税制,调整信息产业科技税收的优惠政策,有利于鼓励信息产业发展中的科技创新,体现国家大力发展信息产业的政策导向。 相似文献
18.
出口退税政策效应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首先通过回顾出口退税思想的理论发展,从税收思想的演化、税收法理角度,以及国际贸易、进出口关系等方面研究了出口退税的必要性.其次通过对出口退税的成本效益分析,探讨出口退税所引致的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说明出口退税是我国一项必要的政关键是中央和地方共同负担出口退税额,调动两方面的积极性,最后从不同角度为完善出口退税政策提出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刘凤云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3(1):6-11
捐纳对吏治的影响,向来受到史学界的关注。清代捐例主要开启于康熙年间,它不仅造成了官僚行政体制与官吏铨选的混乱,而这种混乱也为吏治的腐败创造了条件。官吏借捐纳之便,通同舞弊。清康熙朝的捐例,其弊端主要发生在两个流程中:一是主持捐纳的各级官吏以权谋私,贪污中饱,并成为地方钱粮亏空的重要原因,所谓"亏空事源皆由捐纳所致";二是报捐之人在为官后,惟知以本求利,加倍勒索,取偿于民。 相似文献
20.
赵文铎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1):56-58
康熙东北边防思想是在其统治前期中俄交涉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重安内、轻攘外 ,内外并举是其东北边防思想中心所在 ;同时 ,以天朝大国自居 ,盲目自大、自欺欺人、轻视敌人的华夷观念也是其东北边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此二者相辅相成 ,互为补充 ,成为康熙东北筹边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