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说文解字注》分析总结了字(词)典释义与传注训诂释义的异同,并对《说文》释义作了进一步的阐释和补充,其训释理论和实践对于辞书学研究和辞书编纂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在所有注释、研究《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的著作中,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以下简称《说文注》或《段注》)可以说是成就最大、影响最深的一部。当时以及后世的学术界一直给予极高的评价。段氏《说文注》的学术价值是多方面的,本文仅就其在词义训诂方面因声求义的问题进行讨论。主要内容是:一、考察段氏《说文  相似文献   

3.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以下简称《说文注》)是我国文字学史和训诂学史上一部博大精深的著作,然后人亦多斥其“妄改许书”。《说文注》对许慎《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之增删校改,是以《汲古阁说文订》 (以下简称《订》)为基础的。要探讨段氏改订《说文》文字的缘由,如不参考(《订》而仅从《说文注》出发,在很多情况下是不得其解的。  相似文献   

4.
在浩繁的研究《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的著作中,清代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以下简称《说文注》)是很重要的一部。这部书不仅对《说文》进行了全面详尽的注释,而且在许多地方都有所发挥,有其独到的见解,对文字学、声韵学、训诂学都作出了不少贡献。但这部书中也有一些错误,不少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探讨。这里准备就段氏《说文注》中有关形声字、假借字的论述作一些辨正。  相似文献   

5.
徐锴字楚金,生于后梁贞明6年(公元920年),卒于宋开宝7年(公元974年),活了54岁。曾作过文林郎守秘书省校书郎、集贤殿学士。生平著述很多,今仅存有《说文解字系传》(以下简称《说文系传》或《系传》)和《说文韵谱》。本文拟就《说文系传》的内容谈几点看法。一、祛妄与勘误徐铉在进《说文解字》表时曾说:“唐大历中李阳冰篆迹殊绝,独冠古今,自云斯翁之后直至小生,此为不妄矣。于是刊定《说文》,修正笔法,学者师慕,籀篆中兴。然颇排斥许氏,自为臆说。夫以师心之见,破先儒之祖述,岂圣人之意乎?今之为字学者,亦多从阳冰之新义,所谓贵耳贱目也。”徐锴在《系传》的“祛妄”篇也说:“《说文》之学久矣,其说有不可得而详者,通识君子所宜详而论之。楚夏殊音,方俗异语,六书之内,形声居多。其会意之字,学者不了,鄙近传写,多妄加声字,  相似文献   

6.
一、《说文解字新注》(以下简称《新注》)是一部在充分吸取前人和当代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说文解字》重新进行注释的语言文字学专著。《新注》旨在通过利用新的材料、运用新的观点,对《说文》进行全面的整理、诠释和尽可能公允的评定,以求进一步增强它的学术性和实用性。通过《新注》,人们将能比较容易地阅读《说文》这部巨著,了解许慎的原意,明辨其得失,从而更有效地在学习、研究中加以运用。  相似文献   

7.
《说文解字》中俗体字的产生与发展罗会同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简称《说文》),内容丰富,它所收的俗体字,就是可供研究的课题之一,本文拟对《说文》中俗体字的产生与发展作些探讨。《说文》中的俗体字,是汉字在其使用过程中的产物,与汉字形体的发展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是清代学者研究《说文解字》的名著之一。和以研究《说文》本身为目的的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的《说文义证》、王筠的《说文句读》、《说文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四种《说文》学著作的考辨,认为清唐赞衮的《说文字原表》是抄袭之作,《说文偏旁》一书系张之洞新选,《说文解字篆韵谱》是《说文》的通俗简编本,《说文解字五音韵谱》是《说文》的韵编本。  相似文献   

10.
《段注说文》是一部体大思精的研究文字形音义的集大成的作品。它一付梓,即为当时的朴学大师王念孙极力推崇,并誉之为“千七百年无此作矣。”(《说文解字注·序》)它的风行,使我国传统的训诂学,特别是“说文学”进入了全盛时期。汉字历史悠久,词义纷繁复杂,段氏为许书作注,不以解说许氏原文为限,而是从申明许氏之说入手,进一步比较群书训诂和许书异同,说明古今字和假借字,并推陈出字义的引申和变迁,把研究《说文》  相似文献   

11.
《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九千三百五十三字,形声字有八千五十七字(据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六书爻列》),约占《说文》总字数的百分之八十六。说明许慎时代,形声字已成为汉字的主流。东汉至今一千八百多年以来,据说汉字有六万个左右,形声字约占百分之九十以上。因此历代学者很重视研究形声字,包括它的一个部分——亦声字。  相似文献   

12.
《说文解字注》中的声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说文解字注》是清代《说文解字》研究中影响最大的著作 ,段玉裁在研究《说文》上之所以能超越前人和同时代的人 ,这与他在古音学研究上的杰出成就是分不开的 ,而《说文解字注》之所以能独树一帜 ,正是因为段玉裁将其古音学研究成果运用于注释《说文》 ,采用声训的方法 ,着眼于形音义三者互求 ,从而有了突破。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所运用的声训方法值得后人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一、《说文略说》的启示由于甲骨文和金文的出土与研究,《说文解字》原有的价值似乎一落千丈,其中的说解似乎错误百出。如果有人抱着《说文》不放,而不以甲金文来说解汉字,似乎也会被有的人目之为迂腐陈旧。试问假如没有《说文》,甲金文的研究会达到目前的水平吗?不可能。甲骨文中的单字,如果《说文》中有,我们才能认识;如果没有,就有点近乎猜了,或者根本不能知其音义。尽管有人用甲金文来批驳《说文》,可是古文字学家谁能离开《说文》这一阶梯呢?《说文略说》是黄侃先生研究《说文》的一篇给人很多启示的著作。它是对前人研究  相似文献   

14.
宋徐铉、徐锴兄弟整理的《说文解字》,为后人提供了研究《说文》的两个较好的也是仅有的版本,对我国古代语言文字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校定说文序》(以下简称《序》)反映了徐氏兄弟的语言文字观,值得研讨. 一、对汉字形体及其演变的基本看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就《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中的四肢字所蕴含的医学文化进行阐释,《说文》中记载了有关四肢及其病变的字,表明上古时期人体学已达到一定水平,为以后此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以《说文解字系传》为主要对象,共分成三部分进行研究。介绍了《说文解字系传》作者、成书过程和版本;分时期、分角度对历代学者的研究情况做出评述;最后,对徐锴所撰的《说文解字系传》做了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17.
论《说文解字》的亦声部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首创了540个篆文部首,在中国文字学史上堪称巨大的贡献。《说文》部首是一个内部相当复杂的庞大系统,但前人对它多局限于个别的、具体的研究,而缺乏综合的理论分析。例如,《说文》部首中有不少特殊的类型,象同字异形部首、无属字部首、在属字中被省形的部首、兼作声符的亦声部首等。对这些特殊类型部首的特点、性质、形成原因及发展趋向等,前人多未涉及或很少涉及,这不能不说是《说文》部首研究中的一个缺憾。本文试图以《说文》中的亦声部首为研究对象,作一些综合性的理论探讨,不当之处,还望专家们指正。  相似文献   

18.
评《说文注》得失探乾嘉学幽微———读《说文解字注研究》夏先培许慎的《说文解字》是汉语文字学的奠基之作,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以下简称《段注》)是众多《说文解字》研究著作中的经典。乾嘉之学是汉民族传统语言文字学的高峰,段玉裁是乾嘉之学的杰出代表,《段...  相似文献   

19.
《史记》三家注引《说文》校补“大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史记》三家注在注释中用《说文解字》共139字次,是宋代以前引用《说文》较多的资料,也是目前所知保存最早的《说文》材料。其中83字次的训释和大徐本《说文》有程度不同出入,从中可以发现大徐本的错误,纠正今《说文解字》的不足。  相似文献   

20.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是一部总结自春秋战国以来有关研究成果,对文字形、音、义进行全面探讨,并就文字形体的结构规律、文字符号的运用规律从理论上加以阐述的具有伟大创造性的巨著。这部巨著自今已问世一千八百余年。学者们曾对它作过各方面的研究,特别是近十五年来,随着古文字研究的深入,很多学者注意利用古文字材料去研究《说文》,取得了许多以往不可比拟的成就.本文广搜材料,试图对十五年来《说文》研究作些述评,期望能对今后的《说文》研究有所研益。限于篇幅,难免挂一漏万,敬请读者谅解.关于《说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