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过去人们在研究无产阶级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时,常常把着眼点放在究竟谁是首倡者上面.如瞿秋白、彭述之、邓中夏、蔡和森、高君宇等,都曾被说成是首倡者.其实,这样地认识问题并不符合历史的实际.众所周知,无产阶级领导民主革命的思想,是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首先提出来的.一  相似文献   

2.
政权问题是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对于无产阶级革命要建立什么样的政权这一问题 ,我党历史上有许多同志作了积极有益的探索。我党早期的领导人、工人运动的杰出代表邓中夏同志就是其中之一。他运用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 ,结合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 ,对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政权的建设作了积极的理论探索。他关于无产阶级革命政权建设的思想比较集中地反映在 2 0世纪 2 0年代我党领导省港大罢工运动时期他的一系列讲话和文献中。192 5年 5月 ,在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召开前 ,邓中夏在《中国工人》第 5期上发表了《劳动运动复兴期中的几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邓中夏的一生,是为共产主义伟大事业而英勇奋斗、奉献青春的一生,沿着青年邓中夏共产主义思想形成的轨迹,可以看出,在其青年时期,他的思想经历了三次伟大的转变。这三次转变,使青年邓中夏最终从一个受封建思想影响较深的旧式知识分子转化为一个完全信仰马克思主义并具有坚定共产主义世界观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主义战士。  相似文献   

4.
邓中夏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初步探索及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这一历史过程中,党的早期领导人、革命理论家、工人运动的杰出领袖邓中夏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从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始到与工农相结合、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首先提出了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无论是在革命实践方面还是在革命理论创造方面,他都做出过卓越的贡献,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宝库增添了耀眼的光彩.  相似文献   

5.
邓中夏留在现代中国历史上的,主要是作为职业革命家而非专门学者的角色,但他的学术研究,对于指导和总结中国工人运动,却算得上居功至伟."五四"时期,邓中夏对"实行"一面的选择,及其求为"有学问的实行家"的自我塑造,确然体现了历史转折时期的知识界求新、求变乃至自我改造的时代风气.进而言之,"五四"之后邓中夏等激进人物对于"实行"一极的凸显与实践,实是转型期的中国知识分子对于自我与时代关系的一种自觉选择.  相似文献   

6.
邓中夏(1894——1933),我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北方组织的创始人之一,中国工人运动最早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众所周知的。但他又是一位才华出众的诗人。对此有所了解的人却很少,因为长期以来,仅见肖三同志主编的《革命烈士诗钞》上选有他三首短诗。近年,《邓中夏传》的出版,有关革命回忆录的印行,尤其是他的长诗《孤鸾曲》(四川文艺出版社即将出版)的新发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兴趣。因此,研究他的诗歌创作,就成为一件颇有意义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中央的决议或宣言,以及瞿秋白、陈独秀、李大钊、邓中夏、毛泽东等人这一时期的论述,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对资产阶级认识的渐进过程和理论成果.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时认为中外资产阶级没有区别,到逐渐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在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兴起、初步发展及其特点,在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的内部结构、在革命中的地位与作用、对革命的基本态度,国民革命的领导者应该是资产阶级还是无产阶级等等问题上都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理论成果.这些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邓中夏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的理论家和革命家、工人运动的卓越领袖.他在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领导工人运动的过程中,结合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领导权、中国革命的动力、对象、前途、历史进程、民主革命的政权、中国社会各阶级对中国革命的态度、工人运动的原则、工会的组织形式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哲学探索,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他的这种探索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使他能熟练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正> 《文教资料》1987年第1期发表的《宗白华传略》,在谈到宗白华先生参加少年中国学会的时候说:“1918年,他参加了由李大钊、邓中夏等发起的著名进步社团‘少年中国学会’,并在上海负责该组织的刊物《少年中国》月刊。”这里把李大钊列为少年中国学会的第一位发起人,把邓中夏列为发起人。文后井注明“经宗老本人修改”。好象已经是根据充足的信史了。然而实际却不然。李大钊既非少年中国学会的主要发起人,邓中夏也不是少年中国学会的发起人。少年中国学会是1919年7月1  相似文献   

10.
韩冰 《理论界》2012,(6):98-99
作为著名的国民党左派,邓演达对中国农民问题的认识在理论上是有重要贡献的。本文通过对邓演达的农民革命思想和革命经历的梳理,深入探讨在20世纪20、30年代的复杂中国,他为什么会产生如此激进的思想,从而理清邓演达对农民问题的认识产生的思想渊源。  相似文献   

11.
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中共北方党组织的直接缔造者。对李大钊的建党活动,史学界已经进行了许多探讨和研究,但是,对他建党活动中所体现的特点,尚无专门的沦述,我们不揣浅陋,试对这一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以纪念李大钊诞辰100周年。 一、在青年知识分子中培养马克思主义者并吸收他们加入党组织,是李大钊建党活动的第一个特点。五四爱国运动中,广大的青午知识分子第一次走上了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显示了巨大的喊力和历史作用。作为青年思想领袖,李大钊周围聚集了一大批具有革命民主主义思想的青年知识分子。李大钊最初的建党活动就是在这人中展开的。1920年夏天,李大钊与北大学生邓中夏、高君宇等人经过酝酿讨论,成立马克思学说研穷会,该会的成员,以  相似文献   

12.
一九二八年,我国曾发生一场关于革命文学的论争。如何看待与估价这场重要论争,历来见解不一。尤其是在“四人帮”肆虐时期,更把这场论争搞得面目全非。本文着重就鲁迅与这场论争的关系,谈些不成熟的看法。一这场论争是从一九二八年正式展开的。但早在一九二三,二四年间,邓中夏、恽代英、萧楚女等早期共产党人就提出了“革命文学”主张,指出作家应投身革命实践,“做脚踏实地的革命家”,培  相似文献   

13.
邓中夏在《中国职工运动简史》中说到,中国工人的罢工斗争发生很早,但湮没不可考,据老工人回忆,最早一次工人罢工是1913年的汉阳兵工厂工人罢工。最近我在查阅旧中国海关报告时发现,早在1895年三月,香港的码头工人就举行过一次相  相似文献   

14.
<正> 震惊世界的省港大罢工是同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邓中夏的名字分不开的。从大罢工的发动、罢工工人的组织、罢工策略的制订、罢工的宣传教育工作以至大罢工的经验总结,所有这些都凝聚着这位中国工人运动先驱者的心血。今年是省港大罢工的六十周年,本文拟探讨邓中夏对省港大罢工的贡献。前赴香港发动罢工省港大罢工是为抗议帝国主义制造“五卅惨案”、支援上海人民反帝斗争而发动的政治性大罢工。以香港工人为主,也包括广州沙面租界的中国工人。  相似文献   

15.
一、邓中夏的一首《女神》体诗邓中夏是我国早期的共产党人、杰出的工人运动领导人之一。他在从事繁忙的革命实践活动的同时,十分关心文艺的发展。“五四”运动后,他曾写《新诗人的棒喝》、《贡献于新诗人之前》等诗文,批评当时诗歌创作上的不良倾向,对新诗人提出了宝贵的意见,文中十分推崇郭沫若的诗剧《棠棣之花》,认为它表现了“民族的伟大精神”;认为郭若的作品,“尽象《棠棣之花》,那就好了”。一九二四年十月十三日,共产党员、工人运动的领导人之一李启汉被释放出狱,邓中夏摹仿《棠棣之花》中夏嫈的唱词写过一首《送李启汉赴××》的新诗: 去吧!战士呀! 我们是为群众而入牢狱的。我们从牢狱出来, 我们仍回群众间去。战士呀!去吧!试与夏嫈的唱词相比:  相似文献   

16.
论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的国家结构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联邦制的首倡者,但他对联邦主义并未一以贯之。在南京临时政府组建之前,他经历了由联邦制到单一制再到联邦制的思想变化。在南京临时政府组建过程中,孙中山改变立场,转而主张建立单一制国家结构。孙中山思想转变的原因是复杂的,这反映他对国情认识的深化,也反映出国家结构问题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7.
北伐战争是中国国民党与共产党合作,在实现广东革命根据地统一的基础上,发动的一场反帝反军阀的革命战争。中共广东区委为这场战争的发动、组织和胜利进军,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一)北伐战争前,广东区委积极发动和领导工农运动,参与创建和领导革命军队和工农武装,开展了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实现了广东革命根据地的统一,为北伐战争奠定了基础。广东是北伐战争的策源地。1924年,国共两党在这里建立了合作关系。为了加强对广东及其邻省革命斗争的领导,中共中央先后调派周恩来、陈延年、张太雷、恽代英、邓中夏、熊雄等优秀干部到广东来,与广东党的优秀干部彭湃、阮啸仙、苏兆征,刘尔崧等合作共事,使中共广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学界大多认为内藤湖南是唐宋变革论的首倡者,这一说法并不确切。柳诒徵才是近代史学体系规制下唐宋变革论的首倡者。在1902年编撰完成的《历代史略》中,柳诒徵就已对“唐宋变革”问题有着明确揭示,时间上远早于内藤湖南。此后他又在《中国商业史》中对“唐宋变革”问题加以重申,并在《中国文化史》中作了系统阐发。有证据表明,柳诒徵的唐宋变革论曾对陈寅恪和钱穆产生过影响。可惜由于种种原因,柳诒徵在“唐宋变革”问题上的贡献长期受到忽视,这一现象提示我们有必要重新检视中国学者的唐宋变革范式。  相似文献   

19.
一、释《女神》一九二一年八月,上海泰东图书局出版了郭沫若的剧曲诗歌集《女神》。作者何以用“女神”作为这本诗集的命名? 弄清这个问题,对于了解诗人当时的创作意图及其艺术创作的渊源很有关系。一九二三年,邓中夏写过一篇《贡献于新诗人之前》的短文,文章在谈  相似文献   

20.
(一) 马克思主义是在五四运动中才在中国传播开来的。那时,中国已有了一批共产主义先驱者。他们为了唤起人民,改造旧中国,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时,特别注意唯物史观的传播。从五四运动到大革命时期,努力传播唯物史观的,有陈独秀、李大钊、李达、蔡和森、毛泽东、周恩来、邓中夏.恽代英、瞿秋白等一批人。其中,李大钊走在最前列,在理论上阐述得比较多、比较系统的,除李大钊外,要算蔡和森、李达、瞿秋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